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酶瘛⒕唇髑淄跄峥傲炀ЮТ笸⑴啥酥厍淄醪┞濉⒊性笄淄跛度⒍嗦耷淄趼锖!⒍嗦蘅ね跬呖舜镎魈稚轿鞲鞯亍

    于是,山西战火愈演愈烈。

    受到山西的战火影响,鞑子朝廷在南昌之战胜利后也没有顺势南下剿灭永历政权,而是抽调主力部队北上山西。让永历朝的昏君庸臣们又过起了醉生梦死勾心斗角的日子。直到平定了姜瓖之后,鞑子又派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南下,永历朝廷这才清醒过来,然后仓皇而逃。

    同州府与山西只隔了一条黄河,如今黄河冬日结冰,两岸来往便利,甚至有部队踏冰过河投靠的。

    从投靠者口中得知蒲州府也有人行事后,李太平又连忙将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放了出去,分兵袭取蒲州府、解州,并伺机拿下绛州。这样正好能将山西南部的这一府两州和陕西的同州府连在一起。

    于是,当吴三桂都领墨尔根、李国翰等鞑军兵临同州府城时,李太平早已完成了布局。只待将鞑军牢牢地牵扯在同州府城下,让自己在同州府其余县城的守备部队,还有在鄜州的代训导官梅仁信统领的部队,以及分去山西的姚怀圣与李九生的部队迅速扎根地方,扩充实力。

    所以,李太平要当好一颗钉子,死死的嵌在鞑子平定地方的道路上。

    当鞑子大军兵临城下时,吴三桂望着城头上飘扬的红旗,沉思不已。看着这面高高扬起的红旗,他想到了上个月从兴安府一路北追时遇到的那一支支留下抵抗的军队,似乎他们也是举着同样的旗帜,旗帜上都绣着一个金色的安字。虽然只有第一支抵抗部队给自己造成了麻烦,剩余的都是望风而逃,但是这也让吴三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尝试了一下,吴三桂派出使者准备招降这批人马。在这个时代,攻城战很是难打,能不打最好不打,招降的人马还可以用作炮灰,作为接下来攻城的主力,可谓一举二得。

    只是让吴三桂没想到的是,这帮反贼直接将自己的使者砍了脑袋,然后竟然还将脑袋高高挂起,以示不降的决心。

    征战多年,吴三桂早已不是那冲动的少年了。见到反贼的侮辱行为,吴三桂并没有生气,只是下令进攻。

    “传令,攻城!城破之后,一人不留!”

    “嗻!”

    接到攻城命令后,各部将官开始行动起来,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方案开始进攻。

    “轰!轰!轰!”

    依旧不变的是攻城前的炮击。这个时代鞑子可是非常注重火器的,在前明手下屡屡吃了火器大亏的鞑子们非常善于学习,而在恭顺王孔有德和怀顺王耿仲明带着前明的精华,孙元化的心血投降了鞑子后,让鞑子不仅有了使用火器的能力,更有了制造火器的能力。于是,鞑子开始屡屡用火炮克城。

    如今征讨陕北,吴三桂军中有大小炮数十门。

    为了防止鞑子的炮弹击中城墙后引起溅石伤人,李太平特意找出了上千条棉被铺挂在容易伤人的地方。除去了城中军民所需,李太平也只多出来这一千条而已。

    只是铺了棉被后,效果很是一般,没有抵御火铳弹丸时的那种能力。巨大的炮弹动能会直接撕裂那些薄薄的棉被,有的炮弹所带的热量过高,甚至还可以将棉被点燃。于是,李太平的策略失败了。好在,为了防止人员伤亡,他只在城头留下了少数的部队。这些值守的人都半蹲在女墙后面,抱着头祈祷上天的眷顾。

