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一时间,岳飞心乱如麻,杂念重生。

    见岳飞沉默,张宪继续道:“兄弟,你我相争,若有死伤,凭白折损汉家儿郎罢了。

    兄弟有勇力,知韬略,当为上将军,若来投,领兵征战于胡地,扬我汉家威风,岂不快哉!”

    回了回神,岳飞道:“世兄所言,欲乱我心智乎?”

    “兄弟心乱,实因我言不虚罢了。”张宪笑道:“兄弟不降,我不强求,只是对阵之时,莫要心黑,好为汉家多留一分元气。”

    岳飞道:“两军厮杀,如何留的手,各凭手段罢了!”

    “吾省得,只……”

    “恁地啰嗦!”杨再兴打断张宪,指着岳飞骂道:“尝闻岳鹏举大名,只以为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今日一见,却知张兄弟所言甚是虚妄。”

    岳飞闻言,怒目相对。

    杨再兴瞪回去,道:“难道不是?好男儿,当杀胡人!

    你也有好本事,却只给宋贼做狗,岂是男儿所为?”

    “呸,好个牙尖嘴利的泼贼!”怒骂中,一小将打马到了近前,继续道:“尔等嘴皮子利索,如何前日不敢出城搦战,今日只把言语惑乱人心?”

    张宪道:“岳翻小弟,可愿随兄弟去辽东看一看?”

    这小将名叫岳翻,乃是岳飞的弟弟,不过十七岁。

    因仰慕岳飞的紧,岳翻离家来投,曾与自家兄长一起征战于庐州。

    十七岁的少年,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又不怎么愿意动脑子,因此只把张宪的规劝当放屁。

    岳翻抬起铁枪,道:“叫爷爷随你去亦无不可,只要胜的这把枪,擒了爷爷我!”

    “无礼!”吉青打马而出,喝骂道:“两位大哥抗击女真,与我中国有功,岂容你这黄口小儿大放厥词!”

    岳翻见吉青容貌,骂道:“兀那丑鬼,是何来头?”

    吉青道:“洒家面丑心不丑,亦知尊敬豪杰。

    你这黄口小儿,眉清目秀,心里却丑的很,只配给宋贼做**玩物!

    爷爷问你,做兔儿爷快活乎?”

    “哇啊啊啊啊~”岳翻气的暴走,立刻挺枪打马,就要与吉青火并。

    岳飞喝住,道:“今日不宜再战,明日再说,且退兵。”

    说完,岳飞果断领兵回营。

    张宪的话,对他冲击有点大,需要点时间来消化。

第373章 孙立反水() 
鲁桥镇作为防御明军进攻的重要节点之一,有一万五千余军兵驻守。

    统兵大将,乃是病尉迟孙立,副将为锦豹子杨林。

    其实,宋江是不太相信孙立的,只是人手紧缺,不得不派出孙立来。

    对此,孙立也是心知肚明。

    毕竟,从始至终宋江就没给过他信任,并且登州系其他人都投明了。

    虽然心里不爽,他却不曾展露异样,只憋着火气,本分地做事。

    结束了上午的操练,孙立回到了衙门内。

    这官衙,本为转运使衙门,然而转运使早跑了,只留下三五个文书,如何能够阻拦孙立入驻?

    不仅官衙被占用,便是那几个文书,也被调入军中任用。

    刚喝了盏茶,有亲兵走来,道:“将主,门外有人递交书信来。”

    孙立问道:“何人?”

    亲兵道:“隐藏于披风与斗笠中,即未漏形迹,亦未表明身份,只言乃是将主登州亲眷。”

    孙立本人的家眷,都在登州,已经落入明军掌控。

    此时闻言,顿觉蹊跷。

    接过书信,不用看,只见封皮字迹,便已知晓来人身份。

    沉思片刻,孙立屏退左右,请访客进了书房。

    “哥哥安好!”孙新与邹渊拜道。

    孙立道:“兄弟近来可好?”

    孙新道:“托国朝之福,小弟近来得了一子,又得朝廷重用,甚是快活。”

    邹渊急道:“贤兄,我等之前多有书信送来,为何不见回音?”

    “身处两方,不便往来罢了。”孙新按住邹渊,道:“哥哥,我等来意,你当知晓,未知意下如何?”

    他两冒险前来,当然不止是重叙亲情那般简单。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劝得孙立归降。

    孙立闻言,不禁陷入了沉默。

    投降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反正宋江也没把他当兄弟看。

    只是这么多年的情谊,就此投降,怕是没面子。

    孙新道:“想当年,我等被迫来投梁山,宋江忌惮哥哥本事,只给了三十九把交椅,不入天罡之列。

    其位次,还在解珍解宝二人之下,哥哥何曾快活过?

    往日里,寄人篱下,只能任他打压,无可奈何。

    今日,我等都在明朝过的快活,何必吃这口闲气!”

    “不错。”邹渊接道:“这些年南征北战,收留的情谊足够还清了。

    现今明朝兴起,全取天下不在话下,兼得皇帝英明神武,朝政清明,人人快活,何必陪着赵宋一条道走到黑?”

    孙立下定决心,道:“杨林对宋江忠心耿耿,名为副将,实则监督,如此……”

    他早就待的不耐烦了,一身好本事,卖给谁不是卖?

    至于义气,那是什么?

    宋江那厮不识货,或者说识货不用货,当然要另寻买主。

    此时自家兄弟来了,也不假装矜持,就同意下来。

    目下,宋江领兵往永静军而去,地方空虚,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邹渊道:“我与杨林亲厚,哥哥自可以请得他来,善加劝说。”

    孙新补充道:“万一杨林兄弟不从,只好拿下他,也不害他性命,只拘禁便了,待拿下三州之地,放归不迟。”

    “此言甚好!”孙立立刻安排心腹亲卫,就在周边埋伏起来,再着人请杨林来。

    听的商议抵御明贼事,杨林不疑有它,只带了三五亲卫,入了后院来。

    孤身进了书房,杨林道:“未知防御使有何安排?”

