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破不立,杀了三千万当有三百年太平!趁着这天下时局动荡,地主缙绅阶级力量大损的好机会,当行屠杀之事!就让屠杀从我始也从我止吧!不让战事遗祸子孙!”

    “不过,若是清理江南省的地主缙绅,恐怕攻占江南后数年之内不能动弹了,大军要于内镇压各地反叛。若是府城驻军一纵队,县城驻军一大队,乡驻军一中队,村驻军一小队。这样下来数十万大军也不够的啊?”

    “农为国之根本,农民将是服役和纳税的主体,必须将农民从地主缙绅手中夺过来。不过为了减轻地主缙绅们的反抗,可以在清理他们的同时再给他们一条活路,这样或许可以减轻他们的反抗。嗯,那就以土地换支持他们发展商业的政策吧!必要时,甚至可以用军队为他们开拓商业保驾护航,提供武力支持!”

    想着想着,仇天行的心情开始好转起来,他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用发展商业来换取部分地主缙绅的支持,不对他们一竿子全部拍死。毕竟鞑子还是当前大敌,自己人还是少杀点的好。

    如今江宁府北方将有三道屏障,一道是山陕两地的四营李太平,他将吸引大部分鞑子的压力。第二道是山东河南之地的二营孙治和榆园军、教军的联军,他们将堵住鞑子大军南下江南省的通道。第三道就是庐州府北方的颍州府和凤阳府的一营了,陈晨将是总部北部的最后一条防线。

    北方有三道防线,而南方鞑子正和大西军、残明、李闯余部的农民军、拥护鲁王的张名振和张煌言、以及朱成功等人相争。可谓是豪雄众多,抵抗力量也巨大。这样也给总部占据江宁府后分担了来自南方鞑子的压力。

    天时有了,地利也有了,至于人和嘛,那要看看刀子利不利索了,思想统不统一了。

第200章 南京(三)() 
当仇天行率领十万大军步步逼近江宁城时,城中人心惶惶动荡不安。有人畏惧战火带来杀戮,也有人期待团军进城好驱逐鞑虏光复神京。

    因为担心城中有暴民会与团匪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所以马国柱实行了禁令。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上街采买生活物资,其余时间一律待在家里,在外游荡者立斩不赦。

    此刻,马国柱忧心忡忡,自己布制在外的一道江防和两道岸防都已经失败。团匪已经兵临城下了,而此刻城中只有防御兵力五万而已,其中过半还是富户之家的仆役家丁组成的所谓义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江宁城占地颇大,城墙足足有近百里,两万士卒加上三万义军,这点兵力着实不多。于是,马国柱向京师的求援信使是一日三拨。

    当仇天行率领大军终于来到江宁城下时,他深深地被壮丽的城墙震撼了。虽然仇天行前世也来过南京,看过南京的城墙。但是那时一来南京城墙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再加上又经过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次战火,以及后来的城市建设规划,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瑰丽了。

    如今,没有经历日后的那数次战火,又没有周围高楼大厦分去它的光芒,此刻南京城墙的魅力举世无双。

    在兵临江宁城下之前,仇天行便派出了大量探马侦查地形,好确定主攻方向。

    此时,江宁城外城墙周长近百里,全城共十三门,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太平门、朝阳门、水西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和神策门。

    如此之多的城门都围了攻击也不现实,所以只能重点攻击。于是仇天行率领大军驻扎在聚宝门外的雨花台上,只待攻击江宁城了。

    仇天行所率的十万大军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见过这皇明曾经的帝都城墙。当他们在遥远处望见这么伟岸高耸的城墙屹立在大地之上时,都纷纷惊呆了。整个江宁城就仿若一只巨兽一般,此刻它正静静地卧在地上,可是一旦遇到敌人,它就会惊醒过来展现它强大的力量。一瞬间,甚至有人动摇起来,如此的坚城,真的是自己能攻陷的吗?

    站在雨花台上,仇天行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城墙。只见城墙之上垛口密密麻麻,每个垛口后多站了数名兵丁,还有一些火炮也夹杂其中。城墙有五六丈之高,看那高度就清楚攻城的困难了。好在这次仇天行并不准备蚁附攻城,而是准备爆破攻城。为此,仇天行已经准备好了数十万斤的火药了。

    “城虽坚,吾必破。”仇天行拽文了一句,然后便转头进入帐篷了。

    虽然头转了过去,但是仇天行的心中依旧一片火热,如此坚城即将是自己的了。每一次想到这里,他心中都是激动无比。只要能打下江宁城,自己以及自己所创立的保安团就能在历史中重重的书写一笔了。有了这座名城,保安团的声望将大大的提高一大截,或许鞑子也会将团匪改为团逆吧。

    围城的团丁们心思各异,有激动的有畏惧的也有担心的。而被围在城中的人们则是惊恐不安了。团匪号称的二十万大军以及逼近城下了,就驻扎在南边的聚宝门下。这个消息瞬间就在城中传开了,虽然鞑子严禁非采买时间上街,但就是这短短的采买时间里,一传十十传百的,这个消息就这么散播开来。甚至一些心有豪情壮志的汉子跃跃欲试,想要迎接团军入城,替自己谋一个好的前程。

    当保安团大军来到聚宝门之下时,整个江宁城都动荡了起来。如此,两江总督马国柱日益憔悴头发也愁白了。

    “城中有民数十万,若是与团匪里应外合,这该如何是好?”马国柱揪心不已。

    之前驻防满大臣巴山建议杀光全城百姓,就如数年前在扬州一样。这样可以震慑守城兵丁,也可以避免乱民的袭击,最后还可以在战败之后给团匪留下一个空城。只是杀光全城数十万百姓这样的事情非常人所能决定,马国柱还没有这样的担子。于是,他以需要全城百姓支持方能抵御团匪的借口糊弄过去了。

