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谋-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天子内心最柔软、最真实之所,那是他特地留给她的。

    “当年刘彻给阿娇的,不过一座金屋,而朕留给你的是我心里的温室。”

    她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告白,但是他还是说了。许多年以后,当他一个人在她的灵位前,他是这样说的,他也相信,远在天涯的她,一定能听的到。

    他甚至想,她一定在什么地方睁大眼睛看着他。

    于是,唇边便悄悄浮现出一丝难得的笑容。

    skbshge

第152章 后记()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慈宁宫院内,黑压压跪满了人,头排是宗亲近室的各位王爷和福晋,再往后便是三品以上的大臣和命妇。

    寝殿外间,皇贵妃佟佳·锦珍、温僖贵妃(东珠之妹纳敏)、德妃(宁香)、惠妃(纳兰明惠)、荣妃(秋荣)、宜妃、平妃(芸芳之妹婵儿)、悫妃(锦珍之妹)、宣妃以及她们各自的儿女们都跪在地上,小声地抽泣着。

    寝殿内室,老迈的孝庄平躺在炕上,气息微弱,仁宪太后坐在床边,一手拉着孝庄,一手拿帕子使劲捂着嘴,压抑着悲痛,不敢哭。

    康熙坐在紧临床边的圈椅上,不错眼珠地看着孝庄。

    身穿青墨色袍子的苏麻喇姑静静地跪在炕边,手中捻动佛珠,口念佛号,神态虽是悲痛,却也十分镇定。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着。突然,仁宪太后惊喜地喊出声:“太皇太后醒了!”

    众人齐刷刷看向床上的孝庄,康熙更是探身上前。

    康熙:“皇玛嬷!”

    孝庄缓缓睁开眼睛,目光缓缓在仁宪和苏麻喇姑身上扫过,最后落在康熙身上,淡淡一笑:“吓着你们了?别怕,人总有一死,哀家到这个时候再咽气,也算喜事了,你们谁都不要哭。”

    康熙拉起孝庄的手,那手苍老而干瘦。在这刻,前尘往事、怨与恨、矛盾与冲突,一切的一切都烟消云散,留下的唯有无法抹去的亲情。

    康熙语调和缓,极尽安慰:“皇玛嬷,别多想,太医说只是受了寒,服了药发发汗,昏睡两日就会好的。”

    孝庄摇了摇头:“皇帝别诓哀家,哀家都梦到他们了,太宗、姑姑,还有宸妃姐姐,他们都跟哀家说了,是时候了。”

    康熙眼中一悲,没再开口。仁宪太后却再也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她这一哭,跪在外殿的妃嫔和院中的命妇们,也都哭了起来。

    孝庄眉头微皱。

    康熙一双厉目扫向众人:“好好的,哭什么,别惊扰了太皇太后。”

    众人止了哭。

    孝庄有气无力地叹了口气:“叫他们都下去吧,就说,他们的孝心,哀家都知道了。”

    康熙看向身后摆了摆手,自皇贵妃锦珍、温僖贵妃以内所有嫔妃都退了出去。

    孝庄看向仁宪和苏麻喇姑:“你们也出去吧,哀家有些话,想对皇帝一个人说。”

    苏麻喇姑扶着一脸悲伤的仁宪太后退了出去,若大的殿中只剩下孝庄和康熙二人,两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语,却都颇有意味地苦涩地笑了笑。

    孝庄:“咱们祖孙俩,有多久没有这样单独在一起说话了?”

    康熙脸帘低垂,颇为自责:“是孙儿不孝,总顾着前朝的事,疏怠了皇玛嬷。”

    孝庄微微一笑,眼神迷离而伤感:“那一年,你皇阿玛走的时候,我哭得什么似的,你一个小人跑来给我擦泪,说皇玛嬷别哭,皇阿玛走了,还有孙儿啊。”

    康熙感动莫名,紧紧拉住孝庄的手,悲从心起:“皇玛嬷!”

