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迹在十五世纪的尾巴-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李贤跟王翱跟我说下的李无聊、刘伯川、袁彬以外,群臣立刻

    七嘴八舌的不赞同,说我违反祖制!什么不尊祖制!

    我瞥了他们一眼说道:“皇兄,许多杀人犯、强『奸』犯、偷窃饭、等等,就不说那些杂七杂八的谋反之类的罪犯,如果大赦他们统统都会释放,我们费着好大的力气抓到他们,死伤了无数人,花费了无数金钱。就因为大赦而把他们全部释放,他们岂不是继续逍遥法外,继续杀害偷盗强『奸』,那些以前冤死者、受害者,他们的财产生命不是就这样白白的丢失了。故根底不赞同。”

    薛瑄这老货也不是不明白,可是作为礼部官员,这是祖制,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跟我扯『毛』说道:“八千岁此言虽甚好,但是祖制就是如此。”

    “祖制,祖制也是人定的,现在我们就有权修改!不如大家做个表决,如何?”我也明白薛瑄的难处,总不能让他礼部一把手反对礼部的制度。

    皇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众位大臣表决一下,认为大赦天下的举手。”

    结果稀稀疏疏的也就只有不到五六个举手,占了连五分之一也没有。

    皇兄见这情况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取消大赦天下,只取减负三年。”

    我见今天事情也差不多了!眼珠子一转立刻高喊道:“皇兄威武霸气,臣弟有本要奏!”

    周围的大臣跟皇兄一脸惊奇的望着我。

    我尴尬的『摸』『摸』了脑门说道:“回禀皇兄,臣弟以为这上朝只是需要做修改!”

    皇兄看外星人般望着我说道:“臣弟不可胡闹,上朝有什么好修改的。勿妄语!”

    “那个,臣弟的意思不是上朝有什么不对的,但是臣弟的意思是能不能修改上朝的时间啊!那个。”我还没说完,一旁的王翱打断立刻喝到:“八千岁勿开玩笑,朝堂之上不可儿戏!”周围的大臣也纷纷指责我。

    我勒个去,我又不是犯了什么大错,只不过觉得上朝的时间太早而已,于是硬着头皮说道:“皇兄,臣弟以为,上朝时间其实也不用多么的修改,但是这大冬天的,天明的晚,臣弟还要黑灯瞎火的来上朝,我们年轻的还好说,但是,你看看像是王翱,李贤等几位老大臣,每日忧心为国,睡的晚,起得早,我怕对几位老大人身体不好。你说是不是!王老大人!”我顺带秋了一眼王翱。

    王翱这货年级不小,火气可不小,立刻扭头说道:“不劳八千岁费心,老臣戌时休息,寅时起身,睡的觉足够多了,再睡就醒不了了!”

    旁边的李贤也『插』话道:“老车也休息的蛮好的。”

    上边的皇兄其实知晓我真实意图,因为我每晚都是子时才睡觉,天生精力充沛,睡觉前又是舞枪弄棒又是练功的,因为我是他亲弟,只好委婉的说道:“皇弟不可胡闹,几位老大人都没什么问题,故,不通过,臣弟还有什么问题。”

    我恨恨的瞪了李贤王翱这几个老货哼着鼻子回道:“回禀皇兄,臣弟没了。”

    皇兄正襟危坐,喊道:“既然诸位没有什么异议,那退朝吧。”

    钱能立刻高喊道:“退朝!”

    我给皇兄请安后,也就随着一并大臣一块退了朝。

第37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下)() 
翌日,我又是死眯哈散眼的骑着马去上朝。

    朝堂之上,皇兄正儿八经的问道:“诸位爱卿可有本要奏。”

    我见没人说话就立刻高喊道:“臣弟有本要奏!”

