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校荆轲-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转身,深吸了口气,武尊又说道:“那么,这里就交给你了,风信子,一切就拜托你了,我和怨器,现在就去长平和李牧汇合。”

    “什么?”一脸的吃惊,风信子忙追问道:“武尊大人,难道你要自己带着怨器去吗?不等那什么南风火灵了吗?”

    “不,我自己会去接边淮他们,我一直担心一个人,怕他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坏了我的大事,所以还是亲自出马的好……”

    “是……是荆轲?厄……”紧紧地咬着牙,风信子双拳紧握,心里咒骂道:“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我比荆轲厉害,可是为什么你那么看重他?为什么本来已经可以被我轻易杀掉的垃圾,却在大人眼睛里是那么重要的宝……”

    鼎,一只破鼎,一只没有了大块鼎体的鼎。

    “九鼎至尊,缺一为八,怨念不治,天下大乱,‘始端’交汇,斗转星移,阴阳交合,乾坤涂炭……”饶着这只破鼎,武尊慢慢踱步,“至尊天下的我现在不要,鼎啊鼎,你就帮助我来个生灵涂炭吧,咳咳咳……”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鼎?鼎高近两米,口径七十多厘米,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最下脚是跪拜或仰躺的人类图案,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

    内壁有铭文两百多字,内容为夏禹所铸九鼎的用意,象征九州康乐、天下一统等等;更分别铭刻了九鼎各自的名字和所象征的能力……

    最后两段文字,第一段是对天地首王黄帝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仁爱万民,管理国家;

    第二段则是九鼎遗失的警醒:九鼎至尊,缺一为八,怨念不治,天下大乱,‘始端’交汇,斗转星移,阴阳交合,乾坤涂炭……就是对九鼎之一“怨器”的遗失后果的描述,却不全。

    “可惜这鼎还是破了,这些描述的后面是什么呢?”武尊已经不下百次地琢磨这个问题,研究了这破鼎无数的日夜却还是无解:“难道会是挽救的方法?要是那样,更不能将这鼎的破损的一块由别人得去……或者,我的大事一定要在他们得到挽救的方法之前成功……呵呵呵!”

    只要……只要将这鼎里那满溢的怨念放出,那么那长平之战被设计坑杀的四十万赵军魂魄就将被唤醒;

    只要……只要得到了寒荒一族的召唤,那么那四十万的骷髅兵就将再生杀出,将士怎么样的可怕战力啊?在洗血城外的小水河边,没有得到召唤也没有将怨器里的怨念释放,武尊只是收集了怨器的气息却已经吸引来了那里无数不死的冤魂战士就轻易将荆轲战到很惨;

    只要……只要韩国野王坚守并且消耗了王翦的粮草和势力,那么李牧的赵军和这不死的骷髅部队将轻易击杀了王翦所部,再转身攻占邯郸……到时候,韩国和赵国不是都是武尊的了吗?

    而失去了王翦一部,秦国又如何抵抗李牧的进攻?而且,而且哪怕你秦国文有李斯等贤能,武有王翦等良将,但是那秦王……谁会想到他的真正身份是……

    当这一切实现,那么再加上自己已经控制了的联盟各国的代表们,只要在合适的时候同时将那时光之门开启,那么一个神话的国度将和那个世界对接、重叠……

    “哇哈哈……咳咳咳……”笑到剧烈地咳嗽,武尊将身躯轻轻伏在了怨器上,在他的眼睛里,已经看到了一个自己民族多少世纪也没有实现的梦想――离开弹丸小岛――一统天下江山……

第100章() 
虎皮装饰着华丽的座椅,孔雀的羽毛咯吱得女子娇笑不已。这里是秦王最喜欢的地方――横纲阁。为什么他这样命名这里,大臣们却一直捉摸不透。

    台阶之下,两名秦国的勇汉角抵手(秦时摔跤手),光着膀子双手搭在对方肩膀上,正在角力――“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

    “好,好,用脑袋使劲抵住他!”而看得兴起的秦王,一手揽着身边华服女子的蜂腰,一手大力地挥舞着,大叫道:“快把他抵出去,抵出去了本王重重赏你……”

    得到大王喝彩的那位局面占优的勇士,随即大吼一声,身体随之前倾,脚下用力一蹬,硬是将对手生生推倒。

    “好,好!哇哈哈哈哈!”大笑着,秦王左右看看身边的女子们,得意地问道:“怎么样?本王的角抵手如何啊!”

    “大王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大王帐下勇士,自然厉害非常!”众女子齐口喝彩,更是博得秦王大笑连连:“好,好,大赏胜者,那败了的回去好好练习,下次胜了也大大有赏!”

    两名勇士闻言连忙下跪:“多谢大王!我王威武!”

    “哈哈哈。”笑着,往后靠在了一女子身上,秦王张嘴吞下了女子送到嘴边的果子,意犹未尽,喊道:“再来两个角抵手!”

    “大王!”一名侍臣此时却匆匆弯腰低头走来,禀报道:“大王,李斯大人求见!”

    “这……这李斯又有何事?也不能换个时间不成?让他进来!”悻悻地两手一摊,秦王一脸无辜地望着左右女子,说道:“只好这样了,你们先下去吧!待会本王再召你们!”

    “是……”

    头戴高山冠,上衣下衫黑色大袍,李斯此时已经快步走来。面容似乎比年级还要苍老,但却双眼炯炯如同可以窥视天地一般。“大王,李斯叩拜大王,我王威武!”

