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女皇后-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秀见她如此说,又见她的确没有什么不愉快的表情,若说是那日,她心里或多或少还有些想法,今日锦秀一说开,已经疑虑全消了,锦秀才放下心来。笑道:“本宫自然是知道,只是有些话,还是说在前头好,既然这样,就不再说了。”

    正说到这里,只见外头走进两个丫头来,摆小炕桌,准备端晚膳了。锦秀便道:“让孟夫人也留在这里一处,叫御膳房传一桌饭来。几位娘娘呢?”

    “几位娘娘都在外面聊天呢,春芽姐姐照应着。都高兴的了不得呢。”丫头忙说。

    锦秀听了,向容儿冷笑一声:“你看,表面上都是这么和煦一堂的,谁能看出来背后的事情?”

    容儿也笑了笑,没有言语。锦秀便道:“你出去说,就说本宫累了,已经睡了,请几位娘娘回去吧,改日再请过来奉茶。那前日皇上赏赐的菱角,给林贵妃拿回一篮子,就说请林姐姐也尝尝。今天辛苦她们了,以后抱着公主去拜见诸位母妃。”

    丫头答应着去了,不一时回来,说道:“春芽姐姐都已经按照娘娘的吩咐打发几位娘娘去了。”

    锦秀点点头,又道:“容儿过来,我们们一起用膳。”

    丫头们已经端上来,容儿坐在底下,陪着锦秀吃了,正往下收拾的时候,只听外面传报道:“回娘娘,卢将军进来了。”

    锦秀连忙说道:“卢将军在nǎ里呢,快让他进来。”

    话音刚落,只见锦宣已经走了进来,锦秀一看见他,连忙就下意识地要下地,春芽等连忙在旁扶住,要拉住他道:“宣弟,你没事吧?可叫姐姐惦记坏了,这大夏天的,要是受了暑可怎么着?”

    锦宣连忙走到她身边,脸上现出毫不在乎的笑容道:“没事,姐姐别惦记,您看我这不是好好儿地,什么事都没有吗?姐姐别寻思了。”

    “没事就好,”锦秀上下看着他,又摸摸他的身上,才觉得心定了些,说道:“快坐下,这已经这么晚了,你不赶紧回去歇歇,还到这里来做什么?本宫这里也是什么事都没有,容儿陪着刚用过膳。你只管放心就是了。”

    锦宣在锦秀身边坐下,微微露出笑容道:“姐姐不记得,那天在孟哥哥府上,微臣就说过要有事向姐姐说吗?”

    锦秀听了,已经心知肚明,却故作不知地说:“这几日忙碌,本宫nǎ里能记得这许多事?早就忘到脑后去了,倒难为你还记得。你说说,什么事来着?”

    锦宣现出有些讶异的样子:“姐姐真的忘了?”

    “忘了,什么事,你说说。”锦秀仍然这样说。

    锦宣又向前靠了靠:“姐姐,微臣想娶蕙儿过门。”

    这几句话虽然短,可是一说出来,锦秀和容儿都会意地互相看了一眼,笑了笑,锦秀回过头来道:“你要说的就是这个吗?怎么突然想起这个来了?原来本宫还怕你不愿意,一直没敢提呢,你不是一直不愿意说再娶的事情吗?”

    “那是以前。这次多亏了蕙儿救了先儿一命,况且先儿也需要人照料,微臣也的的确确想念他,总想带在身边,但是若是没有个母亲照料,接回来也不放心。蕙儿现在看着还靠得住,所以微臣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这也是件好事,只是先儿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会不会接受这个母亲。”锦秀继续说。

    “娘娘只管放心,昨日微臣已经带着蕙儿到先儿床前,问他怎么想的,先儿和蕙儿十分亲近呢,一听微臣说以后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立刻就答应了,直管她叫母亲。”提起这事,锦宣不由得露出兴奋的神态,又说:“不知娘娘意下如何。”他一边说着,一边期盼地望着锦秀。

