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玩意,好像是某一句唐诗?

    占卜还能占出唐诗,刘亦诚也有些好笑,不过他深知一点,在此时千万笑不得,一旦笑了的话,他在明月心中的大好形象,保证一落千丈。

    他只好在大腿上掐了一把,一脸似哭非哭的问道,“明月,我此次出征,该不会全军覆没吧?”

    “全军覆没?”明月仙子也愣了一下。

    她仔细琢磨了一下卦辞,不由莞尔一笑,于是及时安抚道,“师弟此去甚好,此卦的内容,极其枯燥而玄奥,嗯,这句唐诗虽然不是占卦所得,却是我看到卦象之后,所突然想到的东西,这句唐诗,应该是此次卦象最贴切的描述,不过并无凶险之兆”。

    刘亦诚转眼一想,也对,倒也说得过去。

    第一句“黑云压城”,说的正是华北大地的总体局势,而且平津日军大举南下,确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第二句“甲光向日”,本意是指面对阳光照射的铠甲,也有代指军队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解释为,“军人不畏阳光的照射,而勇敢的坚持作战”。

    至于“金鳞开”,就更为意味深远了。

    “金鳞”,在古代就是“龙”的代指,“开”又通假出现的“现”,刘少将记得在《风云》一书中,泥菩萨曾给雄霸批了一卦,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因此金鳞又有潜龙的喻意,而龙又是华夏的象征,所以连贯起来看,是说经石家庄一战之后,华夏将出现“潜龙升天”之象,嗯,此卦的征兆确实很好。

    不过刘亦诚想问的事情,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厮也确实不懂如何指挥作战,心中自然有些发慌,于是刘少将也只好不顾自己的脸面了,恳请长孙明月出山为他运筹帷幄,当然如果她能亲自挂帅的话,那就更好不过了。

    长孙明月是修道之人不假,但是功德与气运也很重要。

    时至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明明没有大统一的征兆,而日本鬼子与纳粹德国,却偏偏要发动第二次世界战争,自然也算是“逆天而行”。

    修道人若能“顺天应人、保真去伪”的话,也是一番大机缘、大功德,若说她自己不动心,那也太虚伪了,不过敢到红尘之中走一遭,就得准备渡一次杀劫。

    按说只要武尊不出,她应无陨落之虞。

    但是兹事体大,长孙明月只好再给自己算一卦,结果根本立不起来卦,顿时明悟此次时机不对,她只好苦笑的作罢了,随后又帮刘亦诚再卜一卦,看看这厮的幸运星在哪里。

    这次倒是简单明了,卦辞曰:“潜龙在渊”。

    明月仙子却惊诧的读解为,“牧野鹰扬,百岁勋劳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句诗词令明月有些发愣,仿佛有些半懂不懂。

    倒是刘少将自己却看懂了,这是北洋军阀大佬,吴佩孚在五十大寿时,康有为送他的贺寿对联,吹捧他一生英雄了得,当时这厮也正值虎踞中州洛阳,如日中天,很快就被北伐的浪潮推翻了。

    让吴老总黯然收场,此对联倒成了一个笑话。

    随后刘亦诚就将吴佩孚的情况,向长孙明月大致的说了一下,略略有些唏嘘的说道,“此人原是曹锟的部下,字子玉,人称玉帅”。

    “玉帅的个性,刚毅而正直,常以关羽或岳飞自居,不但作战勇猛,而且还擅长练兵,后来风云际会,官拜直鲁豫两湖巡阅使,以及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经北伐战争后一蹶不振,长期在北平养老”。

    不过说起吴佩孚,与川军的第四十七军还有些渊源。

    1928年,这厮被北伐重创之后,亲率残部逃至四川境内,盘踞于云雾山笠竹寺,是年5月,李家钰与罗泽洲率部包围笠竹寺,吴及其残部被缴械,从此之后吴老总淡出了军政两界。

    1932年,吴佩孚才离开城都,定居于北平的什锦花园。

    在另一时空,由于日军步步紧逼,平津危在旦夕,吴老总曾出任北平行辕的高等顾问。

    只是这厮以信佛为名,不想为老蒋出谋划策,还搞了个“救世新教会”,他亲自任教统,据说曾在暗地纠集北洋直系势力,打算乘时局动荡之际,借“抗日”为名,意图东山再起。

    不过此番举动,受到蒋介石的严厉指责。

    1935年,日本鬼子搞“华北自治”时,想请他上台当傀儡,遭到他的坚决拒绝。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与伪南京“维新政府”合并,再次请他出山时,他也不答应。

    1939年12月4日,他因牙病而入住日本医院,却被日本特务暗杀身亡,据说还是土肥原贤二的手笔。

    还好现在是1937年10月,如果刘亦诚的手脚够快的话,从北平带回吴佩孚,还是有一定的成功几率。

    但是此时的北平,可不同于往昔的北平了,而是盘踞数十万日军的北平,目标人还正在日本特务机关的严密监视之下,想这样带走一个活人的话,难度甚至不亚于刺杀土肥原贤二。

    究竟救还是不救呢?

    长孙神棍所说的卦象,也仅仅是一种占卜的可能性,真的能影响即将爆发的石家庄战役?

