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战将-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奇才将军拿起红笔在锦州东南端画了一条横线,写上“塔山”两个字。他接着说:“尤其是锦西、葫芦岛的塔山一线,这里距锦州只有20公里,国民党已集中了11个师的兵力,准备北上解锦州之围,海军中最有力的舰艇‘灵埔号’与‘重庆号’也开到了葫芦岛海面,准备直接支援陆上的攻击。”

    塔山阻击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毛』泽东关注着塔山。当『毛』泽东在西柏坡下令东野“首先攻克锦州”时就明确指出,要注意塔山一线的敌援:“葫、锦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4纵、11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前进。”

    蒋介石早就窥视着塔山。“重庆号”乘风破浪,两次运送他亲临葫芦岛,向塔山遥望。他向三军下令:“限于14日黄昏前攻下塔山,否则军法从事。”

    胡奇才将军的回忆,引起我浓厚的兴趣。

    “您是什么时候到塔山的?”

    “当时我是4纵的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吴克华,政委是莫文骅。10月6日、7日,我纵奉命到达塔山、白台山、高桥地区,并连夜筑起工事,积极备战。10月11日,林彪拍来一份急电,要我迅速赶到塔山前线协助12师作战。”

    “林彪为什么点你的将?”

    “这要从新开岭战役谈起。1946年,我任4纵司令员时,在新开岭打了一个漂亮仗。此役在东北战场首次全歼国民党一个师,而且是号称‘千里驹’的敌25师。战后,林彪在哈尔滨单独找我谈话。林彪叫我到塔山可能就是那时留下的印象。其实指挥员靠前指挥,这是我军的一贯传统。没有林彪的命令我也会到塔山去,但这也说明了林彪对塔山这个点的重视。后来,林彪又专门派东野作战处长苏静到4纵督战。”

    林彪对他的器重给他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灾难。当然,这是后话。

    林彪发往塔山的电报

    面对锦州和塔山两个方面的战事,林彪踱步思考。不管外面的枪炮声如何激烈,步子总是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林彪踱步思考的结果化成了一张张雪片似的电报飞向塔山前线:

    电报一:

    锦西以北大、小东山,锦西以南松山街皆为敌阵地,两锦仅距30公里,我军绝对不能采取运动防御的方法,必须采取在塔山、高桥及其西北部署,进行英勇顽强的防御战。必须以死打硬拼,死守不退,抵抗敌之飞机大炮和步兵的猛烈冲击,利用工事沉着地准确地大量杀伤敌人。

    电报二:

    攻取锦州没问题,关键在于你们4纵队能不能守住塔山,望创造模范的英雄顽强的防御战例。

    电报三:

    令4纵副司令胡奇才到塔山一线协助12师指挥作战,并每天向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发四次电报报告当日敌情,我情,人员伤亡和弹『药』消耗情况。要用最好的连队守住阵地。

    电报四:

    胡、江、潘并12师全体指战员:你师在友军的配合下,5天来英勇作战,顽强抗击、打退了敌95师、8师、198师、151师、暂62师在海空掩护下连续猛烈进攻,大量杀伤了敌人,并全部歼灭了打鱼岛之敌,保障了我攻锦部队进行充分准备,因而取得了对锦州的顺利突破。你们这种英勇顽强的防御战是模范的,值得赞扬的,盼你们继续努力,顽强阻击敌人,保证锦州战役的全部胜利和下一次战役造成有利条件。

    胡奇才将军的回忆,使我的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不同形象的林彪。他说:“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与林彪对塔山这个点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挥分不开。”

    将军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10月10日拂晓,位于西海口的我方阵地打鱼岛失守。天刚亮,林彪就打电话来问是怎么回事,并明确指示一定要把打鱼岛夺回来。打鱼岛阵地丢失,使4纵防守的西海口和塔山村阵地侧后直接受到威胁。如果敌从西海口登陆,就可以不经塔山村而绕过高桥,直抵锦州外围。

    二是由于我哈尔滨到锦州的供应线被沈阳之敌在彰武附近切断,炮弹一时无法运来。前指每天半夜在总结一天战斗情况时总感到弹『药』奇缺。胡奇才及时向林彪报告了这一情况,林彪即电示后勤部门,从友邻部队及时调拨一批炮弹以解燃眉之急。胡奇才将军回忆说:“每天清晨四点之前,我们就将炮弹分发到战士手中。战士们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足够敌人吃几天啦!塔山阻击战能够坚持下来,源源不断的炮弹供应是一个重要条件。”

    有一个小『插』曲,胡奇才将军至今仍记忆犹新。

    林彪听说前沿阵地死尸累累,臭气熏天时,专门打电话对胡奇才说:“我想了很长时间,想出一个办法,你们是不是弄一些香水洒在阵地上。”胡奇才不懂什么叫香水,没有回应,林彪接着补充说:“就是女人头上用的那种水,很香很香!”

    “总之,在塔山阻击战中,林彪对我们的指挥是很正确、很实际、很具体的。

    这是事实,也是历史。”胡奇才将军虽然为这样的结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历史是不容许随便涂改的!”

