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将离阵,宋兵士气立刻降到冰点。

    一些偏将、小校自发聚在一起,商量起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投降咯!

    大势如此,不得不降。

    哪怕这部宋军拼命打败了明军,可是不能过河,就只能迎接明军一波接一波的打击。

    就算能够顶住,却没有粮草,哪怕不被打死,饿也饿死了。

    于是,宋兵坐等解宝三人吃败,好去投降。

    三人步行,来到明军前叫阵。

    看到三个步将出来,萧嘉穗笑道:“我以为只能干看着,却不想还有功劳送来。”

    夏侯成也道:“小将马步皆宜,愿随军师走一遭。”

    其余都是骑将,不好出阵,只得按下接战的心思。

    众人都看的明白,这几个宋将,搦战是真的,更真的是想显露本事,也好投降。

    因此,骑将不愿胜之不武,以免坏了以后共事的情分。

    萧嘉穗领着夏侯成来到前面,喝道:“萧嘉穗在此,来将通名!”

    邹渊看到一个小白脸书生,一个毛头小伙子,大怒道:“尔等无人可战乎,如此轻视我兄弟?换能打的来!”

    夏侯成喝道:“何故小觑于人,且来,让你见识我夏侯成的本事!”

    解宝低声道:“这两个出来接战,也是大将,何不拿下,换我等退路。”

    邹渊一听,顿时转怒为喜,道:“即如此,并肩子上,拿下这两个!”

    解宝提着钢叉,邹渊叔侄各提一把朴刀,大喝一声,齐齐冲上。

    “我二你一!”说了一句,萧嘉穗拔剑上前,接住邹渊邹润叔侄。

    夏侯成挺起短枪,接住了解宝。

    五人分成两团,刀来剑往,枪刺叉砸,酣战不休。

    邹渊、邹润武艺虽然不错,相比萧嘉穗却差了太多,但是配合密切,两人如同一体,暂时也与萧嘉穗打了个平手。

    另一边,解宝已经落入了下风。

    宋江征辽得胜后,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

    临别时,智真长老再赠鲁智深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里的夏,说的就是夏侯成。

    想鲁智深每战争先,杀死擒获的敌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何故独独提到夏侯成?

    因为他长的帅?鲁智深又不是要找好基友,帅有个屁用!

    其实是说夏侯成的本事不俗。

    斗了三十合,夏侯成大喝一声,一枪砸在解宝胳膊上。

    咔嚓,解宝胳膊应声而断,无力垂下。

    夏侯成赶上一步,复又抽出一枪,把解宝扫翻在地。

    明军中立刻奔出数十骑,绑起解宝押回了本阵。

    看到解宝吃败被擒,邹润有些心慌,动作不由迟缓了一些。

    就这一丝破绽,被萧嘉穗抓住了机会。

    长剑如青龙出水,直直点在邹渊手腕上,打落了他的朴刀,再一拍,把邹渊拍翻在地。

    邹润见状大惊,钢牙一咬,举刀猛劈下来。

    萧嘉穗不慌不忙,侧开一步,避开了朴刀劈砍,手中长剑直直刺出,正中邹润胸口。

    这一剑力道非常重,哪怕有甲胄护身,邹润也被刺得跌倒在地,半晌爬不起来。

    邹渊扶起侄子,拜道:“多谢阁下手下留情!”

    原来,萧嘉穗的长剑一直未曾出鞘,端得是艺高人胆大。

    两龙平素天不怕地不怕,是墙都不扶的人,此刻也不免服气。

    萧嘉穗抱剑而立,道:“无须客气,你二人活着的价值,比死了强。”

    在两人不解的目光中,萧嘉穗解释道:“太子有令,生擒梁山好汉,比杀死的奖励多。”

    扎心了,老铁……

    邹渊邹润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沉默半晌,邹渊束手而立,道:“罢了,任凭阁下处置。”

    “既然服输,且跟我归阵拜见太子吧。”

    说完,萧嘉穗美滋滋地扛着剑,带着两人归阵。

    阵中,方天定下令去了解宝绑缚,道:“解珍重伤初愈,正在泗阳城中疗养,你可去城中探望,也免了孙新夫妇挂念。”

    听到这话,解宝终于憋不住了,拜了三拜,道:“太子殿下仁义无双,小人愿降!”

    方天定欣然扶起解宝,道:“你兄弟与邹渊叔侄善于山林之地作战,可替我训练一只部队,用于南方作战!”

    南方,不止是广西这些地方,还有大理国。

    全国一统,安能留的大理这样的国中国存在?

    必然征讨!

    只是大理多山,普通军队多有限制,训练一只山地部队非常必要。

    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正是合适的人选。

    同时,正在筹备的小规模精锐突袭部队,也需要山地技能,他等也可以去传授技能。

    邹渊叔侄看到解宝安然无恙,便很干脆的降了。

    至此,宋军过河的大将全部投降。

    随后,宋军有人打着白旗出来,主动请降。

    方天定欣然接纳。

    这次宋江是亏了血本了。

    卢俊义看对岸大局已定,下令全军回转泗阳大营,图谋再战。

第212章 降卒() 
“长枪手这边,刀盾手那边,弓弩手中间,不要乱!”

    在郑天寿的呼喝指挥下,四万五千宋兵排成二十条长龙,不断缓缓向前。

    周围,千余马军轻磕马腹,缓缓绕着圈子,监督着俘虏。

    队伍前方,数十个书吏正在奋笔疾书。

    “姓名?”

