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之三国-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快快请起,你们跪我,这不是折我寿嘛!”智弦和善的笑着,去扶老人。

    顾渊有些发蒙着一起将老人扶起,他是士族出身,这平民跪他,他已经习惯了,不过智弦都如此做了,他也跟着照做。老人颤颤巍巍的话说不全,老妇人是不知道说什么。被智弦扶起后就干看着智弦。

    “老人家,我有些口渴了,是否可以讨碗水喝?”智弦睁大了眼睛请求道。

    “哦,可以,可以,快进来。”老人还没有答话,老妇人就热情的邀请起智弦,老人对此很是无奈,不过让他们松了口气的是,只有智弦和顾渊两个人进入他们的房子。

    老妇人很快就用裂了好几个豁口的粗瓷大碗盛了两碗水过来,一碗给智弦,一碗给顾渊。顾渊气冲冲的站起来,用这破坏盛水给身份尊贵的人喝是大不敬,不过一把被智弦拉住,智弦一瞪眼,闷闷不乐的坐了下来。

    顾渊对这看起来不干净的碗嫌七嫌八,智弦却毫不在意的喝水,并大赞水好喝,和两个老人闲聊了起来。老妇人嘴快,才没多久,就把村子为了逃税,躲到这深山老林里,而后建了这个村子的来历说的一清二楚,并为不用交税而洋洋自得。并请求智弦不要透露他们村子所在,以免被征税。

    有利就有弊,这村子的好处是不用交税,坏处就是这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猛虎野兽极多,且没有医生。所以他们虽然先后生了三子两女,但其中一子被野兽调走了,一子死于寒冬,一子一女死于疾病,只剩下一女还是个傻子,嫁给了同村的一个猎户,靠着老人种些地,加上猎户会救济一二,所以也还不至于饿死。但随着老人愈发老迈,日子就越发难熬了。

    智弦问及当今天子是何人,两人皆不知,只知道如今是汉朝。智弦又问他们最近的县城、市集在何处,他们皆不知。村里除了村长外,就不会有村民外出,所以消息非常的闭塞。村里甚至没有金钱,交易都是古老的以物易物。老妇人絮絮叨叨的抱怨着,村里的某个妇人借了她一个冬瓜,还的冬瓜却比借的那个要小一圈,也没有被借的那个好看。

第177章 王朝更替论(二)() 
艳阳高悬,已是午后,村里却是没有丝毫炊烟,智弦也没有在这户人家蹭吃蹭喝的想法,让顾渊和护卫等人都吃自带的干粮,填饱肚子之后,智弦留下了一袋干粮给这对老人,带着顾渊和护卫再次启程。

    智弦感觉是一路游玩,顾渊却是感觉艰苦,智弦有神功护体,餐风露宿若等闲,顾渊从小到大吃的苦有限,所以感觉有些难熬,出了村子,就一直沉默,一言不发的骑马。

    “在想什么呢?”智弦策马靠近了顾渊。

    “主公!”顾渊回头望了一眼已经看不到的小村子,“这个村子逃税,我想我们应该和地方官报备一下,并且督促地方官加强对这种荒僻村子的搜寻力度,办事不利的从重处罚。”

    智弦脸上轻松愉悦的笑容顿消,冷厉的盯着顾渊,“不要做多余的事情。”

    “可是,主公,这是逃民,这是大罪,罪不可赦。”顾渊反驳道。

    “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挺好,怎么就罪不可赦了?”

    “可是如果人人都这样,这天下就乱了。”顾渊对这些避世的村民耿耿于怀。

    叹了口气,智弦摇了摇头,“虽然你的看法貌似有道理,是正确的,但不过是杞人忧天。”

    顾渊皱起了眉头,不再反驳智弦,但显然是口服心不服。

    “在这村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智弦追问了一句。

    “一群可笑的逃民,只想着逃税,结果日子过的艰辛,朝不保夕。”顾渊讽刺道。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逃到这朝不保夕的危险之地?你想过吗?”

    “我想应该是贪官污吏的原因,让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才逃入这深山老林之中。”顾渊声音平静下来,不再那么激动,“不过如今不一样了,如今做主的是主公您,他们应该出山做顺民,不应该再逃税,也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全,不受猛兽的袭击。”

    “他们为什么要出山?”智弦嗤笑了一声,“我有给他们什么好处么?”

    “就算主公您没有给他们好处,他们也应该出山,在您的治下中做一个顺民,怎么可以继续躲在这山林之中。”顾渊愈怒未平。

    智弦打趣的看着顾渊,“多有意思的言论,不顾民意强行而为,几天前你不还跟我说不应竭泽而渔。”

    “这不一样!”

    “嘿嘿,是吗?”智弦不置可否,“顾渊,你不是想知道为什么会有朝代的更替,还想着如何让我的势力一直延续下去吗?那就闭上你的嘴,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看这天下,研究这天下苍生吧。”

    “诺!”顾渊赞成。

    “在这村子里你就没有看出其它的东西?”智弦再问。

    顾渊深思了一番,摇了摇头,他是真的没有看出其它的事情,“人生在世,衣食住行是根本,你一件都没注意到?”

