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学坤一笑,立即用英国反过来问候了他。

    “你会英语?”史迪威惊讶的问道,这个年代,国民党的军官中,会英语的,真是凤毛鳞角。

    李学坤一笑,在自己前世那个时代,英国,可以说成了中国人的第二语言,自己又在国外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身边都是讲英语的雇佣兵战友,英语,自然是会的。

    李学坤点了点头,说自己会一些,史迪威很高兴,立即用英语与李学坤交谈起来。

二百三十九章 二百师师长() 
李学坤点了点头,说自己会一些,史迪威很高兴,立即用英语与李学坤交谈起来。

    史迪威是个很自信的人,甚至有点自负,他坚信曼德勒会战必会成功,中英盟军必然可以守住缅北。

    李学坤笑着摇了摇头,口中说道:“据我所知,英国人可是不那么牢靠的,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撤往印度,缅甸,他们已经打算放弃了。”

    “李,你怎么可以说么说我英国人呢?他们是盟军,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史迪威不服气的说道。

    “历史会证明我是对的。”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

    “我现在不与你争辩这个问题,李,你是抗日英雄,你回来了,我们所有人都很高兴,我想,你们的蒋委员长,将很快就重用你,而且,我将在曼德勒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让记者好好采访一下你。”史迪威转移了话题。

    “好吧,我一定会准时参加记者招待会的。”李学坤微微一笑说道。

    与史迪威又聊了一会儿,史迪威看时间不早,就匆匆赶了回去,而李学坤,将重伤员留在了野战医院,将其余的三十七人都领到了曼德勒,准备参加第二天的讯得招待会。

    此时,曼德勒,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听说李学坤来了,正在赶往李学坤的处所,上级去看望下级,而且同一天内两个中将去看一个少将,这可是极少有的事了,不过,杜聿明却不得不这样做。

    二百师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中国唯一的一支机械化师,不过,现在却成了他的心病。

    蒋委员长已来了命令,要他重组二百师,可是,二百师五个主力甲种团,突围出来的不到一千人,其中伤员占了大半儿,再加上后方的四个留守连,才不过一千五百人,只有两个营的兵力,如何重组?

    再说重组,兵员又在哪里?

    杜聿明曾经向蒋委员长报告,让二百师撤回国内修整,然而,蒋委员长却断然否则,理由很简单,如果中国远征军的序列里没有了二百师,那么,日军就可以宣传,他们歼灭了二百师,这个中国唯一的机械化步兵师,如此一来,将对中国远征军,乃至中*队的士气是一个至命的打击。

    蒋委员长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可是,要在异国重组二百师又谈何容易,二百师师级干部因为日军的偷袭,已经全部阵亡,团营级的干部也损失了十分之九,杜聿明想从其它的部队调一些部队过去,加入到二百师的序列里面,但却遭到了各军主官的拒绝。

    谁会把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的子弟兵交出去呢?

    最重要的是,二百师的主官无法寻找,由于二百师的特殊情况,现在已是一个烂摊子,这个烂摊子,根本无人接手,杜聿明找到了远征军军部的几个人,结果都被拒绝,如此一来,二百师,就成了杜聿明的一块心病。

    杜聿明很是生气,这要是放在入缅之前,二百师师长的职位,都得被挤破门槛,可现在,却成了一块臭肉,真是岂有此理!

    他立好向国内的军政部打了报告,要国内调人过来,可是军政部下达命令之后,无论找到谁,不是有病,就是有事,反正,就是没有一个能到二百师报道的。

    杜聿明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蒋委员长。

    蒋委员长也很是生气,就在这里,他得知了李学坤成功突围的消息,蒋委员长大喜,立即将这个消息让人通知宋琼芳。

    突然,蒋委员长心中一动,李学坤不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吗?自己正想提拔他,让他当二百师的师长正好合适。

    而且,李学坤现在部下还有独立第一旅,如果把独立第一旅的八千人马并入二百师,那二百师不又完整了吗?

    只是,李学坤一向将军队视为自己的生命,他会不会同意独立第一旅与二百师合并呢?

    蒋委员长心里也没有底,于是,他他杜聿明打了电报,让杜聿明征求李学坤的意见。

    所以,杜聿明在得知李学坤来到曼德勒,立即驱车前往。

    此时的李学坤,正坐在房间的椅子上背着台词,那是明天记者招待会他回答记者提问准备的,不过,李学坤看着这些台词,总觉的有些太官话了,还不如自己说的好,于是,李学坤扔掉了秘书送来的稿子,自己重新起草起来。

    就在这时,杜聿明来到了他的房间之中。

    杜聿明,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啊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从一个副排长做起,最后升任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昆化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歼敌4000余人,是抗日名将。

    杜聿明带兵以严谨著称,他的部队,训练严格,战斗力强,而他本人在训练中下到基层,在战斗中位于一线,所以,很为蒋委员长所器重,杜聿明,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当李学坤看到杜聿明,这位抗日名将之时,他并不知道对方是谁,还是杜聿明先打破了这个尴尬。

    “你好,你就是李学坤?”

    “你是?”

