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夫人重生后-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华月刚要说,荀澈却先笑了一声:“二婶只管安坐饮宴,席间能招呼些,便是帮忙了。”

    荀二夫人闻言就有些挂不住了:“世子这话说的,难不成二婶还能添乱么?这样大的宴庆,还能只靠你们这些孩子不成。”又扫了一眼与荀滢坐在一处的俞菱心,“家里的姑娘们累着不说,连转个大弯才能搭上的远亲都劳动了,难不成二婶还就干看着?”

    听荀二夫人的话头里竟然是要带上俞菱心,荀澈的笑意又浅淡了两分:“这不是想着,二叔二婶归程不顺畅,路上屡屡耽搁么。原本从柳州到京城不过六七天的路,您们足足走了十天,还是拖到了黄昏之间才进城,老太太也累着了罢?”

    提到这路程上的波折与变故,荀二夫人心里咯噔便是一跳,原先那点脸色就又转了:“也也还好。”

    “是么?”荀澈上前半步,“我还以为是这路程实在颠簸艰难,所以大姑娘才不能同行同归。那倒也不要紧,刚才我已经叫人再送加急的快信了,务必要在柳州姜老爷的宅子里,接到大姑娘本人。不然,大姑娘的名声可怎么好呢?”

外人() 
荀二夫人的脸色更加难看了;目光也有明显的躲闪:“其实;其实也不用那么麻烦。滟儿也没有太严重;我兄长那边会照应的。澈哥儿有心了。”

    言下之意就是没有接话应答荀澈那句派人迎接;而荀湘大约也是知道内情的;此刻居然低头喝茶;同样闪开了目光。

    相对来说;反而齐珮是真有几分关切:“其实迎接一下也好罢?如今天气越发冷了,滟儿一个人上路的话总是叫人不放心的。”

    荀二夫人又干咳了一声:“咳咳,这个其实不是大事。还是先说眼前罢;老太太的寿宴才是要紧的。“

    ”怎么能不是大事?“明华月昨日没有在意,此刻还是听出了问题,不由狐疑道;”从柳州到京城虽然不是太远;滟儿孤身回京也不太稳当吧?还是姜家舅爷那边打发人送?难不成弟妹是有意替滟儿看看姜家的孩子?“

    “没有没有,说什么相看;这是哪里的话。”荀二夫人立刻就摇头了;姜家虽然在柳州地方上也能说一句书香门第的大族;但家族里头子弟入仕最高的也就是四品上下的地方官。四品在地方上算是很高了;但放在京城之中天子脚下就只是平平而已。

    要不是当年姜家对老文安侯有救命之恩;这件联姻也是做不成的。即便后来老文安侯与荀老太太对娘家有百般的提携之意;姜家也确实有几个读书上进的孩子,但也没有到什么太过出彩的人物,荀二太太如何肯将亲生的宝贝女儿荀滟许给姜家。

    尤其是这话当着这样多晚辈说出来;中间还夹着一个很不熟悉的俞菱心;荀二太太就更不高兴了,索性直接反问道:”说起相看,大约还是大嫂这边更有点谱?如今家里这么要紧宴会筹备,不叫家里人帮着,反倒将那要紧的账本都叫外头人碰了?”

    这句话说出来,荀澈脸色立刻就是一寒。一直埋头算账没有说话的荀滢、明锦柔等人也都抬了头,向荀二夫人望过去。

    俞菱心倒是没抬眼皮,在参与荀家内务的这些事情上头,她知道荀澈一直都有两重心思。

    首要的,自然是让她与明华月多些接触的机会,好让明华月看出她人品与能力上的好处,为他们的婚事做预备。

    毕竟以俞家今时今日的地位而言,即便算不上有多少可以指摘的地方,也真的不是能够让文安侯府考虑聘娶嫡长媳的人家。

    同时其实还有一层,就是荀澈也真的不放心家里的事情。不管是有关玲珑文社的诗会筹办,还是荀老太太寿宴上的大小事情,他都不希望出现任何的纰漏问题。

    荀滢与明锦柔原本就在庶务上没有多少擅长自不必说,明华月倒是能干,只是再能干也不免有些势单力孤。前世里荀家大部分的事情虽然都是出在朝堂上,但后宅里也不是没有风波,明华月也不是没有吃过亏。

