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鹤楼共有三层,看起来也有些破旧,不过平时,却依然是游人如织,只是此时的黄鹤楼有些冷清,黄鹤楼下,围了上百名持枪的卫士,来往进出楼内的行人要经过严格的盘查。

    李学坤一见这阵势,就知道,陈成已进入了黄鹤楼,当下李学坤出示了证件,那盘查的卫士向李学坤行了一礼,然后放李学坤过去。

    还没等进入黄鹤楼,就见到一个年约四十的清瘦中年人从楼内走了出来。陈成,字辞修,号石叟,南京失守后,国民党的军政领导机关大部分迁移武汉。这年春,成立武汉卫戍总司令部,陈诚任总司令。

    同时,还奉命兼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等职。国民党内部称他是“蒋委员长的替身”、“第二号人物”。

    可能言善辩,陈成是国民党内部真正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学坤不知,自己的这个顶头上司,为什么会在黄鹤楼会见自己。

    这是李学坤第一次见到陈成,给他的感觉,陈成是一个很精明,又很正的人,也许第一印像并不绝对准确,但却也可以从一个人的面相看出十之八九。李学坤不由想起周副主席对他的评语:“陈辞修是一个爱国的人。”即然爱国,就值得自己尊敬。

    “你就是李学坤吧,我是陈成。”陈成开门见山来了个自我介绍。

    “长官好!”李学坤向陈成敬了一记军礼。

    陈成满意的点了点头,口中说道:“不必客气。”

    “长官一直是属下的楷模,不敢失礼。”李学坤说道。

    “呵呵,听说你在委座面前都不将枪卸下,今天你的枪带来了吗?”

    “带来了。”李学坤点了点头。

    “好,学坤啊,你是一位难得的虎将,我就开山见山了,听说你受到了刺客的暗杀,不知伤到没有。”

    “还好,没什么事儿。”

    “那就好,委员长一直很担心你啊。”

    “学坤啊,你看这黄鹤楼,景色如此美丽,可惜,这大好河山,就要落入日寇手中,我辈国人,岂能不心痛?”陈成说道。

    “是啊,早晚有一日,我们一定将日寇赶出中国去!”李学坤朗声说道。

    “好,有志气,学坤,我知道你志向高远,如果我让你到我的第十一师任师长,你觉的如何?”

    李学坤微微一笑,笑而不语,陈成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李学坤这是在婉拒于他,是啊,李学坤连第一师师长都不干,又怎么会到第十一师当师长呢?只是,这样一员虎将,自己不能收入帐中,真的有些不甘心。

    “陈长官是爱国之人,同在革命军,学坤定当以陈长官为榜样,热爱国家,但凭陈长官有所求,只要不是违背国家利益的事,学坤定当奉命,只是,学坤的根基在滁洲,那里是打鬼子的第一线,我觉的,只有在前线,才能更好的打鬼子,至于功名利禄,学坤倒是不看在眼里的。”李学坤说道。

    陈成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暗暗对李学坤佩服,这个年青人,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倒是有点自己年青时的风采,听他话中意思,也没有与自己作对之心,也好,天下这么大,就让你自己闯去吧。

    想到这儿,陈成点了点头,口中说道:“即然这样,我也不强求了,学坤,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就是你的后盾。”

    “谢陈长官。”李学坤有些感动,与陈成虽然是萍水相逢,但陈成这个人人格高尚,倒是一个真正值得自己尊敬的人。

    “好了,即然你没事,我也放了心,我这就向委员长汇报,你也好好休息,以后注意一些,不要让日军的奸细有机可趁,就此别过。”

    “陈长官慢走。”李学坤目送着陈成离开,心中不由一动,自己虽然拒绝了陈成的拉拢之意,没有当十一师师长,但是可以看出,陈成并没有嫉恨在心里,反而对自己很是欣赏,陈成这个人,倒是一个可交之人。

    左右也无事,李学坤登上了黄鹤楼,此时的黄鹤楼与后世重修的黄鹤楼皆然不同,只有三层,而不是后人重修的五层,不过因为四周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所以,也显的很是宏伟。

    极目远眺,遥望龟蛇二山,长江奔流而去,李学坤心中很有感触,这长江,就如同中华民族的灵魂,生生不息,永远与对手抗争,绝不认输。

    从黄鹤楼回来后的几天,李学坤一直呆在接待处,一来等着自己部队的到来,二来则是利用这段时间画了一些关于突击步枪和通用机枪的草图,他知道,小克虏伯一定会上钩的。

    这几天,张爱灵每天都来到接待处见李学坤,小姑娘每次来的时候,都会给李学坤带来一些诗歌,为李学坤朗诵,说实话,李学坤对于诗歌真的很不感冒,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没有驳斥张爱灵,张爱灵就如同一个精灵,每天在李学坤的身旁转呀转,两个人的情感,也更加的加深。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李学坤部队的到来,当李学坤的三千人马来到武汉之时,已是一周以后了,这一次出征,刘向辉依旧坐镇滁洲,而由赵大海与鲁达、杨明等人带队,同来来的,还有医务队的徐曼曼。

    徐曼曼到达武汉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接待处去见李学坤,而此时的李学坤,正坐在床前,与张爱灵花前月下,于是,两只美丽的精灵相遇了。

    徐曼曼与张爱灵四目相对,眼眸之中喷射出火花,弄的李学坤极是尴尬,想走又不好走,想留又不知从何说起。

    “李大哥,你真的好福气啊。”徐曼曼冷哼了一声说道。

    “曼曼,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爱灵同学”

