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谋-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舍里立即上前亲自扶着孝庄:“这可不行,且不说宫里的规矩,就是寻常百姓家,也要长幼尊卑言行守礼。老祖宗自是体恤我们这些做小辈的,我们自己可断断不敢越礼。”

    “皇后说得极是。”

    福贵人则紧跟其后开口追随,仁妃锦珍与贤贵人明惠也立即跟着小声应和。

    端敏轻哼一声,扶着仁宪皇太后起身。

    众人从暖阁移至厅里,今儿的宴桌摆的极有趣,不是往日常见的几张金丝楠木大圆桌,而是摆成回字形的一个一个小方膳桌。

    桌上摆着各色的果品、菜肴还有早春的花卉,看着很是新鲜悦目。

    只是这样的布局,大家一时不知自己的位次如何,便都有些拘谨。

    “都是皇后的主意,这样各人一个小桌,你们吃得随意些,各自跟着服侍的人也行动便利,而大家实则还是连在一起的。又自在又合睦,哀家看啊,这以后宫里的家宴都这样摆才好!”孝庄笑了笑,看得出,皇后的新点子她很是赞赏,“坐吧,说了是家宴,都别拘着。”

    于是众人落座。

    康熙环顾四周,不多不少,各人一桌。

    然而心里突然有些空落落的。

    又是一年皇家大宴,时间如梭,想不到自己成婚已经两年。

    自大婚后的每一次的宴席,都缺了一个人。

    之前是妍姝。

    妍姝是她心底永远的痛。

    那一日,听到东珠的话以后,他便策马去了公主府,在大门口他没有停步,只是骑着马远远地围着公主府跑了三圈。

    他没有停驻,也没有进府,他不想让妍姝难堪。

    他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妍姝。

    妍姝在失身之后为他自尽。

    这让他心痛,更让他难堪,自那之后,他没有再亲近过任何一个女人。

    今天,环顾四下,他觉得少摆了一张桌子,而那张桌子后面坐的,他看不清,是妍姝还是东珠?

    从那夜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他纵容她回府奔丧,纵容她留在府中一直到老公主出殡入土。

    甚至是她回宫之后,他也纵容她不来慈宁宫、慈仁宫请安,更是不顾皇后的反对,免去了她的晨昏定省。

    “她在孝中。”

    这是他面对所有疑问与反对的唯一理由。

    在众人眼中,虽然昭妃淡出大家的视线已经好久,但是皇上对她真的很是不同。

    “臣妾已经安排了宴桌,一会儿便差人给承乾宫送去。”赫舍里轻柔的话语自身畔传来,似乎还裹挟着淡淡的花香。

    “还是皇后想得周到。”康熙赞了一句,环视之下能看到妃嫔们的神色,那种淡然中夹杂的一闪而过的情绪让他很厌恶。

    只是,目光一瞥,突然定住了。

    一身银白色素衣,只在下摆和袖口处简单地点缀几片竹叶的绣纹,全身笼着一种说不清的淡淡的忧愁,即使这样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东珠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女人。

    原本,她应该一个人悄悄地待在承乾宫里,毕竟,她身负重孝。

    可是,她居然来了。

    “昭妃娘娘到。”

    门口的人显然有些意外,回奏的时候舌头都有些打结。

    这是东珠在沉寂了许久之后的第一次露面,她恭敬有度地依次给皇上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请安。

    “快免礼,快坐吧。”太皇太后怜惜地说道。

    皇后微微变色,这样的情形实在超乎她的意料,此时的布局恰到好处,若是多一张桌子倒不知怎么往里插了。

    “坐在这里吧。”仁妃平时说话很少,但是每次开口都那么恰到好处,一面解了皇后之围,一面表现了她和昭妃的友睦。

    自从昭妃入殿,皇上似乎只看了她一眼,便移开了自己的目光。

    此时大家落座,倒有些分外尴尬,刚刚其乐融融的局面也显得冷清起来。

    “今儿这些菜品真是精致,正月里接连的大宴小宴那么多场,每一场皇后娘娘打理的都极为妥当,又是免俗又是精致,关键每次都有新意。”福贵人乌兰率先开口打破僵局。

    “是啊,大家快尝尝,别辜负了这些好菜。”

