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很直接的说,如果直接动这些世族,河北必然生乱。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小小的地方官能够承受得起,必须得有皇室命令才行。

    但让官署松了口气的是,朝廷已然派人传来消息,将有钦差来巡察地方。待钦差到了,就无需他们这般担心,毕竟有其他人担着。

    ……

    而此间,作为朝廷钦差的罗成,正带着姚平同五十骁龙军慢悠悠的赶路。河北离夏京又不远,根本不需要太过着急。

    而且在路上可以发现许多他并不了解的东西,若不提前准备,恐怕日后就得被蒙混过去了。想要知道民生之事,最好还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用双眼观察。

    就罗成所见,如今的河北还算安定,并没有太过混乱。想来也是和大夏建立,各方贼匪要么被剿灭,要么就归降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伍天锡也是在河北当土匪的,这里可不是什么安定的地方。能够有如今境况,怎么可能没有自家的关系?

    可这些终究只是表面而已,华夏的百姓最擅长忍让了。只要不是生死绝境,他们都会选择一退再退,而不是直面权贵。

    敢这么做的人太少了,且这么做了的人基本上都死了。所谓的匹夫之勇,在真正的权势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所以世族真正的底细,罗成依旧看不见,想要知道更多,就必须派人去探查。乃至于用官府的力量,测量土地,清查人口。

    但罗成并未贸然行动,有些事情还得等他到了博陵再说。崔氏名望如此之高,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能够代表所有的世族了。

    便在路途中,罗成也

    亦是听闻崔氏以诗会募贤才的消息。

    只是稍作思考,罗成便明白了他们的用意,这是准备用这种方法来应对科举啊。把有才能得学子吸纳到家族之中,又让世家霸占官场?

    这确实是好算计,但真的就有那么简单?

    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崔氏其实挺聪明的,他们成功的吸引了罗成的注意力。

    正好借此机会放松一下,亦见识见识崔氏的气势。

第698章 客栈闲谈(第一更,求订阅)() 
崔氏在博陵郡,那自然是相当的气派。

    毕竟世家在此扎根已久,许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些百姓包括寒门子弟,对崔家都是十分之敬畏,和土皇帝没有多大的差别。

    也就是如今大夏建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逐渐增强了不少。才让世家有所收敛,不敢和之前一样肆无忌惮的欺压百姓。

    或许崔家没有穷凶极恶到这种程度,但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背地里是否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他人也难以知晓。

    不管怎么说,在得到崔氏诗会的消息后,河北名士皆为之所动。如果真能够和崔氏搭上关系,那好处是多多滴有啊。

    各处的反应亦在崔家众人的预料之中。

    虽然如今朝廷日渐强势,也在有意识的打压世族的势力。但崔氏受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他们的一举一动,依旧能够引动周边。

    此番诗会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消息传出不到一个月时间,崔氏祖地所在的安平县,就已经人满为患了。这是崔氏号召的体现,同样是他们声望的证明。

    当然了,来到安平县的,不只是河北地界的士子,同样包括外地的。再加上他们同行的随从,自然而然就有了如此盛况。

    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景象被崔氏族人看在眼中,还是颇为自豪的。毕竟是他们举办的诗会,来的人越多,办得越大,也能让各方好好掂量掂量崔氏的实力。

    就这样,罗成也是带人来到了博陵郡安平县。他没有贸然去崔家,在震慑之前,他还准备先看看热闹,如此盛大的诗会,他也是第一次见呢。

    这么多文人才子,貌似也只有科举的时候见过一次了。如此说来,这崔氏在读书人中的号召力,已经足以睥睨朝廷了吗?

    这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了,其实这件事也没有那么简单,崔氏本身的影响力虽在,但同样还有其他各世家的推波助澜。他们的心思倒是难以说定,可此事上确实有所助力。

    “想不到区区一个崔家,便有着如此声望,看起来我确实是小看他们了。”罗成看了看身旁的姚平,微微一笑说道。

    姚平满是平静,实际上这些事情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如果说军事上的问题,他还能探讨一二,此刻就只能干看着罗成不知道如何回复了。

    如果非要姚平说出个理由,倒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大概还是直接带人横推过去。能用武力解决的问题,其实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

    若是在天下一统之前,罗成灭了崔氏自然没有半点问题。可如今大夏已经建立,全无理由的情况下把崔家灭族,未免有失法律。

    罗成的心中已然有了大概的章程,他只留下姚平一人跟随身侧。其余五十骁龙军,则是被派出去刺探崔氏的虚实,包括且不限于人口田地

    就此刻来看,重头戏显然是崔氏的诗会。

    在天下安定以后,若是能够闲得下来,在这诗会凑一凑热闹倒也有趣。只是不知道待他们发现真像时,会是何等表情。

    罗成来的算是早的,是以他在客栈之中定下住处。随着和崔氏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前来参会的人也越发得多了。

    这些后来者,自然很难在这安平县寻找到一处合适有空的客栈了。不过这不是罗成担心的事情,总不能让他就此操手搞基建吧。

    此刻的罗成身着素色衣裳,脸依旧是那张脸,但气度却截然不同。可见其周身儒雅,和战场上霸气外露的架势天差地别。

    是以众人的目光中,罗成只是一个英俊潇洒的贵公子而已。只要他不自报姓名,恐怕无人能够将他和凶名赫赫的罗成联系到一起。

    客栈之中,基本上都是议论崔氏此番诗会的,罗成便是凑上前去,并不显得突兀。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大伙儿聊聊天罢了。

    客座之中,一青年书生说道:“崔氏不愧是崔氏,竟然想用这法子来拉拢人心。可叹我等读书人,也只能暂时如此了,不知何日才能出头啊。”

    很明显,此人有着相当的怀才不遇情节,他虽然知晓崔氏的用意。却只能趋于时势,或许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罗成微有诧异,他出言问道:“诸位若是胸有壮志,何不赴朝廷科举,偏偏要来这博陵,难不成崔氏还要胜过朝廷吗?”

