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片刻之后魏了翁悠悠醒来,看了看狼藉的屋子,苦笑了一声:“老夫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啥叫树倒猢狲散了,李公公,你和陆大人还是早点出城渡江吧!这留都城守不了几天了!”

    “魏大人也不必这么绝望!”李芳笑了笑:“这些人都是墙头草,做不得数的,等到朝廷的兵一到,就不是问题了!”

    “朝廷的兵?能有这么快?”魏了翁问道。

    “应该也差不多了,咱家送张大人渡江时就让他禀告朝廷,兰芳贼不简单!徐相爷和黄公公都是明白人!”

    “若是这样我便放心了!”魏了翁精神一振,笑道:“那老朽就再撑几天,拼了这身老骨头,也算是对得起二祖列宗了!”

    金山卫。

    “想不到二位竟然亲自来了!”徐渭站在栈桥上,满脸堆笑。

    阿坎与疤脸交换了一下眼色,阿坎笑道:“我们两个也是大明的藩属,裕王南下起兵靖难,我们两个出兵勤王也是应有之义嘛!”

    “徐先生是自己人,阿坎你就别说这些场面话了!”疤脸笑道:“徐先生,我和他把东番能分的地盘都分得差不多了,各自手下都有两千多郎党整天闲的发慌,反正不来这边打,也要去南洋那边打,既然是周大掌柜发了召集令,自然是来大明了!对了,咱们来的还不算晚吧?”

    “不算晚!”徐渭笑道:“九指五天前拿下了乍浦,正在进攻杭州,大人前些天在南京城下打了个大胜仗,南京周围的县城都已经依附过来了,你们来了最好,依照部署沿着运河南下,和九指一起拿下杭州,然后渡过钱塘江,把浙东州郡都拿下来,扫除后顾之忧!”

    “好,好,一切都听徐先生的安排!”疤脸依附摩拳擦掌的样子:“我和阿坎这次船上有八千人,加上九指的人马,足够了!”

    阿坎却没有疤脸那么乐观,他对大明的情况比疤脸要了解得多:“徐先生,我们都南下了,那要是大明北边的兵打过来怎么办?据我所知,大明的精锐都在北边,算起来也差不多应该到长江边了吧!”

    “江上有船队巡逻,明军没有那么容易渡江,算起来再过些时日日本的兵也应该到了,你们无需担心!”

    “那为什么不等着日本的援兵到了,我们再南下呢?”阿坎却没有被轻易说服:“我看汉人的兵法说勿持敌不来,当持我有备。杭州早几日,晚几日拿下来其实不要紧,如果北边明军过了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照我看,我和疤脸的还是先在金山卫休息两日,然后入长江,帮助周大掌柜拿下南京,然后等日本的援兵到了,然后再南下取杭州的好!”

    听了阿坎这番条理分明的分析,徐渭也犹豫了起来,他想了想之后取出一张地图来,指着地图解说道:“要不这样,您和疤脸之兵先往苏州,然后渡过太湖取湖州、长兴、宜兴等地,我同时派使者前往南京询问大掌柜的,如果大掌柜的同意,你们就北上走溧阳、句容这条路攻南京,这几个县都已经投降了;如果大掌柜的不同意,你们再南下攻杭州不迟!”

    “也好!”阿坎想了想,笑道:“便依照徐先生的意思办吧!”

    正当东番的海船抵达金山卫时,胡宗宪率领的大军前锋终于抵达了长江北岸的扬州。呈现在他眼前的就是沿江的处处烽火和江面上航行如飞的点点帆影。当初各怀鬼胎的战友如今终于成为拔刀相见的敌人,这让他的心中滋味越发复杂起来。

    “这个魏了翁真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胡宗宪将告急文书丢到地上:“带着留都那些不识干戈的犬羊之众去和周可成的百战之余野战,那不是送死吗?”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坏的情况() 
“大人所言甚是!”相比起几年前,戚继光看上去的气度沉稳了不少:“魏大人此举的确有些欠妥,不过末将有位世伯乃是魏尚书的同年,听说魏尚书老成持重,并非那等行事孟浪之人,想必这次可能另有隐情!”

    听了戚继光的话,胡宗宪只是捋了捋颔下的胡须没有说话,戚继光的话听起来是替魏了翁开脱,但重点却是这位可不是那种立功心切跑出去和周可成野战的,多半是有自己的苦衷。显然手下是在提醒自己留都的水很深,千万要不要忽略了这方面的因素。

    “嗯!南塘说的是!”胡宗宪点了点头:“本官也觉得魏了翁这次有些蹊跷,他年过六旬,又是在留都做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卖命了?想必留都这庙里的菩萨太多,他这个道士也难做!对了,南塘你对江南的局势有什么看法?”

    戚继光赶忙低下头去,沉声道:“督抚大人已经成竹在胸,末将不过一勇之夫,岂敢妄言兵事?”

    “哈哈哈!”胡宗宪见爱将推让,笑了起来:“南塘呀南塘,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谨慎了点。你有什么本事我还不知道?来,来,坐下说话,私下里也不必这么拘礼了!”

    “督抚大人既然如此抬爱,那末将也斗胆献丑了,若有谬误之处,还请大人恕罪!”戚继光磕了个头,方才坐下半边屁股:“以末将所见,这次江南之乱乃是周贼可成谋划多年的结果,此人胸有城府,多有谋略,此番事发,已然是不可收拾。尤其是引裕王南下这一招棋,着实是毒辣之极。若是让其攻陷留都,于孝陵祭拜太祖皇帝之灵,登基为帝,那便是二分天下之举,到了那个时候,只怕天下别有用心之人都会群起响应,乱事就不只是在江南一隅了!”

