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终结者-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能忍。

    所以,方天定建议,建英灵殿,由皇家奠基供奉战死之英灵,同时,这些人皆为皇陵之陪葬,以示尊崇。

    效果斐然。

    皇帝亲自祭拜,乃是无上的尊容,可不比封侯差。

    此消息一出,全军士气陡然增加了一截。

    肃穆的氛围中,方腊在石碑前躬身三拜后,再次上香。

    祭拜完毕,包道乙说道:“陛下,寝陵已经开工,是否前往观看。”

    方腊应下。

    皇陵修建,代表着明朝的信心。

    若是守不住赵宋进攻,便是进了寝陵,同样会被挫骨扬灰。

    同时,皇陵修建工程浩大,若想在方腊临死前完工,必须早做准备。

    汉武帝茂陵修建,用了五十三年,唐太宗昭陵前后用时百余年,虽然方腊的寝陵不会如两者工程浩大,却也要三四年才能完工。

    只见千余工匠沿着山道往来不休,运下泥石,送上木料。

    包道乙道:“山内甬道只能人工开凿,不敢用火药,以防引起塌方,破坏龙脉和烈士寝陵。”

    帝陵两侧,竖着无数石碑,每一块石碑下,都是一个英灵。

    远远看去,这些英灵拱卫着帝陵,蔚为壮观。

    方腊道:“加派护卫,谨防有人破坏,亵渎英灵。”

    “是。”方垕应下。

    看了一阵,众人打道回府。

    接下来,当然是喜闻乐见的吃吃喝喝了。

    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大体如是。

    尽皆酩酊大醉,兴尽而归。

    看着方天定醉态朦胧的样子,梁红玉不禁埋怨道:“太子,赵宋未破,你不该如此贪杯。”

    方天定揉了揉脸,道:“大战将至,趁机放松一下。”

    一直以来,方天定的神经都崩的笔直,第一阶段得目标达成,总算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接下来,才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击退赵宋反扑,便是海阔天空,挡不住,当然万事皆休。

    接下来半年到一年间,定然时时紧张,必须趁宋军未到,放松片刻。

    夫妻俩说着闲话,来到太子府前。

    突然,一个人影从门房班。旁蹿到跟前,叫道:“太子殿下请留步。”

    就着月光一看,原来是张卫国,一个十七岁少年。

    方天定问道:“卫国,按照军队整顿计划,此刻你该回家了,何故还在此地?”

    士兵三十五之上,二十岁之下,尽皆退伍。

    除了保证战斗力考虑外,也有精兵的意思。

    明国人口一千多万,军队却有八十多万,太多了,严重影响社会发展。

    于是,裁汰老弱,减去了二十万。

    张卫国便在裁减之列,尽管他从清溪县便从了军。

    张卫国道:“太子殿下,我不想退役,我爹我娘都被狗官逼死了,我要报仇。”

    方天定道:“报仇,自然由我等替你完成,你回家娶个媳妇,同时读书习武,自然还有机会。”

    张卫国梗着脖子道:“太子殿下教导,君子报仇只在早晚,如何等得了那么久?”

    方天定大囧,他何时说过这话?也不知道谁编排的。

    目光一扫,只见墙角藏了许多人头。

    方天定喝道:“都给我滚过来!”

    一群半大小子跑过来,拜道:“见过太子殿下!”

    都是被强制退役的不足龄少年,最是无所顾忌的一群人。

    也只有他们能够藏在这里,若是平常人,早就被太子府守卫隔开了。

    方天定道:“尔等都不愿意退役?”

    “是。”众少年拜道:“还请太子怜悯。”

    方天定问道:“逗留军中不去者几何?”

    张卫国道:“好教太子知晓,一共八千九百人。”

    这家伙,有备而来啊,不然如何知道的如此清楚。

    方天定又问:“尔等都不愿归家,除了家人尽失,还有其它原因?”

    张卫国道:“无家可归者两成,想从军封侯者两成,以此谋生者两成,其它两成各有原因,难以细述。”

    沉思片刻,方天定叫道:“叶贵。”

    叶贵屁颠屁颠跑到跟前。

    “下令,所有不愿归家少年另成一营,名为羽林,为太子亲卫营。”

    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都是皇帝的心腹和死士,绝对的忠心可靠。

    方天定便想把他们收起来,以为以后储备人才。

    说不定,后世子孙把国家玩砸了,还能指望羽林军翻盘呢。

    想了想,方天定又道:“另,设立一学校,名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我自领校长,请刘韐为总教谕,教授文化、武技、谋略、军法、格物等,各教授我会选派。”

    看向张卫国等人,方天定继续道:“羽林营全体,乃是第一批学员。”

    张卫国等人听说要上学,立刻傻眼,却又不敢反驳。

    方天定可不管他们的想法,他希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能够出现一两个如卫青霍去病样的人物。

    再不济,也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人才。

    ……

    感谢“天津宝德学院”兄弟的再次打赏,多谢鼓励。

第96章 士心民意() 
应天城内,灯光渐灭,各家各户从白日里的热闹缓过神来,纷纷睡去。

    有间客栈,乃是应天府里比较便宜的客栈,住这里的,都是经济不怎么富裕的。

    客栈乙字房里,张亮宋晶抵足而眠。

    两人师出同门,家境相差仿佛,又是志趣相投,便从湖州结伴而来,参加明日的科举。

    只是没什么把握,是故难眠。

    张亮轻轻唤了声宋晶,发现他没睡后,便说道:“晶兄,明日可有把握?”