    从新开岭到塔山

    从纵队司令部九股屯到塔山前线有10多里地。其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开始对我塔山阵地进行猛烈炮击。胡奇才怀里揣着东总的电报,带着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在炮弹呼啸中一会儿卧倒,一会儿跳跃,迅疾前进,一刻也不敢停留。

    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将军说:“在战场上指挥员靠前指挥,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即便没有东总的命令,我也会到前线去。但在一份战斗电报中如此特别点一个人的名,在我的军事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塔山。”

    胡奇才将军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虎将。在红军时期,作为战士和基层指挥员,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曾六次负伤:

    第一次是在1930年冬,胡奇才在我红四方面军反围剿的一次战斗中左手被子弹穿透。当时要求“轻伤不下火线”,他一直跟着队伍没有住院。

    第二次是1931年4月,敌人出动了10多万的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胡奇才在攻打民团据点大山寨时登城未果,胸部中敌土炮负重伤,经过抢救治疗,四天后才转危为安。

    第三次负伤是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河南光山县进行的着名豆腐店战斗。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将军的右臂,伤好后右臂伸不直,残废了。

    第四次负伤是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时,任营政委的胡奇才奉命截击追堵的敌人。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左腿,从腿肚子斜着钻进,由膝盖骨处骨头缝里穿出。

    第五次负伤是1933年4月,在四川南江屈家山战斗中头部负伤,晕倒在山林中。后被退守在二线的战士发现,抢救回来。从那时起留下了头痛的后遗症。

    第六次负伤是1935年秋,在四川的巴州战斗中,担任团政委的胡奇才到连队指挥作战,右手被子弹打中。虽然鲜血直流,疼痛难熬,但他咬紧牙关,仍坚持在第一线指挥。

    弹创累累,给胡奇才将军留下的不仅仅是伤疤,也留下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来自第一线的战斗经验是十分宝贵的。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塔山阻击战中,林彪和罗荣桓都一致同意点了胡奇才的将。

    抗日战争中,胡奇才走上了战役指挥员的岗位,曾任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一旅副旅长、鲁中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山东军区第三师副师长。他在沂蒙山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经历了反“扫『荡』”、反“清剿”、反“铁壁合围”等艰难岁月,组织指挥了攻克沂水城、淄川、博山等战斗。在沂蒙山区至今仍还流传着赞颂胡奇才勇敢杀敌的民谣:

    胡奇才,真勇敢,

    指挥八路攻冶源,

    打死鬼子三十三,

    活捉一个翻译官。

    1946年10月的东北新开岭战役,是胡奇才军事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役,时任东野4纵司令员的胡奇才指挥所部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全歼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25师,毙俘敌6000余人,生擒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缴获山炮5门、六○炮几十门及各种长短枪4500支,并击落美制飞机一架。这是我东北战场首次全歼敌美械装备一个师的胜利。

    胡奇才在新开岭战役中完成了由战术指挥员到战役指挥员的飞跃。有关军事专家对此役的评价是:能进能退,进退皆不失主动;有包围有穿『插』,包围则十倍于敌,穿『插』则以一当十;既顽强又机动,顽强在攻其一点(关系到全局的点),不及其余,机动在大步进退,伺机歼敌。

第41章 胡奇才:虎啸塔山(2)() 
“林彪对新开岭战役的胜利十分重视。”胡奇才说,“新开岭战役后,林彪专门把我叫去谈了一个小时的话,要我好好总结一下这次战斗的经验。当他听说我有头痛的『毛』病时,还给我开了一张中『药』方,我记得其中有一味『药』是五味子。”

    胡奇才将军组织撰写的《新开岭歼敌25师总结》上报中央后,『毛』泽东『主席』大笔一挥:“此次作战经验很好!”

    林彪记住了新开岭战役,记住了胡奇才将军。塔山阻击战向胡奇才招手了。

    一份珍贵的军事地图

    在胡奇才将军的客厅里,挂着一幅长一米、宽一米半的《塔山阻击要图》。

    图上的红蓝箭头把这场战役的进程标得清清楚楚。绘制时间是1949年9月28日,即在塔山阻击战后一年,因此这是一份十分珍贵而又权威的历史文献。

    更为难得的是,图的左下角还详细记载了塔山阻击战的情况说明:

    一、我军阵地及兵力区分

    塔山村至白台山七号阵地为我四纵12d、34r、36r、35r固守。塔山以东铁路桥头堡、打鱼岛、高家滩到西海口线,为我10d、28r、29r、30r轮番坚守。11d位于潘家屯、张家屯、王善屯,作为第二梯队,31r、32r亦参加白台山作战。纵队炮团野榴共十三门,及各师山炮营分布于阵地纵深。白台山以西至虹螺山系友邻11纵部队。

    二、此次林、罗给我纵命令坚决挡住锦西葫芦岛援敌,死守阵地,大量杀伤敌人,保障锦州的主力攻取锦州的胜利。

    三、敌人(蒋匪)图解锦之围曾集驻锦西葫芦岛54a之第8d、198d、62d、57d及前后由关内调来62a之151d、157d、独95d、67d,92a之103b、新2b,共十三个师兵力,在海空掩护下,于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连续多次向我铁道桥头堡、塔山、白台山采用密集地形,又重点攻击,但结果不得前进一步。

    我胜利完成保障主力攻取锦州阻击战任务,并歼敌两个营,我伤2367、亡787,共3154。

    从这段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重要的史实:一是我塔山守备力量只有1个纵队3个师,而敌人进攻的力量则是13个师加海、空军;二是战斗的结果是我伤亡仅3000多人,而敌人被歼两个整营(据说仅抛尸在塔山就有6000多人,当时尚未统计出来)。

    如此悬殊的兵力却得到相反悬殊的伤亡,因此有关军事专家认为,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其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