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将军恕罪。”管亥躬身行了一礼,并未掩饰自己的想法。

    他初来钜鹿城时,便已将“得仙宝自大王,此行只为报恩”的实情托出。此前数次抵住官军的攻势、护住城池不失,可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接下来若能掩护张角逃出,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张角拿不定主要,便道:“容我再考虑一番。”

    管亥抱拳离帐。张角则望着他的背影,沉思良久,最后唤来一名心腹力士,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话。

    ※※※

    洛阳皇宫,云台广德殿中。

    张让将“修仙之二资三法”详细解说了一番。蹇硕于一旁稍作补充。

    “‘生具灵根者’?‘无缘仙道者’?”天子刘宏手托着'斧骑仙宝',细细品味这十个字,喃喃道,“朕有无仙缘?朕有否灵根?”

    “陛下,那‘燕大王’曾言‘天子贵胄天妒之,不可得仙’!若要强修仙道,则只能逆天而为,行那‘强塑之法’方可。”张让忙道。

    “这'斧骑仙宝'便是最好的‘小仙宝’了吗?”

    “在所拍卖的九件‘小仙宝’中最好,也是目前白虎山最受欢迎的‘小仙宝’。”

    刘宏摇了摇头,不甚满意:“不是还有直接‘塑灵根’的仙宝吗?”

    “听说极为稀少,就拿白虎山上下来说,能得‘燕大王’赐予此宝的,仅有巫罗、杜洛洛两人。”张让道。

    刘宏低头把玩着手中'斧骑仙宝',沉默不语。

    过得一时,殿外羽林来禀——

    “陛下,皇后、太后携两位皇子,至殿外求见。”

    这俩人怎么同时来了?刘宏皱起眉头:“让他们都进来吧。”

    董太后抱着不足一岁的皇子刘协,何皇后则牵着年尚七岁的皇子刘辩,一同入了广德殿。

【004】微型斧骑() 
刘协是今年四月出生,其母王美人在产后不久,即被何皇后用汤药毒杀。虽说刘宏在曹节等人的劝说下,已经赦免了何皇后,但仍担心幼子再受暗害。考虑再三后,遂将此子交予了董太后在永乐宫中抚养。

    而刘辩,何皇后之子,年仅八岁。因自幼体弱多病的缘故,一直寄养在京师道人史子眇的家中。

    平日里,刘协偶可一见,刘辩则旬月拜见一次。二子两方,都尽量避开不见。

    今日不知何故,太后、皇后,竟携此二子,联袂而至。

    难道是因为这“仙家秘宝”?刘宏皱眉暗想。

    “咿呀咿呀!”

    七个月大的刘协,一见刘宏,即伸开小胳膊,要抱抱。

    刘宏的心情忽然大好,他笑着将幼子抱过来,拥在怀中,拿手指头不停逗弄着。这小家伙于是手舞足蹈,“咯咯”笑个不停。

    董太后见此“父子同乐”的画面,满意地微笑着。

    何皇后却冷哼一声,一把将缩在身后的儿子刘辩拽出来:“快与你父皇见礼!”

    “父……父皇……安好。”

    “嗯。”

