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谋-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庄听了双手合十:“菩萨保佑,这是皇上的头胎,顺顺利利的才好。”

    苏麻则喜滋滋立即命人收拾东西,看意思像是要去坤宁宫探视,孝庄冷不丁瞧了她一眼,苏麻像是被雷劈了,怔在当场。

    孝庄又瞧着高嬷嬷:“你去回皇后的话,就说有她在,哀家自是极放心的,如今天晚了,哀家就不过去了。”

    高嬷嬷立即应道:“是。奴才这就去回话。”

    孝庄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问:“皇上可得了信儿了?”

    高嬷嬷道:“是,皇后也一并派人去乾清宫和慈仁宫报喜了。”

    孝庄瞅了一眼苏麻:“去把那柄金玉如意拿来,给高嬷嬷带回去,就说哀家知道荣常在生产辛苦,只是这雨夜湿气重,怕生产更添艰难,拿这柄如意搁在产房里头,给她保平安。”

    苏麻听了,立即下去照办,行动间心思已然转了千次。太皇太后果然心思缜密,虽说荣常在所生的是皇上头胎,可是毕竟荣常在身份低微,以太皇太后之尊,是断断没有亲自去探望的规矩的。不仅如此,就是自己这个慈宁宫管事,由于在很多场合一言一行就代表着太皇太后,所以也是去不得的。

    然而若不去,又怕皇后因此轻视荣常在,太医院和宫正司的人再因此看人下菜碟。赶上今夜雨大风急,时令不好,若是就此弄出岔子,这生产不顺利事小,出了人命事大。所以拿这一柄玉如意,便提醒了所有人,这个孩子,太皇太后还是在意的。

    只一个物件,一个行为,却藏了多少念头在里面。这样的心思,自己怕是永远学不来的。

    苏麻喇姑心底叹息,外人都道太皇太后高高在上,是大清后宫说一不二真正的主宰,就是朝堂上的多少大事也是她运筹帷幄暗中把控的,可是谁又知道这耗费了她多少精力多少青春?真是各人有各人的命,半点不由人。

    心里胡乱想着,手上却依旧麻利得很。苏麻喇姑给高嬷嬷打点好,又亲自送她出去,再回到近前时,太皇太后已经歇下了。苏麻小心翼翼想要熄了灯,却听太皇太后懒懒地说道:“这灯,留下两盏,你当我今夜真能睡着?”

    “太皇太后。”苏麻有些失神儿。

    “苏麻,你说这孩子来得,是不是个时候?”太皇太后的声音很轻,仿佛是在梦语。

    苏麻有些不敢答,但又不能不答,所以只好仔细自己的言辞:“今年皇上才刚亲政,若能得个大阿哥,自然是好的。”

    “可是赶上这么个时节,又是风又是雨,永定河才刚决了口子。怎么想,这都不是祥瑞之兆。”太皇太后的声音越来越轻,但在苏麻耳中听了,却如同雷鸣。

    她竟然失神儿地跪在了地上,太皇太后的意思,让她心惊肉跳,她猛然才想起,荣常在能怀上这个孩子,原本就是逆了太皇太后的心思。在这宫里,逆了太皇太后心思的孩子,这结果,有几个是好的?

    她不禁看了看自己的手,依旧白皙,可是分明沾染着鲜血,眼前不知怎的,就浮现起一个粉妆玉琢的瓷娃娃的脸,四阿哥,那是四阿哥啊。

    她紧咬着牙:苏麻喇姑,你还要再作孽吗?

    于是,她挺直腰背,很轻地说了一句:“奴才记得,那一年在奉天的永福宫里,也是这样一个黑漆漆的雨夜,咱们的福临降生了。”

    果然,倚在炕上仿佛睡熟的孝庄猛地坐了起来,她直愣愣地瞪着苏麻,目光如箭。是啊,福临当时也是生在这样一个雨夜,那时自己的夫君、大清朝皇帝——皇太极正宠着姐姐海兰珠,哪里顾自己的死活,整个永福宫像冷宫一样,就是那样一个凄风苦雨的深夜,自己拼了命才诞下福临,可当时不也被人讥笑说是兆头不好吗?

