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怎么可能?”稻田大炊助呻吟道:“怎么可能,两百支铁炮,这么多铁炮,还有大筒,这些和尚是从哪里弄到的?”

    “事情已经摆在眼前了!”刚刚失去自己的长子,山内盛丰表现的冷静的出奇:“追究来路已经没有意义了,既然长岛方有了这么多铁炮和大筒,显然原先的方略必须做出改变了,必须从已经占领的城寨撤退!”

    “撤退?”稻田大炊助仿佛是一部留声机,总是重复山内盛丰的发言。

    “没错,既然长岛军已经有了大量的铁炮和大筒,那些小城寨根本就守不住,分兵防守根本就是浪费兵力!”

    “可,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占领这些寨子,还打算把领地分给立功的武士!”

    “依照原先的计划,大殿将把长岛附近的村落分给立功的武士,然后逐渐逼近包围长岛。但既然敌军拥有这么多火器,在那种地形下坚持旧的战术已经没有意义了!”山内盛丰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一直保持沉默的织田信安:“大殿,这些铁炮和大筒一定是从海上运来的,如果想要消灭长岛,就不能没有志摩海贼的支持!”

    织田信安十指交叉,盯着下巴,倾听家臣们发言时只有眼睛在动,那张苍白脸颊两侧的胡须纹丝不动,仿佛一张面具。

    “志摩海贼?”稻田大炊助哀嚎了起来:“那群没有道义的家伙!”

    也难怪他如此失态,志摩国包括位于伊势国以南志摩半岛和附近小岛,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那里没有守护,只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海贼众,早在镰仓时期这里的海贼们就抢掠途经当地的船只和周围的居民,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国度,在屋内的许多武士眼里,这些家伙与长岛的一向宗信徒比起来,还真不知道哪一个更可恶。

    “盛丰!”织田信安终于开口了:“说说看你打算怎么做?那些海贼可不会白做事!”

    “大殿!”山内盛丰的声音保持着冷静:“让他们抢劫所有进入长岛的船只,如果消灭了一向宗,就把长岛一半的领地封给他们!”

    “什么?”稻田大炊助几乎跳了起来:“把一半的领地封给他们?你疯了吗?死了这么多人结果只能拿到一半的领地,还多了一群海贼做邻居?”

    “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山内盛丰冷笑道:“你应该清楚‘不输不入’是一向宗的逆鳞,在这件事情上撕破了脸,那就只有将其彻底消灭,否则的话,如果在领内发生一向一揆,你说会有什么后果?”

    屋内的每个人都哑口无言,对于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们来说,海贼、互为世仇的强敌,都及不上一向宗可怕,毕竟武士与武士之间的战争是为了领地、财富、权力,失败一方只要愿意屈膝,一般来说胜利者也不会斩尽杀绝,无非是吐出大部分领地罢了,即便双方仇恨极深,杀得也不过是主宗,对于旁枝也不会灭绝。但一向宗就大不相同了,按照其教义,信徒往往否定神佛、轻蔑守护、地头的武家权力、拒绝缴纳年贡,拒服劳役,这就彻底否定了武士这一群体存在的物资基础。在长亨二年(1488年)的加贺一向宗暴乱中,多达十万以上的一向宗信徒不但攻陷了加贺守护富坚泰高所在的居城,迫使其自杀,而且还堵住了邻国越前、越中通往加贺的道路,击败了幕府和邻国守护的援军。这说明一向宗不但有愿望,而且有能力摧毁武家社会。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之间选一个的话,自然是选择志摩海贼,而非长岛的一向宗。

    “既然如此,那也只有选择志摩海贼了!”织田信安终于开口了,他摊开地图,额头上挤出一条条深缝:“眼下把所有的军队撤回岩仓城,等到春耕结束以后再说吧,毕竟马上就要到一年之终了!”

    堺,兰芳社会馆。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好诗,好诗!”周可成有些呆滞的看着眼前的津田宗达起来颇为怪声怪气的语调念诵完了一首贺岁诗,平时他对这些日本人搞的茶道嗤之以鼻鼻,背地里没少以装模作样评价。但这次除夕,津田宗达在以聚会中当众念诵这首颇有唐风的古诗,他可没法视而不见了。

    “周先生!”津田宗达念罢了诗,对周可成笑道:“这首乃是白乐天的《除夜》,讲的便是游士羁旅在外,怀念故国之心。周先生您此时此刻,想必也有几分感念吧?”

    周可成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这些日本人在除夕念诵这种怀念故国,熄却功名的诗歌,分明是暗中提醒自己过年了,早点依照承诺滚蛋。不过自己听说日本人在中国诗人中最喜欢的便是白居易,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现在看到恐怕并非虚假。

第三百九十四章保险() 
津田宗达见周可成一副死皮赖脸的样子,心中不禁暗自气苦,他咬了咬牙,向一旁的中岛明延使了个眼色,中岛明延咬了咬牙,强笑道:“周先生,您固然不想,家中亲人想必对您也是十分想念的!”

    “家中亲人?”周可成笑道:“中岛兄忘记了吗?在下父母双亡,又未曾娶妻,哪来的家中亲人?又何谈想念?”