    那青年撇了罗成一眼,显得有些惊讶,虽然他并不眼熟罗成,却能够看出罗成的气度和出身皆为不凡,是以他的态度稍变,略显恭敬。

    说起罗成的问题,青年便是答道:“此事哪有这般简单,朝廷科举固然给了个机会却依旧有着不少限制前番错过了机会,后面还得再等两年。”

    “倒不如暂且到此一试,若是能得到崔氏青睐,哪怕没有入仕为官,同样可得名望。且有崔氏至此,日后赴京科举也容易得多。”青年侃侃而谈。

    很明显,在他们的认知里,哪怕朝廷说了科举选士是看才学而不看出身。可是在众人眼中,出身和名望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点。

    对此,罗成出言纠正道:“仁兄此言差矣,若要入京科举,崔氏并无半点助力,一个不慎,恐怕就成了祸端,还是小心为上。”

    青年被罗成唬了唬,有些不信说道:“兄台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莫非是前番入京考过不成,听闻这考试难度还不小。”

    罗成微微耸肩,摇头说道:“那倒不是,在下不喜功名利禄,并未参加科举,只不过确实是京城出身,听闻崔氏举办诗会,因此归来看看。”

    青年恍然,但看着罗成的目光依旧有些不确定。

    稍微想了想,青年说道:“兄台所言倒是有些道理,世家本就盘剥百姓,若是朝廷当真欲要改革弊端,势必会从此下手,到时候便是有害无利了。”

    想不到青年如此直接道破玄机,罗成也有些诧异,他不由得问道:“仁兄果然看得透彻,不知尊姓大名,又是何方人士?”

    “兄台客气,在下马周,乃是清河郡人。”

第699章 开场之前(第二更,求订阅)() 
听青年报上姓名,罗成沉吟一想,很快便有了印象。

    虽然这马周也算不上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但确实是史上留名。其人颇得李世民重视,也很有些才能,倒是可堪一用。

    不过罗成并没有着急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微笑着说道:“原来是马兄啊,不论崔氏到底是什么目的,如今来都来了,当然要去长长见识。”

    “这么多年来,在下还是头次看见如此阵仗,世族之名,果然是不容小觑。不过是举办诗会而已,竟有朝廷诏令之威。”罗成感慨唏嘘道。

    这番话语多少让人有些奇怪,但马周并没有多想,看见此情此景他同样有些惊讶。崔氏不愧是大家族啊,一般的世家根本就操办不起来。

    因此马周微笑着答应道:“这是自然,好不容易来了这里一遭,若是不出去看看岂不可惜。再说来了如此之多俊杰,当然要出去结识一番了。”

    很显然,这马周是个很实际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有着精确的目的。无论是为了获得崔氏的支持,亦或者是交际的广泛。

    罗成对此倒是不甚在意,此刻他也有着如此想法,看看这崔氏的诗会,到底是来了多少人才。只是不知道这些人最终是为崔氏所用,还是入他囊中。

    随便扯了几句,马周便是和周边其他人谈论起来。毕竟现在还没有所谓的文字狱,哪怕他们没有说崔氏的好话,也不会有人找他们算账。

    其实从此,罗成便能明白绝大部分士子的打算了。是因为科举难成,想要在此之前搭一把世家的风,却不知这正是崔氏想要的。

    无论双方情况如何,罗成不会去干涉太多,毕竟是其本身的选择。但这样看来,崔氏的诗会也越发有趣,让人颇为期待呢。

    时间渐转,很快来到四月。

    四月中旬,便是崔氏约定好的诗会之期。

    现在的安平县,才是真正的人满为患,众多外来人口充斥着这座城池。

    虽然来人很多,但崔氏显然是做足了准备,无论众人是打算看戏还是准备参与,他们都半点不慌。反正这是崔家主场,根本无需担忧。

    得到下人禀报消息的崔敦礼显得很高兴,他直接去找自己父亲和堂伯。毕竟马上就要进入正戏了,还得再告知一番。

    崔民干和崔民寿听闻,亦是面露喜色,原本他们还担忧朝廷的操作挖了自家根基,但现在看来,也没有想象之中那么严重了。

    原本罗成开置科举,更是推行活字印刷术,让书籍用更加低廉的成本推广出去,着实让崔氏抹了把冷汗,毕竟他们世族,不就是凭借垄断来提高地位吗?

    或许崔氏这样的大世族,在乡间并不会表现得太过分。可他们依旧是会维系自己的力量,如果世族失去了朝堂权力的至此,和一般土豪有什么差别?

    然而如今崔氏声望传扬,举办的诗会依旧是来人趋之若鹜。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了,只要没有出现更大的变化,他们依旧能够稳坐钓鱼台。

    实际上崔氏想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