    “刘二。”

    “年龄。”

    “三十六。”

    书吏冷笑着抬头,道:“我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刘二额头冒出两滴冷汗,讪笑着道:“二十四,二十四。”

    书吏继续问道:“籍贯?”

    “东京。”

    “什么兵种?”

    “刀盾手。”

    “可愿继续从军?”

    听到这个问题,刘二犹豫片刻,道:“不愿。”

    书吏并不啰嗦,说道:“两个选择,一,进入劳力营,在我军打进东京前,出卖劳动力赚钱。

    二,随军民夫,按日记取,每天一百文,战时翻倍。

    另外说一句,我军虽然军纪森严,但是待遇优厚,只要立功,定有升赏,你再考虑考虑。”

    刘二沉默片刻,道:“小人愿为随军民夫。”

    后方,黄色旗下集合。

    刘二到了后面,只见红黄绿三面旗帜迎风招展,无数宋军降卒正在集合。

    黄旗下是随军民夫,绿旗下是劳力,红旗下是继续从军的。

    选择继续从军的不少,大约有五分之一,预计能够招收八千战兵。

    当然,这些兵肯定要经过训练,和严格的军纪及思想教育,才可能投放到战场上去。

    而且,投放也不会是整体,会被拆散编入各军,防止勾结叛逃。

    其余降卒也不会浪费,劳力营可以务工,以缓解后方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民夫队的可以替换百姓,减轻百姓负担。

    相对于步卒,马军降卒待遇要好了许多。

    野地中,所有宋军马兵已经集结,等待方天定到来。

    缴获了五千战马,当然不可能闲置。

    然而,一时半会根本凑不出五千骑手来。

    因为缺马,南方马匹不是一般的昂贵,大部分南方人一辈子也没摸过马匹,更谈不上会骑了。

    于是,方天定打起了五千降卒的注意。

    这些人虽然纪律不严,士气也无,然而骑术的确高超,也惯于马上厮杀,白白放走实在可惜。

    为了招降这些人,方天定不惜迂贵降尊,亲自来招降。

    不一刻,方天定领着孙安、郑天寿走进了会场。

    为了显示诚意,方天定没有带兵器,只穿了军常服,也没有亲卫随行,只有庞秋霞跟着。

    当然,若是有变故,外围两千骑兵顷刻间可以冲进来。

    “拜见太子殿下!”托儿们首先行礼拜下。

    有了领头的,其余降卒都跟着拜了下去。

    只这一拜,已经种下了臣服的种子。

    方天定抬手,道:“各位兄弟请起,我军之中,不兴跪拜,只要军礼即可。”

    说完,方天定立正,抬手,喝道:“敬礼!”

    做了个示范,方天定道:“这便是军礼,非登基大典之类的场合,见到皇帝行礼亦可。

    这是为了显示军人的地位,荣誉,和脊骨!”

    “好~”降卒中立刻响起震天价的喝彩。

    喝彩停歇,有降卒喝道:“立正,敬礼!”

    唰,所有降卒同时起身,随着敬礼。

    别说,挺带劲。

    方天定忍住笑意,回了个礼,喝道:“全体坐下。”

    稀里哗啦,乱七八糟的坐下。

    方天定道:“诸位兄弟,多有禁军中出身,面上刺印,实在是让人瞧不起。

    稍后,我会让军医用药,替各位去除印记。”

    “多谢太子殿下!”士卒们纷纷拜下。

    有宋一朝,为防军兵逃逸,脸上都有刺字,这种刺字伴随一生,难以去除。

    这虽然能够防止逃兵,却是对军兵红果果的羞辱。

    因为有一种刑罚,叫黥面,即在犯罪者脸上刺字并涂墨,留下伴随一生的印记。

    林冲、武松等好汉,包括宋江,都受过此刑。

    用对待罪犯的手段管理军兵,可想其地位之低。

    这种印记不是无法去除,林冲等人就被安道全消了印记。

    先用毒药点去印记,形成毒疤,再用玉粉细细按摩,去除疤痕。

    不说药方难求,就说玉石价格昂贵,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用的起的。

    方天定为了收揽这些降卒的心,也是下了血本的,足够刺字降卒感恩戴德。

    只是还不够。

    方天定又道:“各位兄弟都知道我是太子,却不知道我原来的身份。

    我家原来是开漆园的,妥妥的小康之家。

    然而,赵佶设应奉局与造作局,令朱缅这等狗官收集花石纲逼的我等活不下去……

    因此,我等不得成立摩尼教,互相帮衬着活下去……摩尼教徒吃菜,被称为吃菜魔,其实是误解,教徒大多穷苦,谁吃得起肉?谁不想吃肉?”

    絮絮叨叨中,方天定卖了一番惨。

    都是真的,并无虚假。

    唯有真实,才有共鸣,降卒们都是心有同感。

    说完自己,方天定又问道:“台下这么多兄弟,可有愿意说说自己遭遇的。”

    “我叫马运,我有话说。”马运自告奋勇道。

    他也是降卒,只是在登记时主动表明要投军,在经过考察后,被选为了托儿。

    带头跪拜,有他的份儿,行军礼,同样有他起哄,他自告奋勇上台,也是提前安排好的。

    在方天定应允和鼓励下,马运走上台,道:“我原是农户,因为家乡遭遇洪水,家产尽殁,为求苟活,只能卖田,我又被编为厢军……狗官克扣军饷,苛待兵丁……”

    一个字,惨!

    在方天定鼓励下,一个接一个的士卒走上台卖惨。

    解放战争期间,一招诉苦运动,把多少国军化敌为友,队伍滚雪球般发展。

    有现成的成功经验,方天定当然要用上拿来主义。

    这个时代的人民可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