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是保安团的大旗在高高飘扬了。

    就在刚刚,自己接到了三营和五营的战报。如今三营已经打下了句容丹阳,五营也攻占了溧水高淳。三营的张连生还请求援兵,准备攻克镇江,关上江宁府的东大门。

    此刻,主力攻陷了江宁,两支偏师也战果斐然,仇天行心情极好。

    当时间来到辰时正,团军入城仪式就要开始了。聚宝门前后被人连夜收拾干净了,表面的伏尸被掩埋了,城墙墙壁里的血肉残渣也被清水洗刷了一番,泞泥的土地上也撒了干净的黄土。

    入城的第一批队伍就是从近卫营中挑选出来的战斗英雄,人数足足有上百。他们高举团旗昂首挺胸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在青石板道路上。在他们之后的才是仇天行携带团部高层步入聚宝门,之后就是浩浩荡荡的上万大军了。除了必须驻守各处机构和负责城防的团丁外,其余能站起来的都在这里了。

    这次攻打江宁城团军损失极大,尤其是聚宝门前,为了牵制鞑子的力量,攻城打的十分艰苦。仪凤门的爆破行动,近卫营也是伤亡惨重。当初出山时的五万团丁如今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了,而后来招募的新丁因为作战任务不重伤亡较小些,可是也有数千的战损。分去了两支偏师后,攻城队伍有十万人,如今仅仅经过一日一夜后,战损有两万余。正是因为团丁们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冲击,才让守城的鞑子兵丁惊骇不已,几无战意。

    这次攻城虽然损失大,但是战果也是巨大的。近三万人的伤亡换来了这座名城,也是值得的。

    当浩浩荡荡的大军从城门口进入江宁城后,仇天行发现道路两侧站的都是执勤的团丁,他心中的那种举着彩旗欢迎王师入城的画面并没有出现。这让仇天行心中有些失落,毕竟前世时他看电视可是每每都能见到张灯结彩敲锣舞狮手摇彩旗来迎接解放的,可到了自己这里却大多都是大门紧闭居民胆颤路人绝迹的。

    不过稍微想了想后仇天行也释然了,毕竟团军刚下江宁且整夜都在调动兵马,江宁城太平已久,城中居民自然畏惧保安团的大军不敢露面。他们还以为战斗尚未结束呢,万一出了门被当做鞑子杀了可就冤枉了。而这次进城仪式是仓促进行,团部并没有命令城中之民前来观看,缺少了保安团的组织,无人前来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好在不久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的周震让人通知了周围的居民,这才稀稀拉拉的出来了许多人。

    其实他们早已经在屋里的门缝中偷偷的观望这支军队了。这支队伍虽然队列整齐,但是这衣服也是在太杂乱了些,一看就像是土匪武装。

    不仅仅是这些人,就是仇天行此刻也皱眉不已。平日还没觉得,今日在入城时他就感觉了团丁们花花绿绿甚至还有女子的衣服实在太难看了。之前是没条件或是没时间所以才没有统一服装,如今不一样了,打下江宁城后缴获颇丰,春秋两季各两套衣服还是有财力保障的。此外既然一跃成为天下有数的势力,那制式武器也要提升日程了。尤其是火器,不能总靠缴获了。这次攻打江宁时为了提高偏师的作战能力,仇天行将所有的火炮都分给了张连生和张承武,这样攻打聚宝门时未能得到火炮的支援,队伍的损失很大。

    还有召集医者救援伤病员,烈士们的入殓仪式,团丁们的战后赏赐,田地的分配,训练在编团丁,征召新丁,组建居委会村委会农会等机构,攻略江宁府东部的诸府,应对接下来鞑子的反击,等等等等。这些事务数量极多,而且还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当然,在大局稳定后还要将留守在大别山中的队伍以及自己的家眷接来。山中的条件与江宁城相比可是天壤之别了,妻子和孩子跟着自己吃了很多苦,尤其是儿子仇地宁,出生后就没有出过那片深山老林,是该自己做父亲的补偿他了。

