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豢橛美∥摹⒖赜锸樾吹闹溆锴Π濉

    而“上神”,一直存在于其脑中。只要诚心祈祷,就能得到回应。“神术”、“鹰骑”,以及前几天充满神力的“神之果实”,都足以证实“神”的存在。

    一个不存在的女神,怎能与“赐福与他”的“上神”相提并论?

    如今罗马人讨要“树叶”、“果实”,且不说库姆他们没有,即便是有,未得“上神”应允,又怎能许与外人?

    罗马人继续催促'阿克苏姆'交出“神赐之物”,埃扎哈再三拒绝。

    罗马总督大怒:“若是不允,那就请你们那的‘上神’入驻万神殿。”

    罗马是一个军事强国,历代君王、历任行省总督,无一不是能征善战、攻伐无数的统帅。而每当罗马人攻破一处部落、一个民族时,为了便于统治,他们就会将当地的“神祗”送入'万神殿',纳入罗马的神话体系。

    这种“纳入”在库姆三位“狂信徒”看来,自然是对“上神”的大不敬。而罗马人的“狂妄”、“不敬神祗”,也令三人勃然大怒。

    如此形势下,两方交涉不过一日,攻城战就再次开启。

    不过,这一次,[阿克苏姆]没有了之前的众志成城、上下齐心。尤其是随着战局的发展,'阿克苏姆'城内的物资急剧消耗,有部分人的心思发生了变化。

    以老国王为首的一群贵族老爷,反过来劝说埃扎哈,“即便是此次打败罗马人,还有巫师'角'在外虎视眈眈”、“不如交出女神恩赐,免除战火兵灾”。

    埃扎哈有心辩解,却没人听得进去。他反劝自己的父王“诚奉‘上神’、足可免祸”,老国王却拂袖而去。

    罗马人攻城更急,贵族们又惊又怒,开始指责六王子“罔顾国民安危、欲献祭'阿克苏姆城'以取悦‘邪神’”。

    外有强敌、内有不谐,库姆、黑月、埃扎哈纵有“神术”相助,也没能挡住罗马人的长枪。

    城破之际,部分'阿克苏姆'人高呼:“抓住六王子!”

    埃扎哈心灰意冷,携部分亲信,与库姆两人一起逃往'阿都利斯港口'。

    一系列的境况变化,看得'燕大王'有些无语。

    如今的'桃源仙乡',有桃园前、中、后三处。

    园中的桃树,足足有上千棵。所谓的“密涅瓦恩赐”树叶,当真是多如牛毛、随手可拾。

    埃扎哈三人吃下的'神之果实',乃是前园桃木结下的果子。这种果子,是由'回春术'“催熟”,青纹缭绕、花微果小,燕大王称之为“小蟠桃”。

    “小蟠桃”有二百多颗,除此三人,'燕大王'还分给了秀儿、箕壬等人。他是想研究一下,“催熟的桃子”对普通人、对“'仙宝'塑身”的人,都有怎样的效果。

    若是单为库姆、埃扎哈三人,他再给几颗桃子也无妨。但这'阿克苏姆'的国王、贵族们,实在碍眼,别说桃子,连一片叶子都不值得浪费。

    待[库姆]三人暂时摆脱追兵、于[港口]中稍稍安定下来,[燕大王]将注意力转回[朝鲜半岛]上。

    此时的五人,已行至[高句丽]。

    出于对'祭天大会'的好奇,'燕大王'在盖马大山的左近,将'桃源仙乡'降下,掩映于一处杨木林中。而后四人在箕壬的指点下,装扮了一番,赶往大山山脚。

    想象中“刀兵相向、共争一蛋”的场景,并未出现。高句丽、新罗部落,虽都列兵于山脚,却并未有更进一步的冲突。据说是[乐浪太守]公孙度连夜至此,从中斡旋,道“青卵孵化之后,是‘金吾神鸟’又或‘先祖’,一看便知”,双方才罢了手。

