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意,刘司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洋房别墅是不错,那都是中产阶级的专利。若能再上一台阶,达到了像刘湘和老蒋的层次,却都喜欢住当地的民居了,因为幽雅的民居,往往是当地建筑的大成之作,最适宜人的居住,就是占地太多,根本无法推广,否则早就没有商品房什么事情了。

    看刘郧这厮如此识货,邓老也颇为高兴,于是让左右随从,拿来一张地契,直接送给了刘司令,这厮展开一看,正是广庐的房契。这是何意?平白送来一处房产,刘郧也是有些迟疑了,这个人情也太大了些。

    不过长者赐、不敢辞,刘司令也不敢推辞,一时真有些手忙脚乱。

    还是邓锡侯将军自己解开了谜题,“亦诚,老叔我是个粗人,但是我等川人,还是最讲究信义二字,将此处房产送与贤侄,是希望彼此长久合作”。

    刘郧顿时松了口气,小心翼翼的将房契折了起来,然后才对邓老恭敬的说道,“小侄也正有此意,在来广元之前,已经吩咐了副官张斯理,率一众部下来广元定点办公,专门负责对整个西北地区的飞机销售”。

    飞机,邓锡侯可不怎么陌生,在他的麾下的军队之中,也有七八架侦察机,自然也略略有些了解,但是像刘郧这样慎重其事,他却有些不理解,难不成还要卖出金山银山不成,那样还不如多买些枪炮实在。

    随后两人坐在天井中的藤椅上,让仆人送来了些茶水和瓜果,细细的攀谈起来,对于邓老的疑惑,刘郧就以川军的映秀镇为例,讲解了飞机与坦克的作用,邓锡侯却不以为然,这坦克飞机还能爬上山不成。

    刘郧也一时语塞,由于广元与陇南一带山地较多,因此轻步兵与山地步兵较为吃香,而坦克等重型武器再厉害,也只能顺着山路盘旋,运转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没准被几颗大石头砸中就挂了,邓老将军的说法也没有错。

    至于飞机,这年月还是目视飞行的时代,最适合侦查之用。至于空战之类是靠人品吃饭,一大堆飞机,飞了好几圈,扔下了好几颗炸弹,往往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炸到,除了空耗油料之外,也没什么用。

    至于映秀镇之战,在邓锡侯等老军人来看,是刘湘这厮运气好,遇见不知兵的张国焘,天地良心,张副主席也是用兵天才好不好。

    好吧,人越老性格就越倔,没有血一样的事实摆在面前,老将军们是不会服气的,刘郧只好透露了他的“飞机成绩”,延安订购50架(白送),中央军50架,马家军30架,以及城都200架等等,大约销售了四五百架。

    居然有这么多,让邓锡侯也吓了一跳,近半年来,川西制造飞机一事,也被传得沸沸扬扬,据说南京军委已经扬言,要打造上千架战机的空军部队,还与欧美强国组建联合航空公司。而川军似乎也不甘落后,也要组建自己的空军和客航。

    难道这些飞机很便宜么?刘郧只比划了一个数字,“十五”。

    邓锡侯也来兴趣了,有些猜测的问道,“十五万银元?”

    某人无声的提示,黄的。

    “嗯,我知道了,是十五万两黄金”,邓老将军倒是很憨厚,将某人的心都说凉了,真的卖这么贵,谁还敢买他的飞机,干脆去抢好了。

    算了,刘司令决定还是自己来说,于是干咳了几声,露出了迷人的笑容,悄声的说道,“嗯,川西内部的出厂价,每架战机售价15公斤黄金”。

    邓锡侯最熟悉的是银元,用黄金与美元计价,他有些不习惯,于是傻傻的问道,“那个贤侄,换成大洋是多少,如果没有黄金该咋办?”

    晕,没黄金,还买啥飞机,不收大洋知道不。当然这样的话,刘郧是绝对不敢说出来的,于是很委婉的提示,“我们川西兵工厂,请了很多的德国人,他们不怎么相信大洋,也不相信什么马克”。

    “知道了,他们就相信黄金,他们来华夏,就是为了淘金的”,邓锡侯一下子就明白了,还为刘郧打抱不平,“这些大鼻子,真不是东西,当初就喜欢抢非洲人,抢印第安人,现在倒好,跑来抢我们了”。

    这可冤枉了德国盟友了,刘郧的老脸一红,连忙打止,“咳咳,世叔,低调低调,我们现在与德国人是盟友,你现在说的这些话,很不利于团结的,何况德国人也比较够朋友,川西军火的质量,也确实过硬”。

    这样啊,邓锡侯也有些为难了,他的手下有七八万人,光靠一点商税和农税养起来的,目前已经很困难了。至于新的武器装备就更别提了,不然他也不会效仿刘备礼贤下士了,本来还指望能白赚点武器之类,不料别人只要黄金才卖。

    黄金,黄金,邓锡侯也急了,一时之间,他在哪里去找黄金呢,他手上也就百来万大洋,还是手下数万弟兄们的生活费。对了,刘司令不是喜欢石油么,用石油来换行不行,在广元附近好像就有石油矿藏。

    记起来了,好像是在苍溪县与旺苍县吧,邓锡侯连忙让人送来地图,立马在他的辖区内,找到了这两个县城,告诉刘郧这里有石油,好像还是苏联专家发现的,他率部占领此地之后,缴获了相关资料才知道的。

    广元有石油,刘郧自己怎么不知道,对了,他在另一个时空,又没来过广元,又怎么会知道呢,莫非发现了几万吨的小油田,邓老将军也懒得多说了,将所缴获的资料,全都拿了出来,竟是妥妥的俄文版。