    “鄙人杜聿明。”杜聿含笑摘掉了手套,伸出了右手。

    李学坤向杜聿明敬了一礼,口中说道:“学长好。”

    李学坤的这个称呼很有学问,他没有称长官,而是称学长,如此,就拉近了与杜聿明的距离。

    “呵呵,学弟真如传说中一样,精明强悍,我这次来,是奉委员长的命令,与你说一件事的。”杜聿明说道。

    “学长请讲。”

    “嗯,二百师现在很是残破了,只突出了不到一千人,如果再加上后方守留的四个连,整个二百师,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这是个烂摊子,谁都不敢接手,可是,二百师又是我军第一主力,不能回国整休,否则,外人会误以为二百师被日军歼灭了。

    所以,委员长有个计划,打算把独立第一旅并到二百师中,由你接任师长,你认为如何?”

    李学坤眉头一皱,他考虑着,如果真把独立第一旅并到二百师里,那是否意味着,独立第一旅从此被蒋委员长所掌握了呢?

    想了想,李学坤说道:“请问学生,远征之后,我可以带领二百师回到滁洲根据地吗?”

    杜聿明一愣,显然,他没有想到李学坤会提这个问题,不过听李学坤话里的意思,倒是有意接任这个师长,他思索了一下,这才说道:“我可以向你同委员长请示。”

    “嗯,你去和委员长说,只要远征结束后,可以让我率二百师回滁洲根据地,那么,我就可以接任这个师长。”

    “好吧,你等着我的消息吧。”杜聿明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离开。

    回到指挥部后,他立即向蒋委员长发报,告知了李学坤的条件。

    蒋委员长眉头一皱,心道,如果照李学坤的条件来看,那就不是二百师吞并独立第一旅,而是独立第一旅吞并二百师。

    沉思了片刻,蒋委员长一咬牙,他李学坤虽然贪恋兵权一些,但是,说起来,还是自家人,就算将二百师带回滁洲,那也还是属于自己的军队,再说,现在二百师的情况,恐怕,也只有李学坤敢接这个烂摊子吧,想到这儿,蒋委员长作出了决定。

二百四十章 记者招待会() 
他命令杜聿明,答应李学坤的条件,远征结束之后,可以让李学坤带着二百师回滁洲。

    有了蒋委员长的尚方宝剑,杜聿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立即再次赶到李学坤的住处,向他通知了蒋委员长的决定,李学坤当即答应下来,二百师这个师长,他当了。

    “好,学坤,明天就是同古之战的新闻发布会,你好好准备一下,等发布会一结束,我立即将二百师剩余的人马调拔给你,不过,独立第一旅的番号就不存在了,而是更名为二百师。”

    “好。”李学坤点了点头。

    现在,李学坤要全力准备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了。

    第二天,曼德勒市政府会议大厅。

    杜聿明带着李学坤来到了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现场已挤满了近百名各国的记者,杜聿明清了一下嗓子,开始讲起同古之战的详细经过,他讲完之后说道:“现在是记者自由提问时间,请同古之战中率兵突围的李学坤将军接受提问。”

    李学坤点了起来,向众人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说道:“本人百无顾忌,请诸位尽管提问。”

    “你好,我是英国泰吾士报的记者,请问李将军,在外国人的眼里,中*队很无能,所以,才丢失了大半的国土,不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一个满脸胡子的英国佬提问道。

    李学坤冷冷一笑,英国人自己丢了领土,却想在中*队身上找面子,真是岂有此理,想到这儿,李学坤清了清嗓子,口中说道:“中国虽然弱小,但却坚持抗击了日本五年之久,消灭了数十万日军,英国虽然强大,但日本人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缅甸,你说,是中国人无能呢,还是英国人无能呢?”

    哄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那是中国记者的笑声,他们心里暗暗为李学坤的话叫好。

    “李将军,你要为你的话负责,英国与中国可是盟国。”那大胡子记者恼羞成怒的说道。

    “记者先生,你也要为你的问题负责,真正的朋友,我们中国人欢迎,但如果蓄意挑事,我们也决不姑息!”

    “好!”

    台下的掌声响成一片,那英国记者羞赧的低下了头去,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有为英国人找面子的想法在里面,结果却是让自己丢了面子。

    “你好,我是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我想问李将军的是,外面有传言,您率领着一百多士兵,击毙了数千日军,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学坤一笑,对着话筒说道:“因为,中*人的战斗意志感动了上帝。”

    哄

    又是一阵笑声,人们为李学坤的幽默喝采,这些人中,都是知道的,有些军事秘密,是不能泄漏的,李学坤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是中国大公报的记者,李将军,能给我们讲讲在同古之战中,最让你记忆深刻的事吗?”这回提问的是一个女记者,声音听起来很耳熟,李学坤向那女记者看去,那女子,赫然是张爱灵。

    她怎么来缅甸了?李学坤心中一动。

    转即,他理清了一下思路,声音有些沉痛的说道:“我曾经带着士兵去与日军肉搏,当时,一个中国士兵就倒在我的脚下,他在临死之前对我说:‘我想看一眼妈妈’。”

    现场沉默了下去,笼罩在一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