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使者来信了,中队长也不好做主,于是放下吊篮让对方将信件置入其中,接着将吊篮拉上城墙。

    这里的动静很大,早就惊动了大队长赵兴,当吊篮拉上来时赵兴也到了此地。

    拆开信封,仔细看了看手中的信件后,赵兴冷笑了一声道。

    “这假鞑子真会痴心妄想。我保安团的兴起就是誓死不降四字,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誓死不降的前辈英烈,这才有了保安团的今天。我三一一大队两千余名将士无一愿降!”

    听到赵兴口中说出这样的话,周围正关注这里的团丁们无不松了口气。虽然这些假鞑子也是汉人,但是团丁们却不愿意投降。因为他们已经牢牢地与保安团捆绑在一起了,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产都在保安团掌控之中。军官也许叛逃后会有好的出路,但是普通的团丁们却不认为自己也能这样。逃兵是要被剥夺一切家产和所有家人的政治地位的,甚至情节严重的其家人还会被投入劳改营之中,这将是极为可怕的下场。纵然有的团丁没有家人,但经过多年来的宣讲员教育,他们早就一心一意的向着保安团了。

    其实赵兴如此一说也是迫于无奈,若是要他自己选择,他一定会假装答应下来,然后慢慢的和敌人耗时间。毕竟自己的情报已经传上去了,不久之后大部队一定会来支援的。可是保安团的军队和别的军队不一样。

    因为有宣讲员存在,保安团的军队实际上是实行双首长制,宣讲员的威望不逊于军事主官。再加上军校的实行,许多中层军官都受过军校的教育。赵兴手下五名中队长都进过军校,他们对赵兴是服从,但是对保安团却是忠心。同所有基层团丁一样,若是赵兴假装投降,恐怕就有人要起来取代他,然后执掌军中大权了。所以赵兴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威望假装投降,这是所有保安团中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的部下只会在有利于保安团利益时服从他们的命令。也就是说下级服从上级只是服从保安团的威望,服从保安团给予上级们的权势地位而已,而不是上级的个人魅力。

    于是赵兴便做了最直接的回应,让人将耿继茂的这名使者当场射死。可怜这名使者一路小心谨慎,但最后还是难逃死路一条。

    只是固然赵兴此举稳定了军心,却激怒了敌人。

    见到自己的使者被活活射死,耿继茂勃然大怒,他顾不上安营扎寨就要派遣大军攻城。好在金砺及时地劝阻了耿继茂,说是此时攻城只会白白的便宜了团匪,等待攻城武器打造好了再行攻城之事,待到城破之后一定鸡犬不留,给团匪一个教训,这才让耿继茂暂停了攻城之事。

    离城五里,金耿联军安营扎寨。只见数万人如同蝗虫一般将周围的树木砍伐一空,然后一道道栅栏立了起来,一个个敞篷也撑了起来。

    这次金耿联军大多都是百战之士,他们都是仗打老的了,所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赵兴站在墙头看着这一切,无可奈何却只能一直看着。其实趁着敌人立足未稳袭击一下才是好的,可是这也要看情况,自己只有两千多主力外加两千多农卫队这才堪堪五千余兵力。团丁们数量少,而农卫队这样的武装能守城当预备役就不错了,出城恐怕就要放鸭子了。此时城中只有火铳一千杆,火炮十门,这火炮大多都是小口径的,够不到五里之外的敌营。就这样赵兴只能坐视这一切的发生。

    一连两日,金砺耿继茂联军大营都在打造攻城器械,并且他们还派遣小股部队离营二十里征粮抓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时间紧急,金砺耿继茂两人也担心顿兵永康县城下太久会引来团匪援兵,不利于自己的快速突进。

    第三日,攻城开始了。此役金砺投入军队一万,耿继茂投入军队三万,他们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拿下永康,打开前往金华府城的通道。

第342章 三年战争(十二)() 
人过一万无边无际,何况是四万?从城头上望去,只见整个大地似乎都被遮掩一般,到处都是攒动的人头。

    咚咚咚擂起的战鼓,哗啦啦迎风鼓动的旗帜,还有刀枪反射的光芒,嘎吱嘎吱作响的攻城器械,再加上震耳欲聋的口号,这无一不表明着一场惨烈的大战即将展开。

    赵兴站在城头,他身边簇拥着保安团忠贞的战士,他们紧握武器,已经做好了准备。

    接下来就是钢铁与血肉之躯的碰撞了。

    就在数万人厮杀在永康这个小小的县城之时,北方数百里外一支支军队正迅速的向永康而来。

    两日前,第一军的代军长张承武接到了三一纵队的军报。得知了南方金砺部率军攻打永康后,张承武敏锐的感觉到了这帮假鞑子要有所动作了。于是张承武急忙召集各处的军队开始向永康而来。在调动军队时,张承武还不忘派人通知正坐镇金华府城的三一纵队,交代三一纵队要以守好府城为重,永康县的敌人等到自己率领大军到来后再解决。

    当张承武的命令传到金华府城后,三一纵队的纵队长范忠保心中松了口气,其实范忠保也不想去救三一一大队。说来很残酷,战争有时就是双方战士之间彼此性命的交换罢了。只要有利于最终的胜利,哪怕赵兴他们全部阵亡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有时候有的事情可以做却不可以说,面对手下群情汹涌的要去永康救援三一一大队,范忠保焦急万分却不能解释什么,只能以调集各县部队为借口暂缓发兵。好在张承武的命令到来的及时,这才让范忠保有了说辞,缓解了他的压力。

