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一点,熟读兵书的董卓也不得不表示赞同了:“所谓轻敌冒进,所谓骄兵必败,他张温此次出兵连续犯了这两项用兵大击,的确不可能战胜羌人!”

    “而在张温军与羌人交战之后,我们的机会便到了。一支已经疲敝的羌军,其威胁自然不是一般时候能比的,只要我们的战略正确,此战由我们取胜的可能性将很大。所以,在下的意思便是,缓步出兵,静等时机的到来!”马越最后为自己的设计做了总结。

    这一回,就是许令和方正这样为了反驳而反驳的人也对此无话可说了,这确实是最稳妥,也最保险的取得此次战事胜利的方法了。

    “主公,我也以为此法可行。即便事情未能全如我愿,或是我们也未能击败羌贼,或是张温军取得了胜利,对我们自身实力来说也是最好的保存。要知道,只要我们手中还有兵马,就还有可能与人周旋,否则,即便真听了何大将军的意思,只怕也会被其视为一只弃子!”李儒也进言道,更是一言点中了要害:“即便张温军真取胜了又如何,以他的兵力纵然胜了也是惨胜,到时以其实力,这西凉大势还不在主公一手掌握么?”

    董卓深明在西凉想要站住脚实力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自己手上还有足够的人马,即便何进有什么不满的,最终不会拿自己怎么样。但若反过来,即便自己真立了功,朝廷反手之间就能让其他人取代自己,这是他怎都无法接受的。所以,在一番沉吟之后,董卓才抬头做出了决定:“就依此计行事,我们出兵,却不要冒进,只等张温那里与羌人战了再说。”

    又一次让马越这个小儿在主公面前露了脸,出了风头。这个认识让方正等人心里大感不忿,但却又很是无奈。他们很清楚,随着这样的事情不断出现,马越成为仅次于李儒的主公心腹谋士已经无可更改,这让他们心里忍不住生出了无力之感,他们越发觉得这个马越已不是他们几个人能对付得了了。

    而马越,就没有心思去顾着这些人的想法了,而又一次投身到了后勤保障工作里去。因为有前番对大军粮草供给上的优异表现,所以这一次董卓出兵之前,又把这个关键的任务交给了他,这让他从接到指令之后便不得空闲。

    不过,因为马越地位的提高,他倒是不必再如前次般于董卓带兵出征时依然留在后方的临洮城里管理粮草之事,而将随军出发。这也代表着他已经被董卓视为真正的心腹,可以参赞军务了。

    ?

    六月二十七日,董卓终于获得了张温军的动向,此时这路人马已经从旁越过了临洮城,向西挺进,直指被羌人所占的金城县了。直到这个时候,董卓才命大军集结,然后也向西进发,但这行军的速度却要远低于张温军的。

    七月初三,张温军陈兵金城县下,并对此发起了进攻。这一次对金城县的进攻依然很是顺利,只不过短短三天工夫,城池便被攻陷,羌军所部在城破之后强行突围。这大大地鼓舞了张温军上下的士气,让他们本就士气更增添了几分。

    随后,略作休整,张温军继续西进。而董卓军则以同样的节奏跟随在后,让不知情者看来他们分明就成为张温军的后备部队了。对此,张温很不以为然,以为这只是董卓因为胆怯才只会跟在后面蹭些功劳而已。

    “董仲颖,不过是个无胆小人而已!他以为只要跟随在我军之后前进便能取得功劳么?那也太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了,老夫到时一定会向朝廷禀明一切的!”张温曾当着众将士的面如此说道。

    在随后的战事之中,张温军依然很是顺遂,接连夺回被羌人占领的汉家城池,也击败了不少妄想沿途阻拦的羌军。汉军一路向西,很快就已经从陇西郡出来,直进入到羌人势力更大一些的北地郡。

    因为一路之上,羌人的抵抗并不强烈,汉军屡战屡胜,这让张温及其众多部下都对羌军产生了轻视之意。所以纵然已经兵入北地郡,已经和后方拉开了一大段的距离,他们依然无所畏惧,只想着赶紧平定此次的叛乱,好获得朝廷的封赏。而张温更是急于一下就将羌人彻底歼灭,这样才能对朝中靠山们有个交代。

    唯一对此很是不安的,就只有名将皇甫嵩了。在眼见得军队已经深入羌人领地之后,他便几次向张温提议暂时停止前进步伐,与董卓军取得联系,并与之联合之后再行进军。对此,张温却根本没有听从的意思,最终皇甫嵩只得郁郁而去,希望这只是自己的杞人忧天。

    就在张温军孤军深入北地郡时,此时尚在陇西郡境内的董卓却接到了一封措辞很是严厉的书信,正是由何进让人送来的。却是张温几次取胜将捷报报回洛阳之后,让何进在朝上很有些丢脸,所以他才会再次严令董卓尽快加入战斗,以获取胜利。

    对此,董卓却是一笑了之,他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既然有了决断,就不会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至于何进因此对自己有所不满,他相信只要战斗最终结果利于自己,对方就只能认了,实力才是一个人能否有权势的关键哪。

    七月十九日,一个惊人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张温军在北地郡怀德左近与羌军主力相遇,这一次羌人不再是一触即溃的散兵游勇了,而成了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全无打硬仗准备的张温军首战失利,损兵三千余,被迫后撤数十里,方才稳住了阵脚!

    听到这个消息后,董卓便知道自己这一次赌对了,随着张温军吃了这亏,这两路人马之间势必会有一场好斗。鹬蚌相争,自己这个渔翁很快就能从中取利了!