    “奥?皇弟又有什么折子,说说吧。”皇兄跟看逗比似的看着我。

    “臣弟是为了父皇遇刺这件事!”我一本正经的说道。

    “奥,这事不是已经处理过了嘛,老二削藩,贬为平民,缉拿后交给宗人府处理!日月神教宣为邪教,全国缉拿,方恨天等人捉捕时死活不论。你又有什么妖蛾子?”皇兄问我。

    “臣弟以为,这还不够!”我望着皇兄回道。

    “难道你认为老二的刑法轻了?但是,父皇临终前要求朕不得取老二『性』命。”皇兄问道。

    “不,臣弟自当遵循父皇遗嘱,但是,臣弟以为,父皇遇刺与当今武林脱不开关系!如果不是武林高手仗着武功高强,我们又没有任何有关江湖人士的信息,此乃大患!”我理直气壮的说道。

    “确实如此,每次围剿武林中的杀人恶徒,都会伤亡大量士卒,非但不好抓,有门派撑腰的地方官员都不敢作为。”刑部尚书陆瑜也说道。

    “正是如此,现在武林人士杀个把人他们都认为稀疏平常,但是很却危害平民百姓。此乃大患。”右都御史李宾也回道。

    皇兄沉思一会问向李贤跟王翱。两人俱都同意此观点。

    皇兄见众位大臣基本都是这个意思说道:“既然如此,众位爱卿可有办法?”

    众位大臣都默默无语,皇兄知晓这好似没戏啊,于是目光瞬间就看向我说道:“皇弟,此事是你起的头,不知你可有良策?”

    “正是,臣弟已有方案。”我胸有成竹的看着皇兄。

    “奥?臣弟什么方案,不妨直言。”皇兄见我这么有门道就说道。

    “皇兄,臣弟是武当教众,算是半个武林人士,关于武林此事,不可着急,需要缓缓图之。皇兄可下一旨,要求全部武林门派,闲散武侠需要到官府备案,成立一新的衙门——慎武司,专门负责武林人士的统计跟清查,司里需设征缴大军来当作压迫武林门派低头的实力。”我把计划刚说完,户部尚书马昂立刻问道:“不知八千岁认为大军应该设置多少!”

    “这个嘛,前期应该先设置十万大军。多了负担不起,少了又没有什么威慑力!”我回道。

    “不可,不可,臣不认同,十万大军从哪出?”兵部右侍郎王复立刻就反对道。

    “确实如此,上哪弄这十万大军!八千岁休要胡言,此实在不合实际!”王翱这老货也反对道。

    “确实如此,陛下刚亲政,减赋三年,国库也不好过啊。上哪弄钱啊,八千岁慎思啊!”户部尚书马昂也反对道。

    “正是,确实不妥,工部也没有多余器械来给十万大军装备!”工部尚书白圭也跟着反对。

    “确实如此,现在陛下亲政,北方动『荡』不安,瓦刺蠢蠢欲动,抽出十万大军怎么可能!八千岁确实有点异想天开。”吏部尚书李贤也反对道。

    我勒个去,我只不过提了个意见你们就都反对我,我又没做错什么。

    “不然,皇兄可忘记一事!”我眯着眼扫了众大臣后说道。

    “奥?何事?皇弟看来是有兵啊!”皇兄高兴的看着我。

    “正是,既然山东已经作为臣弟的封地,故,臣弟愿意将山东二成成士卒调集,再从各省调集一部分,来凑成这十万征缴大军!再说了,以后山东作为我的封地,以后有臣弟坐镇,还怕什么宵小,再说山东离着京师很近的,大军一到,都是土崩瓦狗。所以臣弟建议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建这征缴大军啊!”我笑呵呵的说道。

    “臣弟倒是有心了,不过臣弟这山东治安该怎么办!”皇兄高兴的问道。

    “没事,臣弟又不起兵造反,山东也无战事,留下五成士卒绰绰有余,招集一点乡勇来筹建一些新军,让老兵带新兵,对于一些海盗倭寇的还是能打得过的。”我笑眯眯的回道皇兄。

    “既然如此,那朕就多谢皇弟的帮助了,诸位大臣可有异议。”皇兄满脸高兴的问道。

    众位大臣低头寻思一遍后,见皇兄也有这个意思,就都心里明白,俱都没有异议。但是,还真有不开眼的,死活的不同意,正是那兵部左侍郎王竑,口口声声的喊着怕造成民心动『荡』,武林人士造反。

