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子,家就没了,只剩下流浪的人。

    纵然乡民们如此悲戚不已,可是二营的团丁们丝毫没有停手,在马麟的亲自坐镇下,各个执行的中队迅速的完成了任务,然后将茅草铺盖了整个村落。于是,被赶出家园的乡民们只能站在村外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祖宅在大火中付之一炬。这烧去的不仅仅是他们生活的根本,还有未来的希望。从此他们将成为流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村民们手里攥紧了家中仅有的钱粮,眼里噙满了泪水,心中咒骂不已,但是却不敢真正的骂出来。之前已经有几个不愿离开家中转而对团丁们怒骂的老人已经与大火同焚了。保安团说他们是想要做汉奸,留下是想剃发易服向鞑子交粮纳税,这些忘了祖宗的人死了都没脸去见地下的祖先。这让村民们无比的恐惧,一来是怕自己也被烧死,二来也觉得这样死了回到地下或许真没脸去见祖宗了。最后,祖祖辈辈们遗传下来的坚韧的忍耐力让他们选择了听从保安团的话,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家乡。

    数日后,等到黄州府的鞑子得到消息出兵后,他们看到的却已经是焦土百里的大地了。

第138章 逃亡(三)() 
在孙治抓紧时间收拢兵力时,李太平已经回到了铜柏,出兵时的万余大军如今只剩下他匹马而回。在孙治派的骑兵离开后,李太平独自一人来到了营部。

    正在执勤的卫兵看见了李太平衣衫褴褛满面征尘一脸憔悴的模样,心中无比惊讶。

    难道援救团部的大军?

    制止了脑海里不好的念头,卫兵向着李太平举矛行礼。

    “行礼!”卫兵大喝一声。

    点了点头,李太平没有说话,直接进入了团部。

    此时团部里只有几个勤务员在忙活,李太平随便拉过一个人,然后对他说道。

    “去将梅仁信先生请来,还有将姚怀圣和李九生也叫来。快去!”

    吩咐完勤务员后,李太平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喝着热腾腾的茶水,舒缓着心中的不安情绪。

    一万多人啊,就这样全部折在了安陆城下,除了自己一个都没有回来。想到这一万多的恐怖数字,李太平就毛骨悚然。这一万多具尸体堆积在一起,将会堆得多高啊!

    赶紧喝了几口热水,压下了心中的骇然。

    就在这时,梅仁信和姚怀圣李九生三人前脚接后脚就过来了。

    一见面,梅仁信便大呼起来。

    “营长!可是安陆城有变?”

    虽然梅仁信在四营中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职务,但是大家伙都将其视为营长的师爷。于是,这个前铜柏知县的师爷华丽的一个转变成了保安团四营的师爷。

    对于梅仁信的能力,李太平还是很佩服的,所以他都称呼梅仁信为先生。

    听到梅仁信的大呼,姚怀圣和李九生顿时大急起来。

    “营长,是不是团部?”

    姚怀圣只问了半句就没有问了,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接下来没有说出来的半句是什么。

    点了点头,李太平黯然的说道。

    “我营和一营二营会师后便与鞑子决战,却不成想就在战局最关键的时候鞑子援兵也到了,承蒙二营孙营长相助,这才侥幸逃了回来。我带去的万五弟兄都失陷在安陆城下,团部恐怕也是,唉。”

    听到这话,姚怀圣和李九生都大惊失色,甚至李九生身体还颤抖不已。要知道,这次李太平带去安陆的部队有许多都是两人的部队,最重要的就是其中还有数十名他们当初散尽家财时招募的弟兄,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啊!李九生的几名族弟就在其中。当初抗鞑时他们没死,去大复山落草时没死,阵前起义反击啸山虎时没死,这几年风风雨雨多少次艰苦战斗也没死,却不成想最后竟然死在了安陆城下。两人嘴角满是苦涩,心中哀痛不已。

    相比于姚怀圣和李九生的痛心,梅仁信更关心四营接下来的战略对策,准确的说是自己的小命如何。开始时候梅仁信加入保安团只是为求保命,如今时间久了,他也渐渐地生出在保安团这个体系里谋求荣华富贵的心思了。如今天下乃是乱世,处处烽烟四起刀兵相向,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四营一灭别说荣华富贵了,就是自己的小命恐怕都没保障了。

    沉吟了片刻后,梅仁信说道。

    “不知营长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太平摇了摇头道:“经此大败,心中跌宕起伏,还没有想好如何。大不了就在这铜柏和鞑子拼了吧!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营长,某有三策可解当前之危。”

    “嗯?”李太平来了精神。

    “上策就是全营突入陕西,在陕西建立根据地。中策是放弃泌阳和唐县,收缩兵力固守铜柏,以柏山构建防线。下策是答应南阳府方面的招降,如今我保安团尚无营长一级的高层投降,若是营长归降了鞑子,鞑子肯定会利用营长这面旗帜好好运作的,当然也会给营长更多的好处。”梅仁信一口气将话都说了出来,然后等待李太平的选择。

    听到梅仁信说要投降,一旁的姚怀圣和李九生顾不上悲伤了,他们怒气冲冲的望着李九生,恨不得揪起他的衣服,好好地问问若是投降了,那先前牺牲的无数抗鞑义士们会如何看待他们这些活下来的人?难道活着就是为了投降吗?

