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匹对武将的作用,只看吕布因赤兔背叛丁原,便可知一二。

    方天定扶起,道:“非为我也,乃是为了苏州百姓。”

    石宝再拜,道:“必不负天下百姓期望。”

    众人皆笑。

    安排妥当,邓元觉、包道乙挑了四五百人,分批混入苏州,以为内应。

    这两人,一道一佛,并不会引来盘查,正适合提前潜入。

第35章 海盐() 
海盐,秦王政二十五年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

    盐,每日不可或缺,事关重大,利润也厚,历朝皆为官卖。

    义军所属地盘并无产盐地,所用食盐都是海商外购而来。

    进口不但需要耗费大量钱财,还容易为人所困。

    为了保证食盐供应,方天定命令潘文得领兵一万,攻打海盐县。

    其任务,就是恢复晒盐。

    其任务依据,就是海盐县名的来历,具体实施方案,由邵俊负责。

    初六,恰逢小年,大队军兵开到了海盐城下。

    地处腹心,临近海边,海盐城墙残破,士卒惫懒,如何能够应对一万大军。

    探知义军开来,知县早慌了,连忙聚集大小官员并士绅商议对策。

    彷徨无措间,只听一人说道:“贼兵势大,难以困守残城,且让我出去杀一阵,灭灭贼军的气焰,再做商议。”

    知县看时,原来是城中豪杰段恺。

    段恺有膂力,武艺精熟,三五十人不可挡,平素也养着三两百家丁,都是操练了精锐的。

    听到段恺请命,知县大喜,道:“若是击退贼军,吾定然上奏朝廷请功。”

    段恺大喜,出门而去。

    披挂整齐,领着家丁并县里的几百兵丁,共一千人出了城。

    骑着黄骠马,段恺领军直趋大军之前,喝道:“贼军安敢犯我县境,速速退去,待做了刀下鬼,悔之晚矣。”

    看到有人出城搦战,潘文得笑道:“正觉得手痒,且容我试探一番。”

    邵俊劝道:“将军乃一军之首,如何轻出?左右不过千余乌合之众,挥动大军压上便了。”

    潘文得道:“我军士卒训练不易,乱战一起,必有损伤,反倒不美。

    我杀了那大将,余者必然降服,如此,不战而下海盐,岂非美事?”

    邵俊不好再劝,只是吩咐副将应明、鲁安暗暗戒备,随时准备接应。

    打马出阵,潘文得笑道:“县中土豪,也敢抵挡天兵,岂不知螳臂当车乎!”

    段恺怒喝一声,举枪冲来。

    潘文得不敢怠慢,连忙举刀接住。

    只一合,潘文得暗呼不妙。

    这段恺武艺精熟,力气又大,着实不好应对。

    只是刚刚接阵,不好退却,只得打起精神努力应对。

    十余合后,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潘文得落入了下风。

    邵俊瞧的真切,道:“鲁将军,未免潘将军有失,且去相助。”

    鲁安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潘文得落败,立刻打马而出,与潘文得双并段恺。

    段恺也是好本事,一挑二也不落下风,只是难以取胜。

    邵俊恐失了士气,挥动大军压上。

    段恺大怒,骂道:“贼人无耻,只会以多欺少!”

    拨开两把兵器,段恺调转马头,喝令回城坚守。

    段恺刚到城下,便见城门洞开,里面涌出数百人来。

    当先一人端得勇猛,只一下,斩断了段恺坐骑的马腿。

    事出突然,段恺措不及防,直接被掀翻在地,亟待起身,又被刀枪逼住,让人拿绳索绑了。

    前有围堵,后有大军,自家主将失陷,家丁并宋兵见势不妙,发声喊全都绕城走了。

    只见那群人分成两拨,一拨守住城门,一拨绑着段恺来到阵前。

    潘文得看到最前面一人,瞪大眼睛喝道:“肖明,你如何在这里?”

    肖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道:“我当逃兵了。”

    潘文得眼睛一睁,喝道:“胡说什么,你知不知道逃兵是什么下场?你想好了再说。”

    义军逃兵,如无投敌、破坏、泄密、等行为,并不处死,只是开除军籍,剥夺从军之所得,赶出义军势力范围。

    肖明家里本是赤贫,刚刚分了二十亩地,若是被认定为逃兵,不异于夺了家里生计。

    没有财产,又背井离乡,如何生活?

    如若被赶出去,一家老小非得死在他乡不可。

    是故,潘文得才让肖明重新组织语言。

    肖明只是哭,不断请罪。

    擒了段恺的大汉说道:“我叫刘赟,肖明是我等小兄弟,我替他说吧。”

    二下越州的路上,肖明所在小队被宋军偷袭,五人,仅有他免于一死。

    点燃烟花放出信号后,为了防止宋军杀个回马枪,肖明果断离开。

    不巧,他在黑夜里迷了路,不知不觉就到了一处山上。

    肖明以为是因为自己睡着,才导致同袍被袭杀,不自觉钻了牛角尖,越想越自责,越自责越觉得自己罪不可恕。

    正当他打算从山上跳下去时,被刘赟所救。

    因为世道艰难,刘赟纠集了一伙人山中落草,一共有七个首领,其余六个分别是张威、徐方、邬福、苟正、郭世广、甄诚,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听闻方腊领军起义,刘赟也想投奔,只是没人引荐,不敢轻动。