    我也知道他也是真心的为了江山社稷、黎明百姓为好,但是,不借着父皇遇刺这件事来赶紧拍下这件事,以后想要收拾武林人士可就没有好借口了。

    虽然有他一人反对,但是,大部分朝臣已经默认这件事情了。皇兄也就同意了我的意见。

    剩下的只有决定何时见司,以及官职一事了。

    皇兄命令个大臣回去推荐文武官员来填充进慎武司,草草的散朝了事。

    经过几日的商讨,成立慎武司这件事终于出了最终方案:

    慎武司设都指挥使一名,正二品。暂时由我担任。

    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分别负责十万征缴大军跟政事,负责统领十万大军的由李无聊担任。负责慎武司政事的由袁彬担任,因为锦衣卫由于监管全国风吹草动,皇兄命锦衣卫协助慎武司,故暂时就让袁彬担任了。

    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由群臣推荐的人担任。

    指挥巡事,正五品,各省分衙门主事官员。

    指挥知事,从六品,各州分衙门主事官员。

    慎武司不属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部门建立在最豪华的长安街上,军营驻扎在京师卫戍军边。

    一半士卒驻扎在京城,另一半驻扎在各省各州的分衙门,两年一轮换。

    终于,一切安排妥当,慢慢的慎武司这江湖杀器也开始了缓缓的运转,有袁彬在,锦衣卫又协助,故调查个门派,调查各武侠人士,渗透个武林门派也都按照我的方向渐渐开始运转。李无聊这货因为正交大军还没有到来,自己又兼着京师卫戍军的副统帅,所以现在也就有点清闲,不怎么忙碌,等大军一到就有够他喝一壶的。

第38章 万贞儿事件(上)() 
转眼,三个月就不知不觉的溜走了。

    慎武司已经在李无聊,袁彬的领导下步入了正轨,我跟个甩手掌柜似的,天天到处流窜。

    我看似玩闹,其实是慢慢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刘伯川的帮助下,成功的将都察院纳入了自己的势力,刘伯川因为年轻,三十不到,继续当他的右都御史,左都御史让新入伙的李宾当了,左副都御使让入伙的李秉当了,副右都御史是皇兄钦点的一个官员,属于皇兄那一派的,我也不好动他,策反他。

    顺带着我把兵部右侍郎王复给拉到了我的阵营里。

    朝廷也发生了些许改变:

    孝庄睿皇后钱氏正式成为了孝庄睿皇太后。

    母妃由贵妃升级为了孝肃圣皇后。

    太子妃吴氏正式加冕为皇后(这就是历史上的“吴废后”。不过我可不想让她被废,因为父亲吴俊是羽林前卫指挥使,父亲吴俊是羽林前卫指挥使;舅舅孙樘在我手下工作,统领我的封国山东所有的军事,被封怀宁侯;哥哥吴瑛,因为父皇遇刺时跟我一同率兵攻打南苑的叛军很有情义,现在官居羽林卫指挥使。

    柏氏被封为端顺贤妃。

    王氏被封为恭懿敬妃。

    吏部尚书李贤因为年老体衰正式请辞,当了个闲职文华殿大学士,因为吏部重要,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王翱当了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由老臣王竑担任,兵部左侍郎由王复担任。

    礼部尚书薛瑄也因为年老也请辞了,由礼部左侍郎姚夔正式接任。

    户部尚书还是马昂继续担任,刑部尚书由陆瑜继续担任,工部尚书由白圭继续担任。

    我天天早上糊里糊涂的上朝,整日闲的无聊,但是还是知晓暂时自己还不能离开,因为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