    宋晶回道:“和你差不多吧,也没多大把握。”

    “哎,虽然朝廷出了考题集,然而数学是我弱项,实无把握。”

    “此次朝廷选官,数学、法律必须精通,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愿能中,错过这次,不知道要等多久。”

    “我听说,此次参加科举不过二百余人,且有文名的大多没来,虽然未曾宣布录取人数,我等也不是没机会啊。”

    张亮闻言,翻身坐起,道:“不会吧?这么少?”

    “想来也正常,我等出发之前,问遍同窗,不是都没人来嘛。”

    “那帮蠢货,自诩为士林精英,以为朝廷难挡赵宋反扑,是故不来。”

    “是啊,若是看了白日阅兵,他等还能如此武断?”

    宋晶笑道:“没来好啊,我等高中的机会大了许多啊。”

    两人谈了一阵白日阅兵的盛况,才又沉沉睡去。

    客栈柜台上,掌柜苏陇正在噼里叭啦地拨着算盘。

    小二甘玉闲下来,问道:“掌柜的,今日收获如何?”

    “甚好,今日陛下登基大典,外来客商甚多,便是我等小客栈也赚了不少。”

    甘玉擦了擦手,犹豫片刻,说道:“掌柜的,我要辞工。”

    苏陇闻言,赶忙放下算盘,道:“何故如此,可是家里出了变故?”

    甘玉道:“实不相瞒,我打算投军去。”

    投军,苏陇喃喃道。

    想起白日里军兵列阵而进的威武气势,便是苏陇也心潮澎湃,何况甘玉这个二十郎当岁的小年轻呢。

    甘玉又道:“掌柜的,看了白日大兵雄姿,我也想去搏一搏,说不得以后哪一天,我也能领一军阵接受陛下检阅哩。”

    想了一阵,苏陇道:“既然你要投军,我便不拦你了,只是军战凶危,还要保重。”

    甘玉笑道:“便是死了也不怕,家里父母只有兄弟奉养,朝廷也会出钱。

    到时候进了英灵殿,皇帝亲自祭拜,也是一桩美事。”

    “别胡说。”苏陇呵斥一句,道:“还是想着立功封侯吧,若是你能参加阅兵式,我便打你的招牌招揽生意。”

    “行。”甘玉笑道:“那我明早便不来了。”

    “自去便是……”

    第二天,城西校场中所有士卒出营,操场上搭起了二百一十八个凉棚,下面有桌椅笔墨纸砚。

    此次科举,便是在校场上进行。

    考官台上,刘民生笑道:“太子此计甚妙,考生若想作弊,无所遁形啊。”

    主考官胡安国道:“终归人数太少,难显我国风范啊。”

    刘民生冷笑,道:“我多番邀请茅山、龙眠两大书院山长遣门下弟子出山,却只是退却,端的不知好歹。”

    茅山书院各龙眠书院,是全国六大书院之二,教育出色,精英云集。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来参加科举。

    不止是这两个书院,大多读书人都不愿意来。

    原因很简单,不看好明国的未来。

    胡安国笑道:“若非生在此中,岂能领略我国风光,且由他,日后有他懊悔的时候。”

    刘民生放下心中不平,道:“自古以来,首次科举录取必严,目下只有二百余人,又没有大才,若是一个不中,不成体统啊。”

    胡安国劝道:“士林不看好我国前景,并不敢来,也是没奈何。

    不过嘛,这次科举倒不用担心,我已有谋划。”

    “哦?”刘民生侧耳倾听。

    胡安国也没有卖关子,道:“严格把关,进士不超过三个,其余人等尽皆打发去官吏培训班去。”

    “哈哈,此计甚妙!”刘民生抚掌大笑。

    唐宋立国,首次科举录取甚严,这是为了表达朝廷对科举的重视,也表明国家的正统。

    若是按照方天定说的,不拘大鱼小鱼一网捞了,那就是置科举于儿戏。

    不成体统,就差说‘我是草台班子’了。

    胡安国如何能干?

    他已经打算好了,若是真没厉害的,一个不录取,直接留白。

    反正塞进官吏培训班,也能做官,同样可以留住这些人。

    这样,既保证了官吏需求,也保证了科举严肃,实在两全其美啊。

    谈了一阵,有军士前来请示,道:“外面有许多学子等待,是否放入?”

    看了看时间,胡安国道:“放行。”

    得了命令,门外军健喝道:“考生入场!”

    排在最前面的宋晶取出考籍递给把门军健,道:“我乃宋晶,前来应试。”

    考籍上,不止有姓名年龄籍贯,还有相貌描述。

    譬如宋晶头发略秃,考籍上便记着了。

    检验无误,军士道:“且随我来。”

    宋晶不敢怠慢,跟着军健入场,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考生什么都不用带,考场内什么都有,只要人进来就行,这是早就通知了的。

    陆陆续续,考生都进了场。

    胡安国看时间已到,喝道:“关门落锁,敢有强闯者格杀勿论!”

    “是!”军士领命,抽刀警戒。

    胡安国看着台下,喝道:“考场纪律,严禁走动,严禁说话。

    有所需求,举手示意,作弊者,永久剥夺应试资格。”

    众考生齐声应是。

    胡安国又道:“放卷!”

    三十余跨刀军士拿着考卷,挨个发放,发完后并不离开,而是就地在考场内巡视,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