    刘宏一望见此子唯唯诺诺、磕磕巴巴的模样,顿时心生不喜,只淡淡应了一字,就再没理会他。

    何皇后气得只咬牙,却又无可奈何。刘辩虽为嫡长子,但性子轻佻、威仪全无,因而不得陛下喜爱。何皇后虽多有努力,却总改变不了此间局面。

    “听闻陛下自‘白虎仙人’处,购得了重宝?妾可否一观?”对于自己所受的尴尬气氛,何皇后有些受不住,便直接开口问道。

    果真是为此宝而来。

    刘宏自大袖中掏出“斧骑仙宝”,置于案上。董太后、何皇后二人忙上前仔细观看。

    一直拽着母亲衣角的刘辩,也缩着身子跟上前来。偶尔趁刘宏不注意,探头去看那闪亮的光团。

    他那伸头缩尾的动作,惹得刘宏一阵阵的心烦。

    “陛下,辩儿性子偏软,正需要多加磨炼,如此,日后登得大宝时,方可……”不出他的预料,何皇后果然直接开口讨要此宝。

    刘宏抬手打断皇后的话,看了一眼畏畏缩缩、依旧拽着皇后衣角不撒手的刘辩,摇了摇头,拣起将案上的光团,一把拋给了正在榻上四处乱爬的刘协。

    荧光点点,碎入刘协小小的身体里。

    正爬得起劲的小家伙,忽然“咿呀咿呀”一阵乱叫。

    一匹高不过二尺的微型小马驹,骤然出现在他身旁,奋蹄昂首,奶声长鸣。除此之外,另有一身缩小版的贴身甲胄,以及一把尺余长的小小斧头。

    真应了“如意”二字啊!

    “陛下!”

    刘宏、董太后,甚至刘辩都觉得新奇不已。而何皇后却气得柳眉倒竖,立刻就要发作时,突然忆起不久前兄长何进曾说过的一段话,于是勉强熄了怒火,出乎刘宏意料地平静下来。

    他的皇后,可不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啊!

    刘宏正纳闷呢,又听何皇后一反往日的强势,转而哀怨地道:“陛下太过偏心。嫡长子也是你亲子,怎疏别至此?”

    刘宏皱起眉头,道:“两月之后,那‘拍卖大会’再启,你再求‘仙宝’也不迟。”

    “那好吧。”

    ※※※

    钜鹿。

    平旦之时,正值人深沉入睡之际。官军营寨外,马嘶人吼声忽起!

    兵器对撞声、惨叫哀嚎声,阵阵入耳。

    潘凤一骨碌从草席上爬起身来,披衣出帐,迎面就看到了关羽、夏侯惇几人。

    趁着摇曳的火光、熹微的晨亮,他几人能看到远处那一群群头裹黄巾的太平贼众。

    血肉横飞中,刀劈枪扎、状若疯狂。

    “太平贼攻来了?”

    “应该是了。”

    “多说无益,打马迎战吧!”

    “好!”

    令杜畿与洛洛三小儿躲在营帐中。关羽等人拦下几匹受惊的马儿,跨马拍臀,直奔辕门。

    马踏不几步,即遇上了李傕、刘备等人,于是众人会聚在一处,迎向营门外的太平贼众。

    “白虎门徒!集合!”

    策马途中,潘凤、夏侯惇齐声大吼。营寨各角落处,一名名执枪提弩的内门弟子赶了过来。

    李傕等西凉诸将,见到刘备张飞二人俯身纵马、蓄势举剑枪的架势,都点了点头。

    转而再看“白虎山的诸位仙人弟子”,李傕等人顿时皱起了眉头。

    那些徒步的武卒没什么好说的,为首的关羽、潘凤四人却是让他们齐齐无语了。

    此四人,竟无一人携带兵器!

    不携兵刃上战场,投死去的吧?!

    马背颠簸之时,李傕还没说什么,郭汜已忍不住对关羽嘲笑道:“你们四个还真是初经战阵的雏儿,兵器都不带一把!寻死如此,古之罕有啊!”

    关羽、夏侯惇专心控马,压根就不理会他。郭汜心中不忿,狂傲如此,当真个个该死!

    他正心中暗骂时,忽听得身后一人道:“无知小儿,怎知我白虎仙法的妙用!”

    白虎仙法?

    正疑惑间,辕门已至。郭汜来不及多想,提马跃门,挥刀杀入敌阵中!

    关羽、刘备及西凉诸将等,紧随其后。

    一行不足百人,长驱直入,如箭矢一般,刺入太平军阵中。

    当者披靡,势如破竹!

    郭汜顺势连斩,取了四名贼众的性命。此次短程冲杀完成得无比顺利,一点也无他想象中的粘滞、胶着。

    呼喝纠集着西凉兵卒的同时,郭汜也没忘记去观察那几名“新人”——可还活着?