    ···········

    今天可是个大好日子,不知道各位有几个还记得它的,十多年前那次当真是大快人心哪。现在叙利亚那里的局势又成如此光景,真希望十年前的一幕能再次发生,这次要是能比前次闹得更大就好了 

第86章 主动与被动() 
金乌西沉,天空中留下的只有血一般的红色,让刚刚才从一场失败的汉军战士看在眼里,更增添了几分紧张与悲愤。之前一段时日里,他们实在太顺了,短短时日就已经攻城陷地,打得羌人不断后退,却没想到转眼间自己却成了失败者。看着那些往日一起的袍泽被杀翻在地,他们的心里也充满了兔死狐悲之感。

    而身为军中将帅的张温等人,这眼光自然放得更是长远。经此一战之败,张温已经从之前的自大,以及兴奋里回过神来,开始重新审视起面前的对手来。而在细究之后,他便自责地发现,是自己太过骄傲了,这才给了羌人以如此机会。现在,军队士气低落,又面临着以寡敌众的场面,让他也一时有些茫然了。

    “大帅!”一把一向以来就很是沉稳的声音从身前响起,才让张温从适才的自责中抽离出来,看向面前的皇甫嵩,苦笑道:“是义真哪,如何,将士们都安顿好了么?”

    “是的,我们的大营周围的防御也都布置妥当了,即便此时羌人来攻,也未必能在我们的手上讨得好去。”皇甫嵩应道。在士气低落的时候,是他这个久于战事的老将在安排一切,也正因为有他的威名在,这支刚吃了败仗的汉军才没有颓废,而是迅速做好了一切迎接再战的准备。

    “哎,都是老夫一意孤行,才会导致今日之败哪。若是早听从你之劝,不轻率冒进,那三千多人马就不会……”说到这里,张温又是一声长叹:“如今的局势于我们很是不利,少了城池的依托,兵力上又不如羌人,我们只能采取守势了。”

    “大帅不必过于忧心,即便我军先输了一阵,但终究只是一场遭遇战罢了。那是因为我们挥师而来,兵马疲敝,才会给他们以逸待劳的机会的。只要我们不自乱阵脚,将我们汉军善于稳扎稳打,强于以守为攻的战法施展出来,战事胜负却还难料。而且……”说到这里,皇甫嵩的话为之一顿,显然有什么话不知该不该说出口。

    张温很容易就猜到了他想要说些什么,便道:“你可是想说,其实论兵力我们并不在羌人之下哪?因为身后还有一路四万许的人马跟随着?”

    “是的。”皇甫嵩点头:“毕竟大家都是为朝廷平乱,纵然有什么矛盾,在大敌当前时,还是当屏弃前嫌,一致对外的。末将以为,只要大帅着人将此地情况传达过去,董仲颖为了大局考虑,一定不会迁延妄顾的!”

    “是么?”张温对此很有怀疑。他与皇甫嵩这个只知道兵事的武将不同,作为曾经朝堂之上的三公之一司空,他对朝中不同派系间的争斗实在是太熟悉了。现在自己和董卓就分属两个不同的派系,恨不能见对方倒霉才好,试问此时董卓又怎么可能在得知自己兵败之后全力赶来助阵呢?

    不过这些话,张温并没有如实地告诉皇甫嵩,只是含糊地道:“或许你所说的有些道理,老夫会考虑一二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挽回一些如今的颓势再说才是正经,不然即便董卓真率军来了,我们这一路人马也将无以为继。”

    “这点末将也考虑到了。”皇甫嵩很有把握地道:“我军现在所处之地,利守而不利攻,正可以为我军争取恢复军心士气的机会。若羌人不来攻便罢了,若他们真敢攻来,末将必将为之前战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如此自是再好没有了!现在用兵之事,老夫就全部仰仗将军了。”这一次的失利,终于让张温知道了自己在兵事上远不如皇甫嵩的问题,当时若非皇甫嵩及时调动人马,又身先士卒在后断后,只怕大军的伤亡将会更加惨重了,所以这次他是真心实意地要将指挥大权全都交给皇甫嵩了。

    “末将必不负大帅所托。不过,刚才末将提到的有关联络董卓军之事……”皇甫嵩还是不忘提一提这事,因为他知道只有如此才能重新掌握战局的主动。

    “老夫会考虑的!”张温的回答却依然很是模糊,他实在不想低声下气地去求董卓,何况即便他真这么做了,董卓是否肯出兵也还在两可之间呢。

    对此,皇甫嵩也无可奈何,毕竟张温才是三军主帅,他一个部将只有指挥麾下大军的权力,却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对整个战略加以修改。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守住门户,使羌人难以给军队造成更大的杀伤,同时等待董卓军的到来。

    不过,皇甫嵩所做的防御措施还是相当了得的,他依托地形,又将汉军善于以守为攻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还真就在之后几日羌军的趁胜攻击中取得了几次小胜。虽然就杀敌来说,还无法与之前汉军的伤亡相比,却也总算让已经有些丧气的汉军将士得到了些安慰。

    如此在与羌人进行了几次交锋之后,吃了亏的羌人也学了乖,没有再一味强攻汉军阵地,而是想要故技重施,从侧面绕到汉军身后,断其粮道。但这一回,他们却未能如愿了。皇甫嵩在打定主意以坚守对敌之时,便想到了有此后患,早就派出一支精锐之师游弋在大军后方,几次下来,反而将化整为零想绕到汉军身后的羌军杀得折损许多。最终,羌人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重新与汉军在此对峙了起来。

    而董卓军这里,在得知张温军失利之后,便没有再继续西向。他们在等待着战事的进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