    锦秀早已经如此想了,此时见锦宣果真自己提出来,心里高兴还高兴不过来,nǎ里还会反对?只是仍然逗弄着他说:“你再成婚,也是一件好事,只是你原来总是放不下紫珠,本宫也是一直担心的。”

    锦宣闻听此言,长叹了一声:“紫珠在微臣心中,是永远也忘不了的,只是既然活着,就要照顾好先儿,这样才对得住他死去的母亲。”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人总是要往前看,只要心中不忘,就是旧情深厚了。你说是不是?”锦秀握住锦宣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锦宣微微低下头,无言地将另一只手也压在锦秀的手上。锦秀知道她的话锦宣已经听进去了,放下了一半心,便道:“既然这样,那就是大好事,你只管先回去,这事都包在本宫身上了,一定尽快给你们完婚。”

    锦宣露出笑容,道:“那这事就都拜托姐姐了。都交在姐姐身上。”

    “你只管放心。”锦秀又嘱咐了一遍。

    锦宣站起身来,又向容儿行了个礼,慌得容儿连忙站起来,也还礼不迭,奇怪地望着锦宣,锦宣深深地说:“多谢嫂嫂这些日子照顾先儿,一直含辛茹苦,生下来这段时间,最是缠人,难为嫂子就这样黑天白天的带着,此情此义,做兄弟的永感在心,矢志不忘。”说着,又深深地打了一躬。

    容儿本来和锦宣是主仆之分,虽然是自幼在一起长大的,如今见锦宣如此,还是不习惯,脸早已经有些红了,忙说:“将军不必如此,臣妇身为先儿的舅母,是理所应当的,况且,和将军,又是什么情谊?”

    她这句话,说出了从前一起度过的岁月,锦秀和锦宣都有些为之动容,锦秀忙说:“是啊,是啊,容儿说的对,本来都是一家人,如今更不见外了,不用说这些了,只要咱们大家能好好儿地,就比什么都强。”

    锦宣也不再说什么了,容儿笑道:“先儿大病初愈,身子还弱,这段时间你们就只管放心,等到卢将军新婚之喜,亲自将先儿送回去。”

    “嫂子费心了。”锦宣说着,要亲自送容儿出去,容儿忙说:“将军留步,和娘娘说几句话,臣妇自己走就好。”

    锦秀见时间不早,便说:“宣弟,你也一起出去吧,今天受苦了,回去好好歇着,不用惦记姐姐。”

    锦宣说到底,也觉得有些累了,答应着:“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锦秀点点头,待两人出去了,心里觉得像长出了一口气似得,一件心事终于又落了下去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贵妃生产() 
过了几天,锦秀就找了个时机,向皓广说了此事,皓广自然没有什么不答应的,只说是等锦秀出了月子,就全权交给她处li,锦秀等到小公主满月,自己能出来行走得了,便叫了裁缝等人来,给蕙儿准备了全副妆奁,一切婚礼,都十分完备。先儿病情也完全康复了,锦秀不易出宫,就赏赐了一副东西,让容儿回来告诉自己婚礼的状况。是日,花团锦簇,一双玉人,自然是羡煞旁人。

    三朝回门,蕙儿因为是没有娘家的,二来也要向锦秀谢恩,便又回到宫里来行礼,锦秀见锦宣意气风发,先儿和蕙儿也十分亲近,不觉放下了心,照常赏赐了表礼金银,临去时,又嘱咐道:“你们以后就好好过日子,本宫能看这儿你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心里就安慰多了。”

