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芳叹了口气:“现在回想起来,从几年前人家在裕王身上就没少下功夫,高拱高大人的死恐怕就和这伙人有关,否则的话,裕王殿下怎么会南下投奔一群不知根底的海贼?事情到了这一步,只有打了,打赢了自然百无禁忌!”

    “那若是打输了呢?”张居正的声音有些颤抖。

    “打输了?”李芳突然笑了起来:“那就如一百五十年前那般,燕兵入金陵,建文帝不知所终,只不过这一次恐怕是要调转个头了!”

    张居正脸色惨白,也就比死人多出一口气来,对于大明的士大夫来说,一百五十年前的靖难可谓是一个禁忌的噩梦。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儿建文帝之位后,残酷屠杀清洗了忠于建文帝的臣子,仅仅第一榜列出的“奸臣”便有四十四人,由于大部分“奸臣”都被灭族,株连亲属好友,仅仅方孝孺一案便被杀八百七十三人,胡闰一案弃市二百一十七人,坐累死者数千人,被籍没者数百家,妻女贬为贱籍、打入教坊司的更是不计其数。由于建文帝的忠臣中大部分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好友也多半是士林中人,而一百五十年后若是这一幕重演,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不,绝对不能输!”张居正握紧拳头,他盯着李芳的眼睛:“李公公,请替我准备一条船,今夜我就要渡江赶回京城,把这里发生的一切禀告徐大人、圣上!”

    “也好!”李芳点了点头:“张大人你不晓兵事,留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回到京城后如果裕王还在京城那就算了,如果真的如周可成说的那样不在京城,那就要向圣上和徐大人他们剖明利害,兰芳贼乃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千万不可小视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南来北往() 
江风轻吹,荡起点点渔火,身旁的芦苇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夜雨落在头上,更增添了几分春寒,张居正下意识的收紧了领口。

    “刘百户!”李芳沉声道:“你的任务就是护送张大人回到京城,千万不能出半点差池!”

    “宗主爷请放心,卑职一定尽心竭力护送张大人回京!”刘守有躬身道。

    “嗯!”李芳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张居正,拱手道:“张大人,江湖风雨大,一路珍重了!”

    “多谢李公公!”张居正拱手还礼,转身上了小船。早已等待的有些不耐烦的艄公用长篙点了两下岸边,轻舟便向江中驶去。张居正向江面上望去,只见下游方向灯火连天,照得宛若白昼一般,便向艄公问道:“艄公,你看下游方向那么多灯火是哪里?”

    “那是下关码头!”艄公答道:“兰芳贼的船队就在那边下碇!”

    “贼子的船队竟然有这么多?”张居正吓了一跳。

    “嗯,所以小人才说要夜里冒险渡江,白日里江面上都有兰芳贼的巡江快船,快如奔马!”艄公稍微停顿了一下:“而且小人听说贼人的快船直至九江、安庆一带江面!”

    “什么,连九江、安庆江面都有贼船出没?”张居正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艄公的话让他意识到情况可能比他想象的最坏情况还要严重,理论上讲,兰芳社的船队可以逆流而上一路杀到西陵(今天宜昌附近),别忘了张居正自己的老家江陵也在长江边上,由于长年的太平,这广阔的腹地现在几乎是不设防的。如果真的裕王南下,周可成打着靖难的旗号挟水军之威力逆流而上,很可能大明半壁江山转眼之间就变色了。

    “快,快些摇橹过江!”张居正催促道,他暗自下定决心,一过江就以南京右都御史的身份发公文,要求沿江州县修筑城墙,打制战船,以备江贼的侵犯。

    正当张居正日夜兼程,由南向北赶往京城的时候,裕王乘坐的“飞毛腿”号也由北向南,沿海路驶往金山卫。相比起张居正的辛苦,裕王的这趟旅程要惬意的多——“飞毛腿”号是专门跑两京线的快递船,不但航速快,船身稳,而且在底舱还有专门运输各种南方特产的冰库。裕王和静音惊讶的发现每天的餐桌不但菜色不断翻新,甚至还有冰淇淋和各种水果,这让裕王惊讶之余,也对这次南下多了几分期待。

    “殿下!”船长恭谨的说:“我们已经过长江口了,晚饭前就能抵达目的地了!”

    “这么快!”裕王吓了一跳,他放下银勺,他虽然没有去过江南,但也看过前人的游记,知道从京城到江南哪怕是走漕运都要二十日以上,可自己从天津卫上船算起到现在也才十四天呀。

    “托殿下的鸿福,这次我们南下顺风顺水,所以才这么快的!”船长笑着拍了拍裕王的马屁:“殿下可以到甲板上看看,大江入海水色截然不同,正所谓泾渭分明,他处看不到的!”

    “哦?那是一定要看看的!”裕王兴致勃勃的走出船舱,静音赶忙跟上。果然正如那船长说的那样,右侧数里外的海面上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两边的海水颜色截然不同,一边是略带浑浊的黄绿色,而另外一边则是清澈的蓝绿色。裕王何曾见识过这等壮丽的景象,不由得啧啧称奇。

    “道长,寡人这次若非南下,哪里知道天下竟有这等壮阔的景致!”裕王笑道:“咦!那边的船队也是打着同样的旗帜,莫非也是兰芳社的?”

    “不错!”静音笑道:“回禀殿下,那旗帜叫做南十字星旗,打着这旗帜的都是属于兰芳社的船队!”

    一旁的船长向大副使了个眼色,大副会意赶忙跑下艉楼,片刻之后主桅上便又升起一面小旗来。

    轰轰轰!

    裕王和静音正说笑间,突然迎面而来的船队突然传来数声炮响,将两人吓了一跳,裕王连忙喊道:“这不是自家的船,怎么反而放起炮来了,莫不是乔装打扮的贼船?”

