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的网络水军们,还以为重炮早被日军的飞机给炸毁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大炮就是用来杀敌的,像老蒋这样藏着腋着,究竟图个啥?

    这批德制重炮,如果能及时加入淞沪战场,鬼子岂会那么容易占领上海与南京。

    对于刘郧的诸多疑问,老蒋也是一头大汗,有些苦笑的解释道,“这批重炮的造价到还是其次,关键是华夏自己造不出来,而德国人也不会再卖了”。

    刘郧也心酸不已,堂堂四万万同胞,竟然造不出150毫米的重炮。

    另外,老蒋恐怕还少说了一点,因为华夏连150毫米的炮弹,都造不出来,德国的原装炮弹,是打一发少一发,难怪只有当国宝一样深藏起来。

    也罢,刘司令也不再纠缠重炮了。

    他有些急切的问道,“使用重炮的人呢?从德国运回重炮后,我们应该训练出了不少的炮兵,这些炮兵呢?”

    “因为需要足够多的炮兵,一千门大炮,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啊——,你是说?”。

    还是老蒋反应快,即刻把握住了关键之处,有些悔不当初的问道,“你们川西兵工厂,就能生产150毫米大炮,而且高达一千门?”

    “亦诚啊,你可坏了大事了”。

    “你干嘛不早点说呢?若是我们能装备十多个150毫米的重炮团,又怎会怕他们日本鬼子侵华,现在倒好了,即使有了这些重炮,也没有足够的炮兵可用了”。

    刘郧也无可奈何,他又不是神仙,又怎么可能算无遗策。

    他只好将眼睛一翻,直奔主题算了,“校长,你就透过底,假如能生产150毫米重炮,华夏能使用多少门,如果换成122毫米重炮,又能装备多少?”

    这可将老蒋问懵了,他是民国的大佬不假,还是民国的总裁也不假,却不是事事皆知,巨细无遗好不好。

    说到重炮兵之事,还是薛岳将军最清楚。

    因为老蒋的这点家底,早被这厮给惦记上了,“嗯哼,目前150毫米的重炮炮兵,已经轮训了三次,可以组建三个重炮团,每团装备48门重炮,每团辖三个炮兵营,每营辖四个炮兵排,每排辖四个炮兵班,每个班伺候一门重炮”。

    这个重炮兵怎么回事,难道实行的不是“三三制”么,比如三班一排,三排一连,三连一营么,怎么到了老蒋的炮兵团,说变就变了呢?

    还没等刘司令开口,惦记着川西重炮的薛伯陵,就开口解释了。

    “因为三三制,是步兵部队常用的编组体制,而炮兵编组却源于英制,遵循的是二二制,以前习惯用称之为——炮组、编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和总队等等”。

    “现在只是换了种说法,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

    这么一说,刘郧即刻就清楚了,原来炮兵班不该叫炮兵班,而是该叫“炮兵组”,恰恰又容易与弹药组、运输组和观察组混淆,所以才改为炮兵班的。

    同理,一个炮兵编队才两门大炮,往战场一放,都不知道用来干啥,想定点清除敌方的轻重机枪,好像已被迫击炮给替代了,日本鬼子就更节约了,已经改由掷弹筒来负责此事了。

    在20世纪初叶,缘于无畏舰与超级无畏舰的兴起,各国海军用“事实”告诉全世界,“全重炮军舰”的效能,是老式军舰的三倍以上,而军舰上所配备的同口径、同射程的超级重炮,应该必须是八门以上。

    为了提高炮击的准确率,最好采用齐射或半齐射,若是半齐射的话,应该是四门以上。

    然而,海军无畏舰的革命,也导致了陆军炮兵的变革。

    因此一支完整的炮兵部队,就该拥有八门大炮,为了保险起见,多以十六门为佳,一个半齐射就是八门,刚好是海军全重炮理论中,对大炮数量的最低要求。

    这样一来,八门大炮刚好构成炮兵中队,而俩中队刚好组成炮兵大队。

    川西能生产重炮,刘司令就是大哥大。

    薛岳上将(中将加上将衔),是民国组建重炮集团的倡导者之一,但凡某人是有疑问的地方,他都会一一的解释,就连半齐射都作了详细的解答。

    简单的来说,半齐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则提高射速,因为队伍越小射速越快,二来方便观察炮击情况,好及时修正弹道诸元。

    刘郧反正是门外汉,曾在南京陆大军训过而已,薛岳所说的东西太专业了,他听得似懂非懂。

    不过大体上是听明白了,以前在研制173毫米大炮时的所有疑惑,他总算是全搞懂了,比如炮弹内的一大堆发射药包,他就一直都没闹明白过,手册上为什么标注了0——9号加药。

    原来0号加药,就是足额加放发射药包,比如是十个药包,就一个不能少,之后每增加一个号码,就多抽出一个药包出来,若是需要3号加药的话,就抽出三个药包,直到9号加药,剩下一个药包为止。

    待一切问题都搞定之后,薛岳才垂涎三尺的问道,“亦诚老弟,你看在什么时候合适,将一千门重炮送来南京?嗯,当然送到武汉也行,走铁路的话,万一被日本鬼子的飞机,或间谍给炸毁了,就太可惜了”。

    一千门重炮?

