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之三国-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刘星的请命,智弦就想抽他一巴掌,开玩笑一样,运粮来干嘛,自己去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然后让天下群雄捡便宜?

    因为粮食短缺,随后河内、酸枣的联军四散,各自班师回领地,而这也正是智弦期待的。接下来,将是真正的乱世,诸侯之间互相征伐,也就意味着智弦可以获得更多的地盘。

    与此同时,有一个人先动手了。刘岱与桥瑁二人一向交恶,刘岱便杀了桥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董卓见盟军撤退,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想与袁绍等关东军众人议和。众人到河内后,王匡告知袁绍,袁绍不答应,要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袁术亦杀了阴修,只有因韩融有德名这才幸免于难。

第173章 联军散(下)() 
在袁绍的身上,智弦深深的体会到了政治家的话是绝对不能相信的。这才过了多久,身为盟主的袁绍以自己的苦衷,解释自己并非不愿而是不能攻打董卓,还能获得曹操和智弦的谅解。而这才过了多久,因为兵粮原因,启程回返东莱,还未返回领地的智弦就接到了袁绍的书信。

    袁绍与韩馥合谋,以献帝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献帝是否平安为由,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并且邀请众州牧太守参加,对于这样的事情曹操拒绝参与,袁术亦反对。智弦知道这事的结果,就更加不可能答应了。后来袁绍又得到一个玉印,暗中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再次拉拢曹操,曹操自然不答应。

    虽然众诸侯都不答应,但袁绍与韩馥等人一意孤行,仍然在2月推举刘虞为帝,并派张岐等去邀请刘虞讨论事宜,而接下来搞笑的事情发生了。

    得到袁绍文书的刘虞怒叱信使张岐,“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受先皇重恩,却未能清雪国耻。各位据有州郡,应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反而在造反谋反,是互取耻辱呀!”

    刘虞坚辞不受,事情的结果就是袁绍与韩馥闹的里外不是人,韩馥等无奈,又想请刘虞领尚书事,但刘虞仍拒绝,更斩杀使者,袁绍等唯有罢手,不再去想立一个傀儡皇帝的事情。

    袁绍的搞的这事让本就各怀心思的联军各诸侯的心彻底散了,对联军的士气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大部分人都丝毫没有斗志。

    幸运的是袁绍在搞这离心离德的事情之时,袁术所率领的讨伐军倒是有了些成绩,2月孙坚收复散兵,屯兵阳人,董卓派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

    军队最重要的就是团结,而胡轸并非帅才,只重个人威望,扬言要斩杀一个长官,以此立威整军,让上下所有人皆听从自己的命令,让自己指挥军队如臂使指。本意是希望利用高压,以生命作为威胁,将所有军队的高层武将都聚拢在自己的身边,对自己唯命是从。但很显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胡轸此举让各都督都十分讨厌他,没有人喜欢被威胁,特别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武将!

    当军队到达离阳人城数十里的广成时已是黄昏,兵马疲乏,便下扎喂马、休息,准备在夜里出发,次日早上攻城。各将领讨厌胡轸,想要破坏他的计划,吕布等便扬言阳人的士兵已走,应立即追击。获得虚假情报的胡轸不变情报真假就立即出兵,但事实上孙坚军已整顿守备。胡轸军无奈,加上吏士饥渴,人马疲乏,唯有就地休息。

    三军埋锅造饭,眼看的就快要可以开饭了,吕布等人又大喊敌人偷袭,并跑路了。吕布这飞将都跑路了,全军将士还有不跑路的道理?全军大乱,步卒弃甲逃走,骑兵来不及安放马鞍,人人夺路而逃。逃出十多里外,才发现没有敌人,刚好天亮,便返回营地拿回丢弃的装备,想再攻城,可是孙坚已经加强了城池防守。

    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更怕的是猪一般的队友及神一般的对手。如今胡轸两样都占齐了,还想获得战争的胜利,简直是痴心妄想。身心俱疲,委屈的想哭,却又无处诉说的胡轸唯有引军撤退。

    军队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将无战心,兵无斗志,此时绝不是什么行军的好时候,但胡轸还是引军撤退了,心中盘算着怎么在董卓面前狠狠的告吕布等人一状,孙坚却发现了战机,出城追击,大败胡轸军,斩杀都督华雄等人。

    害人终害己,华雄等死于战乱之中的都督是否会后悔自己对胡轸的所作所为呢?开斗气车都会出事的,更何况是打斗气战,这后腿拖的,自己的战死,必须给满分。

    孙坚大败董卓军,袁术麾下谋士便向袁术进言,“假如孙坚得到洛阳,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狼而反得虎呀。”

    袁术多疑,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绝对没有人想做,于是就不再运军粮给孙坚。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旦被断了军粮,孙坚这大军也就不攻自破了,于是孙坚便连夜赶回鲁阳,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亦回到阳人,准备继续攻打董卓。

    军队战败总是需要原因的,比如不是自己太弱,而是敌人太强,吕布之勇毋庸置疑,他都败了,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董卓听闻孙坚如此厉害,便不愿与之为敌,强强联合才能制霸天下啊。于是派李傕游说孙坚和亲,更称可以让孙坚的子弟们担任刺史、郡守,利诱孙坚,希望能获得孙坚的投靠。