    好在有智脑翻译,刘郧也勉强可以看懂,这份资料还真的提到了石油,在广元境内资源极其丰富,不过俄国专家也只是大略的猜测而已,怀疑苍溪县与旺苍县,有石油矿藏大约500万吨,另有天然气几十亿立方。

    说到天然气,刘郧顿时知道来龙去脉了,不错,四川境内是缺石油,但是唯独不缺天然气和沥青,在另一个时空,四川道路一直很流行黑色路面,或柏油公路,原因就是在钻探石油时,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沥青和天然气。

    沥青与天然气,与石油有什么关系呢?这么说吧,石油经提炼后的残渣就是沥青,天然气就是可燃烧的气体,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短分子状态的石油,或易挥发的石油,经过一定的技术改进后也能当汽油烧。

    不过有蚂蚁机器人在手,这些技术改进、或技术处理都是些小意思,智脑还向刘郧保证,这些沥青和燃气,经蚂蚁机器人的提纯加工后,完全可以当石油用,就是不知具体储量有多少。也罢,到此地就是为了勘察地形与资源,有了苏联专家的资料,也可以有的放矢,对这些地方多加留意就是。

    对了,在这些资料之中,还记录了一些其他的资源,比如煤炭6亿吨,金矿1千吨,硫铁矿400万吨,铝土矿900万吨,以及水泥灰岩3亿吨等等。刘郧也是一阵狂喜,这个广元还真是个聚宝盆,投资,坚决要投资,哪怕实际资源,只有表面数据的一半,也足以支撑抗战大后方的发展了。

    若是直接向邓锡侯说明的话,恐怕又横生枝节,刘司令决定与邓老谈人生谈感想,“世叔,小侄有一事不明,你老半生戎马,究竟图个啥?难道是像刘老大一样,当个四川王,割据一方当个小诸侯?”

    邓锡侯闻言也是一愣,摸了摸自己花白的头发,指了指外面的站岗官兵,有些失笑的说道,“你们这些年青人,都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哪里知道老年人的想法,称王称霸,那都是年青人的事了”。

    “实话给你说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妥善安顿手下这些官兵。他们当初随我一起出生入死,如今大多垂垂老矣,当年的锐气早已耗尽,再让他们扛枪打仗,那都是瞎闹。当兵,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刘司令心中一喜,终于逮到机会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说道,“世叔的想法很切实际。但是日本鬼子步步紧逼,现在中日大战已经迫在眉睫,若按世叔这般养兵法,岂不是害人害己。这些人不精于作战,一旦到了战场上,也是徒送性命而已,甚至令本该打赢的仗,也都打输了,让他们自己也死得一文不值”。

第245章 广元集团() 
邓锡侯也为之一呆,说实话,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低头不语了。

    其实,刘郧所言的这些,邓老也不是没想过,只是让他麾下的老兵草率退伍的话,他们要么去危害社会,要么穷困潦倒而死,他实在是不忍心动手,只好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不过刘郧说得也对,既然是军人就得上战场,若是自己学艺不精,死在了日本人的手中,也怨不得别人。但是如果再继续这么下去,也确实害人害己,不但这些士兵送了命,家人尽皆痛哭流涕,还害得华夏抗战失利。

    邓老将军沉默了片刻后,才沉重的向刘郧请教,“贤侄,不,亦诚老弟,老哥哥我,就是一介莽夫,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以前总怪上面给的番号少了,军队的饷银不够用,现在才知个中的严重性”。

    邓锡侯也顾不上矜持了,一边真心诚意的求教,一边站起来向某人抱拳鞠躬,“因此,这些部下的安顿问题,还请亦诚老弟不吝赐教一二”。

    看见邓老诚恳的不耻下问,刘郧也没故意拿什么架子,而是将就这广元的行政地图,一一的点评起来,“世叔请看,广元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之处,既是四川的北大门,又是北南交通的咽喉所在”。

    “因此广元战略地位及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川北内外的商贾从未间断,因此商业与交通业,就是广元未来发展的重点,然而农业又是本地的传统强项,暂时不需要重点扶持,那么,唯有工业需要大力发展”。

    “工业,又总的分为轻工业与重工业。轻工业也不用说了,广元已经略有发展,世叔只需要适当的让利和引导,各地的商人自然会蜂拥而至、帮着搞发展。因此,唯有重工业需要财政投资,比如挖矿买矿和生产水泥”。

    “挖矿,水泥,这些,能挣多少钱?”邓锡侯却有些不以为然。

    刘郧就将川西的发展现状,大略的讲了一下。当邓老知道川西工人工资,与普通士兵的军饷持平,而且还分发了别墅时,顿时眼睛都直了,他以前也听过类似的传言,一直还以为是宣传而已,没想到这些居然是真的。

    然而川西的矿藏较少不说,还地处川西高原上,发展起来极为不利,现在不也聚集了好几万人口么。何况像广元这样的川北福地,倘若发展得顺利的话,就是解决十万八万的转业军人,也完全不在话下。

    这下邓锡侯就真的动心了,不要说转业十万八万,就是解决个四万、五万,他的45军也可以脱胎换骨了,若再配置点新锐的川西军火,他就敢与南京的教导总队叫板,谁说川军就不是真正的王牌劲旅。

    对于邓老总的雄心壮志,刘郧当然双手双脚的支持,然后即刻就在地图上作业,一一的安排开矿点,比如金矿,煤矿、铁矿和水泥矿等等,然后才是一系列的加工厂,甚至包括水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等。

    邓锡侯自然听得心花怒发,不过这些都需要川西大力支持,不但需要资金上的支援,还需要技术工人和专家的支援,随后一想,也懒得麻烦了,干脆打包让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