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人,一时间,人们的神情极为专注、现场的气氛极为严肃、祭祀的场面极为壮观——江都王刘非、董仲舒等大小官员都长跪在设好的祭天坛下,求贼老天快快下雨。正像董仲舒预计的那样,在他设坛求雨不久,天上果真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且一下就是整整好几天,江都国的旱情得到了彻底的解除。”

    说到这里,郑玄用那一双睿智的双眼望了望三公九卿,满朝文武,朗声说道:“老夫不才,但是在学问上,自忖超过董仲舒多矣。董仲舒都能求来雨,我郑玄就求不来雨吗?兼之大司马上应天命,有他的帮助,定能求到七日大雨,以解百姓倒悬之苦,保住今年的粮食。”

    “康成先生此举,真乃是顺天应人的圣人之举!果能如此,则善莫大焉!布为黎民百姓向康成先生贺!”吕布展开大袖,俯下身去,恭恭敬敬地向郑玄深施一礼。“吾等为黎民百姓向康成先生贺!”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们也都张开大袖,俯下身去,恭恭敬敬地向郑玄深施一礼。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上端庄肃穆,颇有一股正气凛然、众望所归之意。

    “如此,我便即刻发布命令,任命康成先生主持祈雨仪式,无论康成先生有什么要求,文武百官必须要做到!否则,提头来见!”吕布一拍案几,大声做了决断。“大司马请放心,此事我有十足的把握,你就好生儿表演去吧!”郑玄压低了声音说道,眼神中满是笑意。

第737章:祈雨大典() 
八月初九,辰时,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内,庄严肃穆的祈雨大典终于开始筹备了。

    作为此次祈雨大典的实际负责人,郑玄一早就出现在了洛阳城的北门,他的身后跟着太常马日磾、河南尹王隗以及洛阳县令陈群,作为执金吾的张辽,自然也责无旁贷,大典的警戒可是由他来负责的。这几位大员的身后,跟着各自的僚属,加在一起有数百人之多。

    郑玄昨晚并没有睡好,此次祈雨算得上是他在朝廷上打的第一仗,这一仗若是打好了,康成先生的名声便会鹊起,将与子玉先生一起,并称为京城二先生之一。可是,和巨大的利益相伴而来的总是巨大的风险,郑玄此举等于赌上了他一生的清名,甚至是身家性命。

    如果八月十三日那一天没有下雨,或者是雨没有在辰未之交如期来临,亦或是没有七日不绝,康成先生立刻便会被天下读书人的吐沫星子淹死,更遑论那些等着看笑话儿的朝中百官了。司徒王允和少府荀攸早就抱定了看热闹的想法儿,无它,闹剧而已,理他作甚!

    连日不雨,受害最深重的小民百姓们却很平静,他们只是带着惊诧地眼神儿看着这一切,没有喜悦,也没有挖苦和担忧,只是有些好奇罢了。在他们看来,贼老天不下雨,怨不得别人,大概是贼老天不爽了,谁知道贼老天抽了哪根儿筋?为何不爽?康成先生如何能知道?

    康成先生虽然是活着的圣人,可是他毕竟不是贼老天。康成先生能想办法儿为大家伙儿祈雨,这就已经很不错了,比那些祈不来雨,又在一旁儿说怪话的人强多了。祈来雨自然好,起不来也无所谓,只怪贼老天嚼性儿,谁知道贼老天好哪一口儿?求神也得进对庙是不?