    “殿下,这是礼炮!”那船长赶忙解释道:“您看,本船主桅上升起的是黄旗,说明船上有尊贵之人,本社的船只见了,便要放礼炮以示敬意!殿下若是不信,可以待到两边接近之后便是!”

    裕王将信将疑的看了看船长,果然两边靠近之后,对面用旗语询问,当得知船上坐的是裕王殿下后,全体水手列队甲板,高呼万岁,将裕王喜得没有眉眼了,连声道寡人尚未登基,这般与礼不合。那船长却回答殿下您虽未曾登基,但在我兰芳社众人眼里,便是天子,将裕王更是喜得合不拢嘴。

    就这般,“飞毛腿号”经过长江口往金山卫的这一段航路上,沿途至少遇到了十余队兰芳社的船队,无一不放礼炮致意,高呼万岁。裕王也是久看不厌,一直呆在艉楼上,说是要看看海景,其实谁都知道他是想先过过皇帝瘾。静音却是越看越是心惊,他找了个机会私下里向裕王问道:“殿下,这么多船都往北走,兰芳社是在干嘛呀?”

    “想必是为了讨伐北方的逆贼的吧?”此时裕王已经完全以天子自居了:“周爱卿这般忠诚勤勉,当真是寡人之股肱,国之柱石呀!”

    静音张了张嘴,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了,自己跟着裕王南逃,命运早就和裕王、兰芳社连在一起了,有些话也就没必要多说了。至少从现在来看,自己这一把赌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正如那船长说的那样,“飞毛腿”号在天黑前就驶入了金山卫的港口,不过与海面上盛大喧嚣的场景不同的是,码头迎接的场面就冷清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有些寒酸。最让裕王不快的是,他甚至没有在迎接者的人群里看到周可成的身影,为首的只是一个青衣文士,他的眉头立刻紧锁了起来。

第三百五十四章 解释() 
“周可成周爱卿呢?”裕王沉声问道:“寡人怎么没有看到他?”

    “回禀殿下,周大人眼下不在金山卫,在下徐渭徐文长代他迎接殿下!”

    “嗯?周先生为何不亲自来?”裕王脸色变得阴沉起来:“还能有什么更要紧的事情不成?”

    “殿下!”徐渭笑道:“周大人他之所以不能来这里亲自迎接您,是因为他眼下正领兵围攻留都。你乃是先帝第三子,此番南来自然要先往孝陵祭祀太祖高皇帝,然后在留都皇城中登基继承大位。周大人这是为您打前站呀!”

    “什么?”裕王脸色大变:“父皇已经驾崩了?”

    “嗯!”徐渭点了点头:“几天前京城那边用信鸽传来的消息,算起来应该是您离开京城后不久!”

    裕王的眼中闪过几点泪光,叹道:“这都怪寡人,若非寡人难逃,父皇也不会——”

    “请殿下节哀!”静音见徐渭向自己使眼色,赶忙劝慰道:“据贫道所知,其实先帝早就沉疴已久,即便殿下留在京城也撑不了多久了,如何能说是您的过错?先帝驾崩,江山社稷非您何人可以托付,请殿下为天下百姓计,为大明计,为祖宗社稷计呀!”

    “道长说的是!”徐渭接口道:“殿下,您不觉得先帝驾崩的疑点太多了吗?您刚刚离开京城,先帝就驾崩,正好给景王空出了大位,您不觉得太巧合了吗?”

    “啊?”裕王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景王与父皇的驾崩有关?”

    “这只是在下的猜测,但还没有切实的证据!”徐渭低声道。

    “既然还没有证据,那就不要多说了,太过骇人听闻!”裕王沉声道。

    “殿下果然仁厚,在下明白了!”

    裕王看了看徐渭,他此时已经从刚刚得知父亲死讯的震惊中恢复了过来,几乎没有同嘉靖谋过面的他对于父亲并没有太深的感情,方才的冲动不过是处于血脉的天性和儒家教育的结果。但理智告诉他嘉靖的死其实是好事,因为嘉靖可以将他这个南逃的儿子削去爵位,从宗谱除名,嘉靖一死,景王这么干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只不过碍于自小的教育他无法表现出喜悦的情绪来罢了。

    “殿下,在下还有一件事情要向您请罪!”徐渭低声道。

    “说吧!”

    “殿下,您在大沽口上船时,我们的人就放出信鸽,所以殿下您还在海上我们就知道您南下的消息了!”徐渭低声道:“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所以周大人先举义旗,兴靖难之师,如今苏松常三州已经在殿下宇下,应募之兵有七千余人。镇江也已经拿下,舟师进入大江,截断漕运,兵锋直抵留都,待到海外援兵一到,便可拿下留都,让殿下登基大位!”

    “嗯!”裕王微笑的点了点头:“你是说周爱卿未与寡人商量便先举兵的事情吗?这又算得了什么,大将在外,临敌制机,岂有事事向寡人禀告的道理?周爱卿这件事情做得很好!何须请罪?”

    “殿下,属下为了号召百姓缙绅,让一个与您容貌相似的人乔装打扮,骑白象在军中,所以您到金山卫时才没有大张旗鼓迎接,还请殿下治罪!”说到这里,徐渭便跪了下去。

    听到这里,裕王才明白没有大张旗鼓迎接自己的真正原因——按照兰芳社对外的说辞,裕王早就已经到了江南,所以他们才能如此容易的控制苏松常三州,兵锋直抵留都。他一开始还有几分怒气,但转念一想对方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大局,毕竟最后登上皇位还是自己。想到这里,裕王伸手将徐渭扶起,笑道:“你一片公心,寡人岂会责罚你?你将接下的打算一一说与寡人听便是!”

    南京,观音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