    在通往团部驻地,也就是曾经鞑子的两江总督署的路上,仇天行满脑子都在考虑着自己将要处理的事情。

    打下江宁城不是结束,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第206章 天下震动(一)() 
江宁城被团匪攻克的消息由城中逃出之人传到江北后,与江宁府一江之隔的扬州府顿时骚动不安起来。扬州知府更是连夜派人北上京师,一路八百里加急跑死了数匹好马。北上山东时又需绕过榆园军团匪占据的地盘,如此又耽搁了一天。所以当扬州知府的奏折到达京师时已经是四天后了。

    这段时间,鞑子的摄政王多尔衮身体不适,心情又十分烦躁。如今朝廷虽然占据了天下过半的土地,只是各处动荡不安反旗不断。尤其是那个团匪,更是将国朝疆域分割的支零破碎,山东、山西、陕西、江南、四川、湖北皆有团匪活动。上月末团匪竟然攻下了江南省的六安州和庐州府,这让多尔衮揪心不已。虽然他也担心团匪会乘势东进江宁,可是朝廷实在拿不出援兵了。年年征战本族部众伤亡惨重,若是再这么打下去恐怕本族子民都要伤亡殆尽了。纵然最后江山还在手中,可是族人皆亡,那这江山到底还算是谁的?

    因为朝廷的中原攻略所以屡屡从龙兴之地抽调部众入关,结果让那里渐渐空虚起来,导致数千里的土地上人口稀少兵员不足。近来黑龙江流域屡屡遭受罗刹人侵袭,他们向各部落摊派赋税、宣示占领。罗刹人残暴野蛮动辄杀人,引起了周边许多部落的不安,各部落首领纷纷向朝廷请求援兵,只是朝廷大军在中原泥足深陷,实在顾及不上他们。

    北疆不稳,南疆更是战乱纷纷。浙江舟山的张名振张煌言、福建的朱成功、广西的永历、云南贵州的孙可望李定国,他们屡屡兴兵叩城劫掠,这都让多尔衮头疼不已。不过这些人都被朝廷赶到了边疆之地,折腾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可是那团匪却深处中原腹心之地,且四处流窜剿之不尽,如今更有扎根诸省之势,着实让人揪心不已。

    除了外患,对内也是矛盾渐多。眼看着小皇帝一天天的长大了,即将就要大婚了。小皇帝一旦大婚后就要开始亲政,这权利的过渡可是一件丝毫不能马虎的事情。虽然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其实他却没有篡位的心意,只是他想放权可手下们却不一定这样想了。部下们跟着他是想谋取荣华富贵的,若权利都归了小皇帝的党羽们,那他们还有什么地位也言?所以,他的这些部下们也得好好安抚才行,这也是一桩烦心事。这天下依然动荡不安,朝廷势力虽大可本族人口稀少,族人之间可千万不能互相攻杀,不然就得重蹈蒙元之覆辙了。

    内忧外患让多尔衮头痛不已。其实多尔衮一直身体不好,自二十岁后总是生病,尤其是这几日更是感觉胸闷气短,有时还会感觉到一阵阵的眩晕,他感觉在城中待得烦闷不已。于是,多尔衮决定出城去散散心,顺便去解决一下小皇帝的婚事。于是在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准备出游行猎,他召集各部落的王公贝勒携女前来,好给小皇帝挑选一个皇后。

    如今因为团匪肆虐,山西陕西山东几地战局紧张。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和硕豫亲王多尼三人皆在外作战。于是多尔衮便带着在京的巽亲王满达海、多罗承泽郡王硕塞、多罗端重郡王博洛、多罗谦郡王瓦克达,以及诸贝勒、贝子、公、固山额真等人一同出城狩猎。