    所以从荀澈的盘算里头,也是就事论事的说,需要俞菱心帮着他打点一些商铺的事情,以及支持家里的这些庶务,这些都是他上辈子略有不足之处。

    至于在荀滢和明锦柔的百般协助遮掩之下,她是否仍旧会得到几分质疑,便如此刻荀二太太这句理直气壮的家里人外头人,俞菱心早已想到了。

    只不过,世间难有双全法,荀澈也不是真神仙。两权相较之下虽然有利有弊,俞菱心还是选择了先为他着想。

    “二弟妹这是什么意思?”在荀澈长眉微扬的同一时刻,明华月先冷了脸,啪嗒一声手里的原本拿着的笔就直接拍在了桌子上,“好好说说清楚,什么叫家里人?皇后娘娘说要给老太太寿宴添彩是哪一天?就算没有宫里的恩典,老太太的寿宴就不是要紧的事情了?你这个想帮忙的家里人,十月十八晚上才回到京城,现在在孩子们跟前说什么家里人外头人?你知道要紧你怎么不早回来?你儿子闺女怎么不先回来?你要是十月初一到京城,你看看有没有事情能帮忙!“

    这几句怒斥一出口,荀滢、明锦柔和俞菱心立刻就站了起来,各自低头。

    齐珮与荀湘慢了一刻,但也随着起身,毕竟是长辈之间有了冲突,做小辈的当场听着实在尴尬。

    荀二夫人的整张脸立刻红起来,万万没想到明华月这就发作起来,虽然她也知道这位嫂子性子强硬,以前却也很少当着这样满屋子晚辈这样一连串问到脸上。

    几乎是怔了怔,荀二夫人才勉强应道:”这这话也不能这样说,老太太在柳州那些日子,我们也得近身伺候才是,分不开身,也是为了孝道。大嫂子不随着伺候母亲过去就算了,我们“

    ”孝道?“明华月冷笑道,”你既然念着孝道,怎么不将老太太回京的行程提早五日?又不是不在京城办寿宴,就算家里的事情万事齐备,老太太是十八晚上回到家里,就休整一日,明日就是大宴了。今年有三位皇子过来,还有旁的六位宗亲。到时候老太太就算是走个过场也得给皇子殿下们见礼吧?咱们家多大的脸面能叫老太太坐着受皇子的礼?这样折腾的事情,怎么不早回来让老太太多休息几日?一拖再拖的,居然拖到十八,你们路上干什么了!“

    这话几乎可以算是歪打正着,其实二房众人并没有打算真的是十月十八才到京城,要不是因为京城内外的戒严变故,荀滟迟迟无法出城,他们十月十三就能到了。

    有关这个具体的日子荀澈虽然不知,但同样冷着脸一眼扫过去,见着荀二夫人又是一噎的模样便知母亲无意中算是问到了点子上。

    “那也是迫不得已”荀二夫人这句话简直都可以算是实情了,但接下来也只能支吾,“路上耽搁,也不是我们的本意,嫂子怪我,我也没办法。这不是一回来就”

    “就什么?”明华月余怒未消,“一回来就找事是不是?你们一走三个月随意逍遥,这么大的宴会也不提前打发人过来帮忙,合着是全家都伺候老太太吗?少一个都不行?那将来荀滟荀湘都不要出阁,二老爷和荀泽荀澹也别出去办差了,都在家里围着老太太转!还家里人,外头人?心在一处,才是一家子,你们要是心思都往外头飘着,那就尽早分家!”

