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岳兄,不是我软弱,而是你行事有些太过分了。这么说吧,如果你只开革那三十九名举人,而不去碰讲谈社,我也会站在你一边的!”

    燕子矶,长啸阁。

    南京城中若论第一酒楼,并无定论,但若论鱼脍第一的,却供认是燕子矶旁的长啸阁,除去厨子手艺一流之外,再就这长啸阁就在江边,原料比城中的酒楼也更为新鲜,鱼脍又是最讲究新鲜的,示意长啸阁在鱼脍上胜过了城内的不少酒楼。

    长啸阁顶楼的西厅已经摆开了五张长方桌,四周的墙上依照当时的风俗陈列着古玩、瓶花和字画。而此时却只有一张长方桌旁有人,桌上摆放着酒器杯盏碗筷,却没有菜肴。张居正坐在桌旁,看着对面的徐渭和项高,脸色颇有些难看。

    “海大人,张大人!”徐渭笑着拱了拱手:“这长啸阁最出名的是鱼脍,而鱼脍最要紧的便是新鲜,所以都是等客人上了桌才上菜的,还请二位稍待!”

    “罢了!”张居正冷哼了一声:“鱼脍而已,吃不吃又有什么打紧的?徐相公,我们还是谈正事吧!”

    徐渭看了一旁海瑞一眼,笑道:“也好,那就先谈正事!徐某是个俗人,这些年都是和生意人打交道,礼法什么的都忘光了,待会若是说错了什么还请张大人莫要见怪!”

    “无妨!”海瑞接口道:“还是爽直些好,便如当初治水时一般便是!”

    “有海大人这句话徐某就放心了!”徐渭向一旁的项高点了点头,项高咳嗽了一声:“其实我方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恢复那三十九名开革士子的功名;第二、处置当初诬告之人,反坐其罪,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就不追究了!”

    “休想!”张居正冷哼了一声:“那三十九名士子的功名已经开革,若是就这么恢复了,那出尔反尔朝廷的威信何在?当初出告之人乃是本官的好友,岂有卖友求荣的道理?”

    “我方就两条要求,张大人连一条都不答应,那看来就没有什么好谈的啦?”徐渭摊开双手:“照我看挡路的不是朝廷的威信,而是张大人的颜面,既然张大人这么看重自家的颜面,那我等也只好等到张大人彻底没了脸再来谈啦?”

第两百七十二章 刀俎和鱼脍2() 
“你——”张居正勃然大怒,还没等他发作,徐渭就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丢到桌子上:“这是张大人当年中进士的同年,我把里面来自南直隶的几位标记出来了,又查了查家中有子弟是这一科的,应该也不会错到哪里去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张大人你以为你不说我就查不到吗?因为自家子弟这一科不中,就坏了三十九人的功名,还要废了讲谈社,好歹毒的心肠!莫要以为自己中了进士就是天上人,可以为所欲为,尔等手中笔可杀人,我徐渭手中刀亦可杀人!”

    说到最后,徐渭已经是声色俱厉,张居正却是又怕又怒,对方这番话明里说的是那举告之人,但何尝又不是说的自己?他正想拂袖离去,却听到一旁的海瑞沉声道:“徐相公,既然今日来了,就是好意商量,以武力相挟就不好了。再说你就算杀了举告之人,那三十九人的功名也回不来,这又是何苦呢?”

    项高也笑道:“海大人说的不错,文长你方才确实说的有些过分了,你这是来和二位大人商量事情,又不是和海外的蛮子打交道,岂能如此无礼!”

    “呵呵!”徐渭打了个哈哈:“项公教训的是,方才徐某确实失言了,还请张大人见谅!”说到这里,他起身向张居正拱手行礼。

    张居正何尝不知道海瑞和项高这是在打圆场,但他心里也有几分害怕,唯恐撕破了脸徐渭真的派人去把他的同年好友灭门。这时店小二将鱼脍送上来了,却是放在一只冰盘之上,鲜红色的鱼脍摆放在冰盘之上,灿若鲜花。店小二为四人面前摆上碗筷料碟,笑道:“四位老爷,这蘸料有些辛辣,吃之前还请小心了!”

    张居正出身官宦世家,少年得志,素来席丰履厚,对于饮食之道倒也是内行的很,他看了看那鱼脍,感觉与自己是平日里吃过的鱼脍有些不一样,小心的夹了一片,沾了点料碟中的调料放入口中,顿时辛辣直冲脑门,他下意识的闷哼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筷子,双目紧闭流出眼泪来。

    “太岳兄,怎么了?”海瑞见状赶忙问道。

    “好辣!”

    “辣?”海瑞惊讶的看了看自己的料碟,里面除去暗红色的酱油之外,还有一些绿色的膏状物,难道那辣味便是从这里来的?

    “哦,这酱油里都添了芥末,所以才会这么辣!”徐渭笑道:“用来配鱼脍最佳,既然张大人吃不惯,那就让人换一碟没有芥末的来!”

    “不必了!”张居正制止住来撤碟的店小二:“我这两天有点鼻塞,方才那一下反倒通了鼻息,感觉好多了。”他拿起筷子,又夹了两片沾了蘸料放入口中,惊讶的发现在蘸料的承托下,鱼脍显得愈发肥厚甘美,咀嚼两口竟然有一丝鲜甜,却是自己过去从未尝到的,禁不住又伸出筷子夹了一片。

    “小二!”海瑞也吃了一片,皱了皱眉头问道:“敢问一句,您这鱼脍是用什么鱼做的,味道怎么有些不一样?”

    “回禀老爷!”那店小二笑道:“敝店中的这鱼脍乃是用的极北虾夷地的金枪鱼所制,最是肥美!”

    “虾夷地?”张居正放下筷子:“那是哪里?”

