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收敛。

    不知何时起,武承肃从之前那个飒爽的男儿,变成了如今这个阴沉的太子。

    武承训心中的烦闷,他自问可以懂得一二。

    只是武承训对武承思的态度,确实值得人推敲。虽说从前饮酒时,承训也时常推脱,昨日的酒他却喝得痛快,独武承思敬的那一杯喝得不干净。

    他与武承思毕竟一同长大,说情同手足也不为过,再怎么心中不快,承思敬了酒,承训确实不该只饮一小口。

    阳筠见他似乎伤心,情知他想到自己左右为难的日子,便轻笑着岔开了话,问上元节要如何过。

    武承肃却不接这话,继续说起武承训来。

    “也怪不得承训,他是家中独子,宁王叔格外看重,也是再寻常不过的。”武承肃轻声道。

    “倒也奇怪,我瞧着除了东宫与廉王叔府上人口兴旺,父皇这一支同宁王府、惠王府子嗣都单薄得很。”阳筠说完轻叹了口气,偷偷看武承肃的脸上,留心他神色是否有变化。

    武承肃闻言果然怔愣,片刻后才回过神来,又嘱咐阳筠教回头劝说阳筱,接着便说起上元节东宫各处如何打点,后又提起挂灯的事,竟有些滔滔不绝了。

    阳筠看在眼里,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看来她所料不错,武岳只有一子的事不是巧合,而是有其隐衷。那么余下的,便是查查那个在御药院丁大了。

    阳筠收了收心,听武承肃说各宫的赏赐,便在心中暗暗记下。

    及谈起今年东宫挂些什么灯,阳筠忍不住皱了皱眉。

    武承肃起初并未注意,他还特意提起仙音烛,问阳筠是依旧放在花园四方好,还是换个花样热闹。

    “能换什么呢?那仙音烛台那般精致奢靡,再难有什么能比得上它了。”阳筠淡淡道。

    武承肃听她语气不对,这才发现阳筠面上也是淡淡。他略想了想,知道问题出在那仙音烛上,便耐心问道:

    “可是看得腻烦了?或是想将烛台摆在八凤殿呢?依我说,崇明、崇仁、八凤三殿各摆上一盏,余下的放在花园里头也就罢了。”

    阳筠大惊,慌忙摇头道:

    “可使不得!八凤殿里不敢用这个!”(。)

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 
武承肃不过才提了仙音烛,阳筠便连连摆手推辞,似乎十分忌讳。

    “东宫里头也就八凤殿还摆得。”武承肃不解道,“花园里头还是弄些新花样,大家看着也热闹些,至于那仙音烛,只留一盏在外头便罢了。”

    阳筠脸绷得紧紧,略犹豫了片刻才皱眉道:

    “那仙音烛太过机巧,又是前朝皇帝用来供奉死人的,直到现在还为世人诟病,实在是不吉利。去年我见你在兴头上,不好扫你的兴,又听说有司天监看过,便按下这事不提。今年可不敢如此了!”

    “可是有什么说法不成?”见阳筠执意推辞,还说此物不祥,武承肃不以为忤,反倒来了兴致。

    早听闻高阳擅长巫卜之术,见阳筠这般郑重其事,武承肃还以为有什么秘术作根据,想是司天监也不通此道,难免心生好奇。

    他坐直了身子,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来,催问阳筠不教摆仙音烛究竟是何道理。

    阳筠不禁苦了脸。

    只因生为女子,她并没有学过高阳那些巫术,于占卜、扶乩等确是一概不会,连天象也看得不甚明白,更别说这青乌之术与行理之法了。

    平日里她仅仗着有几分天分,凡事不过凭心,时常比旁人感觉更准罢了。

    可就是这几分直觉,倒比一般的巫祝还灵上许多。

    见武承肃问得如此认真,阳筠反倒更不好说实话,若说自己不过凭心胡言,倒像是有意敷衍他一般,还不如顺口胡诌显得可信。

    阳筠思定,便重新讲了仙音烛的由来,又说此物太过奢侈华丽,虽说天家贵胄可用,却不可一下子就是十来盏摆出来。

    且东宫又将其摆在四方,如此奢靡,本就对天地不敬,恐怕因此冲撞了神灵,惹来天怒人怨。

    “前朝皇帝那般宠爱女儿,也只备了一盏而已,且供奉没多久,那皇帝也崩了。世人都说是他思念女儿、抑郁而终,我却以为是奢靡太过。连那公主怕也是如此,只因享了太多福气,又不修德行,故而早早地丢了性命。”