    当十一月十七日团匪攻克江宁时,多尔衮已经在遵化州境内了。而扬州知府派人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到京师时,多尔衮已经到了永平府迁西县的三屯营了。于是,京师留守官员派出快马将扬州知府的奏折紧急送往多尔衮处。

    当奏折即将送到多尔衮面前的时候,他的心情正好。就在今天下午的宴会上,多尔衮看了多名王公贝勒之女后,心里有了人选。他比较属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多尔衮觉得此女美丽贤惠,是太后侄女,和小皇帝又是表兄妹,身份背景都很合适。终于挑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多尔衮烦闷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可就在他准备梳洗一番去睡时,门外的戈什哈帐外禀报说京师连夜送来了扬州知府的奏折。

    听到戈什哈的话,多尔衮心里猛然一惊,一个小小的知府的折子都要连夜送来可见奏折里的事情绝对是大事。

    “难道是江宁?”多尔衮心中划过这个念头。他赶忙让人呈上了奏折。

    可是当多尔衮打开奏折看见团匪已经攻克了江宁城时,他只觉得脑子一下子懵了。然后身体不受控制的想要从椅子上站起来,只是刚刚站了起来,多尔衮就感觉脑袋里仿佛什么东西爆开了,然后接着整个人都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华兴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多尔衮猝崩于三屯营,比仇天行前世的历史早了十八天。

    多尔衮之死和江宁城失陷这两个消息瞬间将鞑子朝廷炸的稀里哗啦。小皇帝党羽们来不及高兴即将到手的权利,纷纷陷入了惶恐之中。

    江宁城失陷,那么整个江南即将陷入动荡之中。而朝廷屡屡兴兵急需江南之地的赋税供血,没有来自江南的钱粮朝廷大军征伐就将难以为继。没有大量钱粮赏赐,蒙古各部落就不会对朝廷俯首帖耳。再加上山东的团匪和榆园军教军威胁漕运,山西的团匪尚未平定有突袭京师的可能。

    内忧外患,小皇帝的党羽们根本没有大权到手的喜悦,反而是愁眉苦脸起来。甚至那席卷中原财富再回关外享福的呼声也在朝中甚嚣尘上起来。关键时刻,小皇帝的母后一锤定音,将这股怯弱之人的议论压了下去。

    摄政王多尔衮死了,仇天行原本的历史中小皇帝接下来就要清算他的党羽了。只是如今朝廷似乎处境不好,正是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于是,原本历史中或贬或杀的那些人纷纷逃过了一劫。得到了一条生路后,这些人纷纷改换门庭,换做效忠小皇帝。这样,鞑子的朝廷也稳定了下来。只是,这样的过程却不短暂,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

    鞑子朝廷梳理内部的同时也给了仇天行的喘息之机,终于可以稍息兵事,积蓄实力了。

第207章 天下震动(二)() 
因为鞑子的刻意封锁消息,所以当保安团总部拿下江宁城和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猝崩的消息传到南方各抗鞑势力的耳中时,已经是华兴八年初了。

    广西南宁,残明永历政权正在此苟延残喘。在连续失去金声桓、王得仁、何腾蛟、李成栋等人后,残明势力从横跨数省一下子退缩到了这一偶之地。而在高必正与党守素李来亨等人率领李闯余部离开后,残明实力更是大损。甚至在孔有德的兵锋逼迫下,也是靠了大西军的援手这才堪堪支撑了下来。只是这大西军也不是对残明那么友好与无私的。

    早在永历三年,也就是华兴六年四月时,孙可望就派杨畏知为正使,与残明永历政权谈判联合抗鞑之事,孙可望请求封为秦王。但是他的要求却被永历及其臣属拒绝了,于是孙可望在部下任僎的撺掇下,于永历四年(华兴七年)八月自称为秦王。

    今年初,永历派使臣前往贵州,封孙可望为冀王,但孙可望不接受。李定国等人劝孙可望仍派杨畏知与残明谈判,孙可望虽然表面答应,暗地却派出精兵赴南宁杀死了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