    “乃是北方的一个大岛!”徐渭解释道:“与倭国最北端隔海相望,当地渔获极多,我兰芳社在当地有几个殖民点。当地气候酷寒,鱼虾皆肉厚,最为肥美,用来做鱼脍更是其中的上品,这鱼脍便是从那边运来的。”

    “不可能吧?”张居正问道:“倭国与我大明便是远隔重洋,你说的那虾夷地只会更远,鱼虾离水最多两天就腐烂不可食,这鱼脍怎么可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

    “张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那虾夷地冬日酷寒,冰块所在皆是。只要将冰块至于底舱,四周隔以隔温板,将鲜鱼至于其中,便可经久不腐。再说我兰芳社之快船,可日行八百里,从虾夷地至金山卫最快二十日便可至!这虾夷地之鱼脍不但比江中鱼脍肥美,而且更干净,无需担心引来腹疾,我家周大人最喜食虾夷地之鱼脍,这运鱼之法便是他想出来的!张大人若是喜欢,可多吃一点!”

    张居正将信将疑的看了看鱼脍,又吃了几片,也许是因为关乎到那个周可成的缘故,他突然觉得原本鲜美的鱼脍索然无味起来。

    “徐相公!”张居正放下筷子:“看你起居用度与君候将相无异,为何一定要死咬着这三十九人之功名不放呢?说到底,兰芳社在海外领地之广袤,讲谈社的士子又岂会没有出路?何必一定要走科场这条路?又想富可敌国,又想科场得意,世间岂有两全之法?”

    “这么说来张大人还是觉得讲谈社这么多士子中举是一件坏事啦?”

    “不错!若是这般下去,短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南直隶两浙的科场恐怕是讲谈社一家独大,这对于朝廷,对于你们都不好!”

    “张大人,对于这件事情我家大人却与你的看法恰恰相反!”徐渭笑道:“在他看来,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海瑞听到这里,脸色微变:“徐相公说的大人是周可成周先生?”

    “不错!”徐渭点了点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二位大人应该听说过这首诗吧?”

第两百七十三章 刀俎和鱼肉3() 
海瑞与张居正都点了点头,徐渭方才提到的却是唐代诗人赵嘏的《韵府》的前两句,全诗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芸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诗中意思倒也浅显,即唐太宗李世民推行科举,使得天下有志之士俯首明经,白头苦学,到头来却多半一事无成,多了几本典籍,蹉跎了自己的志气罢了。

    “二位都是饱学之士,应该知道这科举不光是为了选拔才学之士,为朝廷所用,还有别的用意。毕竟贤能才略之士,若是居于草泽之中,无进身之阶,不为朝廷所用。早晚必生怨尤之心,若为他人所用,岂不是成为朝廷的大患?我讲谈社中贤士如云,徐某说句夸口的话,三吴贤士半在讲谈,张大人你因为一己私念就将我三吴近半贤士打入草莽之中,断其进身之阶,您觉得这是好事吗?”

    “三吴贤士半在讲谈?”张局长冷笑了一声:“不过是些商贾之徒,下些苦力把八股文的功夫弄得烂熟罢了,还敢自称贤士!”

    “商贾怎么了,苦力又怎么了?”徐渭冷笑道:“莫非张大人您不是走八股制艺这条路上来的?莫非下苦功读书还有差错了不成?张大人干脆上书朝廷,将天下苦读而得功名之士的功名尽数开革,只留下您这等轻轻松松二十出头便高中进士之人岂不更好?”

    说到这里,桌上的气氛已经僵住了,徐渭和张居正都扭过头去,海瑞与项高相视苦笑。片刻后海瑞咳嗽了一声:“项公,若是不能恢复那三十九名士子的功名,你们会怎么做呢?难道就要动武?”

    项高犹豫了一下,看了徐渭一眼,徐渭冷哼了一声:“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项公大可直言!”

    “是这么回事!”项高咳嗽了一声:“关于这件事情,周大掌柜的有过吩咐,若是那三十九名士子的功名无法恢复。因为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讲谈社,所以决不能让他们吃亏了!所以对这三十九名士子,我方要给予一定的补偿!”

    “哦?”海瑞脸色微变:“周先生果然是仁义过人,不知道是给什么补偿呢?”

    “大明的功名周大掌柜是给不了了,不过兰芳社也有类似的东西。周大掌柜吩咐过了,这三十九名取得举人功名的士子都自动获得高级事务官的身份,凭借这个身份可以去兰芳社的所有殖民地和机构出任官职!”

    “啊?”海瑞本以为是给银子,却没想到变成这样,他正想出言阻止,却听到项高继续说道:“周大掌柜还说了,既然讲谈社的士子大明不给予功名,那兰芳社要,今后将在讲谈社对结业生进行事务官考试,只要是通过考试的,都可以在兰芳社出任官职!”

    “这,这——”海瑞听到这里,已经是目瞪口呆,半响之后方才说出一句整话来:“项公,这怎么可以?他们都是大明的士子,凭什么替兰芳社做事?”

    “没办法呀,张大人把他们的功名都开革了,又不肯录取讲谈社的士子,他们读了一肚子圣贤书,还能做什么?替兰芳社做事至少还有口饭吃!海大人您放心,兰芳社的高级事务官的薪俸还是很不错的,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三百两银子,就是低级事务官也有三四十两,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

    “不,我不是这一个意思!”海瑞急道:“兰芳社凭什么在大明开科考?”

    “这不是开科考呀?”项高笑道:“不过是招募几个能写会画的罢了,朝廷既然不要,那就让他们去做点其他的,总不能让他们待在家里坐吃山空把?”

    海瑞心知不妙,站起身来向项高和徐渭拱了拱手:“不好意思二位,在下和张大人有点事情要先商量一下!”说罢便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