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昨儿没立即让人去宁王府报信,反而非要等到今日,特意把人召进东宫,见了面才肯说,这本就让人生疑。世子夫人进去了那么久,如今才传出哭声来,方才二人定是在说话。

    面对如此噩耗,娘娘竟然沉得住气,未免太过反常了。

    何况摘星、采月也都是高阳来的陪嫁,娘娘不让她们听消息,把人都撵了下去,只单独留了世子夫人在殿中,想来阳曦国主之死,与世子夫人怕是有些关联。

    也不知世子夫人做了什么。

    珠儿心中难受,自己这番猜测可大可小,连对坠儿几个她也不敢提,自然更不好跟秋云多说。百般无奈之下,她也只能重重叹一口气。

    正殿中,阳筠姐妹都渐渐止住了哭,阳筠虽也心疼妹妹,却不敢让阳筱起身。她生怕阳筱哭过便算,从此变本加厉,则以后愈发难以管束。

    阳筱哭过之后,便又重新跪好。

    她念着自己犯下的大错,连抬头也觉惭愧,竟宁愿自罚不起。

    若跪烂了一双腿能换回叔父,她定会一直跪下去。

    待重新平复呼吸后,阳筠才问阳筱究竟查出了什么,往高阳的信中又写了什么。

    阳筱把所知全都如实说了,并无一点隐瞒。

    阳筠听了,心中愈发清明了几分。

    然而她唯一能认定的,便是叔父阳曦与旧事无关。

    倘叔父也有份设计,自然不会善待她俩,养虎遗患。

    即便叔父为人虚伪狡诈,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不得不善待于她们姐妹,也不会连封告罪的手书也无,稀里糊涂地就去了。更何况,若叔父果真那般阴险,自然不会因为阳筱的一封信便心生愧疚,时隔多年,两人已经嫁离高阳,他还要自裁谢罪。

    看来自己所料没错,那高氏定是还做了什么,被叔父忽然一问,乱了阵脚,以为旧事暴露,便越说越多。

    只不知父亲溺亡与母亲自缢,有几分是因那高氏。

    可自己这番猜测却不能告诉阳筱,若阳筱知道,势必要把叔父自尽也算一份在高氏头上,断不会就此罢手。

    如今叔父已死,天大的仇怨都该了了,即便是为了阳楌几个,也不该咬着不放。

    想必高阳不愿与她们再有往来,连讣告也只有国书,不会有家书给她二人,不如大家都糊涂到底:过了这一世,谁还记得谁呢?

    阳筠想得不错,阳筱却回过神来。

    她起初以为不过是高氏或阳槿告了黑状,这般看来竟是人人都有可能恨她。阳筱有些害怕,她生怕是阳楌修书一封,痛陈她的自私顽劣,指责她害死阳曦;又怕是阳曦死前遗书一封,细数所查旧事,提了此事全因她而起。

    高氏与阳槿恨她也就罢了,若阳曦对她生怨,或者阳楌与她结仇,阳筱便也没脸活着了。

    然而此时阳筱心中仍有私心执念,只是她自己不愿正视罢了。

    她只觉心中难安,低声问阳筠如何得知她写过书信。

    阳筠沉默了片刻,只定定看着阳筱,半晌后才开口反问,道:

    “叔父都已经去了,你如今还问这些,是还有什么放不下么,非要弄个清楚明白么?”

    阳筱抿了抿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姐姐的话她只觉听不懂,并不敢深究其中含义。她不去想自己有何放不下,只想着若不是阳楌等人来信便好。

    阳筠愈发觉得心痛。她闭上眼睛,幽幽道:

    “消息是燕国的探子递回来的,讣告怕是要再等月余才会入燕。阳楌厚道,虽以后未必还愿与你我来往,倒不至于都怪在你的头上。如此,你可放心了?”

