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战将-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遇到敌人。张魁印决定翻山过去。

    山脚下一位朝鲜老大爷自告奋勇为志愿军带路。老人带着先遣队员在螺旋式的羊肠小道上奋力攀行,翻过山顶,天大亮了,『乳』白『色』的云朵在脚下流动。老人指着山下一个小村庄说:“那就是武陵!”

    武陵公路大桥横跨两山之间,钢筋水泥结构,约有100米长,沟底很深,因是枯水季节,桥下已结冰。原来这里由“联合国军”看守,前两天才换成伪军看守。

    上午9点左右,张魁印下达了炸桥命令。一支侦察队悄悄隐蔽接敌,如神兵天降,全歼守敌。炸桥组扛着梯子、背着绳索直奔大桥。随着一声巨响,武陵大桥飞上了天。

    几乎与此同时,从德川溃逃出来的伪7师部队的汽车、坦克,一辆接一辆地出现了。

    张魁印大声命令:“占领有利地形,展开阻击!”

    雪地飞兵三所里,火海英魂松骨峰

    “113师,你在哪里?”

    “113师,你在哪里?”

    “113师,你在哪里?”

    寒风凛冽的雪夜,传递着无线电讯号的急切呼唤。

    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室里,彭德怀司令员焦急地来回踱步,戴着耳机的报务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发报机,汗流如雨。作战室的墙壁上挂着朝鲜半岛的军用地图,上面的红、蓝箭头标明着此刻战场上最新战斗进展。

    继26日38军和42军拿下德川、宁远之后,40军已向球场洞、价川方向进攻;同时50军、66军和39军也分别向博川、安州、宁边、价川方向实旅突击,美李伪军已全面溃退。现在38军113师能不能尽早『插』到三所里,关上“闸门”堵住流水般溃逃之敌,是彭德怀司令员最为关心的事。一旦113师『插』不到三所里及时关住“闸门”,此次战役又将和第一次战役一样,形成了击溃战,达不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黄昏时候,彭德怀司令员根据战斗进展情况紧急电令38军:“价川美军有南逃迹象,速『插』三所里。”彭德怀在命令中强调38军113师一定要『插』到三所里,截断价川与平壤的联系,强调『插』到了,截断了,就是胜利。

    而此时,命令发出已近10个小时了,113师一直没有和志愿军司令部联系,同军部也没有联系,谁都不知道他们到了哪个位置。

    彭总不断地催问,有没有113师的消息,可回答总是没有。

    外面北风呼啸,彭德怀司令心焦如焚。

    第二次战役发起后,彭总和总部同志已三天三夜没睡觉了。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与此同时,38军军长梁兴初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这位身材高大的军长守在话务机旁,两眼充血,香烟一支接着一支地燃着,一刻也没停。隔一会儿,他就要问一下:“有没有113师的消息?”

    27日下午2点,部队胜利打下德川后,韩先楚副司令员又来到38军,向梁兴初军长、刘西元政委布置了38军的下一步任务:“一是要『插』向三所里,二是要攻占嘎日岭。但关键是『插』到敌后三所里!”韩先楚副司令员神态严峻,把“关键”

    两个字咬得很重。他还指着地图介绍:“严重的问题是,美军3个师共300多辆坦克、400多门火炮,而我一个师却只有十几门火炮,只有少数反坦克手雷。113师要孤军深入敌后,截住敌人,任务的确是十分艰巨的!”

    梁兴初军长坚定地说:“请放心吧,113师没问题。”

    他相信,113师能够完成任务。这支部队基础好,战斗力强,干部指挥熟练,有连续攻击精神。该师“钢八连”“战斗模范连”“安东卫连”等都是红军连队,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直罗镇战斗、平型关大战。这是一支多次建立战斗功勋的部队。在这样的一支英雄部队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而此时,梁兴初军长和刘西元政委都坐立不安了。113师出发后快一夜了,竟一点音讯也没有。电台一直没有停机,报务人员轮换守在机上,嘀嘀嗒嗒,从明月初升到东方破晓。

    113师到哪里了?是路上受阻呢?还是电台失灵?38军第一仗没有打好,这一仗……他们真不敢往下想了。

    外面北风呼啸,梁兴初军长全身汗流如雨。

    113师究竟在哪里呢?