    孝庄缓了片刻,捯上一口气儿,继续说着:“再后来,是你额娘病故,你哭得跟什么似的,我呢,就抱着你,给你擦泪,说孙儿别哭,没了额娘,还有玛嬷疼你。”

    康熙闻之哽咽:“是,皇玛嬷不仅疼孙儿,还辅佐孙儿成为皇帝,君临天下。皇玛嬷不仅是孙儿的亲人,还是孙儿的恩人。”

    “哀家知道,你额娘的死,是咱们祖孙俩难以逾越的坎,可是哀家想告诉你,那,不是哀家做的,你可相信?”孝庄眼中含泪切切地看着康熙。

    康熙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情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不是孝庄所为,那么会是东珠说谎,这个结果他更不能接受。

    “是贵太妃。”孝庄叹了口气,“从始至终,是她在布局,为的就是让你我成仇啊。”

    一语即出,康熙立时恍然所悟,的确,当是贵太妃所为,如此,一切明了。

    他看向孝庄,有些不忍,更有些惭愧。

    “你不必自责,我布木布泰,从科尔沁贝勒布和的次女成为大清帝国的太皇太后,这一路上,的确做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所以,我并不冤。”孝庄笑了。

    康熙摇了摇头:“孙儿明白,一将成名万骨枯,皇玛嬷辅佐三朝帝业之艰辛,这岂是简单的是与非能分辨的。孙儿不知其他,孙儿只记得,八岁丧父、十岁丧母的孤儿玄烨,在皇玛嬷的帮扶下,一步一个坎,连滚带爬,风里雨里的,才一路闯过来。所以,于大大清,于孙儿,于爱新觉罗氏,皇玛嬷居功至伟,功得圆满。”

    孝庄仔细凝视着康熙,见他神色真挚,所言皆为肺腑,越发舒心地笑了:“得皇上如此评价,我这一生,的确可算得圆满了。如此,也是时候,该走了。”

    康熙神情一紧:“皇玛嬷,你别说这样的话,孙儿昨日带着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就算折损自己的寿命也要给皇玛嬷延寿!”

    孝庄既欣慰又苦涩:“好孙儿,你的孝心,皇玛嬷知道。可是这次,皇玛嬷真得走了,临走前,有件事要交代,皇帝务必要应允。”

    康熙忍着悲痛:“皇玛嬷请说,孙儿一定竭尽全力。”

    孝庄一脸正色,说出盘旋在心中数十年的愿望:“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

    康熙怔愣:“皇玛嬷不跟太宗皇帝合葬吗?”

    孝庄点了点头:“我知道皇上在想什么,若为了面子,尽可公告天下,就说我心恋你父皇和你,不忍远去,就在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就是了。”

    康熙踌躇着:“皇玛嬷——有个问题,孙儿一直想问。”

    孝庄心如明镜:“你想问,当年,我和多尔衮——是爱情还是利用?”

    康熙点头。

    孝庄面色一黯,眼圈泛泪:“是啊,到底是爱情还是利用呢?就像你和赫舍里,虽源于利用,但到底还是有了感情。”

    康熙面露疑色:“那后来——”

    康熙所指的是,对大清有定国开基之功、对父皇有拥立让位之恩、与太皇太后有情有义的多尔衮,为何在死后背负谋逆之名被掘坟抄家。

    “后来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你父皇的威仪,为了皇权一统,龙御天下。这件事上,终究是我对不住多尔衮——”孝庄摇了摇头,一脸悔意。

    康熙:“孙儿明白了。所以,你不入太宗的皇陵,不与太宗合葬。”

    “我这一辈子,都在为丈夫活,为儿子活,为孙子活。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了,以后,在另一个世界,我想由着自己。”孝庄说着,从枕边扯出一件旧衣,“这是许多年前,他的一件旧衣,哀家希望,能带着它进入地宫。”

    康熙强忍着泪:“皇玛嬷放心,孙儿一定照办。”

