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上下五千年-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侍女为侍女长,当即笑道:“唐王说笑了,您是太祖后裔,奴婢又怎会不识?”

    萧璟点了点头,心中道:看来我还真成了唐王朱聿键。

    “入宫,寡人要见各位大人。”

    萧璟呼出一口气,对着左右吩咐道。

    昨天夜里他可是感应到了这股杀意的主人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估计杀了诸多皇亲国戚。

    萧璟急匆匆地赶到了宫门前,迎面撞上了一脸忧愁的马士英。

    马士英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与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因此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为南明弘光王朝首辅,人称“马阁老”。

    但他还有一个身份,他与东林党、前齐党颇为争执,也算是一党领袖。

    他还卖官、贪污。。。。

    但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不同,他坚守了汉人最后的底线。

    马士英在南京城破之后坚持抗清,壮烈殉国。

    萧璟回忆了一遍马士英的生平后,拱手道:“小王见过马阁老。”

    马士英见萧璟,颇为惊讶道:“唐王殿下,您怎么。。。”

    萧璟知道马士英想说什么,于是开口叹道:“昨夜小王偶得灵感,去了密室闭关,留下礼部左侍郎萧大人在府中,却不想那贼子误将萧大人认做本王。。。”

    虽然萧璟觉得自己说自己死有点儿怪异,但还是接着道:“就这样,小王活了下来。。。”

    “唐王殿下,您可知陛下昨夜遇刺身亡。”

    马士英激动地握着萧璟的手,亲切地说着:“昨夜那逆贼屠杀我大明皇室,整个南京尽遭毒手,就连远在天边的桂王都死了。。。”

    “唐王殿下,你是皇位的最后人选,没有人可以反对您!”

    skbshge

第156章 我乃大明天子() 
萧璟心情是复杂的。

    他莫名奇妙,成了大明的新皇帝,这是一个十分懵逼的过程。

    萧璟是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大明的新一任天子,虽然他也不是没有主宰过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周围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萧璟心情复杂的坐上了皇帝位,望着衮衮诸公,心情略有复杂。

    他能登基为帝,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他毕竟比其他人懂了些历史,而且也有帝王经验。

    感受着龙气不断涌入自己的丹田之中,那轻而易举便突破的归元境三重天,萧璟叹了口气道:“众卿平身。”

    他本来的修为就没什么基础,现在走添了更多。。。妈卖批。

    “年号隆武,朕想知道目前北方如何?”

    萧璟有气无力的打断了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大段话语,对着兵部尚书史可法道。

    史可法激动地开口道:“闯贼为建奴所杀,闯贼余部正四处逃窜。”

    在他看来,满清是王八蛋,大顺军也是王八蛋,甚至比满清更可恨。

    萧璟叹了口气,大明二百七十多年的国运,其实也应该到了停止的时候,若是在终结的人中选择,那么情愿是李自成的大顺。

    历朝历代,大明的寿命能排进前五,仅次于周、宋、汉、唐,与唐相比也不过是少了十余年的时间。

    萧璟是真觉得大明气数已尽,但这句话他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因为他现在是大明隆武帝啊!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这个皇帝,说白了也就只是一个自由度高点儿的傀儡而已,根本就没法有太多实权。

    萧璟的“忠臣”们只想着划江而治,学那南宋苟活几十年,好好的争权夺利一番,成为一代权臣。

    “史卿屯兵,还需要早日启程。”

    萧璟和颜悦色的对着史可法说着,在历史上史可法可是一位民族英雄,抗清将领。

    弘光元年也就是现在,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史可法对大明忠心耿耿,但就是能力不行,但忠心毋庸置疑。

    史可法没有联络“江北四镇”,部署军队阻挡南下的清军,而是与马士英为首的东林党进行党争。

    这些东林旧臣们开始“秋后算账”,将前朝的“假太子案”、“妖僧案”等旧案翻出来,不仅得罪了江南士人,还使得弘光帝威严扫地。

    接着,史可法再次“失策”,他一意孤行派遣使臣北上议和,还联合清军绞杀撤出北京的大顺军。

    击溃大顺军后的清军,在豫亲王多铎带领下,一路南下,从开封一路杀到扬州,一路上不费吹灰之力,江北四镇二刘降清,高杰被叛将所杀,只有黄得功死战到底,但已经回天乏术。

    不得不说,史可法的能力实在是。。。误国误民,菜的一笔。

    但很无奈的是,萧璟动不了这个军事小白史可法,江南军权尽数在史可法手中。

    目前的局势很凶险,江北四镇虽然还暂时属于南明,但萧璟知道有王八蛋会投降。

    淮安、扬州、庐州、泗州四地地势险要,若是四镇失陷那么南京就没了。

    镇守四镇的将领为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以及刘泽清四人,他们四人之中黄得功为大明死忠,高杰曾是李自成部将,降明后也是忠心可嘉。

    刘良佐、刘泽清则是贪生怕死的多了,刘良佐尚无什么前科,而刘泽请则是6的一批。

    崇祯升其为山东总兵,在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降清后,满清讨厌他这般反复无常,将其绞死。

    刘良佐没什么问题,就算他降清了也有高杰、黄得功阻拦,但刘泽清就有点儿麻烦了。

    刘泽清镇守淮安府,若是投了满清,那么满清的兵锋便可接近扬州府,扬州府破了,那么应天府刘凉了。

    应天府凉了,萧璟也就凉了,因为南京就在应天府!

