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58章 教派改革(上)() 
铛~铛~铛~

    洪亮悠扬的钟声,从寒山寺内传出,方圆十里可闻。

    好座宝刹!

    但见:朱门傍长河,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碧水辉映,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

    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七层宝塔接丹霄,无穷香火奉大刹。

    吱呀,寺门洞开,早就等候在此的无数香客游人蜂拥进入。

    今天,寒山寺内有法会,法师赐福,因此四方百姓齐聚于此。

    实在是寒山寺的名头太大了。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太宗贞观初年,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

    因张继一首“月落乌啼”,寒山寺名声大噪,天下无人不知。

    宋太宗太平兴国初,节度使孙承祐重建佛塔七层,至今高耸与苏州城外,显示着寒山寺的繁华。

    本寺占地三十余亩,房舍楼宇层层叠叠,真是说不尽的奢华。

    寺外,有一条街,当地人称佛子街,绵延五六里,尽皆寒山寺的产业。

    街中商家居民,凭借着寒山寺的名声,倒也讨得好生计,然而不免要按时纳租,受其管束。

    对此,花和尚鲁智深最有发言权。

    想当年,鲁智深入五台山文殊院避灾时,馋酒馋的狠了,便寻思着买酒吃。

    在山腰亭子上偶遇一卖酒汉子,要买酒被拒绝。

    其解释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现关着本寺的本钱,现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

    因此,光明磊落的鲁提辖,第一次动手抢了,白白喝了一桶霸王酒。

    那汉子因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那里敢讨钱,只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旋子,飞也似下山去了。

    第二次,鲁智深到山下镇集里买酒。

    结果,第一家卖酒的主人家说道:“师父少罪,小人住的房屋,也是寺里的,本钱也是寺里的。长老已有法旨:但是小人们卖酒与寺里僧人吃了,便要追了小人们本钱,又赶出屋。因此,只得休怪。”

    第二家店主人道:“师父,你好不晓事,长老已有法旨,你须也知,却来坏我们衣饭。”

    连走了三五家,都不肯卖,鲁智深装作过境云游僧,方才吃上了酒肉。

    拥有众多产业,财力雄厚,势力也足够强横。

    否则,绝不至于各家惧怕至此。

    寒山寺也是一般无二,凭借着佛子街的收入,就可以供养全寺。

    当然,寺院下的良田,以及香客信徒们的供奉,也是寺院十分重要的收入,而且数量之丰厚,让户部为之眼红。

    大殿中,金身佛像在烟雾中微微而笑,俯视着虔诚的芸芸众生。

    长老法师禅椅上盘膝而坐,口诵咒语,为广大信徒祈福。

    首座、维那、侍者、监寺、都寺、知客、书记,依次排立东西两班,各自闭目听参。

    静谧而又神秘,众人不敢大声喘气。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静谧。

    监寺不满地睁开了眼睛,只见门子急急奔来,满脸惶急。

    “诸位长老,官府来人了。”门子叫道。

    长老听了诵经,道:“朝廷法度,尔等不听,今日祸事上门,岂曰无缘?”

    说完,长老重新诵经。

    香客骚动,正不明所以,苏州知县宋晶带了二十余衙役并诸多文书走了进来。

    首座慌忙迎上,道:“未知相公亲至,所为何事?”

    宋晶道:“出家人只打诳语,你这和尚如何不晓得本官来意!”

    首座讷讷不能答。

    宋晶看向诸多香客,道:“年前,朝廷重修税律,各处寺院当按律纳税,此条想必众人也是有所耳闻的。

    今有寒山寺,罔视国法,偷税漏税,数量众多,不可不罚。

    来啊,公开其数目!”

    主簿拿着账册上前,打开念道:“寒山寺,出租商铺、民宅一千二百一十六间,租金年收入两万余贯,当税四千贯,未完,十倍罚之。

    自营商铺三十六间,年营业额五万余贯,其中象牙、檀木、玳瑁、珊瑚皆是奢侈品,当倍税,计一万贯,未完,十倍罚之。

    隶有农田一万两千亩,去年夏秋两税,计有粮食两万一千石,未完,十倍罚之。

    香油钱预计十万贯,当税四万贯,未完,十倍罚之!

    另,朝廷法度,大型寺院,僧众不得超过百人,寒山寺有僧众一千一百余,严重超出。

    即令,寺内僧众立刻挂单他处,或还俗安置,不得拖延。”

    首座听了,只骇的面如土色,不能言语。

    僧众亦是个个阿弥陀佛念个不停,不敢争辩。

    宋晶冷笑道:“光头,可认罚?”

    长老叹了口气,起身道:“认罚!”

    宋晶催问道:“本月内补纳税款,可行?”

    长老道:“可行!”

    “善!”宋晶抚掌而笑,喝道:“来啊,查封所有账册,细致数目,本县亲自坐镇,须不能少了一文税款!”

    “是!”衙役文书各自散开。

    朝廷法度已出,知县亲至,安得由光头秃驴们说不?怕不三武一宗灭佛之厄立刻重演。

    以明朝的行动效率,和尚们肯定是跑不了的。

    让衙役搬了条凳子,宋晶坐下,道:“尔等出家,乃是纯心净性,非为荣华富贵而来,安得要人服侍?”