    “这个——”中岛明延顿时目瞪口呆,他刚刚随口找个由头,却忘记了眼前这位周先生浑似花果山的美猴王,天生地养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反倒落了个话柄在他手中了,只得强笑着装傻。周可成却仿佛全然未觉,径直问道:“中岛兄,今日是除夕,想必今年的账已经盘完了吧?不知生意如何?”

    听周可成问道自家茶屋的生意,中岛明延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托周先生的福气,扫平了近畿一带的海贼,我们茶屋的服装、针线这几样生意都增加了一倍,原本以为近畿的形势,今年的生意不是很好做,想不到会有这么大的成长!”

    “嗯,我听说中岛兄乃是清河源氏的末裔,在山城中岛郡还有领地,与近江、丹后等国都有店铺买卖,不知道是真是假?”

    虽然不知周可成的用意,不过听对方问道自己家族的源流,中岛明延变得严肃起来:“中岛一族本为小笠原源氏一门,百年前在山城中岛郡获得了领地,才改姓为中岛,确实在近江、丹后等国都有分家,不过眼下时局动荡,维持下去并不容易!”

    “嗯!”周可成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中岛兄,在下想要与贵方做一笔交易,不知道可否?”

    “交易?”中岛明延脸色微变,心中一下子警惕了起来,问道:“不知道周先生要与敝店做什么交易!”

    “中岛兄应该也知道在下的买卖做的不小,从瓷器、布匹、药材、生铁到草席、器具,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周可成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屋内众人的脸色方才继续说了下去:“不过堺虽然是贵国最大的商港,但相对于兰芳社的出货量来说,还是太小了些,所以我希望可以借助茶屋的渠道,可以把兰芳社的各种货物销售到近江、丹后,以及更多的地方去!”

    “周先生!”中岛明延有些疑惑的问道:“我不是太懂您的意思,据我所知,兰芳社运到堺的货物,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堺本地销售的,其余的大多数都是转运到其他地方的,这个好像用不着再做什么交易吧?”

    “哦,这个是在下说的不清楚,引起中岛先生的误解,还请见谅!”周可成笑道:“我的意思是允许兰芳社在当地开设分店!”

    “这个——”不光是中岛明延,屋内的其他商人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虽然原先这些堺的商人对周可成不无戒备之心,但只是防备其变身为强盗,在商业方面反倒是没有芥蒂的。其原因很简单,在中日远洋贸易之中,双方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兰芳社是批发商和远洋贸易商,而这些堺的日本商人则是扮演分销商的角色,虽然也不无冲突,但双方都很清楚自己无法取代对方,自然都会有意识的克制己方的行动。但如果兰芳社也可以在内地开设分店,这种关系的基础就被破坏了!

    “周先生,开设分店的事情,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吧?”中岛明延冷声道:“您应该知道,在我们日本各地都有本地商人组成的座,外地的商人想要进入,就会惹来各种各样的麻烦。贵方虽然实力强大,但毕竟是海上,深入内地恐怕就难了!”

    “所以我才需要中岛先生的帮助!”周可成笑了笑:“我打算先在堺开第一家店,试一试水,如果要在茶屋的地方,我们可以合股经营,而且我也不是单方面占便宜,会在其他方面对茶屋给出回报!”

    “回报?什么回报?”

    “安南贸易如何?”周可成笑道:“如果中岛先生有兴趣的话,可以搭乘兰芳社前往安南的商船,与安南直接贸易!”

    “您,您是说愿意向茶屋开放前往安南的商路?”中岛明延的声音一下子颤抖起来。也难怪他会如此,这些商人都极为眼红远洋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只是这种行当不是一般商人可以插手的。首先远洋贸易需要牢固的海船和先进的航海技术;其次需要雄厚的资本来抵御远洋航行的各种风险;最后,其实也是最困难的一点——必须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势力撑腰,给予其政治担保。与民间贸易为主的近现代世界所不同的是,古代世界中官方贸易才是主流,远洋贸易在带来丰厚的利润的同时,也输入了大量不稳定因素,稍微有点实力的国家无不把对外贸易权垄断在政府或者官商手中。偏偏眼下日本正处于战国时期,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今井、中岛、津田他们想抱大腿都不知道从哪里抱起。

    “海上又没有修墙,何谈什么开放不开放?”周可成笑道:“诸位,贵国多金银、刀、折扇,我大明多生丝、棉布、瓷器、生铁、糖;南蛮多香木、锡、犀角、;朝鲜多铜、纸;此皆天下人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说得好!”

第三百九十五章货殖() 
“周先生此言极妙!”

    屋内这些都是堺首屈一指的大豪商,都是从小在寺院中受过教育的,自然知道周可成这段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其大意就是说各国都有各自的特产,却都是人民生活所需要的,自然有农民、矿工、工匠、商人将其挖掘加工流转,难道还需要政府来专门发布命令让百姓定期流转交易吗?人们能各凭其能,各竭其力,各满其欲。所以,贱货能贵卖,贵物能贱买。人们各经其业,各从其事,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日夜无休,不招自来买卖,不求自出交易。这符合大道,也是自然调节的证明。太史公这段话可谓是中国古代鼓吹自由贸易的先声,听在这些商人的耳里,自然是舒爽之极。

    “中岛兄,去安南路途遥远,风浪甚大,贵国的船只不够坚固,你的人可以搭乘我兰芳社的船只,前往安南贸易,你觉得如何?”

    “多谢周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