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筠点头称是,说起外头如何称赞宁王妃马氏。

    正说着,珠儿在外头敲门,低声说姚良媛请见。(。)

第二零二回 馈腆仪() 
阳筠脱口道:“她怎么来了?”

    阳筱朝门外张望一下,问阳筠:“可是这姚良媛与人不睦,姐姐不待见她么?”

    “倒也不是,只是平常往来不多。”阳筠轻轻一笑,来不及与阳筱多说,便扬声让珠儿把人请进内室。

    姚良媛一身紫衣,缓步进屋里来,她身后跟着两个侍女,二人各捧了一个精致的匣子,一看就是来八凤殿送礼的。

    阳筠这才想起来,当初阳筱离开临水返高阳时,姚良媛也曾送过厚礼,且是十分合阳筱心意的礼物。今日阳筱一来,她便又送礼来了,当不是巧合。

    姚良媛看见阳筱,丝毫没觉得意外,连故作惊讶也不曾。阳筠看在眼里,愈发确信她是有意赶在这会儿来。

    莫非这次又是给阳筱的不成?

    姚良媛款款拜见了阳筠,阳筠吩咐侍女搬过胡凳给她坐。

    因来了人,珠儿与春桃便不需再在外头,而是进了内室服侍。听见阳筠吩咐,春桃自去拿了胡凳,珠儿则抱了个松花色的软垫来给姚良媛垫了。

    姚良媛谢了座,却不立即坐下,而是先与阳筱见了礼,礼毕又谢了阳筠一句,才在胡凳上轻轻坐了。

    “刚在来的路上碰着了段良媛,听说世子夫人也在这里,”姚良媛笑道,“妾身便叫侍女回去,把早些时候准备的贺礼一并拿了来。”

    姚良媛让侍女上前,递给她一个大红雕如意纹的盒子,一面亲手打开,一面笑道:

    “这个是送给小公子的,太子妃殿下出身高阳,是昆吾后人,小公子自然也是上天所遣,用此物也是应当。”

    阳筠听她说得奇怪,便笑着让人把东西递过来,珠儿上前接了,面色不禁微变,阳筠见了,心中愈发好奇。

    待看清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时,阳筠竟不觉倒吸了一口气。

    盒子里是一块带赭色沁的拱形玉璜,约莫六七寸长,二寸五分宽,中央凹雕着一个兽面,两边凸雕两个侧面的兽首,纹路清晰可见。

    “这好东西,从哪弄来的?”阳筠面上带笑,心里却有些忐忑。

    “是妾身的父亲去关西道上平乱时得的。”姚良媛笑道,“太子妃殿下放心,这东西来得干净,是有人将它搁在寺库里十余年,过了赎回的期限,父亲去闲逛时无意发现,用银子买到手里的。”

    阳筱凑过来看,见那上头沁色明显,随口问道:“这东西可有年头了罢?许是秦汉时候的?”

    姚良媛闻言掩口而笑,笑过了才又道:

    “要么说妾身没见过世面,还是太子妃殿下与世子夫人眼力好。日前说要送些东西给小公子,求家父帮着找寻,家父教人拿了这个进来,妾身还嫌不够精致。还是宫外交割东西的人说了一句,妾身才知道此物难得呢——说是先秦,至少也是东周的了。”

    阳筠笑道:

    “倒真是稀罕物,只是此物这般难得,我虽却之不恭,受之却又有愧,倒真是为难。”

    “太子妃殿下岂会受不得?”姚良媛抿嘴一笑,道,“家父说小公子按礼是执圭的人,只是他没寻到合适的玉圭罢了。听说按周礼制,这玉璜非要大富大贵之人才得佩,再不就是大巫。妾身才刚说小公子用此物也是应当,便是此理了。”

    见姚良媛把话说得圆满,阳筠心中也明白过来。姚良媛既是为送礼而来,自然有多少话在等着她,无论阳筠如何推辞,怕都推辞不掉。

    “难为你一片诚心!既如此,我便先收下,待回头禀了太子殿下,看把这玉璜挂在小公子屋里。”阳筠微笑着说完,便让珠儿把玉璜好生收在一旁。

    因想起她今日带了两个盒子过来,另一个想是给阳筱的,阳筠接着又问姚良媛道:

    “那个盒子里又是什么宝贝?”