    长老合掌,道:“当遣散沙弥并火工杂役,事事亲为。”

    宋晶看向其他人,冷笑道:“尔等求这虚无神仙,把大把财务奉上,却不知寺院日入斗金,岂是尔等可比。”

    五十四万贯钱,二十万石粮,这罚款数量,真让人眼晕。

    “直娘贼!”一香客骂道:“便是不计罚款,亦有七万贯,恁地富足!”

    众人闻言颌首,表示不能赞同更多。

    想在场的香客信徒加起来,身家怕是也没这么多。

    宋晶看向众人,道:“我知尔等有许多店家租用的乃是寺院产业,勿要想着拖欠租金,原契约仍然有效。”

    禁绝寺院,是不可能的,只要打击偷税漏税。

    根据户部清查,明朝治下寺院,正常每年可提供税款百万贯,如何能够禁绝?

    此次追索,预计补收税款并罚款在五百万贯左右。

    如此巨款,穷疯了的刘韐如何能够放过?

    宰相府下严令,各级官府必须追索到位,三月底把钱粮收上来。

    反正这帮和尚都富的流油,不怕饿死了。

第359章 教派改革(下)() 
轰~

    白烟升腾,地动山摇。

    噼里叭啦,剧烈的石雨过后,天地恢复平静。

    “兄弟们,加把劲,今天把路修好,开出煤来!”

    “好~”

    震天价的喝彩中,千余民夫各持箩筐、铁镐,向山上走去。

    “今天能见到煤?”方天定问道。

    张所答道:“陛下放心,定然能够见煤!”

    兖州的煤矿,当地官民开采已久,只是因为埋藏颇深,产量并不太大。

    占领此地后,新任京东两路安抚使张所立刻募集矿师,对煤铁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勘探。

    储量十分惊人,开采难度不小,却在接受范围内。

    “兖州的煤,都是好煤,直接用来炼铁也无问题。”张所答道。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北方民生残破,经济凋敝,当以煤铁为核心,重振当地经济。”

    张所应下,道:“只是兖州处于赵宋兵锋之下,恐不甚安全。”

    果断的,张所给军方上了眼药水。

    前夜皇帝被袭,可把京东两路上下给吓坏了。

    幸好皇帝本人平安无事,让众人松了口气。

    然而,徐州、单州两地,被屠村十八处,死亡百姓两千余,可把张所气坏了。

    虽然这是军事失误,但是,他是两路安抚使,治下百姓被屠,亦难辞其咎。

    此时皇帝在前,不趁机告状,岂是合格官僚?

    当然,告状归告状,事情还是要做的。

    张所又道:“陛下,为了重振京东两路经济,臣意除了煤铁,当于登州择地建造船场。”

    方天定道:“可有难处?”

    困难多了去了,钱粮、工具、人手、技术,无一不缺。

    听了张所的哭穷,方天定笑道:“你这滑头,欲空手套白狼,岂不羞愧乎?”

    张所毫无愧疚,笑道:“陛下,此乃为万民计,何愧之有?

    再则,登州对面即是高丽,有的是上好木头,正适宜开设船场。”

    “此策甚好,禀报宰相府便是。”方天定颌首道。

    张所立刻跳起来,道:“刘韐那厮,借言中枢钱粮不足,一味推脱,只让臣就地筹措钱粮,气煞人也!”

    各处用兵,钱粮能丰足才怪了。

    所以,刘韐不调拨钱粮,一点也不出意料。

    方天定道:“即如此,何不集资而办?”

    集资?张所追问。

    “即以官府信用为保证,筹集民间零散资金,一体使用,以建船场……”方天定解释道。

    张所听明白了,却没有获得资金的欣喜若狂,反而担忧地说道:“若是所托非人,民间必起动荡。”

    方天定道:“细分利弊,取利而防弊,具体施为,卿可与地方长者商议。”

    说完,方天定不再管,转问道:“孔家动向如何?”

    能值得皇帝亲自下问的,当然不是阿猫阿狗。

    山东,孔家只有一个,那便是孔子后代家族——仙源(曲阜)孔家。

    孔子之地位,不必多说。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汉平帝刘衎为弘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赵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沿袭至今。

    孔子成神,理所应当,然而其子孙以人身承沐神光,不免会有许多苟且之事。

    不说其他,只说仙源县九成土地尽归孔家所有,便十分不正常。

    再说,当学派成教门,且成为独一无二的统治阶级,已然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时下,方天定春秋鼎盛,区区儒教不值一提。

    然而,焉知后世子孙不会重蹈朱明之覆辙呢。

    看朱元璋的后代,被儒教搞的自闭的自闭,暴走的暴走,到了崇祯时,已经积重难返,致有国灭。

    朱明这个华夏正统没了,孔家拍拍屁股跪舔满清,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所以,儒家可以继续存在,却不应该有核心。

    事实上,国家得核心应该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皇权。

    任何会对皇权产生统治的,都必须铲除。

    因此,孔家上了方天定的小本本,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是方天定过仙源县而不入的原因。

    张所虽然不知道方天定的心思,却也知道一家占一县之地,十分不妥。

    他答道:“孔家对陛下未曾亲临,十分惶恐。”

    方天定微微颌首,道:“清查土地,按亩收税,孔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