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了一下,马麟继续说道。

    “如今团长在我们手中,可谓是树大招风,可是若团长离开信阳,那他们就会争执不断,甚至还会大大出手吧!”

    接着,马麟试探的说道:“要不,我们放团长和总部离开?”

    “不行,团长不能离开信阳,我们也不能与陈晨和李太平他们冲突。都是抗鞑的力量,千万不能互相内斗。如今鞑子势大,我们与他们比起来连虾米都不如,在内斗,鞑子都不用费吹口气的力量,我们自己就内斗死了。”

    面对马麟支的点子,孙治不假思索的就拒绝了。

    最后两人也没能商量出一个好的办法,只能继续用现在的法子,以不变应万变。

    背叛与忠诚就如天平的两端,衡量它们高低的只有利益。当背叛的代价太小而受益太大时,背叛就发生了。而当背叛的代价太大而受益太小时,就会忠心耿耿。忠心耿耿是指望着效忠对方以获得利益。

    保安团团部高层的利益与仇天行捆绑在一起,所以他们都是忠心耿耿。而一营与二营四营因为放出去早,在地方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对团部就没有那么的绝对忠心。哪怕是营长训导官对仇天行忠心耿耿不计较个人得失,可是手下的地方派却决不答应。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原本一心一意想要抗鞑,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保安团,已经急速的退化成了一个军阀组织了。总部是一个大军阀,手下的营部就是小军阀,至于那些大队中队小队更是山头林立,派系丛生。这是这个时代所决定的,人们的效忠对象是一级级向上的,领袖的庞大魅力还不能完全左右的了基层的干部。

    即使仇天行努力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无私、博爱、斗争意识强烈、与鞑子不共戴天的领袖,可是架不住那些小军阀将仇天行神话了。神是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可管理他们与他们接触最多的还是人。

    所以,即使孙治将仇天行和团部架空了,可二营却没有动乱。反而是二营的同志们情绪高昂,认为团长与他们在一起,他们将在团长的瞩目中英勇作战。

    总部无可奈何,只能焦急万分,心中企盼一营和四营能冲进城里来。可是此时仇天行却对外不管不问,悠闲的与周秀说说话。周秀小产,仇天行温言软语的安慰着她,让她走出小产的悲痛中。

    当然,这都是四处负责监视的心腹们向孙治报告的内容。

    因为实在没有自信,也没有实力能取而代之,所以眼下孙治只能将仇天行与团部暂时隔离开来,并广派密探,负责监视他们的动静。

    只是密探眼中看的是一片平静犹如如镜子一般的湖面。可是湖面下却是暗潮汹涌,漩涡密布。

第78章 保安团的出路() 
一转眼,从应山转进信阳已经半个多月了,周秀的身体也好了许多。虽然小产也要做个小月子,可是在房间里呆的时间越长,周秀就觉得愈发烦闷。所以,仇天行便陪着周秀在外面走走,散散心。

    在仇天行这几天来的开导下,周秀的笑容开始多了起来。自从成婚以来,夫君可是从来没有这么长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往常里,他总是有着忙不完的事情,操不完的心。哪有这么对自己的体贴关怀?

    周秀和仇天行两人在院子里随意漫步走着,周秀心里想道,“是啊,夫君说得对,自己还年轻呢。来日方长,子嗣总是有的,还是将身体养好吧。”

    一时间,周秀沉浸在两人的世界里,小产的悲痛淡了许多。

    只是周秀没注意的是,仇天行借着她身体的掩护,左看右看,然后眼神一亮,装着失手掉了东西,迅速的从一假山旁的竹林地下捡起了一小截竹管。

    继续陪着周秀转了两圈后,在四周密探的注视下,两人回到了屋内,关起了门窗。

    借着周秀小产不能吹风,仇天行经常时不时的就关起门窗,四周的密探们早已经习惯了。

    在应山陷落前,仇天行已经着手组建谍报组织了。在后世电视上海量的谍报战的轰炸下,仇天行早已经了解情报的重要性了。情报用的好,一个士兵能发挥十个甚至几十个士兵的力量,而情报没用好,或许几十名士兵还发挥不了一名士兵的作用。对于弱小的一方,情报可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以弱胜强的神器。仇天行前世的红色政权的谍报力量可谓是用的炉火纯青。最后扭转乾坤,江山易主,谍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甚至可以抵得上百万大军。拥有超越时代三百多年的眼界,仇天行可以自称情报大师了。只是之前,仇天行一方面被许多事情牵制了精力,另一方面没有资金,没有优秀的谍报员。情报战可是吞金巨兽,没有海量的资金可是玩不好情报战的。无论是自己人的伪装打入敌人内部,还是收买敌人中的败类获取情报,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的。

    应山陷落前不久,仇天行攒下了一笔资金,建立了信息科。取名信息科也是为了麻痹敌人的,若是取名情报局,敌人便会知晓其作用的。仇天行将信息科挂在了民政部下,其实是自己直管的。信息科就是情报局,信息员就是情报员。只是刚刚组建没多久,鞑子就打过来了,一下子占领了应山。在与总部的转进中,信息科也七零八落,只有少数几人随着总部来到了信阳。

    只是仇天行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被孙治软禁起来了。信息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打通了与仇天行联络的通道。

