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谋-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则带着费扬古以及负伤的曹寅和少数亲兵,奉着皇太后的鸾驾一路向北,依约来到了科尔沁。康熙在遇袭后依旧选择轻车简从入蒙,是以此向天下人表明他依旧信任蒙古,对科尔沁绝不设防,满蒙一家的决心和信心。

    这份气度让人敬佩。

    半月后,在蒙古祭祀圣地,伊金霍洛八白宫前五色经幡飘舞,正中空地上立了一根高高的竹竿,上面挂着一头整羊,周围的敖包上贴满了梵文的六字真言。盛装的大萨满围着竹竿一边舞动手里的法铃,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萨满巫师跳完舞,从地上端起一个盘子,盘子里装的是谷物,巫师边跳边将谷物高高抛起,撒在整羊上。

    大萨满拿起一碗马奶,洒在敖包前头,高声诵念:“至高至圣之长生天!请允许你的子民,将这九十九匹白马之鲜乳,作为洒祭!愿长眠于这片土地的先祖们能得此护佑!永享安宁!”

    仁宪太后捧着临行前孝庄太后亲手托付给她的白绢走上前去,向着八白宫深深鞠了一个躬:“圣明天子成吉思汗,哈屯母后神灵,你的皇室贵胄,你远道而来的蒙古子孙,大清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谨代表大清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康熙走了上去,拿起马奶洒在敖包前:“还有博尔济吉特氏的子孙,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仁宪太后惊讶地看着康熙,康熙微笑着示意仁宪太后不必惊讶,他伸手和仁宪太后一同举起了白绢。

    达尔罕王、冰图郡王等蒙古王公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康熙和仁宪太后一起举着白绢三叩首,将白绢挂在敖包上。

    康熙高声诵道:“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谨以至诚昭告长生天,昭告山川神灵,昭告圣明天子成吉思汗,科尔沁蒙古,自我大清龙兴之日起,便与我大清休戚与共,生死不离。朕既是大清皇帝,亦是科尔沁黄金血裔的子孙,朕将以毕生的心力,与科尔沁蒙古永结同盟、世代友好,共同守护这片祖先艰苦经营遗留吾辈之土地!长生天在上,此誓不渝!”

    蒙古王公们感动非常,纷纷跪地:“皇上仁德圣恩,吾等必誓死追随,永为大清之臣!”

    康熙看着伏倒一片的蒙古王公们,神色越发真挚:“愿大清与科尔沁永结同好!愿长生天继续护佑族人,守护科尔沁草原的祥和!”

    蒙古王公众口一词:“愿大清与科尔沁永结同好!愿长生天继续护佑族人,守护科尔沁草原的祥和!”

    仁宪太后看着康熙,赞许而激动,仁妃锦珍更是一脸崇拜,因为兴奋而面色红润。

    康熙知道,除了在礼仪上表达自己满蒙亲如一家的决心,还要落到实处。于是,他又说:“朕决定在辽河岸边开辟交易市场,汉人、蒙人都可以在市场里自由交易。朕知道,科尔沁的牛羊皮货、虫草药材很受汉人欢迎。如果生意做得好,大宗货物挣到的银子足以养活各旗的人马。而开放互市之后,亦需要大量的民夫、采买、保人等,那些在白毛风中失去所有的人也可以借此谋生,流民和强盗也会减少,岂不是一举多得?”

    众人听了,反应更异,有欢欣者,也有疑虑者。

    冰图郡王首先发问:“皇上的主意好是好,可是我们科尔沁人不会做生意,汉人又狡黠多诡,怕是这生意未必好做吧!”

    康熙早有准备:“王爷尽管放心,朕会与黑龙江将军府商议,让他们设立互市司,有专人负责定价,货物交易也有人监管,定然不会让任何一方吃亏。”

    旗主班第:“那这互市司的人,会不会拿我们货物的抽成?”

