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铁匠道:“如今大战未起,狗贼还能放我归家,大战一起,怕是我难以脱身。”

    说着话,曲铁匠放眼向里打量去。

    地道!

    地道不长,不过十余丈,然而从曲铁匠家,一直通到了城墙下。

    曲铁匠家位于东南角,距离城墙也就十丈,从这里挖出去不远就到城墙之下。

    地道并未延伸出城,因为没有必要。

    地道尽头,城墙之下,已经塞进去了千余斤火药。

    只要点燃,便可以把城墙崩飞一截。

    到时候,大军蜂拥而入,宿迁城必破无疑。

    宋军之所以还能坚持,不过是依仗城墙,觉得能够打退明军罢了。

    城墙这道防线一失,宋军必然崩溃。

    对宋兵来说,城墙对心理的慰藉,远大于实际防守中的作用。

    这便是方天定破城的最大依仗!

    只是点火的时机必须精确。

    早了,明军调应不及,待宋军反应过来,必然会堵住缺口。

    到时候,重兵围堵,明兵即使能够冲进来,也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迟了更不用说,明军强攻之下,不会讨得便宜的。

    沉思片刻,兵辰并无良计,可以确保曲铁匠关键时刻能够回家报信。

    因为不能确定宋军何时退守,所以并未约定起爆时间。

    只是约定,待明军轰击城头后的夜晚,炸开城墙。

    虽然爆炸之声十分响亮,然而众人隐藏于地下两丈,还真的听不到地面的动静。

    而且,也难以分辨是宋军还是明军开火。

    “没奈何,说不得只能派人冒险藏于屋中探听了。”兵辰喃喃道。

    的确是挺冒险的,因为宋兵会不定期搜查各家,防止内应破坏。

    万一被撞破,只能提前引爆火药。

    因此,一个多月来,这队人吃喝拉撒都在地道里,从未出洞口一步。

    沉思中,只听曲铁匠道:“兵统领,你等可带了银钱?”

    兵辰闻言一怔,却没有犹豫,让人取来两锭大银来。

    他等做密探的,随身带钱乃是习惯,好方便随时行贿或者收买人心。

    曲铁匠看了,道:“银锭太大,不便使用,换散碎银子,铜钱也可。”

    兵辰问到:“老哥,计将安出?”

    曲铁匠道:“铁匠营的主官,乃是童贯府上老人,素来贪财。

    若我以钱财贿赂,请求回家,他必然应诺。”

    兵辰立刻拜下,道:“有劳老哥了,你看需要多少,都包在我身上。”

    曲铁匠道:“按照我的收入,积攒三五两银子是可能的,便给我这么多。

    只是要旧钱散钱,若是太过整齐,反惹人怀疑。”

    兵辰应下,取了三两碎银子又百余枚铜钱递给曲铁匠。

    曲铁匠收下,道:“各位放心,只愿天兵早日进城,也好为我家小报仇。”

    看着曲铁匠离开,兵辰重新关好洞口,继续猫着。

    他并不担心曲铁匠反水,因为察言观色,揣摩心理,是这些密探的必修。

    不然,从开挖地道,到现在已经两月有余,要告密早就告密去了。

    不提兵辰等人继续揣摩,明军大营内,方天定召集众将,商议安排攻城事宜。

    就着宿迁城的模型,刘子羽一一插上小红旗,道:“各位,这些地方,是爆破口,也是我军进城的地方。

    这是太子指示闻风司提前安排下的,就是为了防备宋军退守宿迁。”

    石宝道:“自古以来,都防备城外挖掘地道攻城,谁能想到提前在城里布置地道,直接炸塌城墙哩。”

    杜壆接道:“不错,此乃庙堂决算千里之外,实在是高明。”

    邵俊亦叹道:“太子用兵,神鬼莫测,也难怪宋军处处吃瘪了。”

    听着众将夸了一阵,方天定笑而不语。

    等大家夸赞完毕,刘子羽继续道:“目下,未知几处缺口出现,因此,我等便一起为这七处破开做准备。

    爆炸过后,城头守军非死即伤,城中守军也会惊惧慌乱,大约有一刻钟时间,宋军会失去抵抗。

    这段时间,是我军抢入城的良机,必须抓住。”

    众将应下,方天定又道:“进城之后,各部立刻抢占城墙,随后沿着城墙推进,居高而守,困死宋兵。”

    庞万春道:“何不趁着城中慌乱,直接进兵,以抢夺城池。”

    刘子羽道:“巷战拼的个人实力,宋兵单兵战力不可小觑,人数又多,我军伤亡必重。

    因此,我等抢占城墙,放其从北门突围,再于半途拦截,定可轻松破之!”

    解释完毕,刘子羽道:“请太子殿下调拨兵将。”

    方天定微微颌首,环顾众将,道:“邓元觉,司行方,历天闰,酆泰,马犟,马劲,卫忠,各领步卒五千,准备冲击缺口。

    李助领大军三万,为抢城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石宝,即刻前往接管林冲所部指挥权,预备阻截宋江部。

    余者,随我亲领大军八万,于城北六里处堵截宋兵。”

    杜壆问道:“若宋江领军回援,又当如何?”

    方天定微微一笑,道:“只要敢来,一并留下。”

第258章 天下关注() 
东京,金銮殿内,赵佶忧心忡忡地转着圈子。

    内侍道:“陛下,国事虽重,还请以龙体为要,晚膳不可不用。”

    赵佶道:“三日前得报,方贼抵达宿迁城下,围而不攻,只是挖掘壕沟,数日未变,未知战事进展如何,如何吃得下。”

    陪侍在侧的蔡京、宿元景等人,都是沉默不语。

    挖沟,挖沟,明军连续挖了三天沟,未有丝毫动静。

    此战关系国运,所有人都是极度关注。

    然而,前线一日三报,都是八百里加急,大家也不会比赵佶先知道消息。

    “来人!”赵佶喝道。

    立刻有禁卫进殿。

    “再发金牌,催问宿迁消息!”