    这个时代可实行不了步炮协同战术,当炮击停止后,鞑子的部队就冲了过来,这时李太平也命令团丁们走上了城墙。

    只是,鞑子的第一次攻击迅猛无比,冒着箭雨就搭着梯子冲了上来,而刚刚拿起刀枪的泥腿子们则惊慌失措难以抵挡,甚至还有搬起石头却砸到自己脚的,一时间团丁们被鞑子杀气惊骇的士气大落。即使有数百人组成的甲兵四处救急,也阻挡不了败势。就当眼见城破在即时,李太平的后招派上了用场了。

    数次攻占城池后,李太平收集到了上万斤的火药。利用这些火药他制成了一千多个炸药包。炸药包用麻布牢牢捆扎,内里塞了许多尖石,碎陶瓷等锐物。虽然**的杀伤力并不大,但是那骇然的声音,漫天飞舞的锐物,还有让伤者生不如死的痛苦,这一切都消耗了鞑子的战力,降低了鞑子的士气,一时间鞑子的攻击遇挫。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经过几次交战,鞑子攻势也没有那么猛烈了。而四营方面虽然炸药包逐渐减少,但是剩余的团丁也成长起来了。战争淘汰了怯者和弱者,练就了勇者,最终将造就强者。

    于是,同州府城的战事便僵持起来。而因为李太平以己身堵住了鞑子的火力,于是四营的各地方部队的势力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也让延安的盟友王永强扩充了远比原来历史上更强大的实力。

第169章 转战山东(一)() 
就在李太平率着四营的兵马纵横陕北晋西南时,孙治却在河南汝宁府的府城汝阳苦苦支撑着。

    时间回到华兴五年十一月,当孙治在安陆城决战失败后,便将湖北黄州府的人马连同当地丁壮一起带回了信阳。摄于湖北鞑子的势力,孙治准备放弃黄州府的地盘了。

    只是湖北兵马没有追击,不过湖广总督罗绣锦却致函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马国柱。于是,马国柱调派河南绿营兵三万大军征讨信阳。

    鞑子一路势如破竹,顺手扫平了光州一营残余的势力,逼降了一营之中地主阶级组成的白派,将训导官马顺福明正典刑,然后又一路向信阳杀来。在将信阳附近几个二营占据的县城攻下后,兵临信阳城下。

    大兵来袭,孙治没有弃城而逃,而是困守信阳。鞑子将信阳城里外团团包围,攻城战足足打了一个月,双方伤亡惨重。

    这一点孙治就和李太平不一样了,出身决定了性格。

    孙治是杀猪匠出身,性子狠戾,对到手的东西很难让出。当初从黄州府撤兵也是因为实在守不住了,如今全部兵力困守信阳,孙治自然不能放弃。

    而李太平却是猎户,性子沉稳,明晓得失。对于李太平来说打仗就像狩猎一般,也要计算双方力量对比,实力不济时也要选择放弃。既然此地打不过猛兽,那不如换一个地方去,说不定还能打一个野鸡什么的。

    所以,孙治的性格注定不会像李太平那样,能有大毅力的离开老巢另起炉灶,他心中还是存有侥幸。

    当然,毅力坚定者也有大成就,英雄自古都是以成败论处的。

    当孙治在信阳苦苦坚持了一个月后,鞑子的攻势竟然后继无力起来。

    感觉到这一变化后,孙治心中大喜,他集中了全部的力量以破釜沉舟的姿态杀出城去,一股击溃了鞑子的兵马。

    在审讯了被抓到的鞑子将领后,孙治得知北方大局有变,大同总兵姜瓖反正了。虽然大同离信阳千里之遥,但是姜瓖的反正却极大的影响了山西、陕西、直隶、河南、山东这几个省份,甚至还影响到了南方残明前线的战局。

    在信阳被包围时,鞑子从全国抽调兵力,不仅从南方调回兵马,也从山东、河南抽掉了绿营兵。连包围信阳的队伍,鞑子也紧急的调走了近半人马,这也是孙治轻松击溃了鞑子包围圈的原因。在鞑子朝廷的眼里,区区一个团匪远远没有姜瓖反正来的影响大。

