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百花安慰道:“放着许多良医在此,嫂嫂又是练武之人,且宽心等待便是。”

    “嗯。”方天定应了一声,道:“吩咐下去,诸位臣公不必于宫外等待,且择一偏殿等待消息。”

    声音中,微显颤抖。

    讲真,面对千军万马,方天定也不会有半点失态。

    然而房间内是他的媳妇和儿子,能不紧张?

    十月怀胎不足,梁红玉不出意外地早产了,好在提前不久,只有半月。

    生产,是女人的鬼门关。

    后世医学如此发达,尚且有许多妇人跨不过去,遑论如今这个时代。

    虽然安排了最好的医生,最好的产婆和药物,但是,房间内一声又一声的痛呼,直如利刃般捅进方天定的心里。

    坐不能坐,走不敢走,只觉得混沌蒙蔽了心智,不知道如何动作。

    不止方家人焦急等待,各部大佬也在翘首以盼。

    所谓天家无小事,皇后产子,还是皇朝的第一个皇子,他们当然要报以最大的关注。

    方明的基业越来越稳,若说有什么隐患,那便是国家无储,一旦方天定不幸,立刻群龙无首,恐生变端。

    所以,刘韐、杜进臣、内阁各成员、各部长官,尽皆在宫外等待。

    吱呀,宫门打开,叶贵走了出来。

    刘韐当先迎上,问道:“侍中,情况如何?”

    叶贵苦笑,道:“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只是阵痛,并无更多的动静。”

    刘韐又道:“吾听闻,医学院曾经为产妇开膛取子,今日如何不用?”

    叶贵瞪了他一眼,未曾说话。

    刘韐也知道自己孟浪了,讪讪不语。

    莫说破腹产成功率只有两三成,便是可以保证胎儿安全,不到万不得已,谁敢给皇后用上?

    杜进臣见气氛尴尬,打圆场道:“国朝大军轻取两湖路,太子降生,实乃吉兆,定然无恙。”

    宗泽也道:“不得不说,闻风司的确干的漂亮。”

    虽然心中关切,然而刘韐还是忍不住得意。

    闻风司做的好事,着实漂亮。

    隐瞒种师道死讯,再寻人扮作他招摇过市,制造种师道投明的假象,使宋廷猜忌种师中。

    果不出所料,种师中去职,范天喜上位。

    能把一介白身推上两路置制使的职位,闻风司上下付出的心力,不可计数。

    本来,有范天喜做内应,可轻取两湖,然而,闻风司并不满足。

    于是,范天喜连战连捷,大破明军。

    直到尹峰这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被推出来,范天喜大军后路断绝、粮草不济才大败。

    尽管如此,范天喜仍然是连破围追堵截,杀死明军三万有余,返回了夔州路。

    黑锅是种师中的,荣誉是范天喜的。

    如此忠勇良将,赵宋安得放弃?

    果不出所料,范天喜接管夔州路,继续与明军刚。

    夔州路,乃是重庆之所在,为蜀地南方门户。

    该路破,其后方的梓州路、成都府路、利州路,可顺势而下。

    这就是闻风司并吕师囊部劳心劳力,推范天喜上位的原因。

    待天气转凉,前线调整完毕,就是范天喜归正之时。

    演一场戏,换取四路,何乐而不为?

    “到时候,长江以南,尽为国朝所有,赵宋失了产粮地,迁居西北亦难持久。”宗泽笑道。

    众人皆笑。

    没了蜀地的产出,怕是赵佶只能吃土度日了。

    突然,一内侍闯进来,叫道:“各位相公,皇后诞下龙子,皆平安!”

    刘韐惊喜起身,大笑道:“国朝再无隐忧矣!”

    胡安国一言不发,只向外走去,众人尽皆跟上。

    此时不去恭喜,更待何时?

    那边,方天定抱着孩儿,只觉得飘在云端。

    小孩儿裹在襁褓里,一边啃着鸡爪儿一样的小手,一边滴溜着眼睛到处看着,全没把他这个老子放在眼里。

    欢喜,是肯定的。

    还有一些慌。

    啊呀,我这样抱着,会不会落地上去了啊?是不是要给他吃些奶啊?他怎么不睡觉啊?

    杂念翻涌,颇为混乱。

    “啊,好丑啊,皱巴巴的……”方百花叫道。

    邵氏拍了她一下,笑骂道:“你小时候也这般模样,也没见你嫌弃自己。”

    说着,邵氏从方天定怀里接过自家孙儿,乐呵呵地去看梁红玉了。

    方天定要跟上,却被产婆拦住,道:“陛下,屋内不详,暂且莫入。”

    方天定道:“来人,重赏各人,并昭告天下。”

    说完,径直进屋去了。

    什么不详?能有龙气厉害?任凭什么魑魅魍魉,一律弄死!

    “陛下!”方垕叫住方天定,道:“当给太子定名,以祭告先帝。”

    方天定沉吟片刻,道:“恰逢我军大捷,太子降生,起名方捷。”

    方垕记下,自回宗人府添加名录,制作一应服侍印信等物。

    嫡长子,出生即为太子,这是早商定下的,只待降生。

    进了屋,梁红玉已经坐起,精神尚好,正抱着方捷笑着。

    方天定走近,握住梁红玉的柔荑,也不说话,只是笑。

    初为人父,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出口来。

    看方天定痴痴傻傻的模样,梁红玉笑道:“陛下,当与诸位臣公贺。”

    “哦。”方天定回过神来,道:“来人,着宰相府拟旨,天下新生儿者,皆加赏赐。”

    简单的赏赐。

    不过,也符合方明一贯的作风。

    只重实效,不求虚名。

    逗了一会孩子,自有乳娘接过去喂养。

    方天定安抚着梁红玉睡下,才出去于朝廷内外设宴庆贺。

    心情大好,喝酒也有劲,这一夜,方天定真的喝的烂醉。

第367章 夏去秋来() 
七月末,八月初,暑热去,秋凉至。

    膘肥马壮,粮食入库,正是用兵的好季节。

    皇宫内,方天定一手一个孩儿,玩的不亦乐乎。

    到底是天下第一好汉,适应了,一手一个孩子抱的稳妥妥的。

    “来,小宝贝,亲一个!”