    康熙笑了笑:“班第很有头脑嘛,谁说咱们科尔沁人不会做生意的?互市司的人是朝廷派去的命官,拿朝廷俸禄,市场的生意做得再大,他们也分文不取,这个你们尽可放心!”

    王公们开始交头接耳,都面露兴奋之色。

    达尔罕王小心翼翼:“皇上,那这互市一开,不知朝廷要收多少税银呢?”

    康熙笑道:“王爷多虑了,朕不是已经下旨了吗,蒙八旗与满八旗同尊,这互市的税银啊,就免了!”

    王公们都有喜出望外之色。

    达尔罕王率先跪下:“圣上如此仁德恩厚,臣等还妄图与天子离心,实在惭愧!圣上的恩德无以言表,唯愿吾皇圣寿万年,以令臣等仰沐洪恩,长享太平之福!”

    当下,所有的王公一排排接连跪地,发自肺腑地称颂与谢恩。

    康熙以孙辈谦逊而真挚的祭祀大礼和大清皇帝坦诚无私的恩旨,彻底化解了蒙古四十九旗明里暗里的猜忌与算计,实现了他安定漠北漠南、满蒙各族同心的宏愿,也为不久后的三藩平定和数十年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skbshge

第148章 情疏迹远只香留() 
夜色浓重,乾清宫御书房内的红烛摇曳着。

    康熙站在巨大的书案前,书案上摆着赫舍里的画像。书案旁摆着一壶酒,康熙拿起酒壶,为自己斟满了酒。康熙将酒杯拿起,一仰头,一杯酒便见了底,而后双眸迷离,看着面前赫舍里的画像,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抚摸画像上赫舍里的脸,痴痴地盯着。

    一滴泪从康熙眼中缓缓淌出。

    更夫敲起了更鼓。

    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杯中酒对着画像一举,随后洒在了地上。

    “是朕对不住你,朕以为朕给了你皇后的名分,你就什么都不需要了,可是朕错了。朕以为世间女子都看重皇后的位置,以为你也不例外。其实朕只是给自己了一个借口,给了自己一个冷落你的借口……朕,当真错看了你对朕的一片心意。朕没想到,生死攸关之际,你拼了性命只为保住咱们的孩子。终究,是朕辜负了你。”

    康熙说完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赫舍里,朕从没想过要亏待你,只是没想到老天给你我的缘分太浅,朕还未来得及对你好,你就匆匆地走了。不过,你尽可放心,朕不会让害你的人逍遥法外,朕已经下旨送慧妃上路了。至于我们的孩子,朕为他起了个乳名保成,这是朕对你的承诺,朕会保他平安长大,保他成为大清的储君,以慰你在天之灵。”

    康熙说完,举杯饮尽。

    画像中的赫舍里·芸芳,依旧笑容端庄温和。

    冷宫院内。

    东珠正在树下用力搓洗着盆中的衣服,一下又一下,像是跟谁赌气一般,两只手已然搓得通红却像毫不以为然。

    步入院中的孙之鼎看到这一幕,面色微僵,说不出心底是什么情绪,未等其开口,东珠头也不抬地问道:“太子,今日安好吗?”

    孙之鼎点了点头:“很好。乾西五所内,他独占三所,有数十位乳母仆役专门服侍,太医院小儿科的圣手亦要昼夜陪诊,我这个院使更是每日都要请脉一次,自是安好。”

    “陪侍的人再多,也弥补不了此生没有亲生额娘呵护的遗憾。”东珠停下手里的活,看向孙之鼎,“因为太多的人都当他为太子,没有人把他当孩子。”

    孙之鼎注视着东珠的目光,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情绪,像被针扎了一下。他皱了皱眉,颇有些不解的神色。原本东珠可以凭借救治皇后产子有功之名申请出冷宫,而事实上,孝庄也曾让苏麻喇姑前来传话,让东珠出冷宫,专门照顾太子。

