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7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回住处。香二娘是个察言观色惯了的,如何看不出丈夫情绪的变化,待到了榻上,依偎在吴伯仁怀中时低声问道:“老爷,今日你为何问嫩娘那个奇怪的问题?”

    “没什么?”吴伯仁笑了笑:“今日我收到一封信,是胡师从淮安寄来的!”

    “哦?是胡汝贞胡大人?”

    “嗯!信里说圣上传中旨给他,加封他的长子为世袭锦衣卫百户!”

    “怎么了,这不是好事吗?”香二娘不解的问道。

    “你不明白,攻克淮安之功,朝廷已经赏过了,天子再加封,这是施非分之恩于胡师。天子是想借机拉拢胡师,借其力制衡牵制大都督!”

    “啊!”香二娘身体一颤:“外间不是传闻天子不是最为信重,恩宠大都督的吗?”

    “那是过去!”吴伯仁道:“北边那位已经死了,圣上觉得已经没人可以与他争夺大位,所以就嫌大都督的权位过重了。”说到这里,吴伯仁叹了口气:“别人是狡兔死走狗烹,这位是狡兔还在跑,他就忍不住要杀狗了!”

    “那胡师这封信是什么意思?”香二娘低声道。

    “呵呵!自然是通过我向大都督表忠心了!他和大都督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还不知道大都督的厉害,怎么会傻到给天子当出头鸟?”

第四百八十一章 冲突() 
香二娘扭动了一下身体,从丈夫口中吐出的事情让她觉得极为不安:“那相公你打算怎么办?”

    吴伯仁没有说话,他觉得浑身上下一股说不出的燥热,突然将身上的薄被掀起,坐起身来,这突兀的行动吓了香二娘一跳,发出一声惊叫:“老爷,你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有点热!”吴伯仁跳下床来,来回踱了几圈步,香二娘看着丈夫的背影,虽然她并不太清楚丈夫此时心里想的什么,但她知道对方遇到了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作为久历欢场的女子,她自然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保持沉默等待男人的抉择。

    “二娘!”吴伯仁突然停下脚步:“我问你,君臣大义与父子兄弟情谊,哪个深哪个重?”

    听到丈夫问这个问题,香二娘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笑道:“妾身是小女子,不知君臣大义,只知父子兄弟骨肉之恩。”

    吴伯仁听到香二娘这般回答,不由得一愣,旋即笑了起来:“答得好,不错,世人皆有父子兄弟,却未必有君臣之分,君臣大义原本应该是排在父子兄弟之后的!”想到这里,他胸中一直难决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不由得心头大快,走到窗户边纵声长啸起来。

    次日清晨,吴伯仁用过了早餐便写了一封书信,令人送往金山卫亲自交给徐渭。两天后徐渭果然赶到了南京,吴伯仁与其在密室相商了半日,神色严肃的往宫城去了。

    宫城,内阁。

    “张相公!吴大人和徐大人到了,说有事与您相商!”

    “哦?”张经从文书上抬起头来:“快请他们进来!”一旁的魏了翁笑道:“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情,否则他们两位不会一同前来,不如老朽先退下?”

    “也好,就劳烦魏公了!”张经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周可成临走前将自己的权力留给徐渭、吴伯仁、自己三人分掌,徐渭平日里在金山卫独当一面,这个节骨眼上与吴伯仁一起来,肯定是有事情的。

    “无妨,无妨!”魏了翁笑嘻嘻的站起身来,向进门来的吴伯仁和徐渭拱了拱手:“二位,老朽还有点事情,就先告退了!”

    “魏公请自便!”吴伯仁与徐渭赶忙向魏了翁还礼,待到魏了翁出了门,吴伯仁才笑道:“魏公真是个聪明人,与其相处真的是舒服得很!”

    徐渭冷笑了一声:“沾了油的琉璃球,关键时候你也指望不上他!”

    张经没有参与两人的讨论,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问道:“伯仁,文长,你们今日来有什么事情吗?”

    “不错,有要紧事!”徐渭点了点头:“伯仁,你把事情的经过和张先生说一下吧!”

    “嗯!”吴伯仁点了点头,他将天子加恩于胡宗宪,胡宗宪写信给自己提及此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最后沉声道:“张先生,大都督去日本前把这边的事情交由我们三人处置,所以我得知此事后,立刻就通知了文长来南京,准备一同商议对策!”

    “伯仁!”张经皱起了眉头:“就为了这件事情你就把文长请来南京?胡汝贞和你都有些大惊小怪了吧?”

    “张大人,什么叫大惊小怪!”徐渭脸色一沉:“天子的用意可谓是昭然若揭,胡汝贞是个聪明人,他若是瞒着我们,早晚落得个没下场!”

    “文长,天子加恩有功大臣,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张经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看了:“金山卫那边事情何等烦扰,你丢下那一摊子跑来南京,未免有些不知轻重了吧?”

    “你——!”徐渭闻言大怒,站起身来:“若非是你放纵天子,任其胡为,我何须来南京?”

    “什么叫放纵天子?难道天子是大都督的囚犯吗?”张经冷笑道:“莫非我还要派几队兵把天子囚禁起来才好?”

    “二位不要争了!”吴伯仁打了圆场:“我们今日是来商议事情的,而非吵架的,二位都是受大都督恩深重之人,莫要忘记了自家的职分!”

    徐渭冷笑道:“我当然没有忘,就怕某些人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狼狈不堪的跑到东瀛的,靠着大都督才保住性命;现在回来了又好生生的人不做,却要巴着赶着做朱家天子的狗,当真是鄙贱不堪!”