    40年后,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原113师338团团长朱月华告诉笔者,当时他的团是前卫团,指战员们正披着白被单在雪地上飞奔。到天亮时,部队已急速行军100多里,距三所里只剩下30多里路了。

    这时,天上的敌机不断旋来旋去,进行高空侦察。开始敌机一来,他们就吹号隐蔽,敌机一走,部队又上路前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速度很慢。

    后来,师长江『潮』果断下令:“去掉伪装,大摇大摆前进!”考虑到美军的无线电监听技术很先进,防止敌人侦破出他们不是南朝鲜部队,师部还命令把所有的电台都关闭了,干脆来个无线电静默行军。

    事后证明,这是一招十分高明的决策。由于是在敌后行动,敌侦察机果然上当,以为是南朝鲜部队,并通知三所里伪治所为“国军”准备饭菜。

    朱月华团长率领的前卫团一夜行军145华里,终于在28日早上7时到达三所里,抢占了有利地形,比溃退的敌人先到了5分钟。

    三所里的“闸门”关上了。

    分兵龙源里是38军的又一英明决策。113师大队人马到达三所里后,梁兴初军长拍来电报,命令他们分兵“龙泉里”。师长江『潮』摊开作战地图,看到龙泉里在三所里北面,敌人不可能往后退,而在三所里西面几十里处有一个“龙源里”,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并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他估计美军在三所里碰壁后,很可能会转道龙源里撤退。江『潮』判断,龙泉里,显然系“龙源里”之误。

    于是,师长江『潮』和政委于敬山胸有成竹地及时做出了战斗部署:以338团3营继续留在三所里地区截击南逃之敌,同时以1营和2营追歼逃敌外,令337团向龙源里急进。

    29日4时,337团前卫3连经过一夜急行军,赶到龙源里地区。指战员们刚占领阵地,就听到了美军坦克的隆隆马达声。我军卡断三所里后,美军果然改道向龙源里汹涌而来。

    他们没有料到,龙源里的“闸门”也关上了!

    三所里、龙源里两道“闸门”前的战斗格外激烈,而最激烈的地点是位于龙源里东北的松骨峰。

第37章 梁兴初:“万岁军”军长(3)() 
着名作家魏巍曾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这场战斗描写如下:还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秃秃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面前。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这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至于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假若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魏巍写下成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不过才30岁,如今已80开外了。这50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作品里12名烈士中居然还有两位“死”而复活。

    这两位“活烈士”一位叫李玉安,后来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工作;另一位叫井玉琢,后来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红旗乡务农。在松骨峰战斗后,大家都以为他们已死了,其实他们被抢救队送往后方医院了。而后,李玉安和井玉琢转业回乡,默默无闻地过了40年普通人的生活。

    当然,这是后话。

    彭德怀嘉奖“万岁军”『毛』泽东笑谈“纸老虎”

    松骨峰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正是志愿军司令部最紧张的时候。

    这天清晨8点左右,志愿军司令部终于收到了113师的无线电讯号。几组简单的密码讯号组成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我部到达三所里。”

    “敌人企图经三所里向南撤退。”

    “请示我部任务。”

    大榆洞木板房里笼罩了一夜的愁闷气息为之一扫,人人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哇!”彭德怀司令员兴奋地大叫,“立即回电:坚决堵住三所里南逃之敌!

    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想不到,真想不到!”邓华副司令员情不自禁赞扬,“这么快就到三所里,一夜行军150里,奇迹!奇迹!”

    “38军不愧为主力部队!”政治部主任杜平接着说,“上次挨了批评,这次憋足劲,要打出样子来!”

    ……

    突然,彭德怀司令员收敛了笑容:“不好!”

    原来,他在地图上看到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公路由北向南贯通,一个小镇龙源里卡在那路上,敌人在三所里受阻后肯定会转道龙源里。

    彭德怀司令员急忙对邓华说:“再给113师发报,让他们派一个团赶到龙源里堵住敌人!”

    当得悉113师已经按照军长梁兴初的命令分兵龙源里时,彭德怀司令员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这个梁大牙,不愧为打铁的,有种!”

    下午1时,龙源里松骨峰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彭德怀司令员走到话务机前:

    “给我要113师指挥所!”

    话务员将话筒送给司令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