    这句话说出来,众人脸色又都变了。其实自从老侯爷过世,荀家内部是提过好几回分家之意的。只是老太太寻死觅活的不愿意,最终说说也就罢了。

    荀二夫人也是没料到,不过一句话说错,明华月居然直接提出这一句,偏生老太太又不在跟前,气势上越发矮了,嗫嚅着不知如何应对。

    “母亲,分家的话不是现在该说的。”荀澈虽然也犹自有气,但还是轻咳了一声打圆场,”还是明日老太太的寿宴要紧。其他的大事,等年底父亲回来再说罢。“

    这圆场言语听的荀二夫人更紧张:”澈哥儿你这是何意,哪里就说到分家去了。二婶刚才不过是多问了两句,也是好意的,不过是想给老太太寿宴出力。不用就罢了,哪里就就“

    “二婶与其如今有这个心思想寿宴的事情,”荀澈目光微微闪动,转向荀二夫人的脸上全是冷意,“您不如再跟姜家舅爷通个信。早则十月二十三,晚则二十四,我的人就能到柳州了。若是到时候在姜家宅子里看不见调养身体的大姑娘,姜家就要给个说法了。“

    荀二夫人嘴里简直都发苦了,怎么荀澈就是揪着荀滟行程不肯放呢。荀滟此刻在哪里,她当然知道。别说是现在出城还是很难,就算是出入京城畅通无阻,现在立刻坐马车赶往柳州,怕是十月二十四叶到不了啊!

    “那好,我先去写信了!大嫂您先忙罢!”荀二夫人越想越着急,索性顺势起身,刚好也避开明华月,直接带着两个姑娘就告辞而去了。

    “荀滟到底是怎么回事?”明华月看着荀二夫人几乎算是落荒而逃的模样越发怀疑,便又望向荀澈。

    荀澈的脸色也是勉强缓和了些,想了想,还是觉得三两句话难以说清:“大约是有些问题,我现在也不是完全确定,等有了准信儿与母亲说罢。如今要紧的还是寿宴,京城内外的盘查还没有结束,咱们家的这场大宴万万不能出事。”

    明华月见他脸色认真,并无什么故弄玄虚的模样,也就先不提了,与他再说了几件杂事之后又看看重新低头看单子的俞菱心,忽然叹了口气,拍了拍俞菱心的手:”孩子,委屈你了。“

    俞菱心其实真觉得荀二夫人什么厉害的话也没说出来,但听出明华月的安抚还是心里一暖,微笑道:“夫人,其实没什么的。“

    ”嗯。“明华月又微微颔首,随即望向刚要出门的荀澈,”等寿宴过了,我给你父亲写信罢。“

天公不作美() 
“是。”荀澈躬身应了一声;整个人仿佛都轻松起来;心头也很是砰砰跳了两下;随即才微微抬头去看还坐在明华月身边的俞菱心。

    俞菱心那边完全没有抬头;甚至比刚才压得更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能看见她姣美的脸颊上;已经为微微浮起了绯色。

    “行了,去吧。”明华月看着儿子眉梢眼角几乎要飞出来的喜色,很是不屑地又哼了一声;“你再去库房里查查凉棚和油伞那边的预备罢,我瞧着这几日外头的云彩,指不定明日里有没有雨呢。若是真的在老太太的生辰上来场大雨;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呢。”

    “是。”荀澈再次躬身;便领着荀淙出去继续办事。

    而明华月的最后两句话,大约便是对一语成谶最好的解释。

    转日十月二十;京城果然乌云密布。

    从一早起来;京城上方的云层便厚厚沉沉的叫人心惊;一场急雨看起来势不可免;荀家众人起身之时各自望向窗外;人人皆忧心难免。

    荀老太太更是面黑似铁。

    她身为柳州姜氏的嫡长女;有才有貌,在闺中之时真是事事顺心,到得出阁的年纪;更是直接嫁到京城中文武双全的少年侯爷;几乎成为柳州士族之女当中的传奇。

    然而一入侯门深似海,荀老太太至今都记得自己在京中的贵女贵妇圈子里如何格格不入,即便与夫婿之间还算恩爱和谐,却总也难以得到婆婆宁仪县主的喜爱。

    再到后来生了长子荀南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