    下令完,赵佶叹了口气,道:“秦桧出使辽国,可有消息传来?”

    蔡京道:“启奏陛下,目下正在洽谈,辽国也有意向讲和,以全力应付金国威胁。

    金国方面,暂未有消息传来,未知金人何时攻辽。”

    没有好消息,赵佶更愁了。

    要是打输了,他的好日子,可就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咯。

    看了看蔡京等人,赵佶叹了口气,道:“尔等与我一起用膳,等战报得来再出宫去吧。”

    不一刻,美酒佳肴送来。

    只是众人心思重重,都是食不知味。

    在宿迁之战结果出来之前,都会是这个心情。

    马陵山中,梁山军营寨正卡在官道之上。

    帅帐中,宋江道:“早间起,明军对宿迁城头展开了轰击,我军大败亏输。

    傍晚时分,明军一部绕城而过,于宿迁城北扎下了营寨,想必有把握破城。

    眼看宿迁难保,我等何去何从?”

    吴用道:“为今之计,唯有退居梁山泊,再作定夺。”

    卢俊义道:“不错,我等退守水泊,任他千军万马也难以攻破。”

    诸将闻言,纷纷把目光投了过去。

    兄弟,说谢话心虚不?吹牛逼先打草稿可好!

    莫说明军战船犀利,便是难以下水,只需封锁周围,便是饿也饿死梁山上人了。

    吴用道:“我等退居水泊之中,若明军得胜,朝廷必然倚重我等,再次出山,定无制肘。

    若童贯得胜,朝廷必然见责,我等便学方天定那厮,扬帆出海,寻一大岛安居,便是称王做霸,亦无不可。”

    “此计甚好。”宋江微微颌首,道:“即使撤退,何时走,谁先行,谁断后,当有安排。”

    郭盛请令道:“吕方兄弟死于贼人之手,此仇不可不报,我愿留下断后,既护得兄弟们撤退,又可以杀的两个贼将,以为报仇。”

    宋江沉思片刻,同意下来。

    吕方郭盛这一对好基友,一向形影不离。

    吕方被擒,随后死讯传来,郭盛便一直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看他模样,心思已经不在护卫宋江身上,因此留之无益,不如留下断后。

    沉思片刻,宋江又道:“陈达,杨春两位兄弟,你两人可愿与郭盛兄弟断后?”

    陈达、杨春闻言,不由把目光瞧向朱武。

    朱武起身拜道:“我愿与三位兄弟谨守营寨。”

    宋江闻言,立刻瞪向朱武。

    朱武毫不示弱,回看过去,道:“我以性命担保,只用三千兵马,必在此阻截明军三个时辰。”

    潜台词很明显,你宋江派出陈达杨春二人断后,要铲除异己,那我朱武也就一同留下。

    阻拦明兵三个时辰,是为最后的情谊。

    从此,恩断义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再无牵连。

    宋江沉吟片刻,道:“还有哪位兄弟愿意留下,可以一并留下。”

    鲁智深起身道:“洒家留下,有把握再留明军两个时辰。”

    呼~宋江深吸一口气,按耐怒气,道:“即如此,便有劳兄弟了。”

    好在,没人要再留下。

    鲁智深武艺和人品都很出色,然而是个刺头,一直让宋江很恼怒。

    既然愿意留下,那便留下吧。

    朱武三人上山之后,尽管一直任劳任怨,然而他们忠心的,一直都是史进,这也是宋江派陈达、杨春留下的原因。

    他怕史进一纸书信,便让两人临阵叛变了。

    断后人员确定,宋江一边令神算子蒋敬收拾辎重,一边派出探马,时刻关注明军动向。

    宿迁城东十五里处,乃是飞坝镇。

    此时,镇上居民已经逃散大半,然而唯一一间客栈里却住满了人。

    这些人,操着叽喱哇啦的语言,普通百姓也听不懂。

    都是异族人,来自天南海北。

    一号房,乃是辽国人住所,概因辽国自认天下第一,尽管金国人表示不服,也不得不住二号房。

    三号房是大理国人的,四号房是高丽,五号李朝人。

    至于东瀛人和占城人,不好意思,打酱油的住柴房,小受住马圈。

    尽管条件简陋,却没人抱怨。

    宋军退守宿迁,明军开始反击,实在关乎天下大势,于这些国家得利益的切身相关。

    接壤的,要重新调整外交政策,根据形势决定战与和。

    不接壤的,也要慎重对待,免得影响了贸易利益。

    因此,这些人都住在这里,牢牢盯着宿迁城的情况,以方便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其实这些人得存在,方天定和童贯都清楚,只是没有理会。

    现在找上门去,不过给这些人错觉,那就是自己很重要。

    说不得遇上脑残的,还可能热脸贴冷屁股,实在没必要。

    等到战胜,不需要去见,这些人自然会眼巴巴的贴过来。

    所以,胜利是关键。

    另外,天下各路各州,有能力的官员、士绅,都派出心腹驻扎在此,只待双方分出胜负,就行回报。

    作为国内的人,明宋双方宿迁会战结果,不但决定了个人前途,更关系到家族安危。

    赵宋胜,岁月还是静好,仍然喝美酒,玩舞姬。

    方明胜,那就不友好了,特别是对恶迹斑斑的人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