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议散后,高旭留下了陆楷,与他谈起关于同盟会筹建的一些事宜。

    对于同盟军的筹建和完善,高旭也只是想到一步做一步。如今加入同盟会的人数像火山爆发一般急剧上升。自从同盟军举行大捷的入城典礼之后,将近半城的民众拥到明伦堂前,要求宣誓入会,然后在挂在明伦堂上的会员清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不会写的就请人写,再按个血手印作数。这虽然是个好现象,但同盟会会员的素质可谓泥沙俱下。

    但同盟会最终需要的还是社会各阶层的精英。

    想到这点,高旭就决计用预备役的做法,把刚入会,立下血誓的会员作为预备会员。经过各种考核,比如士兵就以军功来考核,匠人就以发明创造来考核,农商就以捐钱纳粮来考核,发放同盟会特有的徽章,才能成为正式会员。正式会员根据会员的贡献分为五个等级,从一星会员到五星会员。相应的,会员拥有的徽章也从一星徽章到五星徽章。

    当高旭把这个想法告诉陆楷是,书呆子目瞪口呆了一阵,道:“这个法子……”

    陆楷也说不出好坏,但他自认自己的身份只是同盟会理事。作为会长的高旭有什么想法,不管好不好,尽管先去执行了再说。只是听到会徽,陆楷眼巴巴地望着高旭,问道:“会长,会徽是什么样子的?要不你画一个?”

    高旭当即让人拿来白纸,沉思了一下,用炭笔画出五个徽章出来。徽章简单明了,其实就是两个同心圆,内圆里镶五角星。高旭指着徽章对陆楷道:“外圈青色,寓意青天,内圈牙白,寓意白日。白日内是红色五角星,一颗星寓指会员本人,第二颗星以上则表明他的贡献等级。五角星的数量中,一个就是一星会员,五个就是五星会员。所有会员的进级必须要有同盟会议事堂的同意。”

    陆楷听到议事堂,又愣了一下,道:“议事堂是不是像明伦堂一样地方?”

    高旭摆摆手,其实现在他没有时间来筹建同盟会的架构组织,高旭又道:“这些事情先放下。同盟军三镇人马向各地推进,同盟会的宣传也要跟上。其实,同盟会的收拾民心,与同盟军的光复各地一样重要。你和许用把江阴城内的有志之士组织起来,成立三个同盟会宣传队,分别跟随同盟军的三镇人马挺进各地,宣传同盟会的救国纲领,同时吸收当地的仁人志士入会。”

    “宣传方式要全方位,比如在城墙、民墙,甚至毛厕里,都可以用油漆刷上大字报——大字报可以是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也可以是各种反清标语。再让各地戏子唱杀胡令,编那些朗朗上口宜于传唱的歌谣——嗯,以后有时间应该编写一支同盟会会歌,便于传唱……反正用一切你们能想到的办法,让同盟会的宗旨深入人心。”

    为了争取时间,高旭决定连夜率领第三镇人马上船。

    晚上在船上休息。争取明天一早就能到达崇明。

    由于船只的运力有限,从水路经崇明到吴淞的第三镇人马,只有徐鸿的三镇一营。另外刚刚扩编的二营三营,则是跟随徐玉扬的第一镇从陆路南下经常熟挺进苏州境内,到时在昆山与徐鸿的一营会师。

    在夜色之中,黄田港灯火通明。高氏海盗船队队长包头鱼组织了近百艘沙船在黄田港内,接运徐鸿的第三镇第一营。

    望望前面在船头处迎接自己笑靥如花的汤氏母女,又回头望望江阴的夜空,朝岸上阎应元、陈典吏、冯厚敦为首的江阴士民,以及徐玉扬、何常为首的同盟军将领,还有不计其数的江阴乡民挥手告别,然后,他登上离开江阴的船。