    “起来吧,廷尉大人何事见本王?没看到本王正在操练‘横纲勇士’?”有点小小的不满,毕竟是打扰了自己的雅兴。

    但是想到李斯早年只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历来多出奇谋妙计,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削弱各家实力。秦王曾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所采纳,留住了诸多贤臣良将,不久官为廷尉。

    如此,秦王对李斯倒是向来重用而客气。

    “大王,李斯有《书》上奏。”

    “什么书?”歪了歪脑袋,秦王吩咐侍臣:“快快呈上来。”等到拿到手里,笑看那低头的李斯,说道:“大人莫不是又写了什么《谏逐客书》?好啊,本王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贤臣!”

    “是……”有点犹豫,李斯身子更加弯曲,禀道:“大王,是《谏杀将书》……”

    “什么?”沉声怒问,秦王已经明白了几分,立即将那奏章打开,看着,已经眉头紧缩。突然两手一扯,几下将那奏章撕个粉碎,怒骂道:“大胆李斯,你这般诋毁本王用意,说本王滥杀良将,到底是什么居心?”

    闻言,李斯连忙跪下,急语道:“大王息怒,李斯只是说了臣子该说的话,做了臣子应为的事。”

    左右快速地迈着步子,秦王已经十分愤怒:“你还口硬?好……好……本王就叫你先说说本王是如何滥杀良将的!快快说来!”

    “大王,王翦大将军是我大秦神将,多少年来,他率兵北拒匈奴,南收巴蜀;六年之前,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却损兵不到三千……如此良将,在与赵国军神李牧交战之初,大王却为何将其家人囚禁?”

    “哈哈哈……”秦王听着,扶剑大笑起来,走到了李斯跟前沉声说道:“大人错怪本王了,本王是想那王翦大将军一只出生入死为国效力,想他现在正在与赵军鏖战,怕他家眷远在穷山恶水之地被赵军探子伤害,才想接他们来咸阳暂时小篆…”

    “这……”

    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秦王已经提高了声调,怒吼道:“不想他王翦却已经暗地里勾结别国,更是将要将其家眷转移,本王多次派使者前去王翦大营却都有去无回,这……又是什么?”

    “大王啊!这其中必有误会啊!”急忙叩拜着,李斯苦口说道:“想我大秦,开疆扩土,战无不胜,不正是文臣有如尉缭子、魏大人等人,武将有如王翦、蒙武和蒙恬,还有善於游说的姚贾和顿弱。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才使得天下诸侯无人能敌我大秦。可是万一大王受他国挑拨离间,误会了王翦大将军,那么……”

    “那么什么?”怒目瞪着李斯,秦王已经愤怒,大骂道:“好你个李斯,王翦背叛证据确凿,本王也已经将其父亲和夫人等上下斩首,难道你还要为这逆臣臭骂本王不成?还是想要为王翦家眷报仇?”

    “碍…这……”

    盛怒之下,秦王已经拔出宝剑,高高举着怒问李斯:“你可知道现在王翦身在何处?可知道他把本王的军队带到了哪里?”

    “臣听说……已经在野王!”

    “正是如此。”狠狠一剑劈下,宝剑“铿锵”一声镶进了立住里。秦王大骂道:“本王要的是他王翦出兵攻打赵国,是要他王翦去把赵军李牧打败,本王要的是赵国的城池和李牧的脑袋!可是他王翦却和那李牧初一交手就和好如一家,更是不听本王命令私自和李牧联兵攻打韩国去了。他要干什么?他这是要借着本王的大军帮他灭了韩国自己当王……回头……他还得回来咸阳拿了本王和你李斯的脑袋……”

    “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息什么怒?要是他王翦打下了韩国,本王怕是没有几天的脑袋可以去怒了!”已经气急,双手上下舞动,更是已经砸翻了身边不少的事物,秦王继续大吼着:“听着李斯,本王已经断了王翦一部军需,更已经派遣蒙武为将,不日定将叛将王翦首级呈来!”说完,重重地一甩衣袖,秦王愤愤而去。

    临到门口,他回头狠狠沉声说道:“李斯,本王劝你一句,不要知道的太多!更不要像王翦一样……没有我大秦的土地,你们都只是走卒!哼……”

    “完了,晚了……”失魂落魄地走了出来,李斯只感觉头顶的乌云是那么浓重。

    狼烟滚滚,野王城外此时已经血流成河。“攻城血流成河,攻国血染山河!”,但是现在,还没有开始攻城,野王城外已经尸集如山。

    原来,那韩国野王城里派出的几千将士,此刻都已走完了他们的人生。

    当他们偷袭秦军王翦的粮草得手,他们应该就此撤退;当他们将王翦之父的尸骨挂于长矛上来回叫骂,他们还来得及撤退;当他们向杀上来的几名秦军将官射箭之时,他们至少还有希望逃走――但是,他们选择了继续羞辱王翦,毕竟他们是几千的军队而王翦的军队当时出营的不到三千……

    弩兵在前阵,远射兵器有弓、弩、箭已经准备好了收割生命。夹弩、瘦弩瞄准了那些近距离的眼睛;唐弩、大弩等强弩高高对准了苍穹,当它们从天而降将是生命最后的绝唱;更有“蹶张”式强弩,秦军将士已经用脚拉满,拉满的,更是一箭贯穿几条人命的愤怒;

    战车居中,重铠甲的长矛手和长戟兵位于侧后方。秦军已经在悲愤里将士气堆满,犹如爆发之前的火山。就是战马,也已经双眼猩红,只等着那喷发的辉煌;

    而骑兵和快速的步兵队伍,分成两队列于战阵两端,从两个侧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