    刘郧真是懒得理他。

    他坐在沙盘前,足足沉思了好几分钟,才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伯陵兄,如果换成122毫米榴弹炮,我们目前能组建几个炮兵团?嗯,我是指能投入到淞沪战场的那种”。

    此话将老蒋等人说得老脸一红。

    不过刘司令有飞机大炮在手,他才是真正的大爷。

    只好让白崇禧出来唱大花脸,“亦诚老弟,这玩意说难不难,不过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只需要整训几个月,可以组建十来个炮兵团,当然,在仓促之间想投入使用的话,五六个团就是极限了”。

    刘郧在心默默的算了一下。

    一个炮兵团,满打满算,也就48门重炮,若按十个122毫米重炮团计算,也就500门左右,至于150毫米重炮团,即使是将薛岳所说的数量加倍,也才5个团,也就250门左右。

    不过刘司令还是太嫩了。

    薛大将军还是打了一个埋伏,一个炮排哪有四个班,往往只有二个班好不好,一个重炮团能装备24门重炮就该偷笑了,何况日军的一个重炮联队,好像也才24门重炮而已。

第304章 一张白条() 
这些大大小小的武器装备,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装备。

    要保质保量的话,民国的普通技术工人是没法生产了,让智脑计算了下蚂蚁的生产速度,比如统筹生产飞机、大炮和坦克,及其弹药的配备供应等等。

    智脑的答复是需要四十多天时间。

    刘郧于是微笑的向老蒋汇报道,“学生已经计算好了,以川西兵工厂的目前产能,在未来的一个月之中,能提供战机300架,122毫米口径的重炮300门,150毫米重炮200门,包括与其配套的弹药等等”。

    这么干脆、这么爽快,令老蒋等人惊喜不已。

    心思细腻的蒋百里,却发现了一个不妥之处,于是眉头略皱的问道,“亦诚,你不是说还有坦克么?你们川西的坦克,可是很先进的啊,怎么不送些来呢?”

    坦克?

    老蒋也是一愣,他一直沉醉于德国的Ⅰ、Ⅱ号坦克,对于川西的坦克,也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来没见过庐山真面目,不过蒋百里先生历来谨慎,他一旦说川西坦克好,那么川西坦克就真的很好。

    对于老蒋等人的疑问,刘司令没有正面回答。

    他换了一个角度解释,“上海与南京等地,水网密布,而且土质偏软,根本不适合重型坦克的行驶,而且南京教导总队的装甲兵,历来只装备轻型坦克”。

    蒋百里不由微微一叹,薛岳与白崇禧却面面相觑。

    不过老蒋却不信这个邪,立马问道,“亦诚,那个,你们川西坦克,究竟有多重?”

    刘司令向四周看了看,才低着头悄声解释道,“就是前些年,与德国人一起,联合研制的坦克,Ⅰ型坦克,就是德国现在的三号坦克,重38吨,至于Ⅱ型坦克,就是德国现在的四号坦克,重24。5吨”。

    竟然有这么重?老蒋顿时傻了眼。

    以南京上海的地形来看,确实不适宜这类重型坦克奔驰,因为无论道路桥梁,还是运输网络,在设计之初,压根没考虑这么重的过载问题,尤其是许多桥梁的荷载设计上,都才五吨或十吨。

    重型坦克一旦开上去,乐子就大了,不但坦克自身要完蛋,就是随行的士兵也要遭殃。

    但是蒋百里却另有见解,他认为重型坦克在城市之中,可以充当活动炮台,无论防守又或进攻,都能收到奇效,还有驻扎在洛阳和徐州的中德联合集团军,几乎全是机械化部队,正需要此类新锐的坦克。

    38吨的重型坦克就不说了。

    刘郧再三思考后,才答应一个月内,提供简化版的联合Ⅱ型坦克,数量是200辆。

    所谓简化,是指去掉了复合装甲,而加厚了合金钢板,因此重量增至28吨,发动机功率500马力,巡航速度42公里,正面装甲厚度80毫米,侧后的装甲厚度60毫米。

    他这么简化的原因有三,一是不想立马得罪德国人。

    德国人表面上说是早已宣布撤回专家,事实上也仅仅是叫得凶而已,至今返回德国的专家人数,仍是了了无几,希特勒可不是什么信男善女,之所以这么含情脉脉,主要还是华夏至今还没向外部透露,中德合作的真正内幕。

    因此,德国也不希望逼得华夏狗急跳墙,为了换取英美的援助胡乱爆料。

    二来就是日军的反坦克能力太强了,他们自己的坦克虽然大多落后,也就比德国的Ⅰ、Ⅱ型坦克略胜一筹而已,但是比起Ⅲ、Ⅳ号就远远不如了,即使简化后的联合Ⅱ型坦克,也能横扫战场。

    因此刘司令还是留着正版阴人。

    其三就是为了阴人。

    阴谁呢?

    日本鬼子自然是首当其冲,这些小鬼子喜欢精打细算,最不喜欢浪费,刘郧最想看看小鬼子究竟有多节省,比如刚刚破解了简化版的防御,就遇见了正版货,那个表情一定很丰富。

    其次就是阴英美法苏等国。

    华夏浴血抗战十四年,他们却坐着小板凳看热闹,还大搞什么“绥靖政策”,而中德联合研究又不是什么秘密,这些人早就想看看,新型坦克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当希特勒的闪电战发动后,才发现之前的坦克数据全是假货,那个表情肯定会更加丰富。

    当一切问题都被搞定后,刘郧与老蒋等人皆大欢喜,在今后的一两个月之内,川西兵工厂有的忙了。

    好在刘司令在之前,与各个军阀的订单,也完成得差不多了,何况清单上的坦克大炮,川西部队已经装备了一些,倘若实在生产不过来的话,就直接换下来交给前线使用便是。

    对于300架战机,500门重炮,200辆坦克,及其相应的弹药等,军火物资购买的款项问题,刘郧则考虑到国事多艰,也就没有主动提起,希望南京国民政府自觉为好。

    不料蒋委座仿佛是得了失忆症。

    直到刘司令准备告辞返回川西时,蒋百里先生却偷偷的拉住了他,很慎重的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