    夜,很深了。路也很长。

    阎应元立在黄田港的码头,连同诸人一直望着船队上由渔火组成的火龙消失在江流的尽头。

    高旭连夜的离去,在军议会上就已经决定下来。对于江阴来说,高旭的离去,犹如失去一个焦点。但身为同盟军的提督,同时又是同盟会的副会长,阎应元接替高旭成为江阴人新的核心。

    阎应元回到君山大营,马不停蹄地处理着各项繁杂的军务。以个性上来说,阎应元长于谋定而后动。对于高旭所计划的常州战役,阎应元大部赞同高旭的方略,但在出击的时机上,他却不赞同同盟军的仓促誓师。阎应元认为起码给第二镇足够的准备时间,才开始光复常州的战斗。光复常州的紧迫感远远没有苏州来得时不我待。因为苏州将首先直面博洛部满清主力的征讨。

    高旭所走之路是高风险企图高回报的话,而他阎应元的原则是一步一个脚印。江阴经过小石湾大捷之后百废待举,作为同盟会基地的江阴必须要稳定下来,同盟军的第三镇必须要经过初步的休整和磨合。

    当阎应元在烛光下处理无数的公务时,陆楷来到他的帐内,拿着一叠稿件,恭敬地递给阎应元道:“岳丈大人,这是将要付印的中华报。”

    在高旭离去之前,他就交待陆楷,江阴同盟会的事务全部由副会长阎应元负责。在高旭的计划时,同盟会虽然在江阴创建,但江阴并不适合作为同盟会总部,因为江阴地处一隅,又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将来同盟会总部的所在地,高旭打算设在崇明。

    这中华报不同于后世的报纸,其实也只是一本装订十来页的书而已。封面“中华报”三个字是高旭写下的题词。高旭在临行之前,终是受不了陆楷的纠缠,粗略在通读了一下中华报用于宣传同盟会的文稿。

    阎应元读罢,不由掩卷长思。

    徐玉扬一直是个洒脱的人。

    但从今日起他再也洒脱不起来。

    一个负有重任的人是如何也与洒脱无缘的。

    徐玉扬的第一镇三个营,以及暂时调拨在他麾下的第三镇第二营和第三营,明日一早誓师,经常熟向苏州方向进发。扩编之前,疯子营经过数场战火淬练之后,特别那些在小石湾上与满清白甲兵血战余生的几百勇士,都成了第三镇中一营三营的骨干力量。二营则是罗子牛整编出来三千降兵,他们去除金钱鼠尾的发式,剪辫之后,被称作光头营。

    一同出征的除了徐玉扬为首的五个同盟军正规营的战兵,随行的还有二个预备营的辅兵。总共七个营的人马出征,将近二万多的人马向苏州开拨。

    徐玉扬要对这二万多人马负责。

    当初高旭要他当第一镇的提督时,他也有推托之意。对于徐玉扬来说,人马越多,那么麻烦事就越多。

    如果要徐玉扬仅仅是带二万多人上阵撕杀,那是很简单的事。

    但在上阵撕杀之前,却有很多的事要做。特别是那些钱粮辎重之类的军务,徐玉扬绝对想避而远之。幸好,高旭把鲁无巧配置到他的帐下,管理军中那些繁杂的军需后勤。鲁无巧作了数年刘良佐的幕僚,对于具体的军务也颇为精练。

    徐玉扬原本看这个老狗才不顺眼,当他发现可以把那些麻烦事丢给这个猥琐的绍兴师爷时,他就狠不得亲这个老家伙一口。

    高旭把徐玉扬的“粗”与鲁无巧的“细”搭配一起,实在是粗细相宜,天才之作。

    在夜色下的长江上,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正溯流而下。船只上无数的渔火映照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激流。

    站在高大的福船战舰之上,高旭默默地看着夜空中的星辉,沉思着某些东西。

    身后一阵轻碎的脚步声从甲板上传来,打断了高旭的静思。高旭转过头,看着那个汤嫣儿走到近前,只见她躲闪着目光,神情似乎有点异样,偷偷瞧了高旭一眼,然后低眉细声道:“夜深了,娘亲让嫣儿请……请大人回舱休息。”

