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9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图此言大善!”袁绍抚掌大笑了。“对臧子源,我还是很了解的。他定然会走东边儿这一条路,去掏曹孟德的老巢儿昌邑。昌邑一旦陷落,曹军必定士气大跌,定然会立即撤军。如此一来,定陶之围立解。臧子原忠肝义胆,为了救援张邈兄弟,绝不会顾惜自己的生命。”

第1172章:臧洪在巨野() 
“臧子原袭取昌邑,主公再攻陷昌邑,岂不妙哉?”许攸在一旁旁若无人地阴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哈!知我者,子远也!”袁绍大笑了,心中却非常不快。他奶奶的,袭取昌邑截获曹军囤积的钱粮,这事儿只能做不能说,你许攸大嘴一张捅出来了,岂不是让我左右为难?

    看着许攸喜形于色的那一张脸,逢纪轻轻摇了摇头。唉!这个许子远,说话做事一向我行我素,从来不分场合。他的这一张臭嘴,迟早会给他带来灾难的。审配在一旁看在眼里,却喜在心间。南阳派和颍川派联手打压我们冀州派久矣,这一次,我定要抓住机会好生好生收拾一下他们,为沮公与报一箭之仇!想到这里,审配轻咳一声,拱手上前,朗声说道。

    “子远过矣!若是昌邑为臧洪所攻陷,实为曹军守将无能之过!作为友军,理应发出鹰信示警,言明臧洪叛变,或许会移兵东向攻略州县,还请曹兖州增兵守卫。倘若曹兖州不听,致使昌邑陷落,则曲在彼而不在我!至于全歼臧洪之后,府库所存如何,那就不是我等能够暗自揣度的了!多则多还,少则少还,我军须得一秉大公,以盟友为重!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审配说完了,他抬起双眼,望向袁绍。“正南此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好了!”袁绍心中暗喜,脸上却云淡风轻。审配此言,比许攸所言就高明多了。按照如此措置,曹操就吃了一个哑巴亏,即便是明知其中缘故,也无法翻脸。袁军早有警告呀。

    “传令:派出流星探马,打探吕安和臧洪的消息,一有消息,星夜来报!以袁尚留守青州,逢纪辅佐之。明日卯时,我亲率大军,向西迎击臧洪!”袁绍一拍案几,终于下定了决心。今年兖州、青州、徐州三州大旱,颗粒无收,灾民遍地,即便是为了昌邑城内曹操所蓄积的粮食,走上这一遭儿也值得了!得到军粮之后,就立刻挥师向东,攻略徐州以成霸业!

    “诺!”在座的文臣武将们轰然一声应诺,躬身、叉手。于是定议,众人星散自去准备。

    大野泽,亦名巨野泽、钜野泽、广野泽,为上古九泽之一,其位置在济阴郡和山阳郡的交界初北方。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记载:“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西狩于大野”。古往今来,大野泽屡屡见于典籍。

    大野泽为古济水所汇。该泽西通雷泽;西南纳济水连通菏泽;东北出济水,再东北经济南流入海;东南出黄水入菏水、通泗水、入淮、入海。因交通之便,水产丰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炎帝部族就发源于大野泽,炎帝、蚩尤曾率八十一部在大野泽渔猎。

    尔雅云:大野泽、钜野泽乃一泽二名。有汉以前,文献皆称大野,史记始有巨野泽之称。春秋时期,巨野泽在巨野城,西,北、东三面,呈门字型,环城而水。泽东西长约百里,南北宽约三十里。在大野泽南方出口处,有一地名为巨野,巨野因是大野自东向西的入口,故称巨野。“巨”者,“大”也,巨野,即大野。巨野向南四十五里,就是昌邑。

    相传,孔子作春秋,就和大野泽密切相关。据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记载:“春,西狩获麟。”左传详解为:“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这里的大野,指的就是大野泽。

    公羊传详解为:“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至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衿。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对于孔子的哭泣,子贡不甚理解,孔子对他做了具体的解释,据胡仔孔子编年:“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焉!’先是,孔子因鲁史记作春秋及是西狩获麟,孔子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遂以此绝笔焉。”这就是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的典故。

    大汉建安三年,九月初一日,丑初时分,大野泽的南出口巨野附近,靠近大野泽岸边。

    辽阔的水面之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批密密麻麻的船只,星星点点,毫无声息,仿佛幽灵船一般。借助清冷的月光仔细观看,这些船大多数都是打鱼的小舟,至少有数百艘。在密密麻麻的小舟之间,是数百艘极大的木筏。无论是小舟还是木筏,上面都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数百匹战马被蒙住双眼,在御手的抚慰之下,仍然在躁动不安地挪动着四蹄。显而易见,它们极不适应这种脚下无根的感觉。木筏和小舟之上,或坐或卧,都是手持兵器的郡兵。这些郡兵顶多有三成人披甲,大部分人没有头盔,一眼望去,好似秦朝的军队一般,肃穆庄重。

    所有人嘴里都紧紧衔着一根小木棍儿,就连战马也都套上了笼头,这便是“衔枚”。在一些宽大的木筏之上,累累垂垂,堆叠着一袋袋的粮食辎重。看那样子,这些粮食辎重并不多,顶多能吃上个三五日。除此以外,木筏之上还有一些藤牌、军旗、辎重之类的物事儿。

    臧洪顶盔掼甲,全身披挂,卓立在第一艘木筏之上,他的双眼透过漆黑的暗夜,似乎正凝视着南方,巨野就在那里,昌邑也在那里。袁绍所言不差,臧洪果然是兵行险着,决意拼死一搏了。作为臧洪昔日的主公,袁绍是最了解臧洪的,同样,对于袁绍,臧洪也知之甚深。