    孙立还未搭话,孙新邹渊转了进来。

    见此二人,杨林只骇的魂飞魄散。

    情势很明了,孙立要反水了。

    不然,不说绑了两人证明忠心,也不会诳自己一个人孤身到来。

    邹渊行礼,道:“贤兄,别来无恙乎?”

    杨林不答。

    邹渊道:“你我素来交厚,兄弟便开门见山。

    此来,为了邀请兄弟共襄大业,未知尊意如何?”

    杨林道:“若我说不,莫非要立刻死于刀兵之下?”

    “万不至此!”邹渊道:“当年,我等劫狱救了解珍解宝二人,全赖兄弟引荐,方得于水泊中安身。

    此乃救命之恩,不敢或忘。

    如今,你我敌对,无可奈何,却绝不敢加害。

    只委屈贤兄留于此地,待我军目的达到,定然放还。”

    孙新又道:“贤兄,古人云,良禽择木,贤臣择主。

    赵宋昏聩,有甚值得效劳处?反观我主,智勇仁义,天下无双,实为明主。

    贤兄从芒砀山死里逃生,已报得宋公明恩情,何必还要与赵宋殉葬?”

    杨林颓然叹了口气,道:“想我出身微末,本事低微,宋公明全无芥蒂,提挈着给了把交椅。

    目下,他又委我以重任,粉身碎骨难报,安得叛他?”

    说完,杨林自顾自拖了把椅子做了,闭目不语。

    打是打不过三个人的,没办法阻止,只能听之任之。

    “得罪了!”

    邹渊拱手致歉,与孙新把杨林捆扎了结实,防止变故。

    安排了心腹监押杨林,孙立又道:“若只献出鲁桥镇,难显我等功劳,我有一计,或可再取中都、平阴,便是高唐,说不得亦可趁势取之。

    如此,陛下据守将陵,我等领军直击宋军之后,当可大破之!”

    “计将安出?”孙新问道。

    孙立抚掌而笑,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说了计策。

    孙新听了,叹道:“如此,虽对不住昔日兄弟,却能为国朝立功,亦免了许多杀戮。

    为了孩儿计,也顾不得许多了,只按哥哥说的办。”

    “即如此,我等兄弟自去禀报刘将军,兄长暗自准备便好。”邹渊道。

    孙立道:“且放宽心,定当立下大功。”

    商议既定,孙新、邹渊仍作原样打扮,孙立派人送出了镇。

    自家兄弟走了,孙立立刻召集人马,准备迎敌。

    镇外,刘子羽领着八万大军,一路行到鲁桥镇外。

    孙新、邹渊求见,把孙立的计策说了。

    刘子羽当即同意。

    方天定据守将陵,调动宋军围攻,众人皆知。

    其中胜负的关键,便在于明军行动要足够快。

    刘子羽部想抵达将陵县,中间的阻碍不少。

    中都的郝思文,平阴的索超,高唐的刘家父子,皆是阻碍。

    若能拿下三处,大军北上轻而易举。

    至于梁山泊周围三州,在宋江大败亏输的情况下,还不是轻易可得?

    如此,刘子羽也不立刻展开攻势,只调兵遣将做下相应安排。

    孙新做宋军打扮,翻来往复,只在其间传递消息,把计划不断完善。

第374章 郝思文溃败,杨林自杀() 
“报~”

    亲卫冲进郝思文将府,道:“将军,鲁桥镇派来求援信使。”

    郝思文大惊,道:“快快带进来。”

    片刻,一浑身带血的兵丁被带了进来。

    这是孙立的亲兵,郝思文曾经见过,身份并无疑虑。

    亲兵浑身带血,可见战事激烈,郝思文不禁为孙立、杨林安危担忧起来。

    这兵跪倒,哀求道:“将军,明贼八万大军围攻鲁桥镇,孙将军不敌,请将军速发援兵!”

    说着,这兵递上求援信。

    郝思文两下看了,确认无误后,安排这兵下去治伤。

    “来人,传信平阴索超将军,告知鲁桥镇情况,再起大军一万,支援鲁桥镇。”郝思文下令道。

    有幕僚道:“将军,支援他处,非我等职责,何不坚守城池,待明军来攻?”

    郝思文道:“节度使不在,各处防线当守望相助。

    否则,一处失守,腹地不稳,我等皆难保全。”

    主将计较已定,其他人只能劝,不能反驳。

    半日后,一万人马整点齐备,开出了中都县。

    行了不过二十里,尚未接近任城县,只见前方烟尘腾空,一彪军马撞了过来。

    郝思文看得清楚,这两千马军打的是孙立的旗号。

    败的如此快?

    求援信使抵达不过半日,孙立就逃到了这里。

    算起来,信使刚走不久,他就败了!

    明军又厉害了许多啊!郝思文忧心忡忡地想到。

    不一刻,两军相遇,孙立策马到了近前。

    真惨!

    身上两三条伤口,甲衣血迹斑斑,背后、胳膊各有一枝羽箭,白羽尤自摇晃不休。

    “兄弟!”孙立叫道:“明军追击片刻便至,速速退兵!”

    郝思文接住孙立,问道:“何故败的如此迅速?”

    孙立道:“明军攻势凶猛,我等据守,伤亡惨重,为了击退明军,我便出阵挑战。

    奈何贼多,未杀的一个敌将,又被栾廷玉那厮暗箭所伤,因此落败。

    贼军伏兵骤起,未敢回镇,绕路来投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