    刘少将还真的有些犹豫了。

    不过真能救回吴佩孚的话,也确实会极大的打击日军侵华的信心。

    北平是华北日军派遣总部所在,倘若出现吴佩孚被人救走的话,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也必然会增兵员屯驻在北平附近,如此一来,也变相的减轻了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各个战场的压力。

    因此从战略上来讲,也值得他冒一回险。

    同时吴佩孚的旧部众多,连伪平津卫戍司令齐燮元,也曾是吴老的部下,若是能以吴老总的名义,策反华北伪军的话,应该会更加容易一些。

第342章 玉帅失踪() 
1937年10月9日,如火如荼的保定保卫战,正值最炽烈的时候。

    保定距离北平较远,大约一百六十公里,若乘坐火车顺平汉铁路南下的话,大约需要四五个小时(民国时的车速较慢),此地历来是直隶总督的行辕所在,辛亥革命之后又成了河北的省会,也是日军的必取之地。

    日军为了攻占保定,出动了四个常备师团,二个重炮旅团,以及德川好敏的航空兵团,对外宣传是“九万部队”,其实早已抽空了平津一带,所有的机动兵力,除了极少数的关键要地,仍旧是由日军把守之外,其他的很多关卡,早已换成了“华北临时政府”的伪军。

    当然,偌大的北平城内也不例外。

    太阳临近黄昏的时分,一行十余个日军,在一少佐的带领下,开着一大一小的两辆汽车,匆匆的抵达了北平的什锦花园,此地地处北平内城的边缘,临近于雍和宫与西直门,正是吴佩孚所住的适景园。

    这些鬼子兵都是一些粗人,也不顾什么明清风格的雅致,也不顾里面住的是什么人,拿着三八大盖的枪托,就照着朱门就是一阵猛磕,将什锦花园胡同23号里的人,吓得个个惶恐不安,纷纷紧闭自家的房门。

    好半响才来一个应门的老仆人。

    仆人虽老却是北洋老兵出身,面对明晃晃的刺刀,以及来势汹汹的鬼子兵,似乎也不怎么畏惧。

    老仆人略略的躬了躬身子,一脸平静的问道,“不知各位太君,来此有何见较?我们家的老爷现在已经睡了,还请各位改日再来,如何?”

    这个日军少佐个子较矮,但是身形却很粗壮,一脸横肉,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日本皇军,人长得不咋地不说,脾气也不太好,伸手就给了一耳光,还顺势抽出了指挥刀,想给老仆人一个下马威。

    只见这厮恶狠狠的骂道,“八嘎,是高木阁下有请,吴佩孚,你的推辞的不要,否则,你们统统死啦啦的有”。

    老仆人的火一下就冒了起来,不过也知道北平是日军的天下,哪怕他的身手再好,也抵不住成千上万的日军。

    他只好强忍住怒气,低声的哼道,“太君,要不这样,请你们在此等等,让我先去通报一声”。

    “哟西”,日军少佐只要半句话就够了。

    随后他也懒得理会这个老仆人,而是一脚踹开了大门,一声令下,剩余的日军士兵就如同蝗虫一般,纷纷冲进了吴氏的四合院。

    首先看到的是一照壁,赫然写着“国泰民安”。

    当一行日军绕开照壁之后,就到了四合院中,周围是一溜平房,中央是二三株老松树,地面是些花卉与绿草,旁边摆着一张石桌,几个石凳,然而还没等少佐发飙,一身土布长衫的吴佩孚就已经出来了。

    吴老总毕竟是民国的大将军,也曾统兵百万,差点统一了整个华夏,是民国有数的大人物,对于日军的到来,也并不怎么畏惧。

    吴佩孚是个中等的身材,一嘴胡须略现花白,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显得自信而刚毅,就算静静的站在那里,也自有一番威仪在。

    日军少佐一看正主到了,立即变得彬彬有礼了起来。

    这厮即刻拿出一木质请柬,恭恭敬敬的递了过去,很有礼貌的邀请道,“子玉君,鄙人是川岛清原,现躬居高木将军的佐官,将军阁下将在今晚,于北平城外的北苑设宴,请你准时光临,拜托了”。

    日军的将军请他赴宴,吴佩孚也是一怔,有些诧异的问道,“你们是第二十师团的人,你们不是在山海关一带布防么,怎么会来到北平的北苑?而且我与你们的将军,素昧平生,怎会请我赴宴呢?”

    川岛少佐很恭敬的回答,“子玉君,这个本来是一个军事机密,但是,你是我们大日本皇军的朋友,说给你听也无妨,由于前线的战事紧急,北平一带出现了兵力空白,因此本部秘密驻防于北平的北郊”。

    “我们的将军,深深的喜欢华夏文明,是个地道的中国通,以前还随空手道大师船越义珍,学习过一些拳术与武道,请你今晚赴宴,一则是交流东方的文化,与你结为好友,二则是向阁下请教一下华夏的当前时局”。

    这个倒也合情合理。

    自从孙传芳受老蒋邀请去了南京,而吴老总独自留在了北平,哪怕平津沦陷之后,他也依然留在了北平城内,加之他的旧部齐燮元等人,正是日军面前的大红人,因此日伪敌特都以为他有投日之心,一时之间,形形色色的说客络绎不绝,高木义人将军想与他结识也不足为奇。

    尽管吴佩孚自诩岳飞,曾痛骂上门游说的大汉奸江朝宗,“老而不死是为贼”,说齐燮元将“死无葬身之地”,后来还曾斥责汪精卫是“著名汉奸”、“无耻下贱”,但是日特们还是时常过来劝降,当然这几天日伪军们都忙着侵略保定,暂时没有功夫来理睬这个老东西了。

    因此日军第39旅团长,高木义人少将想宴请吴老,也就顺理成章了,吴老总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随川岛少佐走上一遭了。

    不过专门监视吴府的日本特务,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看到吴佩孚即将被其他人带走时,他们也顾不上隐蔽了,立刻从各个阴暗角落钻了出来,直愣愣的拦在了这队日军的面前,人数有点偏少,也就三四个特务而已,其中的一人,正是身着便衣的汉奸。

    看到寒光闪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