    “谢娘娘恩典。”两人行礼说,蕙儿此时容光焕发,十分漂亮,显出娇艳明媚的笑容。

    锦秀一直送他们到门口,两人再三辞别,锦秀也一直等他们去了,望不见影子了,才回来。

    从此之后,锦秀过了一段安宁的时光,储宁宫如今加上小公主,一共有三个孩子,每天叽叽喳喳,分外热闹,林贵妃此时足不出,每日只是安心静养,怕损胎气,后宫事务,都归于锦秀,虽然忙碌,倒是没什么事,过了一段难得的省心时间。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了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冬,天气分外寒冷,太后本来就有老迈之疾,加上这一年来,褚家的事,太后口中不说,心里也着实忧愁,因此,两下交攻,春节之前,终于病倒了,经由太医调治,总算是暂时缓过些来了,不过毕竟是年纪大的人,复原的慢,平时走动也是费力,因此只是在自己宫中调养,锦秀带着诸妃嫔,日逐去请安。褚鹃却和众人不来往,请安只推脱位份低,从来不去。每逢到晚上的时候,才单独去见太后。锦秀也只当做不知道,由她去了。

    褚中的案子已经定论,本应处斩,奈何皓广见太后病倒,心中不忍,迟迟没有下发旨意,后来,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将褚中改判决为流放三千里,长远打发走。总算是留了一条命,太后虽然心中难过,却知道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了,也不敢再说,只是偷着派身边人给褚中送去了银两衣物等,定了五月押解。

    消息传来,别人还没有怎么样,褚鹃却早已经是以泪洗面,锦秀叫魏昭仪等去安慰她,她只是一句话不说,锦秀不过是碍于面情儿,不得不如此做,见她不屑一顾,也就不管她了,褚鹃哭了几日,听说父亲已经到了流放地,还算康健,才算放下心来,渐渐平静了些。

    锦秀立后的事,皓广一直念念不忘,奈何如今皇长子已经长大了许多,最近一段时间,学业居然突飞猛进,林贵妃又眼看就要生产,在这节骨眼儿上,难以突兀提出立宏远为太子,锦秀为后的事件,便决定等到林贵妃生产完,锦秀自然也明白,只是一句话不提,静等着事态的发展。暗中观察着林贵妃,防止她有什么动作。

    又是端午节到了,这在宫中算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上上下下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当中,过了元宵节,最大的节日就是此了,加上气候和暖,宫中人人都打点着取乐玩耍,锦秀不必说,更是忙上加忙,每日都得三更天才能歇息,加上林贵妃眼看就要待产,这是宫中的头等大事,自然不敢小觑,除了加派太医,侍女等也多派了十几人,日夜看护,不敢有丝毫差池。

    五月初三这天,锦秀正在宫中看送上来的缎子,忽见御膳房派人来说:“回娘娘,端午节的粽子已经预备好了,请娘娘示下,是送来,还是先留在那里。”

    “叫他们每样拿两个来,本宫先看看。要是好,就分发下去,要是不好,就改了重做。”锦秀眼中看着缎子,口中吩咐道。

    那太监答应了一声,出去一会,就带了两个小太监,各抬着一个盒子,放在地下,宫女上来,揭开看时,只见一个里面是十六样,这盒子里是甜的,豆沙、枣泥、莲蓉各种馅料,那盒里是咸的,蛋黄、鲜肉、火腿等一应俱全。锦秀看了看,又拿起一个嗅了嗅,放下点点头道:“还好,今年的粽子包的式样还大方,看着也新鲜。就这样吧。一共预备了多少个?”

    “回娘娘,每样是二百二十个,一半生的,预备着娘娘赏赐外地的大人,一半熟的,预备着赏赐京里和宫里的人。”那太监连忙回说。

    “那好,就送到储宁宫来,本宫自会发放下去。”

    那太监答应着刚要走,锦秀又问道:“回来!本宫还没说完呢,你忙着走什么?端午节别的吃食都准备好了吗?别到时候又推三阻四的,这个也来不及,那个也不齐全,若是这样,可小心你们的脑袋!”

    “娘娘只管放心,咸蛋、糕点等都预备好了,一切万无一失,只等娘娘赏人。”

    锦秀挥挥手:“好了,本宫知道了,去吧。好生看管着,先把粽子拿来,那些还搁在那,千万别出什么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