    见阳筠只说三分话,武承肃还以为是高阳不外传之术,虽然听得云里雾里,却也不好问到底了。

    然而阳筠口中所言“惜福”的道理,武承肃倒听了进去在,翌日便命人将仙音烛收入库中,再不许轻易取出。

    至上元节那日,皇宫里还是一派奢靡繁华,东宫却收敛了许多。

    阳筠出去看时,见没了去年那些奢华机巧的玩意儿,换上的是数不清的精致小灯,更单辟了一块猜灯谜的去处,众女眷、宫人穿梭其中,竟也觉得十分热闹。

    众人不知其中原委,还以为今年太子殿下别出心裁,特意弄得如此温馨,倒都有些其乐融融的惬意。

    阳筠站在一溜十六色的琉璃灯下,俏笑着看着武承肃。

    虽然她心中还是觉得此举纤巧,但比之去年的奢靡铺张已是好了太多,想来东宫也用得,不算犯了忌讳。

    武承肃见阳筠心安,不禁心情大好。他虽有心与阳筠观灯,却不敢让她在外头多待。

    正月天寒,阳筠又将临产,武承肃实在不敢冒险,待阳筠走了一圈,他便急忙催她回八凤殿了。

    阳筠笑着说他太过紧张,武承肃也跟着笑,心里却没丝毫松懈。

    不止武承肃紧张阳筠情况,大燕国上下多少人都盯着这一胎。

    诸如卫良娣与仇良媛等人,整日担心阳筠腹中是男是女,日子越是临近,越有些坐卧难安。虽觉有损阴德,却又忍不住暗盼阳筠生产那日不顺,最好一命呜呼了去。

    与东宫女眷相比,钱皇后则冷静了许多。

    阳筠便是要死,也不能在她如此青黄不接的时候。

    想起阳筠上次侥幸,没能教她落了胎,钱皇后就不禁心烦。

    她原本等着卫氏动手,哪料到卫懋功学了乖,竟能沉得住气按兵不动。钱皇后苦等了三月,实在按耐不住,便让人打听了阳筠日常饮食。

    本想利用食物相生相克的道理做些手脚,不想意外得知那牡丹花有活血之效,实在是孕妇忌食的东西。

    钱皇后大喜过望,以为是天赐良机,便设了中秋宴的局,让武岳和东宫都以为是鸿门宴,使得阳筠不得不劳累一晚。

    果然如她所愿,才刚出了皇宫的门,阳筠便支撑不住了。

    本以为阳筠势必滑胎,哪想到武承肃找了孙医官,加上阳筠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一番筹谋忽然就泡了汤。

    后听说制牡丹饼的内侍李春奎死了,钱皇后惊觉其中有诈。

    若阳筠果真出了事,只凭她在中秋宴上的一番做作,钱氏一族势必首当其冲。连死了的李春奎怕都要算到她的头上,说从头至尾都是钱氏布局。

    钱皇后起初也不过想顺水推舟罢了。

    哪想到其实有人把她当成刀子,意欲借她之手杀人,再搅个天昏地暗。

    钱皇后立即留了心,暂时消停了许多,专心查找藏在自己身边的“内鬼”。

    知晓她想设计中秋宫宴,存心利用牡丹饼一事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追查起来并不多难,可就是这寥寥的几人里头,竟没一个看着不忠心的,无论她怎么查,也查不出个蛛丝马迹来。

