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于甲队只有短枪,乙队用的是两丈长的破锥长枪。

    不需要跳进战壕,只要站在边缘捅刺便可。

    后面还有弓弩手,一边警戒第二道壕沟,一边伺机支援枪手。

    枪手们捅杀一阵,刀盾手跳下去,沿着壕沟仔细清理。

    尽管地势占优,武器精良,义军还是不断出现伤亡。

    有哪些悍勇的宋军士卒,看准时机抓住长枪杆,直接把枪手拖下去,便是一阵乱砍乱刺。

    只是这样情况不多。

    厮杀一刻钟后,第一条壕沟的北面,已经完全落入了义军手中。

    方天定手一挥,喝道:“丙丁两队,上!”

    縻貹提着两把板斧,袁朗换了一根狼牙短棒,同时喝道:“兄弟们,跟我冲。”

    这两队冲锋的比较安逸,因为山上已经没了石头擂木,几十息便冲了上去。

    甲队撤下,乙队原地休息,丙丁两队沿着壕沟两侧继续厮杀。

    自己走下山的甲队成员,不过二十多。

    短短半个时辰,两千士卒没了。

    方天定的心在滴血。

    冲锋队可不是普通的士卒,而是从各队挑选出来的,各个都是武艺出色的人,基本上都是伙长、什长。

    骨干都是方天定的亲卫,相当于都头、虞侯一级军官。

    一次损失这么多,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丙丁开始厮杀,确认不会有宋军对山下进行打击后,方百花画戟一挥,喝道:“战护营,该我们了。”

    数百壮丁背着担架,向着山上跑去。

    已经没气先不管,先把那些有气的抬下山,早就准备好的大夫立刻进行救治。

    只是被石头擂木砸中,创口大,出血多,又有肌肉撕裂和骨折,大多还有内脏出血,很不好治。

    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方天定早就下了马,接住甲队幸存人员。

    方天定直接拜下,道:“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邓元觉等人连忙还礼,道:“为首领,为义军,为天下百姓,肝脑涂地也是情愿!”

    方天定一一扶起,命令军医为大家检查伤势。

    人人带伤,少则一两处,多则十来处。

    每个人的藤甲上都插着箭矢,入肉的也很不少。

    便是邓元觉,也有七处伤口。

    山上,血战正酣。

    哪怕有大将为箭头,义军的进展也很慢。

    宋军完全是在用人命来填,根本没人退缩避战,更没有投降的。

    讲真,方天定很不明白,卢襄到底给这些家伙吃了什么药,让他们如此疯狂。

    这种精神,已经不是以亲人为人质可以塑造的。

    要是所有宋军都有这个劲头,赵宋早就拳打大理幼儿园,脚踢西夏辽国敬老院,无敌于世界了。

    从日出,一直厮杀到日落,整个钟山终于被拿下。

    经过检点,杀伤宋军三千余,俘虏近千。

    看到俘虏,方天定还是松了口气。

    终究不是人在阵地在,人亡阵地失的那只铁军。

    义军伤亡同样惨重,甲队走下山的二十五,治疗后能归队的四百一十二,残废或者必须截肢的一百八十六,其余全部阵亡。

    其余三队,总计阵亡两千余,残废五百余。

    这是单场战斗伤亡最多的一次战斗。

第65章 私商() 
钟山血战落幕,大地重归黑暗,大军各自回营养精蓄锐,等待明日厮杀。

    夜幕下,渤海湾黑漆漆一片,只有海浪哗哗得声音。

    大海之中,陆地环绕之下,有一岛,名曰觉华岛。

    觉华岛北段有大龙宫寺,实为辽国释教之朝拜圣地。

    南面是山,也无像样的景致,又缺水缺粮,人烟一向稀少。

    只是此刻不同,麻山下,数百人各个点着火把,热切地看着大海。

    这些人里,有辽国官员,也有金国大将。

    辽人为首者名梁晓,是大定府知府长吏。

    金人为首者名完颜蒲,乃是一个节度使,据说有皇族血统。

    双方泾渭分明,却井水不犯河水,只当没看到对方。

    哗啦啦的浪声中,一只大海船划开海浪,向着岛上行去。

    明显是熟悉路径的,此船毫不犹豫,不一刻,到了岛边。

    绕了小半圈后,船只进了麻山下港口里。

    “东家,到了。”

    听到汇报,周林睁开眼,道:“随我下船。”

    十余个跨刀掣枪的武士,簇拥着周林下船。

    看到迎接的人群,周林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见过周东家。”

    早就候着的人纷纷上前行礼问候,辽官金将,全无一丝傲气。

    周林拱了拱手,道:“诸位,这次特意通知大家前来,乃是有大生意。”

    “不知何种生意?”

    “我等就等着周东家这句话了。”

    “不枉我等苦苦等候。”

    七嘴八舌中,众人簇拥着周林进了一座庭院。

    不怪这些人如此殷勤,周林可是大财主。

    他的货物,在两国获利颇丰,不论是本人还是身后的靠山,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如此财神爷,谁不敬他爱他?

    待到坐定,喝了一盏茶,周林说道:“按照惯例,我先与北方的朋友谈谈。”

    辽国人自觉退出。

    辽金乃是大敌,生意也谈不到一起去,回避理所应当。

    周林的护卫团团围住房子,谨防有人偷听。

    周林拍了拍手,护卫提着两个玻璃瓶走了进来。

    周林道:“除了玻璃、香水、镜子外,新添一物,必受欢迎。”

    此刻金国上下还没腐化,正在秣马厉兵准备攻打辽国,也没太多心思享乐。

    所以,玻璃三物,虽然利润丰厚,然而在金国卖的并不好。

    护卫打开玻璃瓶,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填满了屋子。

    完颜蒲不断抽着鼻子,惊道:“如此酒香,莫非天上仙酒?”