    众人每吃一道菜,赫舍里便会讲解菜的做法,都是些寻常果蔬食材,但是很有新意,于是大家吃得极为开心。

    东珠的目光盯着一道新上来的菜,面色清冷,只是如如不动的眸中不经意的一瞥,正与天子不期而遇。

    那一瞥,让康熙看到了轻蔑。

    他心中一动,很是有些纳闷。

    “这是一道新菜,上面摊着黄灿灿的鸡蛋饼。”赫舍里用筷子轻轻一掀,只见鸡蛋饼的下面是豆芽、木耳、韭菜、红萝卜丝、黄花炒成的五色菜丝,旁边放着一小碟子用蚝油芝麻炒香的肉酱。她夹了一筷子五色菜丝又蘸了点酱包在鸡蛋摊成的薄饼里亲手递给孝庄,“老祖宗尝尝,这是一道新菜,看看好不好吃。”

    孝庄接过尝了尝,连连称好:“大家也都尝尝。”

    “这菜看着好看,吃着味道也不错,又用了五种新鲜的蔬菜,皇后之意一定是期望今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仁宪皇太后也频频点头称赞,“皇后真是有心了。”

    端敏忽地问了一句:“这菜的做法着实新鲜,一定有个好名字吧。”

    “叫‘芙蓉裹春’。”皇后刚刚答言,只听贤贵人突然“咦”了一声:“不是叫合菜盖被吗?”

    皇后的面色突然僵住,仁妃面上的表情也十分不在然,她紧张地看着东珠,目光中都是暗示。而东珠一如过去的冷淡,只是并未隐藏眼波中留露的轻蔑。

    “这倒奇怪了。”福贵人博尔济吉特·乌兰盯着贤贵人明惠说道,“皇后娘娘费心张罗的菜品难道还能记错了名字?皇后娘娘说是‘芙蓉裹春’你却说是‘合菜盖被’,这不是很奇怪吗?要我说啊,还是皇后娘娘起的名字好听,不像你这个,实在是有些粗俗。”

    “名字是好是歹本不是重要,重要是要看做菜的心。”贤贵人的声音很柔很嫩,就像秋季刚刚从水里取来的嫩藕,脆声声的极是动听。

    “说得对。”康熙听出这话里的意思,又觉得皇后与仁妃甚至东珠的表情都有些古怪,便顺着贤贵人的话问道,“那便说来听听,这做菜的心,你是怎么看的!”

    “做菜好不好吃,要看做菜者所用的心,用心做菜,将对亲人的关爱融入在菜里,那样即使最寻常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珍馐,若没有心,即使是鲍翅燕窝也如嚼蜡品木。”贤贵人说到这里便略作停顿,“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这句诗着实让康熙有些意外,那是陆游的诗,比起李白杜甫,他也更喜欢陆游,贤贵人甜嫩的嗓音配上这样朴实的诗句,真的格外动人。

    “这个我听明白了。”福贵人乌兰笑了笑,“是说新鲜的蔬菜不用调味,甚至连盐都不必放,保持本来味道是最美的。倒有些清水芙蓉素面朝天不用脂粉污颜色的意思。”

    康熙的目光又是一怔,不得不对上福贵人的眼眸,刚刚贤贵人的那首诗是用汉语念的,在座当中没有几人能听明白,想不到来自科尔沁的福贵人却听懂了。他真的有些意外,对待面前这些女人,这些所谓的他的妃嫔,看来他不还真是不够了解。

    乌兰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面色微红,随又用蒙语低声地飞快地说了一句。

    这下,脸微微发红的变成了皇上。

    端敏忍不住插嘴:“这个陆游,说得也太夸张了些,这菜里若是连盐都不放了,那还有什么味道?大家好好地吃菜,贤贵人突然念的什么诗?你是说皇后娘娘这菜不好吗?”

