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也有道理!”潘胜犹豫了一下,目光扫向其他长老:“你们觉得呢?”

    “教主所言甚是!”

    “正是应该如此!”

    见众人皆应允了,全清便吩咐将普惠押了下去,细细责问。全清低咳了一声:“诸位,全清这两日查看了教中账目,说句实话,颇多谬误之处。当然,全清今日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想要责问当初之人,过往之事也不再追究。但我教自罗祖创立以来,教众日繁,教务日多,若是没有一个牢实可靠的财源,只怕早晚要出麻烦!”

    众长老与潘胜一开始听全清提到教中的账目,还以为他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找他们的麻烦,不由得纷纷紧张,后来听他说不再追究往事才放下心来。一人问道:“那教主您的意思是?”

    “我打算开辟从杭州到金山卫的航道!”全清沉声道:“诸位应该也知道,我此番去了金山卫也建了庵堂。我们罗教本就是吃码头饭的,金山卫的发展你们也听说过了,我希望能够接着这个机会,让我们罗教走出去!”

    “金山卫?你是说兰芳社的那个港口?”文长老问道。

    “不错,不过两三年时间,那边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镇了,有两三万人口,还在不断增加。眼下他们还是主要往苏南那边走,若是我们能把浙北这条路也打开了,又担心别的作甚!”

    众长老闻言不由得意动,罗教的骨干力量本就是漕运水手和运军士兵,信息十分灵通,他们自然知道海贸利润的丰厚。一个可以与海外自由贸易的港口无异于一个聚宝盆,而他们吃水上饭的,北至北京,南到绍兴,运河两岸舟楫可至之地对于他们来说都极为熟悉,甚至都无需增加船只,只需要给翻程船的教徒一点钱,就能非常稳妥的运到。

    “打开浙北水路倒是不难!”文长老低咳了一声:“反正都是教中自家兄弟,人、船都是县城的,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最多分他们几成利润便是了。问题是这海路我们毕竟都没有走过,而且若是遇上倭寇,只怕——”

    “文长老!”全清笑了起来:“我说句大胆的话,若是这事情轻轻松松就可以做成了,还要你我作甚?海路没有走过,那就聘请几个针路熟的老水手多走几次就是了,反正也不是外海。至于倭寇方面,这个你们无需担心,杭州湾一带早就是兰芳社船队的天下了,没有汪直他们的插足之地。口说无凭,诸位大可随我走海路去一趟金山卫,亲眼看看便是,反正往返也就是两三天的事情,耽搁不了!如何?”

    文长老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好,老朽就陪教主走上这一趟吧!”

    堺。

    “尼子晴久说,殿下若想要银山,便请自己带兵来取,尼子家是武家不是商人,不认识金银,只认得弓刀!”近卫前久正襟危坐,烛光照在他的锦衣直垂上,更显得衣着华丽。

    “这么说他公然抗拒朝廷和幕府的旨意了?那太好了!我还以为要多费些力气才能让他进圈套呢!”周可成赤裸着双脚,依靠在一堆皮裘之上。由衣跪坐在他的身后,怀中抱着新生的婴儿,刚刚睡醒的婴儿伸出手,好奇的抚弄一旁周可成佩刀柄上的饰品,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说实话,让尼子晴久这么做没什么难的!毕竟无论是朝廷还是幕府,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力量了!”近卫前久叹了口气:“不过尼子晴久不是傻瓜,他也知道殿下你的计划!”

    “他只是不在乎罢了!”周可成笑道:“在他眼里,大内与毛利才是他的最大敌人,陶晴贤和毛利元就都完蛋了,整个西国就是他的天下了,是不是?”

    “是的,我也认为他想的没错!”近卫前久沉声道:“您有多少军队?我是指岸上的军队,武士是最为现实的,他们只会站在胜利者一边。”

    “大概不到四千人!我是说三个月后!”周可成笑道:“他们中的大部分还太嫩,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训练,而且我还需要时间来搞定伊予国的别子铜山。”

    “太少了!”近卫前久低声道:“尼子家的军势至少在三万以上,如果他取得优势只会更多!”

    “嗯!和我估计的差不多!”周可成点点头:“不过他至少要等到明年春耕完以后才能出兵!而我现在就可以进攻了!”

    “现在就可以进攻?你刚刚不是说你的军队还太嫩吗?”

    “我是说从海上,眼下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周可成笑了起来,坐直了身体,对近卫前久附耳低语了几句。近卫前久脸色大变:“什么?你打算对朝鲜动手?”

    “不,不,不!”周可成笑了起来:“朝鲜是我大明太祖设立的‘不征之国’,我岂敢违背太祖皇帝的祖训?我只是帮朝鲜老朋友一个忙罢了!”

    近卫前久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下激动的情绪:“你打算封锁尼子家的对外贸易?”

第两百八十九章夺宫之变1() 
“不错!尼子家的贸易港口在西出云,主要的贸易对象就是朝鲜!说到底银子也不能吃不能喝,只有用出去才是真正有用的财富!”周可成冷笑道:“就让他先得意一个冬天,来年开春之后就让他好看!”

    朝鲜加里浦。

    哨楼的守兵将手塞进袖子里,竭力让身体蜷缩成一团,但还是无法阻挡寒风带走身上的那一点残留的热量。他低声诅咒着和自己换班的同伴,站起身来用力跺着脚,好让自己热乎点。但活动身体所产生的一点热量旋即被从海面吹来的寒风带走,反而让他觉得更加饥饿。

    “该死的,你又迟到了!”

    “少废话,快来搭把手!”