    于是,趁此良机,孙治亲帅胜利之师横扫汝宁府,并在内应的配合下,一举拿下了府城汝阳城。然后分兵袭取遂平县、西平县、新蔡县,连同已经拿下的确山县和正阳县,孙治第一次全据了汝宁府。

    坐拥了一府之地,孙治心中豪情大发,手握数万兵马,治下万民臣服,这才是大丈夫。如此走一遭,人世间也算没白来一趟了。

    只是好景不长,当马国柱得知自己派遣军队被击败,团匪乘势跳出了信阳,肆虐汝宁全府时,心中大怒的马国柱继续派遣精兵前来。这次他派出了总兵卜从善,以及中军副将朱运亨、副将杨捷等数员大将,带着两万战兵星夜驰骋的向河南汝宁府而去。

    如此刚到手还没捂热的各个县城又纷纷易主,落入了鞑子的掌握之中,城中军民再次受到一番浩劫。

    好在当初孙治心中也有了防备,为了避免之前鞑子进攻信阳时带来的损失。那时因为鞑子进攻迅速,许多团丁和财物都失陷在县城里没有带出来。所以,孙治将全府的物资都运往了汝阳城。各个县城只留下了能维持运转的物资,以及一个大队规模的守备部队。

    在汝阳城中,孙治精编队伍,整兵顿武,严加操练。并且为了迎接鞑子的第二次围攻,孙治还打造了上千门松树炮。只是经过流贼、前明官兵以及鞑子轮番肆虐后的汝宁府实在太残破了。军械物资从上次击败鞑子围剿军中所获颇丰,但是粮食却非常紧缺,只够满城军民不足半年的消耗。这还是平时,若遇到战时,体力消耗大让粮食消耗也大,恐怕会不足三月的。

    刚刚攻克汝阳城不足一月,孙治在加速消化几番战斗的成果。因为以往二营主要都是在汝宁府南部活动,虽然在汝宁府北部安插了人手,但是群众基础却不是那么的稳固。在汝阳城中,孙治没有在信阳城中的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即使抄了大户,清理了府库,让全城的百姓都得了一些好处,但是孙治也感觉不到他们对自己全心全意的拥护,并且对自己对保安团还有一丝畏惧。当然,孙治清楚这些百姓最终都会拥护自己的,但却需要时间的沉淀。

    除了加速收拢城中百姓的民心外,孙治也在迅速加强自己对俘虏的绿营兵的控制。如今,孙治的三万大军中就有七千是被俘虏的绿营兵。虽然孙治将游击以上的鞑子将领绑了起来,然后让这七千俘虏兵一人一刀的纳了投名状,最后又割了他们的小辫子。但是,孙治还是能感觉到七千绿营兵人心不稳。

    七千绿营兵骚动不安也是正常,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给鞑子卖命好歹还算是官兵。可给这帮团匪卖命,自己那算什么?难道是匪军?

    况且,鞑子朝廷再怎么残暴,却还给他们这帮大头兵们发军饷,可这帮子团匪呢?除了战时缴获,一个大子也没有!只管三顿饭!就是战时自己缴获的物资,在核算价值后也要上交七成之多!难道自己卖命拼杀最后竟然只拿三成?这让许多投降的绿营兵心中愤愤不平。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来自己手上有了前任上官的鲜血,二来脑袋后的辫子也割了,三来自己赤手空拳的还被团匪一万大军看押。第三点是至关重要的,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七千被俘虏的绿营兵便隐忍下来,等待朝廷不追究自己责任时,就来个反正,重回朝廷温暖的怀抱。

    对于绿营兵们的心思,孙治也清楚。于是他才杀掉游击以上的军官,让士兵们染上自己人的鲜血,并且还将部队全部打乱,又安排了上百个宣讲员日日夜夜的反复灌输保安团的思想。

    只是这一系列动作才进行了半个多月时间,若是再给孙治一个月的时间,保不定这七千投降的绿营兵中就会出现大批人幡然悔悟痛哭流涕,然后睁着红通通的眼睛发誓说自己要誓死抗击异族的。

    可是鞑子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