    贤贵人无疑被推至风口浪尖,她有些惊惶,但还是鼓起勇气:“臣妾不敢,只是在数年前,臣妾随家母在外饮宴,曾经吃过这道菜。那道菜里没有配肉酱,且味道则更为纯鲜。”

    所有人都惊了。

    皇后面色微白,手指轻颤,她很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她除了将手缩在袖中尽量不让人发觉以外,她竟然无言以对了。

    “你什么意思?这话可别说得不清不楚!这天下的菜原本就是大同的,难道你家做了米饭,别家都不能用白米煮粥了吗?还是说皇后娘娘抄袭了他人的做法,且还做得不够纯正?”福贵人乌兰表现得很激愤,她显然是在竭力维护皇后。

    “臣妾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看到这道菜眼熟便想起当日在别人府上赴宴时曾经品尝过。那府上的老祖母说因为近日身有痰症,遵医嘱不能吃油腻过咸之物,所以她的孙女这才琢磨了这道菜还起了个‘合菜盖被’的名字,说是只要祖母能忌了荤天天多吃几口这道合菜,家里人才能圆圆满满、和和睦睦,因为家里的孩子就像五蔬,而老祖母就像盖在五蔬上的黄金被,永远保护温暖着家里的子孙。”贤贵人好听的声音如同悦耳的铃声,所有人都听得入迷了。

    不知是被她的声音吸引,还是被她讲述的故事感动。

    “东珠。你怎么了?”仁妃看到东珠眼角似乎有泪,立即拿出帕子为她擦拭。不经意间的问询引来大家的注视。

    东珠忙转过脸去。

    一直静观其变的孝庄看到此时,已经将一切尽收眼底,她心里有些发酸又有些得意。终于还是乱起来了,后宫就是后宫,不管天子是谁,谁为后谁为妃,只要是后宫,就不可能保持永远的平静。

    “这都扯到哪儿去了。看这些菜都凉了,真怪可惜的。”仁宪太后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似懂非懂,但是她知道作为皇太后什么时候要沉默而什么时候又必须要开口,“咱们这还是第一次在宫里过这个中和节。昨儿端敏还缠着哀家问为什么民间要管这个节叫龙抬头,还真给哀家问住了。端敏,你这些个皇嫂,可都是有学问的,你还快去请教,也好长长见识。”

    端敏立即配合,她索性凑到孝庄身边,“我不问她们,我就问老祖宗,老祖宗一定比她们说得都好。”

    “你这丫头!”孝庄笑着拍了拍她的脸,“你是不好意思问,论年纪也跟这几位娘娘差不多,可这脾气、见识却差远了。”

    “谁说的。”端敏故意卖乖,“我可是在皇太后和老祖宗您身边长大的,谁若说我见识少、脾气差,就是歁君、犯上、大不敬,我非让我皇上哥哥重重办她们不可。”

    大家看她装疯卖巧,都配合地笑了笑。

    刚刚的不快,仿佛随风而去。

    随即,话题重新引至关于龙抬头,皇上春祈以及京郊农家人对年景的祈盼上来。

    “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以后啊,农家就可以准备春耕播种了。”孝庄的声音舒缓而沉静,透着与往日一般无二的庄重宁静。

    “听说,‘龙’此时可以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是真的吗?今天可是没下雨呢!”端敏很是执着。

    “要么说要春祈呢,就是要祈祷这场春雨。”孝庄耐心地解释。

    端敏把目光转而盯着皇上。“皇上是天子,也是龙,皇上哥哥今早已经上先农坛祈祷过了,为什么还不下呢,难道天上的那个龙王不听咱们眼前的这个真龙天子的话!”

    “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