    哨兵听到了楼梯上传来的脚步声,他飞快的跑到梯口,打开木栅栏,接过同伴递过来的陶罐,顾不得许多就稀拉哗啦的吃了起来。更换他的同伴爬上来,生了个懒腰,看了看远处的海面,低声抱怨道:“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就这样了,一个冬天待下来估计手指头都要冻掉了!”

    “有什么办法?没有钱贿赂上官,就会被拉来当兵!”正在吃粥的哨兵抬起头:“说是良民,可在上官眼里,我们就不是人,官厩里的马都比我们要贵重些!”

    与当时的大多数东亚国家一样,李氏朝鲜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几乎都仿效中国,但其兵制与其说像大明,还不如说更像大唐,即著名的府兵制。即除去少部分两班军事贵族所豢养的亲兵之外,其绝大部分军队皆是轮流征发的军户。不难想象,除去北疆应对女真部落的少部分军队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和平状态下的其他地方驻军的战斗力会废弛到什么样的地步。加里浦也不例外,只有家中困苦不堪,无钱贿赂官吏的穷人才会被征来当兵,对于这些被征发来服役的穷苦农民来说,当兵与服苦役没有任何区别。

    那哨兵将瓦罐中的粥吃完了,才觉得身上多了点热气,站起身来对同伴道:“接下来就辛苦你了,明天早上这个时候我来接替你!”

    “等会!”同伴突然喊道。

    “又有什么事情呀,要拉屎就在这上面拉,我在这上面熬了一晚上,要下去睡觉!”哨兵不耐烦的问道。

    “你过来看看,是不是倭寇的船!”

    “哪来的什么倭寇!乱喊乱叫的,小心我揍你!”哨兵不情愿的走了过去,顺着同伴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海上的晨雾中依稀可以看到一排黑影,正朝这边行驶过来。

    “这肯定是船!”

    “是船又不一定是倭寇,说不定是渔船呢,别大惊小怪的,我下去了!”哨兵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转身便向楼梯走去。这时一阵凌冽的海风吹过,将哨楼顶上的大旗刮的哗啦哗啦作响,正好将晨雾也吹散了不少,露出第一个黑影来,却是一条关船,主桅上船帆上正是八幡大菩萨的图案。

    “倭寇,倭寇来了!”刚换上来的哨兵看的清楚,赶忙大喊起来。朝鲜虽然武备废弛,但这些被征召来的士兵都是沿海居民,自然知道这八幡大菩萨乃是倭人武士护佑之神,许多倭寇船上张有此旗。慌乱之间,两人赶忙用力敲响警钟,点燃了报警的烽火。

    汉京,景福宫。

    在尹元衡的眼里,明宗的纱冠宛若一副重担,沉沉的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

    这个刚刚年满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正是凭借尹元衡和其妹文定王后的支持才登上王位的,尹元衡还记得他刚刚登上王位时的模样,苍白的面孔、稚嫩的眼神、单薄的身体,坐在宝座上显得格外宽敞。而时光飞逝,十年过去了,明宗也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年轻人,宝座也不再显得太过宽大了,填满宝座的不光是明宗飞速增长的躯体,还有他的权欲。

    两年前王太后形式上交出了权力,明宗得以亲政。但实际的权力还是掌握在身为执政的尹元衡与王太后兄妹二人手中。矛盾与嫌隙就像野草一样在舅甥之间的生长出来,对于这一切,尹元衡虽然有几分哀伤,但并不感到意外。宫廷原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险恶的所在,争夺权力的斗争更是永不休止,有一天他也会倒下,但时间还没有到。

    “领议政!”明宗的声音显得有些单薄:“加里浦倭乱的事情你怎么看?”

    “那边的情况现在还不是非常清楚,微臣以为应当镇之以定,不应该轻举妄动!”尹元衡沉声答道,按照情报,有四十多条倭寇船抵达加里浦,分兵两路登陆之后,放火焚烧房屋,大肆抢掠,守兵却不敢出。倭寇在抢掠完毕之后,不但不撤兵,反而围攻镇兵屯守的卫城,形势万分危急。守兵的战斗力倒是在尹元衡的意料之中,毕竟你不能指望这些临时拉来的农民能击败全副武装的倭寇。

    “臣以为不然!”表示反对意见的人正是明宗王妃的舅父李梁,只见其慷慨激昂的大声道:“倭人围攻镇城,形势已经万分危急,若是镇城被破,长兴、灵岩两郡就都暴露在倭寇面前,而汉京也会震动,应当立刻出兵征讨!”

    “李大人!”尹元衡抬高了调门:“我们都知道道兵征调需要时间,仓促应战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现在是冬天,倭人没有那么容易破城的。我已经下令临近诸道征调士兵,并且让水军准备出击,水陆夹攻倭寇!”

    “领议政大人,诸路兵马需要一个统辖之人!”明宗问道:“你觉得派何人前往比较好呢?”

    “这是一个圈套!”尹元衡的脑子里顿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自己肯定不行,如果自己离开汉京,那京城就成了一个权力真空,妹妹在宫里就孤立无援了;李梁也不行,如果让他出外掌兵平倭,说不定他就会带着这些军队回师汉京,杀掉自己,幽禁妹妹。必须选择一个忠于自己的人来督领平倭军。

第两百九十章夺宫之变2() 
转瞬之间,尹元衡的脑子里已经闪过数十个人选,却一一都被否定,他沉吟了片刻,沉声道:“陛下,微臣以为还是先派出船只确定倭寇的兵力和意图再做决定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呀!”

    明宗目光转向李梁,发现对方在微微摇头,心里明白对方的意思是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便点了点头:“既然领议政这般说,那就这样吧!不过宿卫汉京之兵须得加强戒备,以防备倭人入寇!”

    “臣遵旨!”

    尹元衡回到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