    “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过是座玉雕的送子观音。”姚良媛说着,让侍女把盒子递给她,又亲自打开,捧出一尊三四寸高,通身莹润无瑕的送子观音像来。

    阳筠姐妹看过去,情知此物是最近才雕成,只难得那一整块和田白玉,竟无一点瑕疵。

    阳筱笑着谢过,让珠儿也先帮忙收着,说待会儿回王府时让摘星带着。姚良媛谦虚一番,与她们姐妹说了一回话才告辞,回丽正殿去了。

    待人走后,内室的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这人忽然就来送礼,还是这么大一份礼,让人不得不觉得古怪。可她分明不像安了坏心,这一番亲近讨好,倒教人不知为何了。

    沉默了片刻后,还是阳筱先开口,问阳筠是否要小心提防。

    阳筠略一思忖,摇了摇头,先说句“不必”,后才对几人道:“可还记得上次筱儿离开东宫,返回高阳的时候,姚良媛也是送了礼的。”

    “送礼的也太多,倒不知道是哪一个。”阳筱嘿嘿一笑,道。

    阳筠白了她一眼,笑道:

    “一柄镶金嵌宝的匕首,一件天蚕丝缠金丝的软甲,也都是难得的宝贝,又合你的心意,这回记起来了么?”

    阳筱闻言大惊,微微张了口,却半晌也说不出一个字。

    阳筠轻笑了一笑,无奈道:

    “我看她倒是诚心讨好,只是她平日也不往来,也用不上我什么,偏也不开口相求,我反而不好推辞不收。倒不知这几次三番送厚礼来,究竟是为何。”

    阳筱与珠儿等人七嘴八舌,把心中的猜测说了一番,有说为了让阳筠在太子面前美言的,有说为了替其亲子琰哥儿谋个好前程的,也有说不过是为了露脸,表表忠心罢了。

    无论众人说些什么,阳筠都只点头不语。

    若说姚良媛有什么想法,为自己或为了璟哥儿都还好说,可她方才说得明白,这玉璜是其父镇远将军姚石良送进来的,为的就是送给瑄哥儿,讨好八凤殿。

    姚良媛如此大手笔,自然要家里支撑,可没有哪个家里愿意下如此重的本钱,寄希望于一个无根无基的太子妃身上。姚石良乃三品武官,除非太子登基,立阳筠为后,否则她怕是帮不上他什么。

    那他送这些礼,究竟冲着谁的面子呢?

    ***三更***(。)

第二零三回 起兴致() 
姚良媛与其父为何送如此厚礼,阳筠百思不得其解。因眼下事多,她只得先将此事按下,心中却难免从此留了意。

    姐妹二人又说笑了半天,几个侍女也不用再避出去,直到丁鑫来请晚膳时,众人才整理了衣裳头发,一齐往崇明殿去了。

    晚膳无话,只是东宫里头一遭做足了二位殿下的份例,将共二十八道菜摆在上头。用过晚膳后,几人便在崇明殿吃茶,过了约大半个时辰,武承训与阳筱才行礼告辞。

    是日晚,武承肃宿在八凤殿。

    趁着还未歇息,阳筠问他今日与武承训在前头都说了些什么。

    “我瞧着晚膳时候世子虽不多言语,却看得出他很是高兴,可是殿下夸赞他了,还是许了他什么了?”

    “不过是对答学问。我赞了他几句,说他书读得不错,再读上一年半载便可以入朝了。”武承肃道。

    “当真入得朝么?”阳筠闻言坐直了身子,一脸关切道,“别是分明不该用,却不得不用,殿下才说了这些话。”

    武承肃轻轻一笑,道:

    “你倒真是通透。他学问虽好,只是颇为浮躁,倒有些急功近利了。从前竟不觉得承训是这样的人,如今一番详谈,才知人心深浅。”

    听他如此打趣,阳筠先白了武承训一眼,“哼”了一声,道:

    “太子殿下好兴致,知道趣人了!”