    昨夜,郑玄又仔细推算了一番,没错儿,八月十三,辰未之交,大雨七日不绝!在朝堂之上,他还打了个埋伏,只说了“七日不绝”,并没有说“大雨七日不绝”。对于董仲舒搞的那一套儿障眼法儿,郑玄心中是颇为不齿的,可是天下愚民甚多,信得就是这些。郑玄只得翻开春秋繁露,找到求雨一章,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则例,这才歇息了。

    一早醒来,用了早饭,郑玄便整整衣冠,宽袍大袖出了高密县侯的府门,

    “古人云,云从龙,虎随风,这行云布雨,便是龙的本职。故尔,祈雨,其中的诀窍儿便在于如何吸引雨龙前来。自从进入初平三年以来,已经有七月未雨了,八月还是个闰月,若是十三日开始,大雨七日,则今年的大旱便可以大大缓解了,粮食亩产还可能是个平年。”

    郑玄缓缓迈着方步,大步流星地向前走着,随手指点着该当如何措置。河南尹王隗和洛阳县令陈群随侍在他左右,一边走一边仔细地听着。王隗和陈群的身后,跟着数十个僚属,一边走,一边拿着毛笔,将康成先生说的每一句话儿都仔仔细细地地记在小本本上。

    “马太常,这祈雨之术,真的有效吗?”张辽有些疑惑地向马太常问道。他二人徐徐跟在后面,静静地听着,自然也有人拿着小本本记着。张辽此番跟随康成先生出来勘察路线,只是一个姿态罢了,出警入跸,自然有属下的僚属们负责,绝对不用他张文远费心的。

    “文远,子不语怪力乱神,祈雨一事,五经上说得极少。康成先生是儒门宗师,一代人杰,他说得如此肯定,心中定然是有十足把握的,否则,岂不是砸了他儒门宗师的金字招牌儿?你我职责所关,做好配角儿就是喽。一旦祈雨有功,自然是皆大欢喜,雨露均沾的。”

    “自古以来,祈雨玩儿得都是障眼法儿,骗一骗那些小民百姓们罢了,是当不得真的。雨来也好,雨不来也罢,就当看了一出儿鱼龙曼衍的百戏罢了,你还想期望什么?像大贤良师一般呼风唤雨?再者说来,郑康成都不担心,你担心个屁?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马日磾看了看张辽,微笑着说道。一贯以严肃冷峻著名的马太常竟然如此达观,不禁使得张辽大为惊诧了。他突然想到,又一次和岳父饮酒,酒到半酣之际,岳父曾言:人都是有两副面孔儿的。他当时还不曾领悟,如今做了父亲,经历了战场厮杀、宦海风波,才略略有些明悟了。今日一听马太常的话儿,顿时便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突然间大彻大悟了。

    “文远,你还年轻,眼里见山便是山,见水便是水。待到大事儿见的多了,风霜雨雪,宦海风波都见惯了,那时,看山便不是山,看水便不是水了。到了康成先生这般年纪,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只不过那山那水,早已不是原来的那山那水喽!”

    马太常大有深意地看了张辽一眼,大发了一通感慨,然后,他大袖一甩,大步流星地上前了。“康成先生,此处是否设一处茶水摊子?也好给吹鼓手儿们补补水??????”啥?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如今,我刚刚才能体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张辽咧开大嘴,摸摸自己的脑袋,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这马太常,今日怎么也变成神棍了?

    “此时正当大旱之时,粮食不够吃,也很缺水,物力维艰,民生艰难。故尔,此次祈雨大典,务必要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万万不可靡费。往日里的那些彩门都用丝绸、布匹搭建,这次一概去除!便是连纸花儿也都不要。只是用树枝儿搭建一座龙门便好,也不要太高,有个一尺来高,像个样子就行??????”郑玄边走边说,王隗和陈群两人听得大为佩服。此老心中有绝大丘壑,纳山川大地,江河湖海于腹中,实乃宰相之才也!

    从八月初十辰时开始,祈雨大典便正式开始了。大典的主场便设在北宫南门前的那一座硕大的广场上,广场儿正中用红砖和各色泥土摆出了一座巨大的大汉一十三州沙盘,沙盘的北面便是祭坛,方坛三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张画龙。其图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波,有龟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盘中,柳枝洒水龙上

    在祭坛的左右两边儿,各是一座圆形水池,周长八百步,深两尺,水池之中各有百十条锦鲤游荡其中。水池中央是一座用树枝搭就的龙门,距离水面一尺有余,不时有锦鲤从龙门上一跃而过,引起阵阵喝彩声。这些沙盘、祭坛、水池祭典过后都要永久保存,作为大汉的京师洛阳城的一处景观,留与百姓们消夏纳凉,也算是洛阳县为百姓们做得一桩儿好事儿!