    '祭天大会',又称“东曼”、“东盟”。依照旧历,一般持续三到五天。第一天,祭祀洙孝洞洞神。第二天,五部族的“舞天节”。第三天,宫廷祭祀山神。

    半岛上的居民,对于山神的崇拜,自古有之。[高句丽]时代,每年10月份的“祭天大会”,宫廷都要向“三山”、“五峰”之神献祭。至高丽王朝(10…14世纪),秃朝、白家、松萝、蒙庙等山峰,也有了各自的“山神”。再到李朝时期(14…20世纪),又推崇“四峰神”——南[趾里山]、中[三家山]、西[松萝山]、北[皮北山]。

    '祭天大会'明天才开始,'燕大王'稍有些失望,不过山脚处热烈的节日气氛,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山道之上,往来甚众。箕壬低声为'燕大王'介绍,此是乐浪的汉人,此是高句丽本族人,此是夫馀人、东濊人、三韩人,甚至还有几个倭人行走其间。

    那倭人的服饰也是有趣,男的还好些,裹个粗布顶头上,如黄土高原上的农户一般。女的“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简直就是弄一床单、中间剪个洞、直接套进去!

    箕壬看'小大王'似乎对那倭人有兴趣,便多说了几句。只是说着说着,他忽然停住。向'燕大王'告罪一声,箕壬紧走几步到倭人面前,叽哩哇啦攀谈起来。

    稍待,箕壬回转,向'燕大王'汇报道:“大王,刚才这倭人说,他们乃是自'狗奴国'渡海而来的使节。欲往大汉朝见天子,却为公孙升济拦阻,滞留于'高句丽'国中。”

    狗奴国?使节?

    ——————————————

    山脚杨木林,'桃源仙乡'。

    小熊猫、耳翅小马、九尾小狐狸,眼瞅着'燕大王'几人转入山道,不见了踪影,立时一阵欢腾跳跃。而后,争先恐后地自'仙乡'跃下,撒欢儿地跑在树林中。

    又不多时,两只小鹤、青甲小蝴蝶,也飞了下来。只余小呆一人,安静地守在'桃园'中。

    过得一刻钟,小兽们耍得兴尽,钻出杨木林、往那高高的盖马大山爬去。

    

【003】一地蛋壳()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性悍勇、兼有方略,但年已三十又四。“三十而立”的年纪,于公孙度的仕途而言,乃是一座高下立辨的分水岭。

    岭前,他为玄菟太守公孙琙看重,自郡中小吏擢升至尚书郎、冀州刺史,一路“青云平步”。而岭后,他遭政敌暗算,以谣言免官,布衣返乡服于田亩间。

    所幸他善经营、识时务,'异能'乍兴的时候,他就组建起了'卫辽盟'。声名鹊起,还得天子召唤,登上了'异能大比'。

    虽说败于那'仙门'燕云之手,但也不是全无收获。他得天子看重,仅仅八百万钱的价格,便购得'乐浪郡'太守一职。

    赴职之前,他得天子召见过一次。天子告知了他袁本初“一角雷兽”的特异之处,还道“若倾力培养,'异能'亦可与'仙法'相抗”。

    他是个“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人,知此事后,当即断了“入'仙门'”的念想。

    待东至朝鲜,他便禁中原商旅、推“神赐之文”,假“神使”之名、设“天赐之宴”,笼络世家豪族的同时,搜罗熊胆、别直参、鹿茸角等宝物,倾注心力蕴养'异能'。

    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时,他派往渚水之畔“盯梢”的心腹,于昨日快马赶回。其所述“'仙法'一出,'异能'如汤沃雪、不堪一击”、“'仙门'弟子,死而复生”之事,如五雷轰顶,炸得他茫然不知所措。

    那一刻,他才知晓“鸡头”总还是鸡,终究不是凤凰。

    '东曼'之日,高句丽王、新罗部落族长,分于石台高坐。公孙度居左,思绪乱飞。

    [仙门]的动向,他一直有关注。也曾如袁绍一般,派遣过谍人去往[白虎山城],效果同样不理想。

    先前那“老妪复春”之事,十几位谍人提都没提一句。还是此次“渚水”心腹张口,他才知'仙门'还有这等神异的手段。

    心腹又道“'燕大王'东渡出海,或可行经乐浪、三韩、高句丽”。此话一出,登时令他心生不安。至今日,都还心绪不宁、如坐针毡。

    他在[乐浪]九县中的所作所为,虽称不上谋逆叛国,但也足以被中原的志士仁人们鄙夷、唾弃,乃至讨伐了。

    那[燕大王]若至此间,当如何待他?

