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刘韐微微颌首,道:“赵宋倒行逆施,拱手把民心推给我等,实乃天赐良机。

    传令冯喜,广为宣传赵宋决河之事,再把我朝抢灾赈济事传出去。

    最好,选择模范竖为典型,以尽可能动摇赵宋民心。”

    随行记下,立刻派人传信去。

    “爹!”

    惊喜中,一骑飞到刘韐跟前,不是刘子羽还是谁。

    不顾泥深土脏,刘子羽跪下磕了个头,喜道:“奉陛下令,往各处救灾,却不想碰到了爹。”

    去年出征,刘子羽一直未曾回家,父子俩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刘韐扶起儿子,往后看去,只见两千余人的队伍,护着五百余粮车,在艰难跋涉着。

    “军粮尽皆运出,尔等如何就食?”刘韐问道。

    刘子羽道:“危难时刻,全军节食,每人每天给米三两,罐头一只,余者全部发出,其缺额,待事定以钱补足。”

    “不错,非常时行非常事,却不能当成定例。”刘韐赞道。

    说起来,刘子羽的军事生涯,还是他启蒙的,刘韐岂能不通军事?

    军粮乃是战斗力之根本,此时挪用,乃是特事特办,却不能成为惯例,因此嘱托。

    说了一刻钟,车队走过,刘韐道:“行了,闲话以后再叙,且把粮食送于地方。”

    “是!”刘子羽行了个军礼,转身走了。

    早一刻把粮食送到,说不得就能救得一命,此乃刘韐、刘子羽心照不宣的共识。

    父子俩相逢于道,叙话不过一刻钟,便分道扬镳,各行职责去了。

第399章 开封内城破() 
三月下旬,经过半个月的清理,西城终于被清空,明军可以重新展开攻势。

    “目前的问题是,若宋军再次埋设火药坑杀我军将士,又当如何?”

    方天定的问题,帅帐内众将不能回答。

    若宋军真的以城池为代价,埋设火药杀人,除非不进城,不然免不了要中招。

    破解之法不是没有,那就是围而不攻,待城内守军全部饿毙,城池自下。

    这样需要的时间太久了。

    城池那么多,每个都坚持三五个月的,什么时候能够全取天下?

    怕是方天定老死了也看不到那一天。

    朱武道:“陛下,开封城乃是赵宋首都,其内多死忠,又被宋江断了后路,是故才有如此决心。

    换做其它地方,民心军心皆无,定然不会如此激烈的抵抗。”

    “此言有理,却与打破开封无用。”袁朗道。

    “陛下!”张宪咬牙切齿地说道:“外城在手,或可堵塞蔡河、汴河出口,以水破之!”

    两河穿开封而过,若填塞出水口,积聚水源,内城不攻自破。

    沉吟片刻,方天定道:“城内十余万百姓,尽无反抗投降者,死不足惜!

    传令,立刻准备填塞出水口,修筑堤坝,水灌内城!”

    “报~”一传令兵进来,道:“陛下,闻风司密信!”

    方天定接过打开,仔细看了,递给众人。

    沉思片刻,方天定道:“收回前令,点选三千敢死之士,今夜配合内应破城!”

    众人看了,尽皆大喜,各自准备破城。

    内城内,大相国寺,天王殿。

    殿堂颇大,此时却显得的有些拥挤。

    四百好汉或站或立,各自提刀掣枪,跃跃欲试。

    时迁对着领头的大汉说道:“吴兄,子时务必打开城门,接应大军入城,可有把握?”

    大汉道:“时兄放心,除非全军覆没,否则定然打开城门。”

    这汉子姓吴名革,华州人,从泾原军,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

    在高官云集的开封城里,他是籍籍无名之辈,普通公职人员一个。

    因为赵佶西逃洛阳,城中军官缺乏,吴革便提拔为统制,手下有三千余人。

    此时的四百人,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死士。

    这些人,本事不一定多高,却绝对对赵宋充满了仇恨。

    便如那些家住城外的,眼睁睁看着一家人被洪水淹没,如何没仇?因强征暴敛破家灭户的,岂能无恨?

    原本,吴革也是讲究忠义,只打算把一条性命卖给赵宋。

    只是赵宋朝廷的所作所为,让他大失所望,心内的想法不禁动摇。

    在城头上看到滔滔洪水,直接让他粉转黑。

    如此不把子民当回事的朝廷,不反作甚?留着过年么?

    于是,他主动联系了闻风司。

    闻风司在东京的密探,活动基本是半公开的,便是赵鼎也有察觉。

    没人敢动!

    现在抓了明朝密探杀了,事后清算,定然死全家,谁不害怕?

    便如范琼这等没了后路的,也不想被灭九族啊。

    商量完计划,时迁离开,与闻风司密探散于城中潜藏。

    夜幕降临后,智清长老带着十余个火头工,为吴革等人送来饭菜。

    大相国寺是赵宋的皇家寺院,方明又对释教极度不友好。

    然而,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为了不被断绝传承,智清长老不但让出天王殿作为吴革等人的发起点,还主动供应饭食。

    就是这么的现实,一如大多数人的选择。

    吃饱喝足,吴革抹了抹嘴巴,低喝道:“兄弟们,报仇去!”

    “报仇!”

    各人纷纷起身,跟在吴革身后。

    出了大相国寺,四百人直奔西边去。

    没有计划,没有潜行,就是莽!

    巡街士卒见大队人马横冲直撞,喝道:“什么人?夜间宵禁,禁止走动!”