    孝庄之意,虽在平衡后宫,牵制朝堂内外各方势力,但终究对东珠来说也算出头了。可就是这样的好事,也被她拒绝了。

    “我给不了他什么,亲生额娘的呵护、以命相抵的成全,还有悉心的照料、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些我都给不了,所以我也不想沾他的光。”东珠看穿孙之鼎心中的疑虑,索性给出答案。

    犀利而冷静,孙之鼎无奈地笑了:“真像。”

    这下,轮到东珠面露疑色地看着孙之鼎。

    孙之鼎自揭答案:“你和当今圣上,真像。”

    东珠眉头微拧:“看来今日,除了报平安以外,你还有别的消息。”

    “是的,皇后娘娘。”孙之鼎言简意赅。

    若换作旁人,定会惊诧万分,随即刨根问底。然而,在东珠却是半分波澜都没有。她的眉心似乎只是微微蹙了片刻,心下便豁然于胸。是的,赫舍里故去,皇上不是寻常男子,不会为了赫舍里而当一辈子鳏夫的,就算他想,整个帝国也不会答应。

    大清后宫需要一位新的女主,而她——钮祜禄·东珠,便是最好的人选。

    尽管,朝堂之上,会有许多反对的声音,理由简单而明确,无非就是说她是罪臣之女,德不配位。但是东珠知道,不管是康熙还是孝庄,在这个时候,都会选择自己。

    随着大清国势增强,满人对蒙古的依赖转轻,大清后宫并不再需要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女主。而满八旗中的贵族女子中,有谁还能比过东珠的尊贵呢,开国五大臣与开国之君长公主的后裔,一人系正黄、镶黄两旗,进而影响整个八旗勋贵。

    况且,就算不论出身,单就成功化解此次察哈尔叛乱的救驾之功,放眼整个后宫,亦是无人能敌。

    所以,东珠成为继后,看似是康熙和孝庄的选择,实则,是时势的选择。

    “这也没什么稀罕,一个位子而已,就像你在太医院的差事。”东珠面上淡淡的。

    “我虽不慕仕途官位,但坐了这个位子,能让我更便捷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自然还是要感谢这个位子的。”

    孙之鼎想了想,又补上一句:“在无视和轻蔑这个位子之前,是不是可以想一想,这个位子能帮你做一些之前想做却不能做的事?”

    东珠心中一动,之前不能做的事?当下便有了主意。

    盏茶之后,东珠来到了咸安宫中,当她避开众人独自进入内殿的时候,一下子愣住了。

    坐在炕上,面露期盼朝她笑的贵太妃,全无往日疯癫形象,却也没有穿着华服装饰隆重,而是穿了一件极素朴的蒙古袍子,头发也梳得像个少女。

    “我知道,你会来看我最后一面的。”贵太妃朝东珠伸出了手,在那素朴的袍口下面,隐约看到狰狞的伤口。东珠的心跳得极为厉害。宫中历练数年,饶她能慧眼看穿康熙与孝庄,却终究没有看透面前这位贵太妃。

    察哈尔叛乱的覆灭,康熙以凌厉之势处决了一干人等,这其中就包括贵太妃在世上唯一的也是两个儿子中的最后一个——察哈尔亲王阿布奈。

    那是她在失去博果尔之后,活下去的全部指望,更是这些年精心布局所图的将来。可如今,全都没了。所以,不管康熙和孝庄是不是以共犯的名义处决她,骄傲的她都不会再存生念。

    也正因为此,东珠出冷宫后作为准皇后行使的第一个特权,就是来看她。

    东珠原以为这位骄傲的懿靖贵太妃会满身华服、尊贵体面地告别于世。

    却没想,此时的娜木钟只是返璞归真,以最初的面目,来结束此生。

    当东珠看到她袍下手臂上重重叠叠的伤口时,她似乎能够理解了,于是她握住了贵太妃的手,坐在炕桌的另一侧。

    “你是聪明人,我的心思和我所做的一切,你都知道。”贵太妃看着东珠,此时的贵太妃面色极为平静,没有了往日的怨毒与戾气,平和起来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