    方天定伸出脸去,果断被糊了他一脸口水。

    “嘿嘿,你这个坏蛋!”方天定嘿嘿笑道。

    “陛下,把孩子给我吧,你当以国事为重。”洛樱劝道。

    方天定笑道:“国事天天有,甚时候是个头,陪娃玩耍才是重事。”

    闻言,洛樱也不再劝。

    想她不争不抢,然而诞下的皇子方安,与皇位无缘,心里不免失落。

    好在方天定待她不薄,不但封了她爹侯爵,还封了儿子燕王。

    这封号可不得了。

    方天定当太子时,封号便是这个,其中的宠爱,可见一斑。

    不过,方天定也明确了态度,只要方捷不夭折,那么储君不会换人。

    玩了半晌,梁红玉道:“陛下,妾身居住宫中,久未外出,今日天气甚好,何不带两个孩子出去转转。”

    方天定立刻同意下来,让叶贵备车。

    明日即将御驾亲征,方天定实在舍不得这一对儿子,索性抛下国政,嬉戏一日。

    不一刻,车马备好。

    梁红玉、洛樱并两个孩子,乘坐亮瞎眼的御车,方天定骑马。

    又有奶娘、侍女、护卫随行。

    百十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宫,沿着秦淮河慢慢走着。

    都不需要禁卫清道,远远地看到金光闪闪的马车,百姓便知道是皇帝出行了,主动让开道路。

    出了城,道路两侧农田多了起来。

    此时,大多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一截稻茬露在外面。

    许多农人正在耕田,准备播下麦子。

    当然,也有许多轮休的田地,只是荒弃着。

    “若是可以增加肥力,这许多土地便可以一直耕种了。”洛樱叹道。

    梁红玉笑道:“农人也知其中道理,草木灰、粪便尽皆肥田,只是不够罢了。”

    闻言,方天定陷入了沉思。

    轮休,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要是有化肥,定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目前想要化肥,实在遥遥无期。

    “叶贵!”方天定叫道。

    叶贵立刻策马跟上,取出小本本等待吩咐。

    方天定道:“着有司研究,以鱼骨粉肥田的效果,再试验轮休土地种植豆类,取其根茎肥田。”

    叶贵应下,一一记好。

    懂不懂的不重要,只要把皇帝的意见传达下去就好了,这就是叶侍中的态度。

    在沿途黄色野菊的摇曳中,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

    这村庄百余户,家家红砖,户户黑瓦,看着就是小康村庄。

    庄子外,有一片梨树林,上面白梨累累,有许多百姓正在攀登摘果。

    “看这果子,很不错的样子的。”方天定笑道。

    叶贵立刻让两个侍卫,去买些来让皇帝皇后尝尝。

    侍卫尚未离开,便见一老者提着一篮果子过来,拜道:“小老儿拜见陛下。”

    这是有见识的,见车识人,知道皇帝来了。

    方天定跳下马扶起,道:“老丈如何称呼?”

    老者道:“小老儿姓孙名权,原为孙庄里正,因年纪太大,便卸了,由本村退伍后生孙午接任。”

    退伍后生,定然残废了。

    方天定道:“既然有军中同袍在,不可不见,且请来叙话。”

    “好教陛下知晓,孙午带人进城卖梨去了。”孙权把梨递过来,又道:“本村白梨,皮薄肉厚,甘甜多汁,十分美味,孝敬陛下与娘娘。”

    叶贵接过,略微检查了一下,递给方天定。

    咔嚓,一口下去。

    “甜,好吃!”方天定赞道。

    孙权立刻眉开眼笑。

    把一篮梨子收下,递给梁红玉等人后,方天定问道:“未知这梨价格几何?”

    孙权道:“进城散卖,一文钱一个,大量的话,半文钱一个。”

    “年产几何?销售如何?”方天定又问。

    孙权道:“本村有树百棵,大年挂果千余,小年余一半,每年收入六七百贯。

    因是全村共有,每户也能分得六七贯钱,也算是不无小补。”

    六七贯钱,只是小补,这老头儿口气不小。

    方天定问道:“未知村中人家,年入几何?”

    孙权道:“本地水田颇多,每户三十亩,今年风调雨顺,亩收四石。

    刨除农税,能有百贯收入。

    闲时,男人进城务工,一年三四十贯贯好挣,女人亦在纺织厂接些散活,一二十贯不在话下。

    再养些鸡鸭猪羊,捕捞鱼虾蛇蛙,也能挣个七八贯。”

    嚯~一年收入一百五十贯,果真富裕啊!

    即如此,方天定道:“未知可搅扰一顿便饭?”

    孙权欣喜若狂,道:“陛下亲至,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

    说完,立刻招呼村人准备饭食。

    听到招呼,只敢远远围观的村民,立刻轰动了起来,各自分工,忙碌开来。

    皇帝进村吃饭,人人与有荣焉。

    一行百余人的饭食,还要准备的丰盛,没有一定的实力可搞不定。

    看百姓只有欢喜,毫无忧虑,方天定便可以确认,此村的确富裕。

    进了村,孙权先引着去看了村中学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