    意味深长的看了两人一眼,李太平幽幽的说道。

    “下策不用考虑了,我娘的死就和鞑子有关,我与鞑子有血海深仇,是肯定不会投降鞑子的。”

    听了李太平这么一说,姚怀圣和李九生这才放心下来。

    停顿了一下,李太平又说道。

    “中策也不好,既然放弃了大多数地盘还不如放弃到底。这些坛坛罐罐的打碎了也好,正好去另起炉灶。先生你曾经也说过金角银边草肚皮,我看还是去陕西吧!前明就是毁于发源自陕西长达十余年的农民起义的。所以我觉得陕西的群众基础很好,我们保安团去了就会很快的扎下根来。”

    “我们保安团在南阳府南部能立下根来除了团结各地乡民外,还有和那些江湖上豪杰联合的因素。这次我们四营要去陕西开辟根据地,那就是要千里跋涉了。长途行军,兵贵精不贵多,物资更是要多多益善。所以我们要挑选出那些意志坚定的抗鞑战士,人数最好三千以内,以军官为主,有家属的都不要。三千人都要是精壮忠诚之士,嗯,允许中队长以上级别的军官可以携带家属加入。”

    说着说着,李太平突然觉得自己思路顺畅了起来。先前的惧怕担忧不见了,整个人也逐渐兴奋了。他觉得似乎自己推开了一扇大门,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似的。

    “我们放弃的地盘通通交给那些江湖好汉,让他们坚守在这里为我们分担压力。如果他们问起来,就说我们去陕西开辟新根据地了。也将那些有家有口或不愿离开的团丁提拔起来,让他们也驻扎在这里,显示我们四营还有力量在南阳府。说不定哪天我们还会回来呢!”

    “这次转进陕西,我初步计划是沿着豫鄂边境走。从铜柏到新野,再穿过湖北郧阳府到达陕西兴安府。这是初步路线,具体的行军路线你们多多商量,然后制定出来后我再决定。”

    见梅仁信三人都在仔细凝听,李太平最后又说了一句。

    “抓紧时间,最好三日内全部办好。姚怀圣、李九生你二人负责挑选兵员,梅先生你负责收拢物资。三日后你们先行,我最后再走。”

第139章 逃亡(四)() 
在周朝忠率着百余名心腹的护送下,入夜后仇天行等人方才风尘仆仆的到达了应山城下。因为周秀怀有身孕走路不快,所以一路上她都是躺在简易担架里由人轮流抬着,可是即使这样此时周秀早已经颠簸的不行了。

    望着火把的映照下周秀眉头紧皱大汗淋漓的模样,仇天行说道。

    “娘子,再忍耐一下,马上就要进城了。”

    “嗯。”周秀虚弱的点了点头。

    这时,仇天行这队人马手持火把向着应山飞奔而来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应山守军。此时防御应山的是六营叶苏手下的一名大队长,名叫汪华康。得到手下的禀告后,他匆匆穿上衣服来到城楼上。此时仇天行等人已经到达应山城下了。

    先前守城的团丁们被告知城下乃是保安团的团长仇天行,都纷纷不敢相信。不过,虽然不敢相信但是也心有忌惮,不敢直接放箭驱逐,只是任由其在城下徘徊。

    好在此时自家的大队长汪华康过来了。汪华康是一名老团丁了,去年应山之变前就是三营的团丁,只不过那时他还是一名什长。如今风风雨雨过来了,资历甚至比叶苏倪战两人还高的他也荣升大队长了。所以对于仇天行,他是很熟悉的。依靠在城墙上往下一看,果然发现城下映照在火把下的一副面孔,正是仇天行本人。

    没有多想,汪华康便迅速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虽然如此仓促就打开城门在纪律上失分了,但是在政治上却大大的得分了。

    而经过半天的飞奔,早已累得气喘吁吁的仇天行哪里顾得上自己强调过的夜间防守纪律,哪里还记得自己曾经宣扬过的细柳营之风?若不其然,政治只是一种手段,而涉及到自身后,一切都变了。

    城门打开后,汪华康匆匆走了过来。仇天行顾不上询问,还没等汪华康开口就直接说道。

    “快派人通知叶苏营长,让他赶紧来应山一趟。”

    说完之后,仇天行望着汪华康,似乎在等待什么。

    “是!属下马上就派人去随州。属下乃是六营第四大队大队长汪华康。见过团长!”

    点了点头,知道了汪华康的身份后,仇天行问道。

    “汪华康同志,如今在应山你四大队有多少兵力?”

    “团长同志,我第四大队是满编部队,全额兵力一千七百人!”

    保安团的礼仪是你称呼别人职务,别人就以职务来称呼你,你称呼别人同志,别人也称呼你同志。相比较,称呼同志是拉近距离,传达善意亲近的称呼。但是仇天行除外,这个时代还是讲究为尊者讳,其余高层算了,保安团领袖的名字还是不要直接说的好。所以,便有了团长同志这个称呼了。

    听到应山的部队是一个满编的一个大队,仇天行心中稍安起来。如今鞑子在安陆城下与自己拼了一场,虽然鞑子胜利了,但是后遗症也不小,少说也要休整几日舔舐伤口吧。所以,接下来的几日自己还是安全的。如今,保安团的精华一战皆丧,是时候谋求退路了。在六个主力营中,最靠近自己也是兵力最完整的就是六营了。除了被仇天行抽调两个大队外,其余兵力都是完整的。如果仇天行还想有所动作的话,就必须依靠六营了。

    在汪华康的安排下,仇天行终于安顿了下来,洗了一个热水澡后便沉沉的睡去了。累到了极致就再也没有别的心思了,也不会害怕那些魑魅魍魉了。

    接下来的一日,陆陆续续的都有保安团的高层逃来了应山。之前在鞑子攻城正急时,高层们就有了城破之后逃亡应山的应策。虽然宣扬了与城同亡,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放弃生的希望的。在鞑子援兵大败己方援军后,溃散的人群向着安陆城拥挤而来,瞬间全城便得知了大败的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