    碰到肖明,知道他是义军士卒后,刘赟说出了自己心思。

    回过神来的肖明也知道自己死不得,因为他知道,失踪士卒一般都会被追认为烈士,他觉得自己受不起。

    于是,了解刘赟等人人品和风评后,他决定带领刘赟等人投奔义军,作为赎罪。

    正好打听的义军要出兵,刘赟等人略微商议后,觉得不管义军目标是那,海盐县必然是目标之一。

    于是,众人分批潜入海盐县,静待时机。

    大军到来之际,趁着段恺出击,他们同时发动,一举擒获了县令,又占领了城门,随后捉了段恺。

    听了刘赟解释,潘文得释然,只是具体怎么处理,还要方天定决定。

    吩咐鲁安带着刘赟肖明等人,押着段恺前往嘉兴后,大军入城。

    邵俊并不管具体政务,他第一时间令人搬来了县衙所有文书和县志,带人检索起来。

    他的任务,是确定秦朝盐场的位置,看看是否还能用。

    一无所获。

    预料之内,因为迄今为止,建县以来,海盐曾四徙县治,六析其境。

    秦末县治陷为柘湖,迁至武原乡,东汉永建中,县治又陷为当湖,只这两次变迁,便可以让晒盐历史烟消云散。

    当今天下,制盐都是煎煮,晒盐偶有为之,只是技术不成熟,产量颇低,也未大规模推广。

    得知盐是煮出来的时候,方天定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可操作之处。

    盐,每日必食,低价出售,可以收买民心。

    盐税收入是各国政权收入的重要组成,大肆走私倾销低价盐,可以作为战略杀手锏,打击破坏金辽等敌国的手段,破坏其经济。

    晒盐,是实现这些的不二途径。

    因为只有晒盐,才能获得大量的优质廉价的盐。

    方天定只知道晒盐的原理和大概流程,并不知道如何选择地址和判断气候条件,于是乎,海盐县这个曾经晒过盐的地方,成为了首选之地。

    查询资料无果,邵俊带着工匠,踏遍了整个海盐县的范围,在海边选了三处合适的地方,开始建设盐田。

    细节不用邵俊操心,自有工匠们操持。

    邵俊的职责,是监督水泥的用途,并记录水泥的效用,确保水泥的存在不外泄。

    除非战争的手段突然进化到后膛时代,否则,在全取天下前,水泥的战略作用比火药还要大。

    因为水泥构成的坚城,基本无法用常规手段破坏。

    若是赵宋得知水泥配方,把所有城池都糊一遍,方天定只能挨个爆破过去。

    那样,不但需要海量的火药,耗费无数的资金,也太耽误时间了。

    所以,严格保密是必须的。

    所幸,建设盐田用的水泥不多,不过两千多桶,没有出什么纰漏。

    盐田建设也很顺利。

    大把赏金发下去,工匠们都是干劲十足,日夜不休。

    不过六天,三片盐田建成。

    接下来,只等水泥干透后,引海水入田,慢慢晒。

    事情停当,邵俊也不再停留,起身赶往嘉兴和大军汇合。

    攻略苏州的行动,即将展开。

    ………………

    感谢qq阅读书友“牛气冲天”的打赏,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第36章 苏州不宵禁() 
正月十二,大军出发,一天后,到达太湖边。

    水军主力已经在等候,众军依次上船。

    利用河流,进入太湖,绕过东山岛,由渔洋山登岸,趁夜直取天平山,再去苏州。

    这是方天定定下的行军路线。

    朱缅夹带里还是有几个人物的,苏州陆上防御非常严密,特别是东南方向,关卡重重。

    小股部队可以装扮成花灯队混过去,大部队只能强闯,一定会暴露的。

    众将推演,对此都是无计可施。

    于是,方天定提出了走水路。

    巧妙利用苏州守军只顾陆路的盲区,从太湖直接插到苏州城西,利用其重东南,轻西北的防御布置,直击薄弱处。

    这个计划,众将都是称赞。

    太湖虽大,却没有赵宋水军,可谓毫无阻碍。

    一排百余艘大船,载着义军一万余士卒,划破涟漪波浪,迎着湖风疾驶。

    方天定拿着望远镜,不断扫描着。

    他所站的大船,乃是三层楼船。

    攻陷湖州的最大收获,便是三艘三层楼船,理所当然地,这三艘大船成了水军旗舰。

    方天定站在楼船顶层上,方圆十余里一览无余。

    成贵叹道:“此船虽好,却只能内河航行,殊为可惜。”

    楼船叠有几层,重心太高,遇到大风大浪极容易倾覆,是故没法在大海上航行,但是称霸江湖还是没问题的。

    方天定笑道:“莫急,等你们练好海上本事,定然有好船。”

    话音未落,视野里突然蹿出两只小船,极速向着船队靠近。

    “东山岛方向,有船只靠近。”

    成贵立刻举起望远镜看了过去。

    确认无误后,成贵喝令道:“派小船去拦截,勿使对方窥探我军虚实。”

    随着旗手挥动旗号,瞿源领着二十余只小船,正面迎了过去。

    成贵叹道:“有望远镜,我军可处处占据先机,真乃神器也。”

    方天定笑而不语。

    一刻钟后,瞿源已经靠近了两只小船。

    却没想,小船陡然加速,犹如离弦之箭般划出一条弧线,绕过了阻截,仍向船队靠近。

    瞿源大急,连忙驱动手下奋力摇橹。

    根本赶不上,只能跟在后面干着急。

    两只小船来到近前,并不靠近,只是在弩炮射程外绕着圈子,远远观望。

    成贵大怒,再令小船出击。

    只见乔正领着四十余小船,排出半圆阵型,向着两只小船围了过去。

    见到又有船只出来,两只小船不敢再浪,调头驶离。

    两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