    董卓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响,但孙坚不入套,反而大骂董卓,一口拒绝。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更是以行动证明,立即进军大谷,董卓亲自率兵与孙坚在先帝陵墓间发生战斗,可惜孙坚军士气正锐,为了表明孙坚的强大,以及自己战败的无辜,最好最好的办法自然也就是BOSS也战败,这样BOSS就没有话说了,于是吕布等武将也是大秀了一波演技,董卓败走,移屯渑池,另在陕集兵。

    孙军便进入洛阳宣阳城门,清理宗庙,祭祀天地,分兵出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就只有孙坚才是值得注意,要各路人马留意。便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对制衡山东,自己则出发返回长安。而孙坚修葺了帝陵后,便率军还鲁阳。

    虽然孙坚攻进了洛阳,但这次战役,令各群雄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自己的领土,董卓讨伐战中在没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告结束。

第174章 群雄并起(上)() 
智弦回到东莱郡就开始准备扩大地盘的事宜,此时孔融任北海国国相,于智弦的东莱郡毗邻。虽然智弦看不起孔融的军事才能,但不得不承认,孔融的名声很大,自己未与孔融交恶,就攻打北海国,那么自己的名声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孔融根本不是黄巾军的对手,他的军队节节败退,所以智弦决定暂时放弃北海国,转而攻击与自己相邻的城阳郡。

    为了不让天下诸侯忌惮自己,智弦并没有尽起十几万大军攻略城阳郡,而是率领三万大军进攻,留下刘铉居中调度,保证后勤、运输粮草,并治理东莱郡。智弦这次出征认命五人为将,分别是太史慈、刘星、刘石、刘宝、徐富,并给他们每人都配上了一个副将,分别是雪绒、刘玉、吴牛、赵魁、赵峰。每将领兵三千,智弦独领一万五千大军,兵发城阳郡,直指壮武县。

    这一战,智弦除了带上矢志于剑道,依然是他护卫的刘冬外,还带上了对他口服心不服的刘命,以及被他看好的顾家最小的儿子顾渊。顾渊就是当初智弦在顾家以真空引救下的小男孩,如今这个小男孩已经长成了一个少年。或许是因为年幼之时为智弦所救,所以顾渊一直非常的崇拜智弦,并隐姓埋名偷偷跑去从军,当了智弦的亲卫,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智弦亲自检验了顾渊的学识,发现顾渊才能出众,聪颖有急智,于是也就一直带在身边培养,这也是对顾家对他一直以来支持的回报。

    出征之时智弦发布檄文,以城阳郡太守剿匪不力,尸位素餐为由,发起了战争,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智弦军兵精将猛,加上行军迅速,在城阳郡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花了一天时间,一战而下壮武县。攻下了壮武县之后,智弦就亲自坐镇壮武县,让麾下武将兵分两路,分别进攻夷安县和黔陬县。

    就在智弦忙着开拓自己的疆土之时,袁绍也踏出了自己征战天下的步伐。

    袁绍自己的军队数量少,不足万人,凭借这点兵马想要争霸天下,根本是不可能的,若想争霸天下,粮草、甲兵是根基,所没有根基,根本就成不了气候。袁绍日思夜想都想夺取韩馥的冀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以此为根基夺取天下。但他不敢轻举妄动,硬碰硬他绝对不是韩馥的对手,所以他一直在静待时机。

    天从人愿,很快机会就来了,韩馥的部将曲义反叛,韩馥率兵攻打曲义,结果失利。袁绍怨恨韩馥,与曲义结交,希望能借助曲义的力量成事,但袁绍的谋士逢纪却有不同的想法。讨伐自己的部将竟然都会失败,韩馥这一战的表现让逢纪看出了韩馥的无能与懦弱。

    逢纪劝袁绍,“做逐鹿中原之大事,不占领一个州,根本没有办法站稳脚根。现在冀州强大充实,而韩馥才能平庸,我们可以取而代之。主公可暗中约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韩馥得知后必然害怕恐惧。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韩馥为突如其来的事情所迫,定然会从,我们一定可以趁此机会占据冀州。”

    袁绍认为有道理,随即写信给公孙瓒,建议公孙瓒挥兵南下,协助讨伐董卓。在袁绍派出的说客的游说、引导之下,公孙瓒顿悟,自己何不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暗中偷袭韩馥,攻占冀州?如今自己的势力必然大涨。

    公孙瓒发兵,南袭冀州,韩馥不是一个军事人才,军事能力差的一塌糊涂,又没有识人之明,用人之胸襟,和公孙瓒军交战,第一战就小败了一场,同时在袁绍的暗中谋划下,多郡都做出了响应公孙瓒的态势,这不但迷惑了公孙瓒,更是让韩馥慌了手脚,

    就在此时,袁绍派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颖川人荀谌等前去劝说韩馥。高干是袁绍外甥,荀谌与韩馥的关系不错。他们对韩馥说:“公孙瓒乘胜南下,诸郡望风而降。袁车骑也领兵到了延津,他的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都很为将军担忧。”

    韩馥一听,惊惧无比,顿时失了分寸,他自认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再来一个袁绍,自己还如何是他们的对手。想想战败之后,被抄家灭门,韩馥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头皮发麻,急切向二人问计。

    荀谌不正面回答,反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

    韩馥说:“我不如。”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

    韩馥又说:“我不如。”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

    ”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

    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