    孝庄长长舒了口气,放下心来的同时已然灯尽油枯,她努力从干枯的唇边挤出一丝笑容,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握住康熙的手,“不管你乐意还是不乐意,陪在你身边的亲人总会越来越少,所有人都将离开,皇帝,原本就是孤独的人生。孙儿啊,你承了这个位子,即使再孤独,往后,也要从容地走下去。”

    康熙泣泪:“孙儿明白,孙儿一定做到。”

    阴郁的天空中,渐渐飘起了鹅毛大雪。很快,皑皑的白雪将整个紫禁城浸染得白茫茫一片。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辅助三帝的大清太皇太后孝庄走完了她传奇而跌宕的一生,享年七十五岁。

    正如孝庄所言,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开,历经磨砺、独自体会帝王孤独的康熙经历了红尘炼心、庙堂浴火后越见从容,终成一代明君。

    一年以后。

    京城闹市街头,一辆由两匹马拉着的欧式敞篷洋车穿街而过,车上一个身材苗条的女人,穿着一身白色洋装,戴着白色宽沿礼帽,缀着面纱,手中握着一把白色阳伞,微抬着头,只露出了唇边展开的笑容。

    车后,一群孩童们好奇地大喊大叫着跟着洋车奔跑。

    乾清宫御书房,已升任乾清宫总管太监的李进朝入内回禀:“皇上,法兰西特使求见!”

    康熙拿着书转身看向李进朝:“宣进来!”

    李进朝一脸为难:“皇上,法兰西特使说要在承乾宫见您。”

    康熙神色不悦:“不行,承乾宫朕已经为孝昭仁皇后封宫了!这个法兰西特使也是奇怪,朕一直认为法兰西属礼仪之邦,怎么特使来访却想着进朕的内宫呢?”

    李进朝越发为难地低下头,声音如蚁:“皇上,特使还说若是您不肯在承乾宫相见,便要在……要在景山上的万春亭见。”

    康熙立时一怔,拧着眉,满脸疑惑地看着李进朝。

    黄昏时分,走过平桥小径,穿过长廊楼阁,迎着耀眼的晚霞,康熙一步一步走到景山中脉,眼前便是那所紫禁城最高建筑——万春亭。

    康熙不会忘记这亭子,二十多年前,在早春的第一场雪后,他与东珠就在此处赏雪,这也是他第一次向东珠许下情定今生的诺言。

    当初之所以选在万春亭,是因为那亭子远远看去就像一把华丽的大伞,饰以龙凤图案的瓷黄色竹节琉璃宝顶如同伞罩,油饰彩绘云纹花样的柱、额、斗拱如同伞柄和伞骨,掩映在松涛、秀石、白雪中,四面皆景,极应“万春”两字,兆头和意境都是极好的。

    自东珠故去之后,许多年,他都从未涉足此处。

    今日,当他一步步拾阶而上,看到那个身穿白色法式洋装的女子时,一下子便愣住了。

    虽然只是一个背影,虽然是完全不同的服饰与装扮,但是他却足以认定,这正是他魂牵梦绕的女子。

    听到脚步声,那女子一边转身一边掀起脸上的面纱,带着熟悉而又俏皮的笑容定定地看着康熙。

    “真的是你?”康熙一时反应不过来呆在了原地,随即鼻子发酸,心中更是酸涩难当,不是没有惊喜,而是更多的委屈。

    当年的火灾,有诸多的疑惑,虽说许多东西都化为灰烬,可他总觉得,东珠并没有真正离开。但是他又觉得,这也许是她的心愿。所以,他宁可自己伤心,宁可自欺欺人,一面向天下人宣告,皇后死于急症,一面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和日复一日的相思之苦。

    如今,她的现身验证了自己当初的推测。

    她真的是故意舍弃他,潇洒而去。

    他觉得满心委屈。

    “若觉得委屈,我便转身就走。”说完,她果然转过身。

    康熙下意识地走过去,紧紧抱住东珠:“不,没有委屈,只有惊喜,不管怎样,能回来,真好。”

    东珠轻轻挣开他的手臂,微笑着给康熙了一个标准的法式贴面礼,随即行了清朝的大礼:“法兰西特使Al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