    钱皇后这才真的慌了手脚。

    要么就是她与东宫不合,以至一直信任的这些老人里,有人忽然生了二心;要么是原本就有人不与她一心,不过藏得时日久了,黑的也变成了白的。

    武岳虽也有些不安,却比旁人好得多。

    他只盼着阳筠此胎生子,按着武岳的谋划,须得是个男孩才好布局。若生的是个女儿,怕是要多费一番周折,且未必就能引周道昭入彀。

    武岳甚至一早就教人拟好了的圣旨,只待阳筠诞下男婴,便立即去东宫宣旨,册其为东宫世子,并趁机大赦天下。

    此举一来可以缓解民愤民怨,二来他也是要把火架得更高,以图将周道昭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乖乖送上门来。

    正月二十四日夜,太子妃临蓐,东宫一团忙乱。

    武承肃守在八凤殿正殿,看着外头偏殿里人来人往,心中急得厉害。(。)

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 
正月二十四日亥初时分,阳筠忽觉腹痛。

    武承肃连续月余宿在八凤殿,每天夜里睡得都不安稳,生怕阳筠不适,他却不能立即察觉。因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阳筠才刚哼了两声,武承肃便连忙让人去请孙医官。

    钏儿与秋云值夜,见太子殿下有些慌张,二人均猜到了几分。

    待武承肃吩咐过后,钏儿央了丁鑫去请医官,自己则去偏殿里头叫人。

    八凤殿早备了医婆、产婆,都宿在偏殿里,众人唯恐阳筠夜里要生,连衣裳都不得脱,正月里来几乎夜夜和衣而眠。灶上也一直备着火,只等听说有动静了,立即有人张罗烧水。

    有力士过来抬了阳筠去偏殿,医婆、产婆早在屋内等候,将阳筠安置妥当,便开始小心催生。

    亥末时分,孙医官也赶了过来,他匆忙去给武承肃见了礼,便去偏殿外间候着。

    半晌后医婆出来,二人交接了一番,孙医官令随行的内侍开了药匣,从里头拿出一瓶药丸交给医婆,医婆再三确认过后便又进屋去了。

    武承肃只能在旁等消息,心中自然急得不行,他几次想要去偏殿看望,却因顾着大忌,不得不耐着性子在正厅中等。

    直过了子时,阳筠那边还没动静,武承肃再坐不住,起身便往偏殿走。

    坠儿与钏儿皆去照料阳筠,在偏殿里打着下手,珠儿被留在正殿照料武承肃。武承肃抬脚就往外去,珠儿心中虽然感激,却也慌了手脚。

    见太子殿下沉不住气,丁鑫慌忙跪在他面前,挡住了往外的路,珠儿见状也跟着跪下,苦苦哀求武承肃,请他留步于正殿中。

    武承肃无法,他虽不觉忌讳,却也怕冲着了阳筠和孩子,因此不得不留在正厅。然而人是留步了,其心中却甚是烦乱,横竖都觉不舒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甚至连嘴唇都熬干了也不记得喝口茶水。

    这一遭,他才算真的明白什么是坐立难安。

    丑时一刻,偏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之声。

    武承肃心中只略喜,便又担忧起来。孩子想是平安了,却不知阳筠如何。

    丁鑫知道太子心中焦急,没多久工夫便让人去偏殿打听一次。刚听到有婴儿哭声,也不用武承肃吩咐,丁鑫先一叠声地催内侍去问。

    小内侍跑开不过几息的工夫,便急忙跑了回来,口称“恭喜”,说太子妃殿下产下一个男婴。

    丁鑫强压着火问他太子妃如何,那小内侍一愣,说了句“想是平安”。才刚要说偏殿众人面上只有喜色,太子妃必定无事,见丁鑫黑了脸,小内侍忙把话咽了回去,转身就要往偏殿跑。

    丁鑫却比他反应更快,照着他屁股就是一脚,口中还骂道:

    “糊涂东西!还不快问问娘娘情形如何!耽误了事,仔细你的皮!”

    那小内侍连一声也来不及出,慌忙又跑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