    “你——!”张经霍的一下站起身来,戟指指着徐渭,气的说不出话来。

    “文长兄,你这话过了,过了!”吴伯仁赶忙拉住徐渭:“还不向徐大人道歉!”

    “我说的都是事实,为何要道歉?”徐渭冷笑道:“当初严家父子把他逼得走投无路,是谁安排他去东瀛避难的?又是谁抬举他在众人之上,出任政所别当,掌管西国九州四国诸地武家政事?领地、矿山、种植园什么的像不要钱一样给他,到头来他还是念着朱家天子的好。有时候我都觉得大都督处事有些不公了,若是换了个倭人、东番、南洋的蛮子,这般待他,绝对是忠诚不二,视大都督为再生父母,怎么会像张大人这般首鼠两端?”

    听了徐渭这番话,张经不怒反笑:“哦,徐文长?你以为只有你那样才是忠于大都督吗?这里是大明,不是倭国、东番、南洋。若是不尊崇天子,如何治理天下?莫说你这不过是个推测,就算真的天子想要拉拢胡汝贞来制衡大都督,也不能硬着来,别忘了,他才是代天牧民之人,先帝的唯一血脉,大都督再有本事,没有了今上的支持,他在大明也不过是一介海商罢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掌玺大臣() 
“先帝的唯一血脉?那可未必!”

    “那你说还有谁?”

    “北边现在那位难道不也是先帝的血脉吗?”徐渭冷笑道:“就算北边现在那位不行,那等今上生子之后,他便不再是先帝留下的唯一血脉了,到时让他退位便是了!”

    “让他退位?”张经突然觉得浑身上些彻骨的冰凉,他将目光转向吴伯仁,只见对方神色平静,显然对面两人在来这里之前已经商量过,达成某种共识了。

    “徐文长,这等大逆不道之言,你竟然敢出口?”张经突然感觉到一阵悲伤。

    “大逆不道?”徐渭冷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徐某人可没食过朱家天子的俸禄,大都督识我重我,拔我于草莽之间,这等恩情杀身难保。我站在大都督这边,怎么能说大逆不道?总不能说我生在大明的地盘上,就要一辈子当朱家天子的犬马吧?要这么说,朱洪武他自己就是个乱臣贼子,夺了孛儿只斤家的天下,他能做的,大都督为何做不得?”

    张经闭上眼睛,当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目光转向吴伯仁:“伯仁,你觉得呢?”

    “如何处置今上,乃是大都督才能决断的,这并非我等能够代而决定的!”吴伯仁沉声道:“但大都督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必须确保局势不能被天子搅乱了,所以必须限制天子的权力,这一点二位都赞同吧?”

    “赞同!”徐渭毫不犹豫的答道,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了张经身上,他犹豫了一会,很勉强的点了点头:“也好,但不能伤损了天子的体面!”

    “这个自然,今上乃是大都督所立,今上的体面就是大都督的体面!”吴伯仁笑道:“其实这个也简单,把天子的随身御玺没收了,自然就限制住天子的权力了!二位觉得如何?”

    听到吴伯仁的这个建议,徐渭点了点头。明代皇帝原本有十七枚御玺,嘉靖十八年又刻了七枚,一共二十四枚。其中其中,有一枚“皇帝奉天之宝”,用于郊祭、斋醮时使用。据说是唐宋传下来的,是御玺中最大的一枚。祭祀山川鬼神的,有一枚“天子之宝”。一枚“尊亲之宝”,给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上尊号的时候使用。大小两枚“亲亲之宝”,一般用在写给各藩王府的文书上面。还有一些专门用途的,比如一枚“御前之宝”,用于宫中收藏的文物,或者箱柜的封条之类。一枚象牙刻的“御药谨封”,是御药房专用的御玺。封赏外夷的,有一枚“天子行宝”。调兵的有一枚“天子信宝”。使用最多的几枚御玺分别是诰书用的“诰命之宝”、敕令所用的“敕命之宝”、奖励臣子用的“广运之宝”等几枚。用过御玺的皇帝的敕命,如果要传送到比较远的地方,会被装入黄纸的封套当中,上下的封口处,会盖上另一枚象牙的印章,印文是“丹符出验四方之宝”。使用这些御玺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由内廷尚宝监的女官负责保管,需要用御玺的时候,尚宝监提出书面的申请,得到皇帝同意之后,到女官那里领取,用过之后归还。所以当初裕王南逃时候身上一枚御玺也没有,现在他用的都是来南京后重新雕刻的,主要的有五枚:调兵的“天子信宝”、诰书用的“诰命之宝”、敕令所用的“敕命之宝”、奖励臣子用的“广运之宝”、封赏外夷的“天子行宝”。如果将这几枚御玺控制起来,实际上天子大部分权力就被控制住了。

    “张大人您觉得呢?”吴伯仁目光转向张经。

    “伯仁打算具体怎么做?”

    “很简单,将这些御玺交由一个可以信得过的人,就叫掌玺大臣吧!”吴伯仁笑道:“这样天子要干什么,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声知会,不会像这次这样,居然要我老师写信给我才知道,这也未免太过被动了!”

    张经点了点头,其实他对于天子绕过朝廷对胡宗宪加恩的做法也很不满,只是无法接受徐渭那么激烈的反应罢了。

    “你觉得用何人比较好?”

    “这个人要我们信得过,也要圣上能够接受,否则大都督不在,我们和天子撕破脸就不好了!”吴伯仁笑道:“我觉得静音道长不错,你们觉得呢?”

    张经道:“他一个方外人——”

    “方外人怎么了!至少咱们知根知底。”徐渭冷笑道:“难道找一个吃里扒外的才好吗?要不是日本那边离不开近卫前久殿下,我都觉得干脆让他来做这个掌玺大臣!”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