    “明军入城啦,逃命去吧!”吴革喝道。

    “明军入城,反抗者死!”余者纷纷大叫。

    巡街士卒一呆,旋即扔掉刀枪,各自隐藏去了。

    他等当然知道明军没进来,只是一小撮人叛乱。

    然而,谁愿意拼命呢?

    皇帝都跑了,这天下又不是自己的,换谁还不一样!

    时迁吹燃火折子,随手扔下。

    轰,烈焰腾空。

    大相国寺七层铁塔,乃是城中最高,最上面堆积的柴堆、火油被点燃,立刻照亮了整个城池。

    与此同时,又有三五十处火起。

    “明军进城啦,逃啊!”

    “投降不杀,顽抗死全家!”

    “赵宋完啦~”

    各种呼喝响成一片,只搅的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吴革一行人轻而易举地抢了城头,开了城门。

    见城门洞开,岳飞铁枪一挥,喝道:“兄弟们,随我抢城!”

    “冲啊!”

    呼喝中,岳飞策马狂奔,直往内城冲去。

    三千敢死之士,跟在他的身后,一往无前。

    令旗所指,目标所在,哪怕可能被炸死,也没让他们有丝毫犹豫。

    顺利通过城门,岳飞喝道:“王贵,领一千控制城墙,徐成,领一千检查城墙,余者,随我杀散守军。”

    没有守军,只有抱头鼠窜的军民。

    民心尽丧,士气全无,这就是城内守军的状况。

    道路堵塞,无法前进,岳飞大喝道:“天兵进城,抱头蹲地者不死,起身者杀!”

    “抱头蹲地免死!”明兵纷纷呼喝道。

    王贵登城,与吴革验证了信物,共同控制城门。

    徐成带人,仔细检查发现没有埋设火药后,立刻放出三朵绿色的烟花来。

    明亮的烟花,煞是漂亮。

    方天定长戟一挥,喝道:“司行方,出发。”

    “兄弟们,跟我走!”

    呼喝中,司行方领着三千人直冲内城。

    六千人,宋军也该炸了,不然等检查完毕,想引爆也没机会。

    先登营如此轻易便进了城,方天定喝道:“传令另外三面,立刻抢城,控制城门。”

    不管怎样,先把城门抢了,终归是有益无害的。

    司行方进了城,只见街道空荡荡,并无一人走动。

    真的是没有半点反抗,轻松至极。

    司行方喝道:“来人,分出两千人,仔细检查,余者随我杀赵鼎去!”

    赵鼎会逃?怎么可能!他是被范琼拖着走的。

    呼喝声起,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家丁,都跑路去了。

    所以,环绕在赵鼎、范琼身边的,不过十余个。

    那些普通士卒,真的是半点想法都没有,只要保全性命,根本指望不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人诚不我欺!”赵鼎踉踉跄跄地跑着,喃喃自语。

    内城已失,皇城也坚持不了多久。

    毕竟,皇城禁卫的士气,并不比其余士卒强许多。

第400章 赵桓降() 
“陛下,经检查,城内并无异常,大军可以入城。”

    “入城!”

    一声令下,五万大军从四方城门涌入。

    街道上,无数宋兵抱头跪地,不敢抬头去看。

    吴革抢城门时,基本没有抵抗,其后明军入城,也未有抵抗。

    十分轻松。

    不过,赵桓退守皇宫,赵鼎退入艮岳,还要费些手脚。

    站在城墙上,方天定看着明军救火。

    自己的火自己灭,也是够了。

    可是没这些火,说不得宋兵还会打一打。

    不一刻,大火熄灭,方天定也见到了吴革。

    吴革如何,还有待观察,然其祖吴廷祚,确实不凡。

    吴廷祚乃是后周至北宋时期重要将领,早年追随郭威,长期担任亲校。

    后周建立,其深得太祖郭威及世宗柴荣信任,官拜枢密使、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尉。

    柴荣亲征北汉时,负责东京留守事务。

    北宋建立后,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献计除掉李筠,赵匡胤两次亲征平叛,负责东京留守事务。

    后来主政秦州,拜雄武军节度使,收复了陇右伏羌之地,累迁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等职。

    能侍奉三帝,深得重用,可见其为人和能力。

    吴革继承多少其先祖的能力尤未可知,然而忠肝义胆依旧。

    靖康时,女真人南下,欲立伪帝张邦昌,革谋诛之,以三月八日起兵。谋既定,前期二日,有班直甲士数百人排闼入言:“邦昌以七日受册,请亟起事。”革乃被甲上马,至咸丰门,四面皆范琼党羽。

    范琼诈其同举,乃绐革入帐,即执之,胁以从逆,革骂之极口,引颈受刃,颜色不变,其麾下百人皆同死。

    当然,世事变移,此时只有吴革杀范琼的份,哪有范琼杀吴革的机会。

    方天定并不知道这些,却不妨碍他的欣赏。

    方天定道:“卿聚四百人,于十万人城内举事,岂不惧尸骨无存?”

    吴革道:“赵宋倒行逆施,以臣一死,换天下早安,无悔矣!”

    “善!”方天定道:“卿爱军事,且做随军参谋,待熟悉军制,再做安排。”

    吴革欣然应下。

    “报……”

    传令兵进来,道:“禀陛下,赵宋皇城内有人坠出,言来商议投降事。”

    方天定问道:“来者何人?”

    “乃赵宋吏部尚书、东京留守禁军统领王时雍。”

    “宣!”

    不一刻,王时雍进来,倒是人模狗样的。

    文人能够掌军,也是赵宋重文轻武的老毛病了。

    方天定不知道的是,这货与范琼一样,也是一个叛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