    当然虽然范忠保对手下们是以兵力分散为借口的,但也是实情。三一纵队接近一万三千人分散在七个县中,却是兵力分散了。

    当然,这一万三千人都是主战部队,农卫队民兵队伍则达到两万余,这样合起来也算是四万军队了。其实这样庞大的军力按理说也可以去解救永康县的第一大队了。不过数年的官当下来,范忠保也渐渐变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了。未曾接到上级命令直接出兵,打胜了没功劳,打败了那就要被责罚了。

    于是范忠保便坐镇府城调兵遣将,却无一兵一卒救援永康县,坐视三一一大队的败亡了。

    当然这一切三一一大队的全体战士们都不知道。他们依然在尽职尽责,以生命诠释了对保安团对仇天行的忠诚。

    刀光掠过人头滚落,炮弹临身残肢洒落。同文同种的双方为了不同的主子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刚刚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双方就有了数千的伤亡。其中大部分都是金砺耿继茂联军的士卒。当然三一一大队损失也不小,其中被拉倒城头上的民兵们占据了绝大部分。因为这些人没有战斗经验,所以许多时候都白白牺牲了。好在因为永康处于前线,所以作战物资储备充足,这也是赵兴守卫永康县城的底气所在。当然,赵兴心中最大的依靠还是纵队队部以及营部的援救。赵兴心中认为只要自己能守过三天,纵队队部的援兵就将过来。可是如今已经三天时间过去了,援兵却迟迟不至,这让赵兴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觉。

    只是三一一大队的将士们丝毫不知自己成了弃子,他们都在顽强的抵抗着。

    望着城头上不断坠落的士卒,耿继茂心中恼怒之极。四万大军攻打小小永康县竟然还不能一战而克,实在丢脸至极。这一刻耿继茂只是感觉到丢脸,丝毫未曾想到他手下战死的士卒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当然到了他如今的高度,士卒的生命已经不算什么了,甚至可以用粮食和金银折算。

    与耿继茂不同的是,金砺久经战场又屡屡在保安团手下吃亏,对于保安团的援兵金砺还是十分忌惮的。若非大军攻城缺乏器械,金砺是无论如何不会等待两天的。为了避免自己被包抄,金砺派出探马一直深入到西北方向的武义县。只是让金砺疑惑的是,这几日武义县方向的保安团部队竟然没有支援永康的迹象,着实让金砺想不通。如此诡异的事也让金砺担心不已,所以在攻城上,金砺的心思是三分在攻城上七分在防备金华府城的团匪援兵上。

    永康县必须尽快攻下,然后还要北上席卷武义县、金华府城等府县,只有迅速拿下金华府才能震动浙江,才能打起自己这方的气势。一府的收复可以激起如今已经日渐低落的浙江地主缙绅们的斗志。

    于是在耿继茂的部队攻城疲惫之后,金砺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精锐,开始了第二轮的进攻。

    相比于仙都山西侧的永康这里攻城的激烈,仙都山东侧的台州府却平静了许多。

    因为金华府被敌人偷袭,得知这消息之后的台州府三二纵队立刻开始了整军备战。以前的三二纵队上次扩军时整支部队被划为了九二纵队,这支新的三二纵队是由一支大队扩编成的,纵队长名叫邓成义。邓成义这名字乃是后来他自己取得,是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中择取二字。

    因为是从大队长位置提拔上来的,尤其是越过一些老牌的纵队长一下子成为第二纵队的纵队长,邓成义的压力很大,当然进取心也很强。他不像范忠保那样得过且过,而是想要用战功证明自己,用战功巩固自己的纵队长宝座。得到敌人可能出兵台州府的情报后,邓成义亲自带着两个大队兵力赶往了台州府南边的黄岩县。黄岩县地处苍山之东,从温州府去台州府则必须经过黄岩县。原本黄岩县就有了一个大队,如今增加两个大队,再加上黄岩县的民兵丁壮,足足有上万人马。邓成义认为自己率万余之众守城一定能牢牢地守住黄岩县的。

    只是当邓成义赶到了黄岩县后却连一个敌人都没发现。邓成义不知道的是,虽然鲁王亲帅三万大军北上台州府,但是这三万大军才刚刚离开温州府城。虽然鲁王与金砺部制定好了一同出战的时间,但是鲁王部下拖拖拉拉以至于晚了数天。

    此次出征,鲁王所部精锐尽出,张名振、张煌言、刘世勋、阮进、张明扬等大将一同出征。唯有大学生张肯堂留守温州府城,替鲁王看家。

    三万大军排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的向着台州府杀将而去。三日后鲁王大军与三二纵队的侦察兵在黄岩县宁溪镇相遇,台州府也陷入了战乱之中。

第343章 三年战争(十三)() 
保安团的西线部队已经和吴三桂的军队交手,而浙南的部队也与金砺、耿继茂、鲁王朱以海等人打的如火如荼。可以说这两条战线就牵制了保安团过半的军力了。而且为了防止朱成功率海军袭扰浙东,张承武不得不留下大量军力驻扎在沿海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府县,这样用于抵御鲁王、金砺、耿继茂等人军队的兵力就紧张多了。而受到南方变故的影响,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的还乡团又大肆的活跃了起来,这又牵制了张承武的兵力。于是,浙南的战局也陷入了对峙之中。

    这两场战役震动了江南,震动了天下,余波还向更远的地方散去。

    作为南方实力仅次于保安团的大西军余部,是不会放弃这样好的局势的。

    川南宁远府,二十万大军云集此地,几乎将大地都遮住了一般。受到刘文秀战死的影响,孙可望和李定国暂时的联合起来。此时孙可望已经自称为秦王,李定国自称为晋王,而战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