    顾渊低下了头,“请主公恕罪,我疏忽了。”

    “那就好好记下来。”智弦于是从衣着、食物、屋子的陈设、器具等开始一一解说,随后说到了他们的精神,“虽然生活困苦,甚至几个子女因此生死,他们也依然没有丝毫后悔,因为他们坚信,这里的生活比在官府治下要更好,更幸福。”

    顾渊一一记下,一脸的认真,智弦却微摇头,他依然不明白,也是,这想当然的青春期有怎么可能领会的了智弦深层的道理。

    策马而行,在山林中摸索了两三个小时,这才找到一条乡间小道,智弦等人顺道而去。走了一个多小时,遇到了一个茶棚。这茶棚建在官道的旁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建在这里是为了过路的行商、旅人方便休息,顺便赚一些辛苦钱。

    智弦一行人人多势众,惊动了茶棚里的客人,不少人纷纷起身离开。茶棚的主人是一个干瘦、黝黑、三十多岁的男人,身上的衣服打满了补丁,见到智弦等一行人的气势连忙迎了出来。

    “贵客光临,小人的茶棚蓬荜生辉,快请坐,快请坐!”茶棚的主人使用袖子,使劲擦了擦凳子,虽然凳子依然给人一种肮脏的感觉,顾渊一把推开了茶棚的主人,在凳子上位为智弦放了一个垫子。

    茶棚的主人也不生气,反而不断的弯腰行礼,“大人,小人这小茶棚只有一些粗茶,苦涩不好喝,可能贵客喝不来。不过虽然没有好茶,但是我这水却是挑的山泉水,味甘甜,解渴!贵客您看?”

    “无妨,上碗茶吧!”智弦和善的一笑,这过往行脚之人喝的茶是什么味道,他倒是有兴趣体验一下。

    “好勒,您稍等!”茶棚的主人的很快就为智弦沏了一壶茶,端上来几个碗,不过这些碗就没有一个完整的,都是有豁口的。

    茶棚的主人哈腰赔笑道,“这是小人这里最好的茶了,小人家贫,所有碗都是这样,有豁口,大人小心,不要割伤了嘴。”

    才刚说完,顾渊就被割了一下,虽然只是破皮,没有流血。顾渊站起身,怒视茶棚的主人,“贱民,你竟然敢……”

    “闭嘴!”智弦一横眼,顾渊顿时熄火了,悻悻的坐了下来。

    “来,老哥,坐!”智弦友善的对茶棚的主人道,示意他入座。

    “不,不敢,小人怎配和大人一起坐,小人站着就好。”茶棚的主人摇着头,愈发小心翼翼,额头泌出细密的虚汗,却又不敢擦。

    茶棚的主人心中难安,不愿坐,智弦也不勉强,“不知老哥这里喝茶怎么收钱?”

    “可不敢叫老哥,小人不过是一个贱民,担当不起。”茶棚的主人惶恐不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可自己一个平头百姓能有什么是这个贵公子所求的?细思极恐,“小人这茶棚,普通人坐着休息不喝茶一文,喝茶的话再加一文,茶管够。不过那是对普通人,大人您是贵人,您能喝茶是小人的荣幸,你们不要钱,小人请了。”

    “你这茶棚不再买点什么糕点什么的吗?应该能多赚点钱吧!”智弦提议。

    茶棚的主人连忙挥手,“可不敢,这会……”

第178章 王朝更替论(三)() 
茶棚的主人一脸的小心翼翼,左右看了看,才小声的说道,“这会招来数不清的麻烦,见这茶棚有卖糕点,那些穷困潦倒却有一把子力气的人皆以为茶棚有钱,非被洗劫不可,可小人赚点辛苦钱而已,哪里有钱,这糕点可是不能卖!”

    “原来是这样!”智弦起了兴致,“你这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一点辛苦钱,一点辛苦钱。”茶棚的主人低头哈腰。

    财不露白是传统,智弦点了点头,也不再追问这个问题,“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忙碌,家里人不来帮忙?”

    “原本我家小子有来帮忙,不过老汉我花费了一番功夫,终于给他找了一个好媳妇,这不在家里呆着陪儿媳嘛,我老汉也想早日抱上白白胖胖的孙儿。”茶棚的主人咧着嘴直笑。

    智弦于是闲谈起茶棚的主人的家庭情况,茶棚的主人也没有隐瞒,除了名字和家庭地址不说,家庭的情况倒是细细诉说了一番。

    “你在这里开茶棚,南来北往的人很多,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有意思,或者值得一说的事情?”聊完了茶棚的主人的情况,智弦也询问起其他的事情,这茶棚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可以算是一个消息的集散地。

    “最近我们城阳郡发生的大事您一定听说了吧,我们城阳郡的太守向一个汉室子孙投降了,好像是东莱郡的太守,叫什么来着,一下子想不起来了。”茶棚的主人摇了摇头,一脸的担忧,“也不知道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

    顾渊又要发怒,被智弦凌厉的乜了一眼,顿时不悦的坐在一旁,继续听智弦和茶棚的主人闲聊。

    “还有没有听说过其他有趣的事情?”

    茶棚的主人想了想,眼睛一亮,“还真有,也是一个汉室子孙,叫刘备,字玄德的人。”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听到关于刘备的消息,智弦顿时起了兴致,而且自己的名字这茶棚的主人记不住,却记住了刘备的名字,还连刘备的字都记得,这情况真有意思啊!

    话说刘备前去投奔中郎将公孙瓒,被公孙瓒认命为别部司马,与青州刺史田楷合力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被认命为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而郡民刘平对刘备能成为平原令很是不高兴,认为刘备这么一个贩卖草鞋之人根本没有资格身居高位,而且刘备对待身份低贱之人也客客气气的,简直是贵族的败类,而自己作为他的属下,他这样的举动简直侮辱了自己。

    刘平厌恶刘备,于是雇佣了刺客去杀刘备,刺客来见刘备,刘备不知道其是刺客,而把他当成客人,盛情款待。是时黎民百姓都快饿疯了,凑一块到处抢东西。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之平易近人,之爱民如子,之尊重感动了刺客。刺客于是不忍刺杀刘备,将实情告知了刘备,而后离开。

    此事传开后,刘备的名声大涨,民间百姓对刘备此人多有好感,殷勤期盼。若是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