    “公孙太守?公孙太守!”

    耳旁传来[高男武伯固]的呼喊,胡思乱想的公孙度,定了定神,忙应了声。

    [高句丽王]看着魂不守舍的公孙度,心生鄙夷。

    两百年前,高朱蒙立高句丽侯国,受玄菟郡统治,国民户口都报在玄菟郡的高句骊县。至光武八年,高句丽遣使朝贡,才得赐王号。

    [高句丽人]的上层贵族们,一直都自称是颛顼之后、高阳苗裔,故以高为氏。他们认定,自己的根柢还在中土、在豫州、在高阳帝丘。

    也是因此,[高句丽人]大都不喜公孙度,认为他“弃汉文”的政令,实是数典忘祖、背弃伦常之举。

    [高男武伯固]也是如此认定。不过公孙度毕竟是乐浪太守、汉廷重臣,礼节上不好轻慢。

    接下来,[高句丽王]邀请公孙太守一起祭祀“洞神”。二人将于万民注目下,搬运五尺高的“洞神”木像,安放到铜制神座上。

    这“洞神”,是洙孝洞的神化。在高句丽人的信仰中,“洙孝洞”乃是通往冥界的道路,象征着高句丽人生死轮回的去处。

    木像仅三十余斤,两人一左一右抬着,负担也不重。但公孙度一看到这木像,就想到它“生死轮回”的象征,继而便想到“'仙门'弟子,死而复生”,忍不住就走神。

    “公孙太守?公孙升济!!”

    '高男武伯固'一声怒喝,骇得公孙度猛一激灵。他回过神一看,原本直身端坐的木像,现在头往前趴,那“洞神”的脸都快贴至地面了。他赶忙扶正。

    周遭跪拜祈神的高句丽人一片哗然,个别情绪激动者,直接开口大骂。若不是还要进行祭祀仪式,怕会有不少人都要跑过来打人了。

    '高句丽王'也是怒从心起,隔着五尺木像,对公孙度瞋目切齿、低声喝道:“公孙升济,你这厮辱我祭礼,意欲何为?!”

    公孙度忙打起精神,几番致歉,'高句丽王'才消去怒意。挥手令围上前的相加、对卢、古雏加、皂衣先人等官员散去,又安抚好民众,方继续进行祭祀仪式。

    公孙度松了一口气。

    若那'燕大王'果真至此、又恼他“弃汉文”的政举而降下责罚,他公孙度还指望着'高句丽'能出手相帮,眼下可万万不能开罪这群高句丽人。

    接下来的祭祀流程中,公孙度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小心。还好,“洞神”及之后的“禭神”祭祀都很顺利。

    第二天的'舞天节'也很顺利。五部贵族及各大小部落,饰牲举兽、载歌且舞,向山主、日神、月神、灵星神、箕子神等大小神灵献祭,以祈平安。

    气氛很是热烈,许多外族人也忍不住扶老携幼、参与其中。公孙度甚至还于人群中,望见曾被自己逐出府外的倭人使节。那披单裹头的两人,正对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躬身行礼。

    第三天,'高句丽王'携王宫大小官员,向蓬莱、方壶、瀛洲等三山五峰献祭。这一次,公孙度并未随行,心里刚松了一口气。却看到'乐浪郡'督邮、郡丞,带着'含资'、'屯有'等县邑的县长、县尉急慌慌地闯了进来。

    “府君!大事不好了!那'燕大王'打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