    完颜蒲不是没喝过酒,却从没品尝过如此醇香的酒,不禁被勾动了馋虫,

    周林笑而不语。

    随行护卫取出玻璃杯,倒了一杯酒,推到完颜蒲面前。

    完颜蒲舔了舔嘴唇,端起酒杯仔细打量起来。

    只见酒液清澈,没有一丝一毫杂质,浓郁的酒香简直能把人闻醉了。

    咕噜,完颜蒲一口饮下。

    轰~一道火苗从舌头经过喉咙蹿进了胃里,完颜蒲立刻红了脸。

    “秒!秒!秒!”完颜蒲摇头晃脑,只顾称赞。

    周林笑着敲了敲桌子,道:“节度,这酒如何?”

    完颜蒲道:“非常好,欲罢不能啊。”

    北地苦寒,最爱烈酒。

    这高纯度蒸馏白酒,乃是金人难以拒绝的诱惑。

    完颜蒲道:“皇帝陛下不爱奢华,怕是也禁不住这美酒的诱惑。

    敢问周东家,这酒如何发卖?”

    周林笑道:“此酒一瓶一贯钱,如同以前,可以以牛羊、皮毛、东珠、人参鹿茸和各种药材抵扣。

    如若不足,也可以用十五六岁妙龄女子抵钱,种族不限。”

    “可!”完颜蒲沉思片刻,道:“此酒年产如何?”

    “应有尽有。”周林笑的如同吃了老母鸡的狐狸。

    烈酒御寒,这是假象,看看每年喝醉了冻死外边的有多少。

    贪饮误事,若是和金兵交战时,领兵大将喝多了,那才是有意思呢。

    贩卖烈酒,可以掏空金国的人口和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美酒自然要配好酒器,玻璃制品的销量,肯定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这便是方天定和金国进行酒水贸易的原因。

    两人商量完价格,周林又说道:“节度使,酒水交易乃是大宗买卖,只靠小船转运甚不方便,我希望你能活动一番,把贵我双方的贸易合法化。”

    玻璃香水是奢侈品,这些交易被完颜阿骨打直接禁止了,只能靠小规模的走私。

    酒水是快速消耗品,走私的量太少,达不到消弱金国国力的目的。

    所以,周林要提出酒水贸易合法化。

    烈酒一旦扩散,便是十个完颜阿骨打也止不住。

    沉思片刻,完颜蒲说道:“给我一百瓶这样的酒,我有把握说服皇帝。”

    自无不可,周林欣然允诺。

    一百瓶酒,值不了几个钱。

    义军存粮足够,新粮即将成熟,若不消耗掉旧粮,定然是谷贱民伤得下场。

    陈粮酿酒,获得的钱财用来购新粮,一举两得。

    送走完颜蒲,梁晓走了进来,屋里浓郁的酒香自然瞒不过他。

    梁晓道:“周东家何故区别对待,只以美酒招待女真蛮子?”

    红果果的歧视。

    完颜阿骨打本为契丹奴婢,却起兵造反,辽国上下不爽他很久了。

    打不过是真的,只能口头占些便宜。

    周林当然不会厚此薄彼,给梁晓倒了杯酒。

    刚刚入口,梁晓的眼睛亮了。

    周林道:“贵我双方都以赵宋为敌,本来应该守望相助,奈何贵国一直不同意通商请求,无可奈何啊。

    这些酒,长吏便带回去做个晋升之资,希望长吏进了中枢,能够推动贵我双方贸易合法化。”

    梁晓眼睛更亮了,道:“若是独家,或可成功。”

    周林道:“此酒产量甚少,辽国境内,只有你会有。”

    玻璃等物在辽国颇受欢迎,参与的走私海商很多,辽国境内分销商同样很多。

    梁晓虽然赚的不少,却也不够突出,想用钱砸出门路,还是不够。

    有了如此美酒,都不用钱,自然可以结交权贵,获得晋升。

    毕竟,腐化堕落的辽国贵族,爱的就是酒色财气这四样。

    只要喝了高度酒,别的酒也没法入口了。

    梁晓美滋滋地畅想着升官发财的日子,又默默盘算应该去巴结那些大人物。

    周林一拍手,又有护卫捧着一卷布走了进来。

    梁晓好奇,接过来仔细打量。

    刚入手,梁晓便发觉了不一样。

    相比麻布,这布更加的细密、轻松、保暖、柔和,最适合冬天穿。

    周林道:“此乃棉布,以棉花纺织而成,最是有益于民生。”

    梁晓思忖片刻,道:“此布的确有益,只是没有好处的话,朝堂中枢怕是不会通过。”

    周林笑道:“长吏带着布回去,告诉朝堂诸公,我方会大规模收购棉花,贵方可以鼓励百姓种棉花,以解决民生。

    前提是,双方建立贸易关系。”

    收购棉花,出口棉布,这是最初级的贸易剪刀差。

    方天定是看不上这些利润的,他看中的是棉占粮田。

    等到金国占领辽国,发现到处都是棉花,却没有粮食,表情一定很精彩。

    辽国缺粮怎么办?

    别慌,东南亚那些国家粮食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大规模转运来。

    当然,义军从中赚一笔辛苦费也是应有之意。

    得益于粮食丰足和棉花纺织机的出现,方天定才能给金国挖了如此大坑。

    讲真,就算没有赵宋这个猪队友,金打辽,也是吊打。

    方天定倒不担心打不过金国,而是担心金国顺势南下,在义军之前打破了卞凉。

    到时候,损失的人口和财富,可都是华夏民族的元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