    “叔父连封手书也没留么?”阳筱追问道。(。)

第二三七回 猛回头() 
阳筱仍不死心,追问阳曦是否有手书留下。

    阳筠闻言,又是生气,又是伤心。

    她略思忖一番,觉得或许不该再讲究什么分寸。妹妹执念如此之重,若不趁机打消了她的念头,以后只会愈发棘手。阳筱这般执拗的性子,若不狠狠教训一番,怕只能愈演愈烈,非酿出更大的祸患不可。

    “你要手书做什么?”阳筠淡淡问道。

    阳筱听她如此说,以为当真是有阳曦手书,不禁有些着急。

    叔父自尽之前是否对她存有怨念,一看手书便知。而高氏究竟做了何事,竟迫得叔父宁愿求死,也是阳筱万分关切之事。

    虽如此想,她倒也没糊涂,只说想知道叔父对她是否有埋怨。

    “毕竟是筱儿的一封家书掀开旧事,逼得叔父走上绝路,筱儿想知道叔父是否心存怨恨,以为筱儿不懂事。”阳筱低声道。

    “你确实不懂事。”阳筠淡淡道,“叔父自己也还罢了,不会怨你什么,可你如此冒失,分明不将阳楌、阳槿几个放在心上,全没顾及旁人。倘若叔父不怪你,你心里便过意得去么?”

    阳筱闻言,愈发相信阳曦有书信遗世,只是信中说了些什么,她从姐姐的话里竟听不出来。

    听了阳筠的话,阳筱的心中愧意更盛。

    然而她对于当年旧事的那点执着,更盖过了对叔父、阳楌等人的愧疚之情。

    “姐姐可知手书上的究竟写了些什么?”

    “探子也只打听到了这些,手书如何说,他们自然不知道。”阳筠微眯了眼,愈发觉得失望。

    阳筱听说不知,便有些泄气,想到阳楌必然会先看到手书所言,若他因心存怨恨,或刻意回护高氏,有意不告诉阳筱,那她便永远不能得知当年真相了。

    阳筠见她有些灰心,心中虽恨得要命,却更加自责起来。

    她狠了狠心,冷冷道:

    “你我永远不会得知真相了——阳楌知道是你一封信导致有今日,连家书也迟迟没寄出来,想必是不愿再与你我来往了。”

    “可这事不该怪那高氏么?阳楌若看了我的信,当知高氏如何卑劣狠毒,断不会都怪在我的头上,与我断了。”阳筱虽还在争辩,面色却有几分颓然,不过强自撑着罢了。

    阳筠看得清楚,愈发觉得失望,冷笑一声,反诘道:

    “无论高氏如何,叔父总是死了。全因你一封信,搅和得高阳不能安宁,逼得叔父无法可处,唯有一死。你觉得高氏卑劣狠毒,你这样做就好了多少么?你还不是仗着叔父宽和,阳楌憨厚,认定了他们不会怨你,才如此恣意妄为么!”

    一字一句,阳筠把话说得无比清晰。

    这些话恰好击中了阳筱内心最不愿触碰的那一处:她不愿相信叔父是因她而死,也不愿承认自己自私,存心利用阳曦等人的宽厚。阳筱宁愿自欺欺人,反复跟自己说是高氏所为太甚,叔父难以忍受,这才自尽身亡的。

    可正如姐姐方才所说,叔父的死才是整件事的关键。

    阳筱再不掩饰脸上的颓然,虽没立即瘫坐在地,身上却没了力气,只跪在那里发呆。

    看到阳筱如此模样,阳筠虽觉得心疼,却更恨她不知悔改——方才阳筱竟还想着追问旧事,而不是因犯下大错而诚心悔过。

    “事到如今,你还要追问当年旧事。”阳筠苦笑道,“既然你想知道,我便指给你一条明路:你让人去高阳找一个王宫里出去的,叫静雯的婢女。她从前服侍过高氏,想知道什么,问她即可。”

    话一说完,阳筠才发现自己也失了分寸,不管高氏叫“婶母”,只直呼其名。

    然而一想到高氏所为,她便也任了性。只当自己是超一品的太子妃罢!堂堂大燕国太子妃,没的说还要敬娘家人的。

    更何况,叔父都死了,又哪里来的婶母呢。

    阳筱早听说有个静雯,也曾想过要找她一问,只是自己做了世子夫人,行动多有不便,连出门也艰难。若那静雯人在临水也就罢了,偏在山高路远的高阳,阳筱如今没什么能耐,又指使不懂武承训,如何能拘那静雯来问?