    这个几乎是汤娘子缩小版的汤嫣儿,相对于母体那体态撩人的魅惑,现在因为年少,自然略显得青涩一些,但生活的困境却让她有一种让人侧目的早慧甚至是早熟。

    时间的确不早了,高旭疲惫不堪的身体需要好好地休息。明天有更多的事等着他去做。

    高旭走向船舱,当他打开舱门时,却见里面空空,汤娘子不在舱内。

    高旭回头看了一下,却见那汤嫣儿还跟在身后,问道:“你娘亲呢?”

    汤嫣儿道:“她在哥的舱房内看望他的伤口,马上就来了。”

    高旭“哦”了一声,走进了舱房。

    随后却见汤嫣儿也走了进来,不由温言道:“夜深了,你也去休息吧。”

    汤嫣儿应了一声,神色越发异样,脚步却纹丝不动。

    高旭见状,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又道:“快去休息吧。”

    汤嫣儿又是应了一声,移动脚步,转身关上了舱门。

    但她人却在门内。 

第98章 夜有来香() 
第98章 夜有来香

    每个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不幸的童年却不尽相同。

    自汤嫣儿懂事以来,她就如她的母亲一样,承受着无以复加的家庭暴力。

    暴力的根源来自于一个入赘男人的脆弱自尊。

    江阴汤氏是有名的铁匠,汤氏的铁铺在城内颇有声气。汤嫣儿的父亲是汤氏铁铺里的一个学徒。在汤嫣儿爷爷汤老儿的眼里,这个外表英俊而做工勤快的学徒实在让他欣赏不已。于是想把唯一的女儿许配于他,唯一的条件是这个学徒必须改姓入赘汤家,继承汤氏的祖业。

    汤娘子虽然年纪轻轻就以美貌名扬江阴,嫁人自然不愁,但嫁人的话,汤家就绝后了。但汤老儿想招个上门女婿,要皆大欢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他的那个学徒居然答应了。

    因为汤小娘子的美貌,以及汤氏数代积攒下颇为丰厚的家财,这个年轻学徒毫不犹豫。男人的自尊,多少钱一斤?

    于是,不足十四的汤小娘子就嫁给了汤氏学徒。到了年底,汤小娘子就生下一对龙凤胎。汤老铁匠大喜,汤氏终于有继有人了。

    对汤氏来说,这似乎又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但这个美好的开端却结束在汤老铁匠死去的那年。

    那个汤氏学徒最终还是发现男人的自尊是用钱买不来的。在外面,他要承受别人对他身份的嘲讽,在家里,他的一对女儿的姓氏却不随父姓。没有老铁匠的威压,他终于能肆无忌惮地对汤家人拳脚相向。尽管这三个汤家人是他的妻子和儿女。

    过不了多少年,汤氏铁铺就在汤嫣儿父亲的手里破败了,汤氏数代积下的家财被挥霍一空。

    在暴力下生存,就必须学会暴力。

    逐年长大的汤氏兄妹开学会汤氏祖传下的刀谱。打刀的往往善于用刀。作为铁匠世家,汤氏自然有一套用刀的本领。不然的话,这些苦难怎么会在汤老铁匠死后才开始?就是因为汤老儿的身手不俗。他甚至于还教了女婿几手。最终,上门女婿把从汤老儿学到的本事,全部用在他的女儿以及孙子孙女身上。

    但什么事都讲究轮回。

    今年年初的某一天,因为莫名其妙地疑心汤娘子与某某某有染,家庭暴力再次发生。说实在,要守住汤娘子这样艳名远扬的老婆实在不容易,特别上门女婿这个让人嘲笑吃软饭的身份。

    已年满十三岁的汤氏兄妹再次忍无可忍,他们拿起刀枪来扞卫母亲的安全。俩人默契的合击之术,竟然使得他们的父亲也毫无还手之力。因为疑心妻子的出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