    听了戚继光这番话,胡宗宪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到了最后已经如黑铁锅一般。对方的这番话说出了他一直以来最害怕,却又不敢想的一种可能性。胡宗宪他对兰芳社的优势和劣势很清楚:优势是强大的舰队,充沛的财力,优良的火器和小规模的精锐陆军;而劣势则是其势力由众多文化、地域差异极大的各民族势力组成,乃是以利而苟合,周可成虽然能够将其统合起来,但内部矛盾很大;陆军虽然精锐,但相对于大明广袤的土地来看,数量太少;财力虽然充沛,但却无法持久。所以胡宗宪并不害怕单纯的军事进攻,即便一开始会吃一些败仗,但随着战争的持续,他就能不断学习敌方的长处,只要周可成无法获得当地势力的支持,被赶出江南就是迟早的事情。但如果裕王能够攻下南京并在那里登基,战争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由外敌海寇的入侵变成了一场皇室的内战,而开国百余年来累积而又被压制的若干矛盾就会浮上水面,很有可能会出现烽烟四起、天下大乱的状况,那时就算武侯复生恐怕也无法力挽狂澜了。

    戚继光见胡宗宪脸色越来越难看,害怕惹怒了上司,低声道:“方才都是末将的一番胡言,还请辅相莫要放在心上!”

    “罢了!”胡宗宪摆了摆手:“南塘,其实你方才说的那些我也有想过,只是不敢往深里想。如果周可成只是一个海寇,不管他如何财雄势大,船坚炮利,那也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如果你说的那种局面出现了,那就人力有时而穷了!所以我离京之前才要求那么多省的权力,并非胡某贪权,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人之苦心,纵然一时间世人不知,但后人必会得知的!”

    “罢了,这个时候哪里还想的了这么多!”胡宗宪苦笑了一声,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方才你说的那些话,切不可与第三人说,否则便是弥天大罪,你知道吗?”

    “大人请放心,末将不会那么不知轻重!”戚继光赶忙答道。

    “好!”胡宗宪点了点头:“那现在的关键就是留都了,只要裕王不入留都,即便他登基称帝,终究还是差了一层,那个靖难的旗号也没那么容易蛊惑人心!南塘,你觉得眼下最要紧的是什么呢?”

    “人心!”

    “人心?”胡宗宪问道:“这个如何说?”

    “大人,留都乃是太祖皇帝亲手督建的坚城,依山为城,倚河为池,城中户口数十万,胜兵不下二十万。只要城中人心安定,周贼便是拥兵十万,一时间也难以攻下。但江南已经太平百余年了,刚刚打了败仗,周贼又以裕王为旗号,只恐城中人心摇动,那只怕便不攻自破了。”

    “不错!”胡宗宪叹道:“若想安定人心,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大军渡江,但贼舟楫横行大江,仓促之间恐怕难以渡江呀!”

    “大人,其实只要做出过姿态就够了。说到底城里并不缺兵,缺的只是人心。您只需要在江北多数灯火,做出大军渡江的姿态来,城中自然就能看到,人心也自然就安定了!”

    “嗯,戚将军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若是十天半月不见兵卒渡江,留都城中便会生出疑心来!那该怎么办呢?”

    “大人,渡江是肯定要渡的,但最要紧的是从哪里渡!”戚继光站起身来,走到墙边指着地图道:“贼人船只主要集中在从采石矶到镇江这一段江面上,再往上游船只便稀疏多了。大人在这里收容船只,大张旗鼓做出强渡状,末将领兵从上游某处渡江,然后潜兵疾行,里应外合必可破贼,解留都之围!”

    “好,南塘果然是当世孙吴呀!”胡宗宪听到这里,拊掌大笑起来:“如此甚好,便依照你的计策行事!”

第三百七十二章 访客() 
正当胡宗宪和戚继光在江北为未来筹划的时候,一江之隔的下关码头却在演着一场别样的滑稽剧。当太阳西下,夜幕笼罩大地,某些人就借助阴影的掩护,越过城墙,来到兰芳社的营地。不过他们并非仰慕“裕王殿下的宽厚”而前来投奔的士兵们,相比起那些士兵,这些人神情举止诡秘,许多人都蒙着自己的脸,仿佛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你在这里等一会,等会会有人来带你过去!”

    “是,是!”徐成文赶忙堆起满脸的笑容:“劳烦军爷了!”待到那军官离开,他才从袖中取出折扇,用力的摇了两下,嫌弃的骂了声:“这丘八一身的马粪味,真臭!”

    倒也不能怪徐成文这幅嘴脸,从他身上的苏绢长袍和散发出的香气不难看出他平日里的生活颇为优裕,要让他一下子适应这种环境,的确是有点勉为其难。所幸的是他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几分钟后就有一名侍卫将他带到相距不远的一间小院子,他看到屋内坐着两人,上首那人身着明黄色的锦袍,头戴黑纱冠,徐成文将折扇插入袖中,向那黄袍男子磕了个头,谀笑道:“在下徐成文,乃是锦衣卫指挥使徐继勋徐大人的堂弟,今夜奉兄长之命前来拜见裕王千岁殿下!”

    “原来是中山王的后裔!”朱载垕在留都城中勋贵的名单上花了不少功夫,自然知晓徐继勋这样勋贵子弟的家世来历,他笑着指了指一旁的马扎:“请起,赐座!”

    “多谢殿下!”徐成文小心的起身坐下,他摊开双手道:“小人奉家兄之命前来,这些是家兄让小人献给殿下的一点意思!”说到这里,徐成文从袖中取出一张礼单来,双手奉上。

    朱载垕从侍卫的手中接过礼单,眼睛微微一瞟,只见上面罗列着各色礼物,最后一句话折色白银五千两整,心知这是送了五千两银子的意思。朱载垕这些天来也历练出来了不少,与周可成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