    孝庄怔愣着,往事一幕幕自眼前滑过,心痛极了。

    苏麻喇姑的头几乎紧紧贴在地上,大气儿也不敢喘,她一向嘴笨,但并不表示她不知道该怎样来提点主子,这一句话的分量,她比谁都清楚。这句话让主子想起往事而难过,但此时为了这个孩子,苏麻喇姑铁了心,豁出去了。

    这时,天际边一道闪亮划过,明晃晃地让人心惊,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响雷,仿佛要将这人世间一切的污垢吞噬干净。

    外面风急,雨急。

    雨水拍打在新糊的窗纸上,啪啪的,让人胆寒。

    孝庄的神情,仿佛因为这一个响雷有些改变,她缩了缩身子,苏麻喇姑赶紧站起身拿起锦被为孝庄盖好。冷不丁,手却被孝庄紧紧抓住。“承瑞,如果是个阿哥,就叫承瑞吧。”

    苏麻喇姑很是意外,泪水不经意间淌了出来,她呢喃着:“承瑞,承瑞,真是个好名字!”

    skbshge

第92章 初生子承瑞天下() 
京西永定河畔,一眼望去,道路如渠,田亩成湖,四下里都是积水,满目疮痍间尽是肮脏。

    连日来的大雨冲走了房屋、牲畜,也令百姓流离失所。不仅如此,刚刚加固的河堤亦被冲毁,虽然有工部派出的匠人在紧急抢修,但是沙石、埽工累积的速度似乎永远也赶不上河水上涨的势头。

    站在一片泽国之中,少年天子的心如同阴沉的天气一样晦暗。失去家园的百姓在较高的地势上席地而坐,无奈而又无助地仰望苍穹。他们几乎是浸泡在泥泞的积水中。哗哗的雨声中夹杂着呜呜的哭声,那是对亡者的追思,那更是对掌权者的声讨。

    天子仿佛怒了,他用力推倒身后为他挈着大伞的太监,就让自己完全暴露在雨中,雨水一下子拍打在他的脸上,浸湿他的衣袍。凉意,来得很是极致。

    执伞的太监不知所措,战栗着跪在雨中。站在天子身后的福全,从他手中接过大伞为天子挡雨,天子怒极,刚要再推,回首看清正是福全,不由愣了一下,随即便哽咽着:“二哥,朕好无用!”

    “此是天灾,皇上无须自责!”福全一如往昔的冷静,他的脸上是与其年龄毫不相称的淡漠,但袖中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的隐忍。铁血丹心,每一个铮铮男儿都有的,他自当也不例外,只是他要比常人更懂得隐忍。

    “天灾不假,可这也是人祸!”天子怒了,“如今咱们看到这里,已经是一片疮痍,晨起在朝堂上闻得河道总督杨茂勋奏报,说黄河桃园南岸烟墩决口,水入洪泽湖,冲毁堤坝三百余丈,沿河三十个县尽受水灾,其中以高邮县受灾最为严重,洪水高达二丈,城门堵塞,淹死百姓数万人。数万人啊,二哥!两个月前,杨茂勋就奏请固堤……这个月又连着上了三道折子!若是朕当时允了,这数万人必不会死!”

    “皇上,今年雨水大,这永定河前几日也奉旨刚刚加固过,不是照样决了口子吗?可见,天灾面前,人力是多么的渺小,皇上就不必过忧了。”说话的正是工部尚书玛迩赛。

    康熙盯着他,只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戏台上的一个丑角,或者是地宫中的一个夜叉,猛地跳出来,碍眼得狠。

    康熙冷冷的,一言不发。福全却令人意外地走上前去,一把拎住玛迩赛的官服领子,以手钳住他的脖子,双臂发力,玛迩赛竟然身子不稳,一时间双脚离地,整个人几乎被福全拎了起来。

    “裕亲王,裕亲王,有话好说,好说!”玛迩赛在突然的变故中竟然还能保持着谄媚的笑脸,但却让人更觉得恶心。

    福全将玛迩赛丢进灾民当中:“这话,你跟他们说去。你是工部尚书,你若好好办差,刚加固的河堤怎么可能决了口子?同一期的工程,京西大营马场的围墙怎么没被洪水冲垮?”