    其实坐拥坚城,马国柱还是有些把握能守住城池的。只是他有些担心江宁城若是被围甚久的话,江南会有变。而且城中百姓若真的被团匪细作挑动,城外团匪再顺势攻城,万一江宁城池丢失,那自己真是百死莫赎了。

    想到这里,马国柱又将目光望向了北方,心中无比期待着朝廷的援兵。

    只是他也知道朝廷如今大军分布在山陕和山东一带,恐怕没有余力南下。而山陕和山东三地牵制朝廷大军的也正是团匪的队伍。想到这里,马国柱又啐了一口。

    “该死的团匪,怎得发展如此之快?”

    接着马国柱又喃喃自语道:“远水难解近渴,即使朝廷抽调兵马南下,一时之间也难以支援,还是希望朝廷能命令浙闽总督陈锦火速派兵来援吧!还有更南方的定南王、平南王。”

    考虑完援兵的事后,马国柱又开始着眼当下。

    如今既然团匪顿兵聚宝门下,那么城中主要力量也将集中在聚宝门上。此时城中有两万兵丁和三万义军,可是为了预防团匪明面上是攻打聚宝门,其实会偷袭其余城门这样的事情发生。其余十二个城门也要有些兵力防守,再加上维持城中治安,弹压那些不安定分子,以及作为支援其余城门的预备队,那么用于防御聚宝门的也只能是一万兵丁和三万义军了。

    虽然攻城战中,攻方的伤亡大约是守方的三到四倍,城中五万兵力可以扛住十多万的团匪了。可是马国柱心中总是有些莫名担心,似乎这次守城会有意外发生。

第201章 南京(四)() 
为了守城,马国柱严阵以待。火炮火铳、滚木礌石、沸水金汁、塞门刀车都准备好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弓箭、弩箭和护城板等装备。为了防御团匪,马国柱将粮仓打开,数十万石的粮食敞开供应。更有战前每个兵丁赏银二两,杀匪一人赏银一两的激励。如此,只待团匪来攻了。

    虽然马国柱也知道一味的守城最后都会守不住,得要时不时的出城攻击一下才行。只是江宁城太大了,城墙太长,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是城大墙高易于防守,劣势却是人少之后处处漏洞,这五万人都放到城头,连站都站不满。

    而对仇天行来说,也是颇为棘手。城墙高大坚固,外围环绕护城河,光是填平一段护城河就要消耗无数的生命了。虽然他想要挖地道采用爆破方法炸塌城墙,可是这一道护城河却阻挡了地道之路。

    于是,只能采取主力进攻聚宝门,吸引鞑子兵力,然后派遣偏师去其余城门寻找战机了。

    保安团总部大军兵临江宁城下第一日安营扎寨,第二日打造攻城器械,第三日仇天行留下近半兵力继续修缮营寨和打造器械,然后率领其余兵力来到聚宝门前方。

    秦淮河发源于句容的宝华山和溧水的东庐山,它们在方山交汇后流入江宁城外分成两条支流,一支从城外绕过,叫外秦淮河,又叫护城河。还有一支从东水关流入江宁城,从西水关流出江宁城,流经城南夫子庙,长约十里,称为十里秦淮。

    所以江宁护城河就是秦淮河的分支,是一支活水。在刚刚来到雨花台安营扎寨时,仇天行便派人在上游截断了护城河。今日聚宝门前护城河的水已经流尽了,只剩下一段深深地沟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段沟壑填平了,这也是残酷的过程。

    在填河命令发布后,预备队的团丁们分工协作,有的挖土装袋,有的背袋填河。城头上箭如雨下,火炮齐鸣,护城河前伏尸垒垒,血流遍地。

    当聚宝门前的护城河填平了后,轮替的预备营两个纵队的团丁都重重的呼出了口气。为了填出这十几丈宽的道路,他们付出了两千多的伤亡。此刻侥幸存活下来的新丁们都松了口气。战争的残酷告诉他们,战斗乃是生与死的较量,胜负并不重要,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就在填河时,就有十余名畏惧不前的新丁被执行了军法的。

    第一次主攻是七营,在营长倪战的命令下,第一纵队纵队长吴阿虎将是攻城的先锋。

    仰望着前方的坚城,吴阿虎心中激荡不已。

    “这可是前明帝都啊?没想到我老吴竟然也有今天,能带兵攻打这座名城?”

    曾经吴阿虎就在大明旗帜下战斗,后来鞑子入关了,他也随着上官投降了鞑子。华兴三年,在与保安团战斗中,上官阵亡了,自己也被保安团俘虏。从那时算起来,自己加入了保安团也有了四个年头了。这四个年头里自己经历了保安团的辉煌,也经历的保安团的溃败,起起伏伏的渡过了应山之战、安陆之战,走进了大别山又走出了大别山。如今出山之后,保安团大势竟然如此之好,不到两个月竟然攻到了江宁城下,这是吴阿虎做梦都没想到的。

    “纵然死在这座城下,此生也无憾了!”吴阿虎心中念道。

    不过随即他又自嘲的笑道:“老子还想进城看看呢,怎能轻易死在城下?”

    正了正脸色,让自己显得更加严肃些,他转头看着自己率领的一个大队的先遣队,从他们的脸上逐一看了过去。他们的脸有的年轻稚嫩,有的满脸沧桑,有的是自己熟识的老丁,有的面容生疏是刚刚提拔进来的新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