    当然,现在的南京城正式的名字是应天,但人们习惯称其为南京。

    就如北京一样,在大明时他叫顺天。。。。

    朝会很快就过去了,萧璟的心思全然不在次,因为也不管他事儿,虽然他是皇帝。

    回到皇宫后,萧璟知道了自己现在要干嘛。

    联络黄得功、高杰,尽量策反刘良佐,让刘泽清去死,换个人镇守淮安府。

    大顺军残部,朝廷里的那群党争大臣们不稀罕,但萧璟稀罕啊。

    即使不能拿来当主力,当炮灰也是可以的。

    “让张子纪训练的新兵前往淮安府,想办法把刘泽清给取代了,同时把高杰的部将许定国弄死。”

    萧璟对着徐礼吩咐着,他现在知道南明要想成功必须把江北四镇把握在手中。

    徐礼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点了点头,立马离去,快速传报。

    不出意外,就在这个月满清就会平定山东、河南,南下伐明!

    萧璟叹了口气,眼神中有点儿迷茫:“留给南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山东,张鑫与赵应元成功会合,在青州一代抗清。

    山东的局势很复杂,原属大顺政权的一支军队同主力失去了联络,在旗鼓赵应元和投降了大顺政权的明朝官员杨王休率领下来到青州将其攻占。

    本以为这赵应元如李自成那般要自立为王,没成想却是个忠臣。

    他声称自己不愿做皇帝,扶持了衡王为帝。

    但这位衡王却是个怂包,他在七月间已在王鳌永招诱下向清廷献上降书,惟恐赵应元拥戴复明将召来杀身之祸,只知“涕哭,眼肿如桃”。

    赵应元为了增强抗清力量,“四门竖旗招兵:有马给银四两八钱,骡兵给银三两八钱,步兵一两八钱,外加一钱”。

    山东昌乐、寿光等县的抗清武装首领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都派人来青州会商合作事宜。

    而张鑫也混在其中,一时之间赵应元集结了兵马五六万之众,在山东抵抗满清。

    然而历史上的这个时间,赵应元已经被杀,但大顺军李自成的崛起反击,给他拖了一段时间的寿命。

    “赵将军,清廷的李士元要来咋们青州当说客!”

    PS:感谢昔往柳的100起点币打赏。

    skbshge

第157章 山东失陷() 
赵应元接到李士元的信后,第一反应是不信。

    他赵应元不过是大顺军一个小小的将领,当年在大顺军里似他这样的人有数百个。

    如今大顺军兵败,山东一片兵败如山倒,特别是大明番王济王降清后,更是哀声不绝。

    他赵应元可是最后的抵抗者了。

    前两日清军绿营基本上是天天攻城,但一次又一次的被赵应元拦下,清军仿佛有些不耐烦,于是便有了李士元入城做说客这么一举。

    说起来也有趣,赵应元、李士元在历史上皆是小人物,但同名同姓之人却皆是明朝官吏。

    清军数日的攻城,赵应元也有点儿慌了,他已经有了降清的想法,因此同意了李士元的请求,他们将在今晚于城楼相宴。

    与赵应元赴宴的不是李士元,而是和托与李率泰二人。

    李率泰为李永芳次子,和托为满洲军官,他们二人前来乃是诚意满满,赵应元信了。

    夜晚,北门城楼上酒乐大张。

    和托与李率泰等人带着一百名真满洲,前来赴宴,而城上赵应元足有一千余人,随时可支援城楼,赵应元根本不怕清军耍诈。

    诸多清军将领能来其掌握的城楼赴宴,赵应元彻底打消了心中的一切疑虑,众人在宴席间推杯换盏,一片和气。

    张鑫已经悄悄离去,他不可能降清,但劝不回已经有了降清心思的赵应元,只能独自整理军队,准备撤出青州城。

    正当张鑫整顿军队之时,只听闻“轰隆”一声,瞬间让他愣住了。

    城楼上,赵应元与和托等清军将领推杯换盏,正相谈甚欢,突然听见枪炮之声,清军顺势发乱,抽刀便砍,赵应元瞬间便被同桌的和托砍城重伤。

    那一百多名清军,皆是镶黄精锐,而赵应元觉得信心满满,并没安排多少人马赴宴,大队的兵马都在城楼之外护卫。

    就在那一瞬间,赴宴的赵应元部将死伤惨重,楼外的大队兵马似乎觉察到什么声音,正欲上楼,却被北门守将拦住。

    “伪明以灭,大清当兴!”

    北门守将骤然发难,瞬间将青州明军打的手忙脚乱。

    赵应元手臂被砍断,但也是化神境修为在身,当即后退数步,望着不断涌上来以及已经被打开了的城门,悲壮道:“赵某悔不当初啊!今死,名节亦不保也!”

    羞愧难当,赵应元只得一头跃下城墙,坠城而亡。

    明军将领被满清一锅端,明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就在这时,张鑫挺身而出,集结部队。。。南逃了。

    早有准备的张鑫带着近七千兵马逃出青州后,有些迷茫。

    今日之后,山东虽然还有数地仍在抵抗,但山东已经归属满清了。

    但张鑫自认为精通历史,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

    这段历史被称为青州之变,又称青州事变,是南明弘光帝时期在山东青州一代的反清事变。

    这件事儿在历史长河里被埋藏,零落的历史张鑫也无从得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