    “算了,我不打扰你们了,我先走一步了。”徐曼曼没好气的转身就走。

    张爱灵也冷冷的看了李学坤一眼说道:“李大哥,我觉的,爱情是自私的,是只属于两个人的,我宁可独自一人,也不可以忍受爱人被别人分享,李大哥,你考虑一下,我等着你的结果,我也走了。”

    李学坤顿时有些举足无措起来,他没有想到,张爱灵是如此的刚烈,这个小丫头,看来不好对付啊,如果她知道自己还有薛寒梅,会怎么想呢?算了,一切顺其自然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二女走了之后,李学坤出了房间,见到赵大海与鲁达、杨明、姜大牙、牛刚等人都站在外面,李学坤老脸不由一红,想来,刚才的事情,他们是都知道了,想不到自己英雄一世,在情感上却有些搞不定。

    “部队都安置好了吗?”李学坤问道。

    “安置好了,都住进了城南的兵营里。”赵大海答道。

    “好,时刻准备出击,武汉是场大战,早晚有用的着我们的时候。”

    “是!”

    李学坤想了想,看蒋委员长的意思,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动用自己的这支小部队,那自己就利用这个时间,好好练练兵,反正武汉会战不是一天打的,要打三四个月呢,一切都不急于一时。

    想到这儿,李学坤将训练任务布置了下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李学坤部展开了大练兵,时刻准备上阵杀敌。

第八十九章 血战万家岭() 
武汉会战依旧在进行着,马当要塞最终还是失陷了,随后,日军波田支队长驱直入,一路向武汉杀了过来。

    中国军队虽然英勇战斗,但无奈战术僵化,只知一味死守,结果处处被动,在日军的进攻之下死伤惨重,而日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有生力量被极大的消耗,中日双方,如同两只受了伤的老虎,在拼死搏杀着。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之中,李学坤部一直没有被派出去,在蒋委员长的心里,李学坤的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把他的部队派出去的,这样一来,李学坤就成了武汉会战的看客,这让李学坤很无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0月,事情才终于有了转机。

    敌一零六师团主力孤军钻入我南浔线与瑞武线两大主力之间,是歼灭它的极好机会,军政部决心抽调德星、南浔、瑞武三线的兵力,围歼窜至万家岭一带的日军。

    1938年10月2日,薛岳命令南浔、德星线上的第四、七十四军,第一八七、一三九师包围万家岭地区日军于东半面;命瑞武线的新十三、十五师,第九十一、一四二、六十师,预六师包围日军的西半面,向敌发起第二期攻势。此时,我军兵力已占明显优势,且士气旺盛。我军从东西两路同时向敌一零六师团发起攻击,敌我反复争夺,战况惨烈。

    此时,敌粮弹严重匮乏,只能倚仗空投。1938年10月5日,我军重新调整部署,决心集中兵力击灭深陷泥淖的敌一零六师团。薛岳电请蒋介石,缩短外围战线,从东西南北四面对敌一零六师团形成包围。

    日本朝野震惊。华中派遣军司令亲自组织宇贺支队、铃木支队和第二十七师团留置的佐枝支队,由箬溪地区沿武宁永修路东进,驰援一零六师团。

    日军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辖步兵111旅团(下辖步兵113、147联队),136旅团(下辖步兵123、145联队),骑、炮、工、辎重各一个联队。

    该师团系特设师团,实际上就是预备役师团,征召预备役人员临时组建的。

    特设师团在人员数量上与现役师团无大差别,但质量差别较大。以一个步兵联队为例,特设师团内服现役的只有大队长、联队长及联队副官,其他中队长、小队长及士兵都为预备役或后备役。组建部队时,各部队长都从各部抽调,相互配合能力差,战斗力不强。这就为中国军队全歼106师团创造了条件。

    “娘希匹!一定不能让106师团跑掉,告诉薛岳,给我狠狠的打!”武汉的蒋委员长拍案叫着,此时的蒋委员长很兴奋,如果消灭了106师团,将是自台儿庄大捷之后的又一场大胜,对于提升国民士气很有好处。

    “委座,现在形势很不错,不过要想全歼106师团恐怕也不容易,我看,不如让七十四军和李学坤的部队上吧。”陈成说道。

    “好,就叫七十四军和李学坤的部队上!”蒋委员长一瞬间做出了决定,他当然知道,七十四军与李学坤的苏皖挺进总队,是国军中最优秀的部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在正是时候。

    当李学坤接到命令的时候,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他的部队,必须在三天之内赶到万家岭,给日军106师团以致命的一击,如果光凭两只脚走,恐怕就算走到,部队也会因疲劳而没有战斗力了,还好,陈成也考虑到了这一战,所以,特别给李学坤部调了六十辆卡车,有了这些卡车,李学坤终于可以放手一搏了。

    李学坤部星夜兼程,向着万家岭赶去。

    1938年10月7日,我军向敌开展第三期总攻。第六十六军以第一五九师及第一六一师之一部展开于金娥殿、公母岭之线,向石堡山攻击前进;第四军之游击部队于7时在刘家岭与敌300余人遭遇;第七十四军经数度猛攻,终将长岭完全克复,并将张古山之敌包围。1938年10月8日,第六十六军进占石堡山、老虎尖,并以一部与第四军协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