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这么肥,这么弱?

    女真人见宋人如此弱鸡,如何会不心动?

    于是,金兵大举南下,围了开封城。

    异族大军围城,赵佶不思反抗,一心想要难逃。

    因此,在李纲等人的强劝下,赵佶半推半就地退位,把皇位让给了赵桓。

    后来靖康之耻发生,赵佶、赵桓父子皆为金兵擒获,押解北上。

    这实在是开了国未灭而皇帝被生擒的先河。

    被押送的途中,赵佶所受屈辱,自不必提。

    其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受尽凌辱。

    到金国都城后,其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太祖献俘。

    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后又被迁到五国城囚禁。

    期间,赵佶的悔恨、哀怨、凄凉不必多提。

    然而,这货还在坚强地活着。

    讲真,但凡赵佶有半点血性与担当,不会苟活受辱。

    事实上,被擒获之后的赵佶,坚挺地活了九年,方才死去。

    对这样的人,方天定如何能够指望他表现的多好?

    方天定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说道:“压下去,军法审判!”

    赵佶一呆,连忙叫道:“陛下饶命啊,罪臣降了啊,降了啊……”

    方天定冷笑道:“似你这等人,车载斗量,朕要之何用?”

    赵佶叫道:“罪臣是前朝皇帝,可以下罪己诏与禅位诏书,以示国朝的正统啊。”

    “如今我朝军队强大,朝政清明,百姓快活,有谁会说陛下得位不正,岂是你这介亡国之君可以说三道四的。

    如此昏庸之人,正好斩杀,以祭奠无辜惨死的百姓。”叶贵果断补了一刀。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赵佶喃喃自语。

    这不合套路啊。

    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

    赵宋进攻后蜀时,赵匡胤特地为孟昶建了五百间房舍,备齐了一应物件,以示厚待。

    孟昶投降到达汴京后,授任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虽然被封秦国公的第七天去世,却被追封为楚王。

    当朝厚待前朝亡国之君的例子,历史上数不胜数,如何到了方明,就行不通了?

    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方天定心中一软,道:“叶贵,给他说说罪行,也免得世人说朕不教而诛。”

    “是!”叶贵领命,道:“赵佶,主要罪业有三。

    一,为一己之私,修建艮岳,大兴花石纲,害的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采买花石纲,朕都是付钱了的,且一再叮嘱莫要残害百姓。”赵佶辩解道。

    “呵呵……”方天定冷笑道:“所谓上行下效,若非你默许纵容包庇,朱缅那等狗贼,如何能够残害一方?”

    “朕并不知情。”赵佶下意识地用上了朕。

    方天定并不追究这点小问题,说道:“作为一国之主,却被下面官宦蒙蔽欺瞒,岂非取死之道?”

    赵佶讷讷不能言。

    “二,泗阳之战中,童贯为了破城,驱使十余万百姓运土堆山,如今,泗阳城外尸骨未消,皆为罪证。”叶贵继续说道。

    “此乃童贯那厮自作主张,罪臣并不知情啊。”赵佶在此辩解。

    只会把罪责推脱给手下,方天定都懒得说他。

    “其三,明军进逼开封,宋军置百万百姓于不顾,撅开黄河河堤,害命无数,实乃罪大恶极。”

    “此乃……宋江自作主张,罪臣当时已经去了洛阳,实不知情……”

    赵佶的声音越来越小,实在是没有底气。

    还是那句话,作为皇帝被手下蒙蔽,那就是死有余辜。

    吧啦吧啦,叶贵连续说了大罪三条,中罪十余条。

    例如扩约公田,勾连西夏等等,任意一条都可以要命。

    听完,赵佶真是面如土色,汗出如浆,已经彻底瘫倒在地不能起身。

    “经朝廷上下决议,判处赵佶斩立决之刑,其、首级传檄四方,以为警戒。”叶贵最后说道。

    “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

    赵佶猛然翻身而起,砰砰砰地磕头求饶道:“陛下,我错了,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啊。”

    不过两个头磕下去,额头已然见血。

    砰砰砰……

    连续十余个头下去,已经血流满面。

    “陛下,罪臣可以揭露赵匡胤篡位自立,可以揭露赵光义杀兄躲位……”

    砰,又磕了一个头,赵佶起身再要继续时,直挺挺地趴到在地。

    见他半天不动,近卫上前检视。

    “陛下,这厮没气了。”近卫道。

    磕头磕死了,这大概是历史上死的最憋屈的皇帝了。

    方天定嫌弃地挥了挥手,道:“拖下去,枭首示众。”

    赵佶之死,不止是一个皇帝的死,更是一个王朝的彻底终结。

    从此之后,赵宋的存在,只能从百姓口口相传,以及史书上的记载中寻找。

    当然,赵匡胤等人怎么说也是一国之主,且对保存汉祚有功,是不会被绝了香火的。

    不优待亡国之君赵佶,并不意味着方天定要对姓赵的赶尽杀绝。

    稍后,方明宗人府会从赵宋王室中选择一个比较靠谱的,册封为县男,以供奉赵匡胤等人。

第524章 宋江的下落() 
赵佶尸体被拖走,近卫又清理了血迹,行宫内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若非鼻间仍然有若有若无的血腥味残留,谁也不知道这里刚刚死了个皇帝。

    方天定问道:“赵宋各臣公将领,下落可曾确定?”