    福全嗓门不大,但气势如钟,足以让惊恐中的灾民听得清清楚楚,一时间,民怨沸腾起来。

    “他是工部尚书,他是玛迩赛!”

    “是他,就是他偷工减料,用原本修堤的材料去修了京西的马场,所以,马场没事,这大堤却决了口子!”

    “是他,害咱们没了家,害咱们死了亲人!”

    “杀了他!”

    “杀了他,祭祀我们的亲人!”

    闻讯赶来的鳌拜看到这一幕,大吼一声:“你们这些贱民在做什么?要谋反吗?”他刷地一下拔出腰间佩刀,明晃晃的刀一晃,“鳌拜在此,看哪个敢造次?”

    只此一句,原本无从遏制的民怨立时消散,灾民们一下子安静了,他们松开了玛迩赛,静静地退回原地。

    一时间,天地风雨仿佛都凝固了。

    康熙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在百姓心中竟然有这样的威慑。

    “皇上万金之躯实在不必亲临这种地方,还是请速速回宫吧!”鳌拜走到圣驾前,略施了一礼。

    “这种地方?”康熙淡淡跟了一句,“朕若不来,还以为在卿辅的料理下,我大清当真国泰民安了。”

    “皇上是在责怪老臣?”鳌拜的浓眉挑了挑,越发挺直了脊背。

    康熙看着鳌拜:“朕是在自省,今日此情此景,不仅是朕,卿辅,就是百官,皆当自省。”

    鳌拜耸了耸肩:“自省吗?老臣闲了许是会的。但眼下,老臣还要督导工部治水抢险,实在没得工夫!”

    康熙微微皱眉:“卿辅打算如何抢险?”

    鳌拜指着大堤上忙碌着搬运沙石的工匠:“老臣已命工部将匠人排成两组,昼夜不歇,抢修河堤。”

    康熙面色更沉:“只这样,就够了吗?”

    鳌拜想了想:“老臣已让顺天府尹去广征民丁,这样人手充足了。”

    “民丁?”康熙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灾民,“朝廷怎还有脸向灾民征丁?”

    “那依皇上的意思?”鳌拜不解。

    “让噶褚哈从兵部派五千军士参与抢险。”康熙说道。

    “什么?”鳌拜仿佛没听清。

    “鳌大人,皇上有旨,着噶褚哈从兵部派五千军士参与抢险。”站在皇上与裕亲王福全身后的索额图替皇上重复。

    “索额图,你耳朵有毛病,还是脑子有毛病?我八旗兵士,是用来疆场御敌的,哪里是当这个泥瓦匠的?”鳌拜不屑地哼着。

    “鳌大人,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疆场御敌是保家卫国,如今抢险筑堤,也是保家卫国。”索额图说道。

    鳌拜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破大天也没用,老夫是不可能让我八旗子弟做这等事的。再说兵部调动不是小事,那要经议政王会议才能调的。老夫还有要事,不奉陪了!”

    鳌拜说完,竟然甩手走了。

    “皇上,他也太嚣张了!”隔了半晌,索额图才接了一句。

    康熙看看索额图,又看了看福全:“不经议政王会议,没有兵部尚书手谕,调不得兵,那么就调宫中禁卫来吧。”

    福全与索额图听了,俱变了颜色。

    索额图劝道:“皇上万万不可,宫中禁卫军怎可轻易调动,眼下灾情严峻,灾民情绪激愤,宫中安全更要比平日更加严紧些才是,这禁卫军如何能动?”

    福全则说道:“皇上莫急。可将修建裕亲王府的匠人调来,先救急。”

    康熙听了,甚是感动:“皇兄的王府,怎能停工?”

    福全道:“又不急着住,停工也无碍,况且这城中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原本臣也想接纳一些人到王府去暂住,这样两下里不耽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