    姐姐如此说,分明是想让她死心。

    阳筱虽还不死心,却不敢此时驳了姐姐。她刚刚张开了口,话还没吐一个字,便都咽了回去。

    阳筠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问她道:

    “我问你,若教你知晓了当年真相,又当如何?”

    又当如何?

    阳筱蹙了眉,仔细想着阳筠的问话。

    她从前是想查清真相,将实情告知叔父,由叔父出面,对那高氏或休或罚;若高氏所为太过,叔父能赐高氏一死,那是再好不过的。

    可如今叔父已经自尽,国主之位由阳楌承袭。阳楌对她宽厚,对旁人也是一般仁慈,更何况高氏乃其生母,就算阳楌觉得高氏所为不妥,也绝不会做出不孝之事,更不会将其罪名昭告天下。

    如此看来,想要责罚高氏,已是不可能的了。

    若让高氏自己悔过,自尽谢罪呢?阳筱只略想了想,便知此路不通。

    但凡高氏有那脸面,早在父亲溺亡时她便自尽了,断不会由着侍女安慰,把过错都推到母亲伏兰亭的头上。

    远的不说,便只说高氏所为惹得叔父伤心,令叔父觉得愧对兄嫂而自刎谢罪,高氏也无动于衷,并没说要跟着叔父去。

    那高氏连殉夫的勇气都没有,叔父之死都没能让她汗颜,反还活得好好的,自己再怎么查,又有何用?

    阳筱终于想得明白,带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她不禁苦笑,重重地给阳筠磕了个头,正色道:

    “筱儿知错!”

    说不清是因为心怀安慰,还是因为懊恼悔恨,阳筠听她说知错,蓦地流下泪来。

    阳筠有心把自己所知旧事告诉阳筱,却担心操之过急,若阳筱知晓高氏所为,怕心思还要有反复。万一筱儿恣意妄为,高阳那边忍无可忍,说出些什么话来,阳筱的名声也就毁了。

    不过犹豫了一瞬,阳筠便再不想提了。

    既然已经过去了,筱儿如今也说看开,她也当作一无所知罢了。

    非要如此,她们姐妹才能清净度日。(。)

第二三八回 积思虑() 
阳筠这才让阳筱起身。

    阳筱犹豫了一下,似乎不愿起来。

    “你有心自苦,莫不是还看不开么?如此倒是对叔父不尊重了。”阳筠轻叹道,“叔父并未怪你,阳楌心里虽过意不去,到底没反过来也做些伤害你的事,从今你只需做好当做的事,不要再如从前那般任性就好。”

    阳筱闻言果然起了身。阳筠留她在东宫用晚膳,也被阳筱推辞了。

    “筱儿再多坐片刻,陪姐姐说说话就好。”阳筱低声道,“世子本就觉得身份悬殊,时常忌惮着,我若在东宫领了饭,他心里怕是又要难受了。”

    阳筠听说,便也不再留她,只劝她回去与武承训好生相处。

    “我瞧着宁王妃那人心思缜密,府中大小事竟似她拿主意。”阳筠轻声劝道,“她倒也像是个可靠之人,你讨好了她才是要紧。”

    阳筱微微点头,答应了一声。

    阳筠见她仍时时失神,心中颇不放心,忙又说了一句:

    “你这般心不在焉,今日回去,定要惹人疑心。若旁人问你,大可一笑置之,不需要多说什么;倘若宁王妃相问,你便只说叔父亡故,旁的一概不用说,她自然也不会追问。若她生疑,你便说叔父是自尽,不好宣扬。”

    至于宁王府中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