    邵俊道:“秦桧被乱军所杀,已经寻获其首级,可确认无误……”

    按照后世的看法,秦桧的死法实在是太便宜他了。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没必要追究太多。

    “张邦昌被生擒,其言传递情报有功,不求嘉奖,只盼莫要卸磨杀驴。”

    听了邵俊的介绍,方天定哑然失笑。

    张邦昌这货,其实不是什么好鸟。

    不过,他确实提前与闻风司做过接洽,有投降的意愿。

    因此,方天定道:“贬为庶民,永不启用。”

    叶贵记下,邵俊继续说。

    基本上,随着赵佶逃亡西夏的赵宋朝臣亲贵,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没跑。

    非死即擒,无一漏网。

    听完,方天定问道:“宋江和晁天养,可有下落?”

    这是唯二的漏网之鱼,因此方天定发问。

    宋江不必多说,曾经被方天定视作头号大敌,因此一直挂念在心。

    在场的文武当然不会理解方天定的心情,只当做他牵挂头号战犯。

    目前的形式下,除非宋江真的能让九天玄女派出许多神兵来,否则绝对无法再次作乱。

    不过,宋江被人记挂,实乃是因为这厮乃是头号战犯。

    讲道理,和方明不死不休的死磕,方天定并不放在心上。

    争夺天下,总会有许多人跳出来阻拦的,方天定不会因此降罪。

    正面战场上,假如宋江真的能够消灭五万明军,怕是方天定要亲自写信招降。

    但是,宋江居然撅开了黄河河堤,这绝对不能容忍。

    内战本来就伤,还搞如此大规模的破坏,无异于大规模屠杀。

    事实上,宋江所作所为,比童贯强征民夫更恶劣。

    被强征上战场,也就是烂命一条,死了也就结束了。

    然而洪水之下,百姓不但会死,活下来的家园也没了。

    也就方明行动效率足够高,否则饥荒降临,瘟疫又来,怕是黄淮地区要成千里泽国。

    想想可怜的淮水,作为华夏四水之一,居然混到了没了出海口,简直不能更惨了,何故?

    其根源就是为了阻挡金兵南下,南宋掘开了黄河。

    危害嘛,遗毒近千年。

    也就后世新中国的基建狂魔上线,淮河两岸的百姓才摆脱了“大雨大涝,小雨小涝,无雨则旱”的悲惨生活。

    至于阻敌的效果嘛,呵呵!

    金兵南下,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跟逛自家后花园一样。

    包括后来的蒙古人,从来未曾因为黄河有太多苦恼。

    所以说,掘开黄河,除了坑自家百姓外,所谓的阻敌南下,都是自欺欺人。

    所以,宋江被列为头号战犯,成了明军穷追不舍的对象。

    晁天养成为通缉目标,原因同样是黄河掘堤。

    至于他杀了明军的军兵将官,其实不是主要原因。

    邵俊说完了赵宋朝臣的下落,鲁智深起身上前,道:“陛下,洒家有事秉奏。”

    “准。”方天定应下。

    鲁智深道:“杨志自杀身亡,其原因在于顾念旧情,否则徐晟呼延钰等人,绝无幸免之可能,我军也不能擒获赵佶。”

    这话属实。

    众人看了孙二官等人的汇报,都是心知肚明,若非杨志缓手,在已经近身的情况下,百余明军真不够他杀的。

    “日前,杨志娶了西夏晋王察哥之女李婉儿,已经有了身孕。

    臣拜求陛下,赦免李婉儿,允许其不做改嫁,好抚养杨志遗腹子。

    洒家保证,其遗腹子成人后,绝不至与国朝为难。

    为此,洒家愿意让出全部功劳,以为交换,恳请陛下成全。”

    鲁智深带头,关胜、张清也起身出列,一同恳求。

    方天定敲了敲座椅扶手,道:“三位爱卿所求,并非大事,朕准了。

    如何安排李婉儿,你三人看着办理吧,至于以功交换,其实不必。”

    “多谢陛下宽宏。”三人拜谢。

    对方天定来说,杨志已经是个死人,李婉儿与其遗腹子,其实无关紧要。

    硕大的帝国,若是因为一人被灭,那只能说明气数已决,合该灭亡。

    对鲁智深三人来说,杨志既然顾念旧日的情谊,那就还是兄弟。

    兄弟嘛,自然是要“汝妻子吾养之”。

    但是,三人想替杨志养儿子,必须方天定同意。

    因为明军政策,适龄未婚或独身女子分配军中军兵为妻妾,带娃的寡妇们,将全部许配给有功的契丹、奚等各族军兵。

    这是为了巩固统治的基本政策,哪怕鲁智深贵为将军,也绝不可能私自改变。

    说到杨志,方天定又问道:“孙二官等人的伤势如何了?”

    “臣刚去看了,只是受了些震荡,并无大碍,将养个把月即可康复。”陈朕鹏说道。

    作为祝小弟的好基友,一起露鸟狂奔夺命的好兄弟,陈朕鹏当然会十分关照孙二官,因此熟悉其情况。

    不过,身披重甲,仍然要养伤月余,足见杨志本事确实高超。

    接下来,又是杂七杂八的事情。

    诸事商议完毕,方天定喝道:“杨沂中!”

    “臣在!”杨沂中起身。

    方天定道:“朕留留万军于兴庆府,爱卿可有把握保护贺兰山?”

    杨沂中道:“西夏大败灭国,西域各国都是恐惧异常,怕是没胆子来攻。

    因此臣之职责,将十分轻松,陛下放心便是。”

    “即如此,传令全军,明日开拨,与契丹人再分高下。”方天定道。

    “谨遵陛下令谕。”众人拜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