    活着!

    游刃有余地活着!

    原本手中空空的白虎山四将,全都执了兵刃,且在此乱军之中,轻松自如地冲杀来去。四人表现出来的武艺水准,更使得郭汜惊讶得差点咬中舌头!

    冲杀最前的,当属那红脸的关云长,手提一把凤嘴刀,无人能敌、无人可当!

    此外,执了一把'双叉矛'的夏侯元让,武艺比起那红脸儿竟相差无几!

    另外,郭汜没想到的是——昨日中军帐外大吵大闹的莽夫潘凤、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郎曹仁,以目前表现出来的武艺水平,都可在十合内击败他郭汜!

    单单如此也就罢了!刚才那一声“白虎门徒集合”的叫喊,三五十人应声聚拢来,入场即分成两个战团,进退攻伐之间,比起他们西凉军中的精锐——飞熊军,竟丝毫不差!

    更更让郭汜郁闷的,还是这数十名兵卒,竟个个披甲!而且还都是鱼鳞甲!

    可怜他郭汜,年已三十又七,生死搏杀二十载,也仅仅得了一件札甲防身,竟然还比不上对方区区一个小卒子。

    寒酸之至!

    这群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那白虎山到底都是个什么地方?!

    郭汜零头乱绪之时,刘备同样感慨不已。

    四员大将,五十一名披甲武卒。

    对比自己麾下连牛皮甲都没置备齐整的二百乡勇,可真是天差地别、云泥殊路了!

    “真壮士也!”

    不同于刘备的感叹,张飞厮杀之余,对白虎山五十五人连声赞叹。其身后的杜鹏,则却时不时地望向潘凤——若我不离家门,或也可如此耀眼了!

    ※※※

    在关羽等人的一番冲杀之下,太平贼死伤惨重。晨光渐起时,终于形成了大溃败。

    潘凤在这四散溃逃的贼人中,冲杀数合、阵斩几将后,仍未寻到张角、管亥等人的身影。便索性停了手,驱马赶至关羽、夏侯惇身边,说明了情况。

    “应该是逃了。”

    “不大可能逃回钜鹿吧?”

    “嗯。”

    几人正商议接下来如何行动时,董卓带着一群亲卫兵赶过来。

    “诸位壮士,且随我一道攻入钜鹿城。若得成,定为诸位奏功!”

【005】生死之门() 
【呃,晚上写着写着睡着了。。】

    钜鹿城门楼上,董卓及麾下众将,目送白虎山五十五人与刘备、张飞策马远去。

    李傕忽然问董卓道:“将军为何对白虎山一众弟子如此礼遇?”

    如此礼遇?

    其他将领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就都反应过来。

    是了,中郎将本是粗猛易怒的性子,然而这两日的所作所为,却可称得上“谦恭礼让”了!

    起初,潘凤等人“喧哗于大帐前”,与军法不合,董卓未行处置;

    而后,这几人更“无视上官的设宴相请”,狂妄无礼,董卓仍未行处置;

    再后来,钜鹿城破,中郎将要表奏关羽等人的功绩,却被这些人淡言拒绝,之后更随口道了一句“追捕贼首”即匆匆离去,董卓却依旧登楼目送。

    能得董将军礼遇至此的,也只有昔日“凉州三明”之一的中郎将张奂了!

    然而,这些无名之辈又怎能与“北州豪士张然明”相比!

    董卓看着疑惑不解的李傕以及同样一头雾水的麾下众将,摇了摇头,反问了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依你们看,此次讨贼破城,陛下当如何赏罚于我?”

    “入京师,做司空!哈哈!”

    “征北将军也可。”

    “要做也得是征西将军,正好回西凉老家。”

    “……”

    董卓又是摇了摇头。

    旁人只看他平步青云,自州兵马掾起,至羽林郎,至郎中…,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再至如今的中郎将,也确实称得上官运亨通。

    然董卓自己却有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