    臧洪之所以选择兵行险着,偷袭昌邑,原因很简单,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儿了。臧洪的大局观一向很好,对于眼前的形势,他看得清清楚楚。在他看来,吕安挥师南下是迟早的事儿,区别仅仅在于吕安想付出多大的代价。此时此刻,汉军仍然按兵不动,任由曹军和张邈、张超死拼,就表明了他们的态度。打死曹操除外患,打死张邈兄弟除内乱,古今皆然。

    袁绍想先看到吕安大军西向,他再南下攻取刘玄德占据的徐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吕安也想趁着袁绍南下之际,偷袭青州。其实,只要吕安大军南下,青州迟早会被攻陷,但是,汉军久经大战,粮饷极为缺乏,吕安更倾向于再等等看。反正他等得起,袁绍和曹操等不起。

    如此一来,困守孤城的张邈、张超兄弟俩就危险了。在吕安看来,定陶丢了,再取回来就是了。可是,在臧洪看来,张邈、张超兄弟俩每个人只有一颗脑袋,若是被袁绍砍了,就再也接不回来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率部偷袭昌邑,意图让曹孟德听闻之后,立即退兵解围。

    既然定下了方略,剩下的就是如何实施了。臧洪左思右想,决定经由大野泽登陆巨野,偷袭昌邑。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其一,让袁绍的曹操的斥候得不到他的真实消息。他早就派出了几支小部队,大张旗鼓地赶赴定陶了。其二,巨野距离昌邑只有区区四十五里,步卒急行军,顶多两个时辰就能赶到。其三,水路行军,士卒并不消耗体力,可以养精蓄锐。

    在大野泽中,臧洪全军隐蔽了整整一天,看看正值深夜,这才下令全军登陆巨野。

    “使君,巨野到了!”左右的心腹竟陵将领压低了声音提醒道。臧洪立刻就精神一震,他手搭凉棚,作势向前方瞭望,可是,在漆黑的暗夜之中,他什么也看不见。“传令全军:登岸之后,全军衔枚疾行,绝对不许举火把,违令者斩!”沉吟片刻,臧洪低声吩咐道。

    脚下的木筏猛地一震,突然不再向前行驶了,臧洪知道,巨野到了。他抬起右脚,向前猛地跨出一大步,脚下的草鞋浸在了水里,浑身的疲惫立刻就烟消云散了。趟着刚到脚踝的大野泽水,臧洪疾行几步,终于踏上了巨野的土地,终于靠岸了,这种感觉久违了!。他回首望去,麾下的一万士卒正在登岸。在清冷的月光照耀之下,他们的身影显得忙碌而单薄。

    一队队士卒缓缓跳下小舟和木筏,趟着水紧走几步,踏上巨野的土地。低级军官们瞪着眼睛,用各种各样的手势指挥着自己的部下迅速列队,片刻之后,他们就迈开大步,向着正南方向出发了。斥候在最前面,他们胯下的战马仍然上着笼头,四蹄都包了破布和稻草,碎步小跑之时,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在斥候后面,是一队接一队的步卒,辎重军资在最后面。

    “走!黎明之前,定要袭取昌邑!”臧洪翻身上马,一抖缰绳,战马碎步小跑,去了。

第1173章:我臧洪的死期,到了!() 
顺利在巨野登岸之后,臧洪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了。自从登上木筏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在思索,若是在巨野登岸之后,发现有曹军伏击,该当如何措置?虽说他早已下定了决心,即便是兵败身死,也要拼死一搏。可是,他的目标是解定陶之围,救张邈、张超兄弟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是和曹军硬碰硬。正因为如此,他的心中万分忐忑,以至不能安枕。

    为了防止这一悲剧发生,臧洪特意派出了数十支小部队,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查明曹军的动向。如今,他的措置终于见效了,全军在巨野顺利舍舟登岸,正在向昌邑疾行,在他看来,偷袭昌邑一役,已经有七八成把握了。可以预料,接下来的战斗会非常顺利。

    果然,不出臧洪所料,一个半时辰之后,也就是寅正时分,大军到达昌邑城下之时,守军竟然没有丝毫觉察。狂喜之下,臧洪下令立刻偷城。两千多精壮军兵屏气凝神,一路小跑来到城墙底下,看看四下无人,甩出一条条带着钩子的绳索勾住城墙,然后迅速地攀援而上。

    姑姑,咕咕,咕咕,昌邑城头传来三声鸟鸣,这是前锋得手的标志。臧洪的右手一挥,八千大军高抬腿,轻迈步,直奔昌邑城墙而去,他们蹑手蹑脚地来到城墙之下,静静地等候着。一刻钟之后,昌邑城北门轰然洞开了,数千大军发一声喊,潮水一般涌入了昌邑县城。

    臧洪一抖缰绳,带着数百亲军,跃马扬鞭,直奔太守府而去。昌邑是一座坚城,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布局却甚是疏阔。官署、粮仓、府库,乃至于民居都井井有条,错落有致。臧洪到达太守府之时,城内的曹军守将正光着身子,骑着一匹快马,带着百余个衣衫不整的亲兵从太守府后门落荒而逃。曹军守将前脚逃出昌邑西门,臧洪率领亲兵后脚儿就进了府邸。

    一进昌邑太守府的大堂,臧洪喘息未定,就下达了一连串儿的命令。“传我的将令:派出精干吏员,点验府库,速速来报!全军分成三拨儿,骑兵追击逃跑的曹军,一半步卒立刻加固城墙,准备迎击曹军的反扑,另一半人在城中四处搜查来不及逃走的曹军,敢于持械反抗者,杀无赦!还有,发出安民告示,申明我军袭取昌邑的目的,叫乡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