    武承肃闻言不禁大笑,把二人如何对答大致说与阳筠,又说武承训避不谈武承思,说到最后已全无玩笑的心情,倒与平时在朝上一般正经。

    “我瞧着他实在是介怀,心中早生不足之意,却怕旁人知晓,愈发瞧轻了他。”武承肃正色道,“筱儿身份贵重,就怕他也生了这般心思,那咱们可就要小心了。”

    阳筠略瞪了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

    “殿下说的是哪里话,怎么是‘咱们’要小心?我倒不信,他不过一个世子罢了,还要太子殿下跟着提防么?”

    武承肃微微一愣,继而明白过来,不免又是一阵大笑,轻轻揽了阳筠入怀。

    待笑过之后,武承肃忽然低沉着声音,在阳筠耳边道:“你既如此信得过我,我自会帮你盯着。”

    阳筠咬了咬唇,瞥了他一眼,轻声道了句“多谢”。

    侍女们见状,悄声上前熄了灯烛,纷纷退了出去。

    阳筱二人回到宁王府,先去给宁王夫妇请安,略谈了今日在东宫的事。武承训故意瞒下太子有意相帮一节不提,只说与太子殿下对答学问,发觉自己仍需下功夫苦读。

    宁王呵呵直笑,似乎对儿子十分满意,听说太子赞儿子学问好,催着让武承训多读些书,有不懂之处便请教先生。

    “便是要苦读,也不急在这一时。”马氏面带微笑,柔声道,“承训才刚成亲,过阵子再用功倒也不迟。且过犹不及,还是要多出去走走,见见朋友,别只顾着埋头读书,伤了身子不说,当心再读成个呆子。”

    武承训笑着应了。阳筱不好说话,只在旁听他们说话。宁王夫妇又吩咐了几句,不过是让二人和睦相处,互相扶持之类,估计他们站的累了,便让二人回去歇息。

    阳筱跟着武承训微笑行礼后退下。

    是日晚,武承训却没折腾她,只说她今日劳累,要她好生休息。阳筱本就没什么兴致,听说不用敷衍他,自然乐得清净,自去盥洗歇下不提。

    次日一早,阳筱按时醒来,却不见武承训。

    “什么时辰了?”阳筱心中一慌,以为是自己起得晚了,耽误了给宁王夫妇问安,语气不免也急促起来。

    采月被问得一愣,摘星见状,立即答道:

    “回夫人,才刚寅正一刻,这会子起来梳洗更衣,正好是早膳时候,不耽误往正房去。”

    阳筱心中略安,吩咐婢女为其更衣,问武承训去了哪里。听说他寅正时分便起来读书,阳筱不禁诧异:这人虽然有失,下起苦功来倒不含糊。

    待净了脸,阳筱才忽然寻思过来,她稍偏了偏头,打量起摘星来。

    这摘星如此有眼力,即便高氏不当她是心腹,没对其说过什么秘密,单凭摘星察言观色的本事,怕也瞒不过她许多,总会察觉一二。

    阳筱笑着让摘星给她梳妆。

    摘星轻声应了,从妆台上取了梳子,先为阳筱仔细地梳头,接着放下梳子,取过篦子来,边轻轻通着头,边问阳筱要什么发式。

    “就拧一个随云髻罢!”阳筱吩咐道。

    摘星轻笑着答应了一声,赞阳筱发式挑得好。随云髻侧拧而上,发髻如随云卷动,最是灵动活泼,又能衬出女子的气质与美貌。

    阳筱但笑不语,由着摘星夸赞,随手拨弄着妆台上的几根簪子,似乎漫不经心,从中挑了一支如意云头嵌子母真珠的鎏金银簪,一支蝶恋花坠四色宝石的赤金步摇。她将两支都拿在手上,笑着问摘星哪个好看。

    摘星探了头,就着阳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