    仇天行独自来到书房,打开了竹管后从其中抽出了一个纸条,其中有着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仇天行接着拿出一本被翻译成简体版的资治通鉴,对着书页逐字逐句的在心中翻译了起来。在反反复复的读了好几遍后,仇天行知晓了其中的意思,然后将纸条点火烧掉了。

    就在这一个个竹管之中,仇天行始终了解了外界的动态。

    这段时间是难得的空闲时间,仇天行反复考虑着是不是自己做人太失败,还是实在不适合当领导者。自己对孙治可谓是有再造之恩的,他可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是从张家村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着过命的交情的。可为何在外放建立根据地后,便失去了控制?哪怕自己建立军校,强制军官受训轮换,也不能打消他自立的念头。

    果然是人心最难测,隔了一层肚皮后,你永远无法猜测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也很难知晓对方说的话是真是假。许多人不到最后都无法分辨忠奸善恶,甚至有人甚至死了也无法分辨他到底是忠善,还是奸恶。数百年后,大忠变大奸,大恶变大善,还屡屡被人翻案。

    对于如何猜测人心,仇天行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试图用制度来控制人心。在闲暇之余,仇天行还读了几本史书,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仇天行试图从史书中找寻保安团的出路。虽然孙治限制仇天行的出行,但对他的一些生活上的需求还是很满足的,几本书自然不在限制之中。

    周朝分封天下享国八百年,而始皇一统天下后却再无三百年王朝。

    在反复的思考中,仇天行也拿出保安团对比,心中收获良多。

    或许保安团也可以走走周朝的路子。大统一的国家是可以维持表面的统一和平,可是背地里却充斥着无数的阴谋背叛。那些野心家前路已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捣鼓着,试图颠覆天下谋得自立。而若是放出诸侯之位,他们还能否奉天子以讨不臣?

    这时仇天行想道,若是保安团分封诸营,那些独立出去的诸侯们是对团部忠心耿耿,一致对外,还是借机篡位,取代中央?不过,这一切就要靠时间来证明了。

    其实分封天下也有很大的好处,只要控制好诸侯国之间彼此的内战就可以了。在古代的大统一国家中,因为信息交流不便,军队派遣困难。离京城越远,掌控能力便越弱。边疆的一次次动乱甚至就可以将一个庞大的帝国拖至毁灭。派兵千里耗资巨万,动员十万大军一次远程数千里就可以耗尽国库数年积攒。这种动员能力相比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动不动就起兵数十万厮杀数年,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大军许多都是军民一体的半职业军人,但就是如此也极其惊人了。几百万的人口就敢暴兵几十万,甚至还能达到百万,这让人口上亿的大明朝情何以堪?如果前明能有两千年前的诸侯国的动员能力,那也不会与鞑子和农民起义军战到最后却无兵可派了。

    一个国家国土范围越小,统治就越严密,官吏数量也越少,动员能力也越强。在这个经济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需要大范围的跨地域合作的时代中,小国模式在行政上是很能节约成本,而且是高效率的。只是在对抗外敌的抗击打能力稍弱,需要同盟国之间的互助。

    不过最主要的是,如今保安团分崩离析在即。仇天行自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将派遣出去的部队收归回来了。即使强行收回,不说如今团部势弱可能还拼不过,就是侥幸拼的过,可拼的你死我活后最大的可能却是平白便宜了鞑子,消耗了抗鞑的力量,那还不如不拼呢!既然猛虎当不成了,那么便当群狼吧!一只猛虎可并不一定打得过一群饿狼。

    日后若是抗鞑胜利了,中原自然是团部的,那么边疆还得靠各营继续开拓呢。在仇天行普及了世界知识下,保安团的同志们可是很有世界观的,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可是很有进取精神的。

    此时,仇天行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团部有再起之时,自己就实行群狼战术。将外放出去的营部变成同盟军,一同为民族的复兴而战!

第79章 第一次抗清高峰() 
得到了仇天行的许诺,孙治带着巨大的兴奋离开了。离开时孙治的脑子里晕乎乎的,只想早点回去和马麟好好商议一番,看看这事成不成,二营在其中能获得怎样的利益。只是有一点仇天行没提,孙治也没想到。那就是若是此时开始分封,若是日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留在国内的封地如何处理?零零散散遍布全国的封地便如烂疮一样让总部难以容忍的。

    这个问题仇天行也不愿多想,此时抗鞑大业已经跌落谷底,情况已经朝不保夕,日后的时候日后再说吧,大不了就赎买。

    数日后,一场大雪飘洒下来,留在城外的一营和四营队伍再也呆不下去了。一来是天寒地冻造成伤病员增多,二来辖区反动势力猖獗,营部已经快要弹压不住了。发动势力愈演愈烈,已经和鞑子官府联合起来,快要形成尾大不掉的地步了。

    被仇天行说服后,孙治对总部变得开始稍微恭敬起来。不仅放宽了对总部和仇天行的监视,而且还将收拢过来的数千总部残兵都还了过来。只是这些兵马大多驻扎在外,城内只有一千总部兵马。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入冬了,按理说人们应该躲在屋子里,享受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品尝着汗水浇灌的收获。只是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无一日太平,无一日不战。

    虽然仇天行身在信阳这个囚笼里,但依旧通过信息科传递的消息关心着天下大事。

    十月十四日,东昌府的丁维岳率领义军数万攻打漕运重镇张秋,攻之不克,又转进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