    祭坛之上,用泥土砌成了一尊塑像,是一个人首牛身的怪物,四蹄之外,额外长着一大一小两只手。这便是旱魃,本朝神话之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儿。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子不语卷一旱魃里描写为:“猱形披发,一足行”。

    如今的旱魃泥塑雕像栩栩如生,雕梁彩绘,看上去张牙舞爪,甚是凶恶。可惜他被雕刻成捆绑在一个铜柱上的模样儿,是以祭品的名义出现的。祭坛之上,供奉着玄天上帝和诸路龙王的神位,神位下香火缭绕,布满了三牲祭品,美酒佳肴,各种时新果子比比皆是。

    巳正时分到了,大司马吕布率领三公九卿、文武百官,来到祭坛之前,在郑玄和马太常的引领之下,拈香上祭,三叩首之后,高声宣读祈雨的祭文。

    “今七月不雨,自正月以讫于兹。积水之泽,尘起冥冥。粟将槁死,蝗亦滋生。虽政或不良,而百姓何罪?宜蒙哀矜。彼撮土之山,勺水之川,尚能与民为福,锡之有年。岂如泰山,朝出一云,暮泽天下,其势之易,易于转圆。而比近托丽,顾不能怜。殆莫之或告,告或不虔??????”

    夫民之生,盖亦艰矣,无储与藏,重敛烦使,岁一不登,多濒于死。奸强无知,或起乘时,聚为盗攘,以取诛夷。循理安业,田间之民,亦与俱亡,奚不可伤!布受命天子,守藩于西,敢斋以严,告于苍天。惟神闵人之病,助岁之功,霈然下雨,变沴为丰。尚俾斯民,以牛羊黍稷,得承事于无穷??????”

    “噫,我侯社,我民所恃,祭于北牖。答阴之义,阳亢不返,自春殂秋,迄冬不雨,嗣岁之忧,吏民嗷嗷,谨以病告,赐之雨雪,民敢无报!神食于社,盖数千年,更历圣主,讫莫能迁。源深流远,爱民宜厚,雨不时应,亦神之疚,社稷惟神,我神惟人,去我不远,宜轸我民??????”

第738章:黑锅我背,祈雨你来() 
读到这里,吕布的声音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他跪在地上,朗声继续读道:“农民所病,春夏之际,旧谷告穷,新谷未穟。其间有麦,如暍得凉,如行千里,驰担得浆。今神何心,毖此雨雪,敢求其他,尚悯此麦。惟神之生,稼穑是力,勤身为神,尚莫顾息。矧今在天,与天同功,如呼风云,谁敢不从。岂惟农田,井竭无水,我求于神,亦云亟矣!”

    “唯,大汉初平三年,八月初十日,布谨率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在此祭奠玄天上帝,望普降干露,解民倒悬。布愿以十年性命,换取七日大雨,若果能如此,则布死亦无憾也!若不降甘霖,以至于生灵涂炭,百姓饥饿而死者数万,布将直上云霄,将汝撘为数段!”

    吕布的这一番话,中气十足,说得慷慨激昂,令围观的数十万百姓听得过瘾之极。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一出口,顿时便引起了阵阵议论之声。“噫!大司马竟然要挑战贼老天的权威?”“可不是?贼老天要是不下雨,大司马就要收拾贼老天喽!”“哎呀呀!这下可有好戏看喽!”虽然不知道大司马如何才能收拾贼老天,可是此事儿劲爆,生猛之极,正符合了小民百姓们的猎奇的心思。于是乎,顷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